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专家座谈会,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
文章目录
中南海专家座谈会**,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
瓜友们,大家好。
上个十年我们的外交破局,还在创作中,好些累,今天聊点别的吧。
聊些这段时间瓜友们一直留言要岱岱聊的那些。
比如,前天海里那场很重要的那场会议。
8月24日晚,九位9位专家做客中南海,先后发言,并对十四五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很多瓜友问岱岱,对这场会议的解读。
岱岱认为,释放了2个信号。
今天只说第一个信号。
因为第二个信号不能说。
毕竟,第二信号一释放,今天特区周年庆就有人想股市砸盘了。
“据wind数据,内资大户主力成砸盘主力。其中,机构卖出42亿,主力卖出195亿,大户卖出去271亿,散户卖出110亿,内资合计卖出618亿元。”
里子都没了,就只能面子上争一争了,真就是死撑着,你们有本事砸出个股灾出来啊。
面子上这么死撑,净想着搞小动作恶心人,无非是里子都丢没了,只能找面子了。
好了,第二信号解读完了。
我们第一信号解读。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请哪些人进海里都是有讲究的,而这9个专家的身份标签,就很有学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谈到林毅夫,就不能不谈到林毅夫的一生之敌,张维迎。
林毅夫和张维迎,算是我们时代的周瑜诸葛亮了。两人本来是战友之情,二人都曾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但就是在那个战壕里,发生了著名的“兄弟反目”事件。
那便是1994年,林毅夫和张维迎在国有企业改革核心问题上针锋相对的大辩论。
林毅夫认为产权归属无碍于国企改革,国企改革要避开这个敏感点,不能大张旗鼓搞私有化,因为会牺牲国家和国企员工的利益。而张维迎则始终坚持不改产权,国有企业根本没有出路,主张国企私有化。
在那次争论中,林毅夫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张维迎提出的“资本雇佣劳动假说”都已成型。
后来,时代选择的,是张维迎的观点而不是林毅夫的主张,国企启动私有化进程,后面的故事你懂的。
曲婉婷曼妙优雅的歌声里,有着千万下岗工人的血泪史……
后来,中国又面临一次历史选择,又选中了林毅夫和张维迎这对宿敌作为代言人进行正面交锋。
2016年,林张二人为产业政策的存废争的面红耳赤,张维迎认为,政府不该管市场,产业政策注定是失败的,剑指当时力推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等产业政策,而林毅夫针锋相对,反对完全的市场化和私有化,认为不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都是必要的,市场不是万能的,支持三去产业政策。
最终,那次中国选择了林毅夫胜利,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完成,中国也挺过历史关头。
林毅夫和张维迎,本是同门,却成一生之敌,在中国两次历史选择的关头站队截然不同的两边,林张都是各赢一次,各输一次。
后来,18年我们公示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林毅夫入选,而声名与之不相上下的张维迎,却落选了。
加上前天晚上的座谈会,也是林毅夫代表专家们C位发言,而张维迎未能在海里有一席之地。
可以说,目前而言,林毅夫还是赢了张维迎。
这是林毅夫个人对张维迎的的胜利,也是我们时代的胜利。
林毅夫曾谦虚的说:有人称我是“国师” ,这个不敢当!
