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末好,岱岱和大家解读下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文章目录
大家周末好,岱岱和大家解读下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用大白话解读高级别重量级会议。
当岱岱第一次全读完会议全文的时候,脑子里就出现了这十个字——
成绩很辉煌, 我们很清醒。
这么多年的重要经济工作会议都看过,每年开头的惯例,都是回顾今年的工作,说同志们今年辛苦了,同志们今年干的不错啊,这些的套话。
是,套话居多,但今年的对一年工作的总结,是真的一点不套话,因为我们今年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功绩:
“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中西抗疫的表现,中西经济的反差,真的越来越凸显出我们的体制优势,以及顶层的坚强领导。
文件很自豪的写出了这一句: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岱岱为国家发自内心的自豪,为我们这一年的奋斗发自内心的骄傲。
还记得岱岱之前说的吗?
“挟抗疫大胜之威望,为2022年决胜局奠定坚实基础。”
成绩很辉煌,是会议精神两大基调之一,后面岱岱却看到了顶层在辉煌后没有飘飘然,反而越加如履薄冰的表现。
首先,就是大家最关心的放水问题,货币政策。
岱岱解读全会的一个观点,就是之前因为疫情狂放水,然后会后我们不那样放水了,结果裸泳一来,很多东西都原形毕露,股市你懂的,这一个月估计有人把之前赚的全吐了出来。
然后会议提出——
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政策操作“不急转弯”。
是的,不急转弯。
这个怎么理解呢?
这个词的字眼在转弯,说不急转弯不是代表我们不转弯,而是我们不会一下转弯,也就是货币政策放水这事啊,我们是肯定要转弯的,肯定要收住,但不会一下子收住,免得收的急了,大家年都不好过了。
可能是收住后债券爆雷和股市萎靡,给了上面很大的压力,让上面放缓了收住的速度。
特别是明年很特殊,会议内容郑重提了“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所以,转弯不能过急,不然经济难看了配不上这个年份。
当然,大家还是要底线思维,上面已经敲定了“转弯”的主线,不急转弯是让大家更好准备过冬,如果真的以为还会继续放水的话,和欧美那样,你就太不懂国家的微言大义了。
在欧美放水放到泛滥的时刻,我们还抱定着不跟的态度,这战略定义不是一般的强。
另一个微言大义,就是之前大热的需求侧改革,变成了“注重需求侧管理”。
这个政策的地位明显降了一层。
何以至此呢?
之前是会议是12月11日7人局提出的,但这个会不同,参与扩大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之前提的那个需求侧改革,肯定是吹风信号,然后经过更多人讨论后,大家可能觉得这条路要走的稳重点,所以在民主集中制下经过充分讨论后,需求侧改革被降低级别,成了注重需求侧管理。
为什么我们对需求侧改革这么谨慎呢?
说到底,需求侧改革就是扩大消费,而目前居民因楼市,企业因行情,都无法再担负起扩大消费的重任了,所以需求侧要改革要扩大消费,这必然要指望国家指望政府来加大支出。
从需求侧改革跌落成需求侧管理,还是注重,岱岱只能说,只有一个原因——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当然,你可能会反驳说,说一线城市是有余粮的。
北上广深当然有余粮啊,如果国家解绑政策,这些城市的投资、产业、以及公务员福利待遇,都会因需求侧改革而水涨船高。
比如地方多少亿规模的项目都要上报发改委,国家看着地方不让乱花钱,需求侧改革后,这个规模的项目可能就不必上报了,地方想怎么弄怎么弄,北上广深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都提上去,反正拉动了相关产业的产值,拉动了消费,响应了需求侧改革。
而二三线以及广大县市,不发达的内陆省份,你就是放宽相对应的政策也没用,因为他们都一屁股的地方债,国家为了金融系统性风险又不允许再举债发展,所以需求侧改革对他们来说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需求侧改革很难把持尺度,可能会进一步分化区域发展差异,特别是南北差异。
就像疫情乱世中,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一样,需求侧改革的政策解绑,可能有马太效应。
特别是最近网上舆论都在炒“投资不过南宋版图”,岱岱和很多大V都写过南北差异的问题,这个舆情肯定刺激到了高级干部们。
会前就深受刺激的北方干部们,他们去北京开会,会接受这个政策可能导致的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吗?
