第172讲|于人:研发团队人均产能3年提升3.6倍的秘诀(上)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随行付 CTO 于人,目前,随行付技术团队约 400 人。随行付的发展速度十分之快,曾经在 2 年时间内实现了支付宝 7 年的规模增长,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给技术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CPU 动辄飙升至 80% 以上,技术人员 24 小时打地铺加班,需求积压严重,技术高管忍受不住压力离职……
最终,随行付走出了困境,从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3 年时间内团队人均产能提升至 360%。一方面,随行付进行了技术升级,采用了微服务架构;另一方面,随行付在技术管理上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调整,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管理方面的经验。
随行付的技术管理实践可以用 12 个字概括,就是“定战略、抓战术、搭班子、带队伍”。
如图所示,定战略、抓战术偏理性,搭班子、带队伍偏人文。因为技术管理者作为科技和管理的结合体,是理性和人文的最佳实践者。理性做事,人文育人。
而从做事的角度上讲,定战略表示决策,抓战术表示执行。用一个公式说明:结果 = 决策✖执行。同样从人文的角度上讲,搭班子和带队伍,同样也对应了决策与执行。
遵循上述逻辑,随行付的技术管理框架划分为四象限,分别是定战略、抓战术、搭班子、带队伍。接下来,我就逐一与你分享这几年的实践感悟。
定战略,以定位破局红海竞舟
定战略的“定”,是指定位。做为团队领导者,最重要的是给团队做好定位,那如何确定团队有所为、有所不为呢?我总结了 3 个“定”:定范围、定赛道、定路径。
1. 定范围,用户所需 & 企业所长,缺一不可
如图所示,首先,我们需要圈定团队可选的战略方向。明确用户需求与团队擅长的,然后选取重合部分作为战略方向。
如果只关注用户需要,忽视团队长板,则无法建立竞争壁垒,发展过程中容易被竞争对手摧毁;如果只关注团队长板,忽视用户需求,就是自嗨,无法赢得市场认可。而既符合用户需要,又是企业擅长的,便可以作为备选战略方向。
以随行付技术团队为例:假如将业务部门看作我们的用户,可供我们选择的战略范围涵盖:交付速度、开发效率、业务前瞻性、质量、开发成本、运维成本、扩展性、安全性等等。
2. 定赛道,争做细分领域第一
孙正义说过,无论你所在的行业有多小,只要你能做到第一,你就会被人需要。
如图所示,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未来空间足够大,同时有信心争夺第一的领域作为战略方向。
市场经济下,往往会形成这样的稳定格局,第 1 名占领超过 70% 的份额,第 2 名占据 20% 的份额,而 3-10 名的份额加起来都小于 10%。就比如 2018 年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就是阿里 72%,腾讯 21%,只留下 7% 给华为、百度等其他云厂商争夺。
基于这个现象,我们选择战略的时候,就要以做第一为目标。假如行业里已经有巨头存在,没有机会争第一,怎么办?
答案是进行品类细分。以随行付孵化的创新项目——Iron Cloud 微服务私有云开发平台举例,我们用了 4 个限定词来细分赛道,即微服务、私有、云和开发。顺应发展趋势,首先我们选择云原生,放弃物理机;其次,因为数据安全性,我们选择私有云,放弃公有云;再次,因为更擅长高速交付,我们选择开发环节,放弃运维环节;最后,因为实践经验丰富,我们选择微服务,放弃其他架构。
我们判断,云赛道足够大,微服务未来的市场空间也足够大,所以 Iron Cloud 选择了微服务私有云开发平台作为细分赛道,这 4 个限定词再加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有机会成为细分领域第一。。
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关于定赛道,特劳特写的《定位》一书,可以帮助技术管理者更好的理解细分赛道。
回归主题,随行付技术团队最终选择的战略目标是“线下收单行业交付速度第一”。
3. 定路径,不可实施皆为妄谈
我们经常说,没有可实施路径的战略,就是耍流氓。
很多技术管理者,特别是高管,容易犯一个毛病:战略蓝图规划的很好很强大,落地失败了就说下面人不给力。更有甚者,当下属不知道如何做,向他请教时,这哥们来一句:“我如果会做要你干什么?”
各位技术管理者,切记,定路径是定战略的一部分,不能推给执行阶段。
为了达成收单行业交付速度第一的战略目标,我们每半年会确定一个阶段性技术目标,采用 OKR 的方式分解到各个团队中,各自努力达成,就这样一步一步达成战略目标。
截止 2018 年底,我们可以做到 85% 的任务一周内上线,附带着人均产能较 2015 年提升到了 3.6 倍,预计到 2019 年底,将提升至 5 倍。
好了,定战略,就分享到这里。
抓战术,以后果严重度区分大事小情
抓战术这个层面,我总结了 3 个词:抓大、放小、管细。
1. 抓大,大事抓过程
同一时间,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需要关注的,需要占用你 70% 的精力来对待。推荐一本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对于这件最重要的事,一定要扎到过程里,管理每个里程碑,持续跟进,及早发现问题,避免风险。
2. 放小,小事要放权
放小的“放”,讲的是放权。尽量把事情边界划分清楚,遵循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交给团队成员,领导者只需要定期获取阶段性成果反馈,尽量少插手过程。
至于如何划分大小事是这个层面的关隘,我的判断依据不是工作量、也不是复杂度,而是基于“对失败后果的承受能力”来衡量。
3. 管细,万事可测量
管细,不是指事无巨细,而是制定合理、贴切、细致的测量标准。对不确定性时代下的非 KPI 型团队来说,测量是很重要的管理手段,当然只统计,不考核。目前,随行付的技术团队已经做到数字化管理,利用大数据手段,统计各项目组日常工作情况,每周进行横向排名。不需要 KPI,因为测量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手段。在此需要提醒一点,数据统计和排名,建议只针对团队,不要精确到每个人。
受限于篇幅,今天只分享定战略和抓战术两方面的心得体会,搭班子和带队伍将在下一篇文章与你分享,欢迎持续关注!
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作者简介
于人,随行付 CTO,黑少微服务商店创始人,Iron Cloud 微服务开发平台创始人,专注于金融科技领域。拥有 9 年分布式金融系统实践经验,5 年支付系统演进经验。对微服务架构有独到见解,对微服务发展趋势有前瞻性理解。管理经验全面,擅长通过分工、聚焦与放权,系统性提升组织效能。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