大佬真是太谦虚了。
且不说您的比较优势说,是我们上个十年统筹国内国外大两个大局的经济发展核心理论支撑,且不说我们发改委每次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都要您到场打头阵,且不说岱岱写闲话九州对各省的发展定位参阅了您众多的经济思想主张,就94年16年两次中国历史关头中,您那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气概,您就配得上国师的名头。
国师,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
德才兼备者,方可称国师也,林毅夫,无愧也。
前天晚上,中南海,坐在C位上的林毅夫,代表了我们新时代一以贯之无的经济路线。
释放了这两个信号:
十四五规划,中国依然是左手政府、右手市场。
十四五规划,内循环的前提下,我们将十分强调区域协调发展,而运用的,就是政府这次左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
樊纲最出名的可能是六个钱包理论,要你把家人的六个钱包掏空去买房。
这可能是吃瓜群众对他的先入印象,觉得他不体恤民情,为资本代言。
实际上,樊纲没我们想那样无耻,樊纲比较西派,但不是完全西化,他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出色的理论阐释者,成名作是《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综合》,奠定其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地位。
樊纲在学界长期的观点是两个。
一个城市化,一个教育,而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
樊纲认为国家发展要提高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提倡应该优先发展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人口数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以城市化的路径提振人口质量,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升级中国经济结构。
他很关心我们的户籍问题,因为他力推城市化和教育,而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公平,但户籍问题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倾斜,导致了教育不公,城市化可持续的核心之一也是户籍问题。
所以,我们这次选樊纲进海里发言,代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对户籍问题可能有大突破。
如果他真能推动户籍问题更好的解决,就凭这一点,吃瓜群众们,就不要再骂樊纲了。
有意思的,这次海里邀请了不止一位聚焦户籍问题的学者大佬。
除了樊纲,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
陆铭在学界的一个标签,就是城乡和区域发展。
他长期主张以来强调人口自由流动,呼吁加快降低落户门槛、促进城乡间和地区间人口自由流动,认为这是是城镇化发展的首要课题。
他甚至认为,长期来看,即便是北上广深等超大型城市,在未来也要大幅放开落户条件。
他坚定支持中国搞城市化,特别是搞以中心城市为带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陆铭和樊纲的这次一起入海,可能代表我们在十四五规划对中,对以户籍问题入手解决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某种可能。
另外,陆铭是1973年,是个70后,今年才47岁,是那场会议中最年轻的学者,整个专家代表团呈现老少搭配的态势。
47岁就进入了国家核心决策圈的视野,陆铭大佬,前途不可限量啊。
(最年轻的学者靠的是城乡和区域发展学问,进入决策圈视野,这本身也是一个信号)
同为70后的牛逼学者,在B站嬉笑怒骂的沈逸教授,只比陆铭小3岁,沈逸教授,要加油哦。
萌萌哒的沈逸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
江小涓老师本科到博士都是学经济学,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后来执掌中国公共管理的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里集体学习的时候,她讲过课。
对她的入选,岱岱认为,可能有两点分析。
1、对她主张的认可
学界都知道,江姐身份比较特殊,很少对外公开发言,这些年她少有的呼吁,也不是经济领域,而是社会管理领域。
她主张重视基层。
江姐认为基层治理是大国政治的关键,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应该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不仅是财政资源,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
大学生当村官这一政策,背后就有不声不响的江姐。
(年轻人没想到吧,幕后boss 是我哦)
2、对她身份的重视。
是的,江姐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公共管理学名头很高大上,但是却中看不中用,很多人选了这个专业,基本毕业就是失业,除非走仕途,可是走仕途也比不过人家学经济学金融学产业规划啥的有竞争力啊,所以这个专业很尴尬的,岱岱的一个同学就差点被这个专业坑了。
但是,大国治理毕竟是科学性的系统工程,公共管理并非无用之术,我们高级干部去哈佛大学进修,哈佛大学教的就是公共管理学,一大帮主业学金融学产业政策的高级干部,补了公共管理这个短板才能再上一层楼。
这门专业放在国外也是门显学,怎么在我们国内就变的冷冷淡淡呢?
所以,岱岱估计,身为全国最高公共管理学院之一的掌门人,江姐这次进海里,除了代表我们十四五规划会继续重视基层外,可能还代表了,国家对公共管理这门专业重新审视后的重视。
毕竟,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很契合十四五规划中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
嗯,这个专业的学子们,加油哦。
广阔农村等着你们哦。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
这位蔡老师,是我们学界的牌面人物。
牌面到什么程度呢?
海里的集体学习,会请智囊中的智囊来给国家领导人讲课。
能去讲过一次的人,都已经是百里挑一了。
讲过两次的,属于凤毛麟角,是智囊中的智囊中的智囊,简称囊中囊中囊。
讲过三次的,属于稀世珍宝了吧。
只有一位。
是的,这位蔡昉,是唯一一位三次踏入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的大佬。
是的,蔡大佬,是全国唯一的囊中囊中囊中囊!