于是,我们看到了民主集中制的效果了,更多人一讨论,觉得这需求侧改革政策不稳重,所以降级成了“注重需求侧管理”。
连措施我们都看到了,提出的没几个,很有限:
“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取消是取消了,但是有序的。
想起了安可计划,很利好。
挖掘潜力也不是一线二线城市,而是县乡。
想起了家电下乡,想起了拼多多。
我们的确充分尊重了全国各地的意见。说明我们对乱世分化这一特点,很警惕,依然还想着共同富裕。
对资本的反垄断,岱岱已经写了两篇的夹学了,还有中美联动的前因后果,还有马云和扎克伯格的相同命运,再远一点就是18年的三篇野望和一篇辨奸论,这里岱岱就不老调重弹了。
只是给大家看一下今日最佳的搞笑段子:
国家这次是来真的,资本巨头要是头铁想试一试,那就来吧。
这些还都是内部因素所致的政策,外部因素所致的政策,更多。
有两个关键,一个是芯片,一个是粮食。
芯片从18年开始就提的,首位度一路上升,直到今年提到了几乎最优先项。
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科技力量,并提出“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模式,通过市场化激励方式激发科技创造力。
很欣慰的是,国家看到了芯片过热,没有急功近利,反而很清醒:
明确提出“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表明高度重视芯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盲目上马、密集烂尾的风险,未来将狠抓产业规划布局,按照“谁支持、谁负责”原则压实各方责任。
这一点有喜有忧,喜的是国家很清醒,没有大快干上搞芯片。
忧的是新能源汽车和芯片一样过热,虽然也被国家意识到了,而文件会议精神中新能源汽车却没有提到和芯片一样的高度。
芯片和新能源汽车都过热了,要调一调,这是大家共识。
至于两个行业哪个更过热更需要调理下,肯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岱岱也是隔行如隔山,不清楚门道。
仅仅从文件表述的层面来看,可能国家在明年抓产业过热和重复建设中,首当其冲的是新能源汽车,然后才是芯片。
说完芯片,说粮食。
粮食很重要,我们顶层一直说,但说句实话,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没怎么提,而今年重点提了。
“五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是的,全球都有预感,疫情后时代的粮荒可能性,我们将粮食的战略地位再提升一个层次,明显是做好了最坏打算的。
岱岱说的最坏打算,一直在说呢——
中美局部热战
中西全面冷战
可脖子的芯片如此拔高,粮食战略如此钦定,都是为了未来可能的全面冷战。
“中国学界有声音:2021年全球将面对企业破产高峰,按08趋势,可能有七年之久才能走出经济衰弱。
美国学界有声音:2021年货币刺激效率不再,财政刺激有限制,美股风险再加大。
欧美开始冷战准备:挪威央行副行长被迫辞职,只因妻子是中国人;英国拟派航母到南海参与21年年初美日演习;已加入拜登国安团队的美国斯坦利上将表示,可能一觉醒来,中国已对台湾倾泻大量导弹,形成既定事实。
2021年,暗藏杀稽…”
这就是我们虽然很对今年辉煌成绩感到骄傲的同时,还依然对未来最好底线思维的原因。
当全球都挣扎在泥潭中时,就中国一家风景这边独好,西方白人是不会眼看着我们大踏步前进甩开他们的。
所以,我们今年的成绩越辉煌,明年只要西方稍微从疫情中缓和,空出手来,他们对我们的打压就会猛烈。
这,就是我们成绩辉煌,却依然如此清醒,甚至警醒的最大原因。
顶层很清醒,那么,你呢?
点击关注
见字如晤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