“请叫我囊中囊中囊中囊!”
就像岱岱,请叫岱岱的全称——岱宗岱宗岱宗岱!!
这位大佬中的大佬中的大佬,蔡大佬佬佬,对人口问题十分关注。
他力推放开二胎,直接推动了国家人口决策。
当年,蔡老师向领导抱着胸脯保证,说一旦放开二胎中国生育率能飙升到4.4,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大大缓解。
但是,大家都是生的起养不起啊。
生一个就已经够呛了,还生两个?家里有矿啊?
所以,二胎放开后完全没预料的生育率飙升,让蔡老师那段时间很灰头土脸,在领导面前那叫一个尴尬。
不过既然前天他还能进海里当代表,就说明蔡老师有真材实料,没有因单件事就动摇国家对他的信任。
蔡老师也和林毅夫老师也曾经有过对垒过招。
17年林毅夫受吉林邀请,调研积贫积弱的吉林,发布了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认为东北没落的根本问题不是营商环境差,而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导致的投资回报率低。
蔡老师跳出来和林毅夫辩论,认为东北问题的核心是人口问题,东北计划生育搞的太厉害,年轻一代都流出东北,人口红利几乎为负,你再怎么搞比较优势都没有用。
两位大佬之前也有过分歧,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认识上,林毅夫认为原因主要是中国充分利用了“后来者优势”,而蔡昉则认为“人口红利”才是中国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原因,而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人口红利耗尽后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岱岱介绍了这么多蔡老师的故事,大家可以知道,蔡老师的主要标签是什么了吧。
是的——
蔡老师这次能进海子里,可想而知,我们十四五规划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了。
期待十四五规划中,能有更多更好的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出台。
岱岱也不敢奢望太多,只希望生二孩的,几罐奶粉钱国家给报销了吧。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
王老师,是决策圈的核心人物,十分低调。
他执掌的宏观经济研究院,前身是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成立30多年了,参与了许多重大改革开放政策的前期研究和文件起草工作。
王老师一直以来的研究重心,是市场主体,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很多政策的背后,都有王昌林和他们团队的努力,今年疫情爆发后,也是王昌林向国家呼吁,成立帮扶企业的抗疫专项贷款,帮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所以,他这次入选,表明了十四五规划中,我们对市场主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一以贯之的重视。
王昌林的另一个标签,就是他十分看好武汉,向国家几次力推武汉。
岱岱曾提出过**“上海决定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限,武汉决定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下限”,**不可谓不重视武汉了,虽然王昌林是重庆人,但他对武汉的重视绝对比岱岱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这样一个核心决策圈人士如此不遗余力的推武汉,给上层吹风,武汉的瓜友,要给力哦。
王昌林和江姐,都是对国家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却都几乎很少公开露面发表重量言论,可能因为他们的主张已经得到认可和执行,讲究保密性工作和不居功考虑,他们自然而然就十分低调了。
唉,越经常媒体露面发表言论的人,可能越边缘了吧。
黄市长,岱岱说的对吗?
“岱岱你聊你的,干嘛扯到我啊……”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这位大佬,是海归派里混的最好的那几个了。
他能有如此高成就,靠的是融会贯通的真本事,不是对西方经济学的身板影子。
朱民复旦毕业,去普林斯顿进修,曾任世界银行政策局经济学家,联合国开发署“中国21世纪议程”首席顾问。
回国后也如鱼得水,节节高升,国内成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还出任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职位,成为史上首位进入该组织高级管理层的中国人,给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朱民F在担任IM副总裁(2011年-2016年)期间,最大的亮点是推动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也是IMF七十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进入SDR货币篮子。
朱民大佬现在对国家的重要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一带一路。
中国在“一带一路”做了很多投资和贷款,但大部分还是以美元计价。朱民力推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进行投资,进而在全球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对外投资。
另一个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推广阻力重重啊,有媒体泼冷水说十年也搞不成,朱民大佬是力推数字货币的,我们最近数字货币的快速扩张,一个是为了防止银行挤兑,另一个是金融监管,防止洗钱和财富流出,总之都是为了抵御金融风险做底线思维。
未来越不乐观,我们数字货币的推进就越会加速。
为人民币国际化立过大功的朱民,这次进海里,可以看出,我们十四五规划对中国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重视,对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货币推广的重视。
朱民大佬最牛逼的是对金融的认知,特别是在全球视野下对中国金融发展的认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希望朱大佬再创辉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
这位大佬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他05年就去过海里给领导人讲过课了,讲的是《世界格局和我国的安全环境》。
可以看出,他最醒目的标签,是国际视野。
而且,张大佬是力主推动开放型经济的。
十四五规划作为2035年远景规划的开局制作,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很明显,我们的十四五规划是要在深刻洞悉国际局势和前景后,做最充分的准备和应对的。
给国家提供国际视野参考的张大佬,又是力主推动开放型经济,说明在敲定内循环为主后,我们不想给外界释放我们未来要关起门来发展的感觉,让张大佬代表入局,就是要让外界看到,我们对外开放的心还在,不会一棒子打死对外开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岱岱特意将郑永年放在最后解读,是因为岱岱对郑永年先生的偏爱。
岱岱很喜欢郑永年老师,拜读过郑老师很多文章,也向大家推荐过郑老师。
郑老师可能是前天晚上9位大佬中,最特殊的一位了。
因为,郑老师算是海外学者,不是我们大陆的。
特别是郑永年并非一味的捧场迎合中国政府的海外学者,虽然被右派说成“洋五毛”,但是郑老师很客观,也指出过我们国家发展的弊端,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我们国家政府有过表扬有过批评的郑先生,此次能入海里代表发言,就证明了我们的心胸够广阔,听的进大家的批判声音,我们没有因人废言,欢迎大家为国家发展进行一切的建言献策。
所有,如果说力主对外开放的张宇燕,是我们向外界释放我们没有关起门来发展的信号,那么,郑永年先生的入局,就是我们向外界释放,我们虚心对待诚信对待一切建言献策,海外学者也可以参与到中国发展中来的统战路线的信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点,是郑永年先生很重视中产阶层。
郑永年提出“软基建”的概念,中国在硬基建之外,必须更加重视“软基建”。“软基建”的关键就是要培育、壮大和巩固中国的中产阶层,这是实现中国经济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必由之路。
有了庞大的中产阶层,才能保证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不会轻易失衡。
希望这一点对中产阶层的关键态度,能在十四五规划中得到有力体现。
好了,岱岱洋洋洒洒的写完了9位大佬的情况了。
总结一下。
精挑细选这9位大佬,已经释放了很多的信号。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十大信号:
1、继续左手政府、右手市场!
2、内循环下更加看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户籍问题成为抓手,推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和第二波人口红利
4、重视基层治理,公共管理学可能迎来国家重视
5、城乡问题和区域问题,十分突出,十分重视!
6、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我们一以贯之的关注!
7、人口!人口!还是人口!
8、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货币!
9、中产阶层得到重视!
10、未来发展规划 ,要深刻认识国际外部环境!
整个专家代表团呈现**老少搭配、中西结合的态势,**有这三个意味深长:
1、最年轻的70学者陆铭能入局,研究方向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
这表明内循环阶段下这个领域重要性的突出,我们国家对这个领域的高度重视。
2、一直力主对外开放的张宇燕代表发言
我们是内循环为主,但并不是放弃外循环,不会关上门来发展!
3、海外学者客观对中的郑永年教授入海了
我们不搞自我主义,我们搞的是五湖四海,我们虚心对待诚信对待一切建言献策,海外学者也可以参与到中国发展中,欢迎大家!
本来今天岱岱想小聊一下的,没聊第二信号,只聊第一信号,没想到这聊着聊着还是刹不住车,直接六千字了,唉。
岱岱的《拉萨之虎》八字都还划一撇呢。
好吧,都是为吃瓜群众服务的。
祝大家开心吃瓜,多长见识。
也祝岱岱有一天,能和以上大佬一样,在海里隔着电视屏幕,和大家打招呼。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