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乔新亮。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关于架构设计的一些认知和体会。

作为技术人,最常接触的概念,恐怕就是架构设计了。即便是初出茅庐的新手程序员,可能也听说过 6 大设计原则与 23 种设计模式。因为,要成为管理者或技术专家,架构设计绝对是你绕不开的槛。

因此,关于架构设计的书和课程非常多,多到简直学不完。如果用我们专栏文章的形式来讲,写出一百篇文章都不为过。

但在今天,我们只聊一点认知,我认为,也是架构设计最核心的认知:好的架构设计,就像优秀的组织协作一样,既能帮助 IT 系统做好各模块的专业分工,又能体现模块间的协作精神

认知讲完了,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

没错,其实在很多架构设计思想里,我们都能找到这句话的影子,比如“高内聚、松耦合”、“单一职责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太多了。

你可能会想,老乔坑人呢,作为一个 CTO,在架构设计这一讲,就交付了一个这么基础的概念。

没错,这个概念确实很基础,但我想告诉你,其实架构设计,尤其是业务 / 应用架构的设计,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

工作了近 20 年后,我发现,如果一名架构师存在职业发展瓶颈,那么他的问题大概率是简单的设计方法没有执行好,而不是复杂的设计方法没学会。

复杂的学会了,简单的却没做好,听起来很奇怪吧?下面,我们详细聊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程序员到架构师,什么能力在提升?

2020 年,刚到彩食鲜的时候,我去审查团队技术需求的分配和实现,发现了一些不合常理的情况:对于部分业务流程改造工作,我认为很容易实现,团队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落地。几天就能改好的代码,花掉一个月的时间都是有可能的。

有时,团队甚至会觉得,单是为了实现需求,就已经很吃力了,从整体的逻辑上看就很不合理。

仔细一查,我才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表面上看,是逻辑不合理,实际上是架构设计不合理。

生鲜 / 电商类业务的架构一般会包括 OMS(订单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等系统。其中 OMS 处理用户订单,负责调度;WMS 负责仓储管理;TMS 负责安排物流运输。可以看到,其实功能的划分很明确。

但很多业务在研发迭代时,并没有做过架构方面的考量,比如将与订单相关的逻辑直接放在 WMS 处理了:WMS 接到 1000 斤蔬菜的订单,检测仓库内只有 500 斤,于是发送请求到采购系统,要求再采购 500 斤回来,然后将订单交付。

这样的逻辑能保证功能实现吗?当然可以,但长远看来,就会出现架构层面的设计问题 —— WMS 越来越臃肿,最终导致新需求的处理速度严重下降,影响业务的增长,这就是很多企业正在为之头疼的现实。

你可能会想,这个例子里的架构师真傻,连 OMS 都不知道。

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类似的错误,很多企业每天都在犯,尤其是 IT 服务于自身生态的甲方企业。大家习惯于基于业务需求写代码,而不是基于架构设计写代码,反正来了需求先实现了再说,尤其是在业务刚刚起步时。

比如,在业界,你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许多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 IT 建设,但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架构上的大调整,甚至直接推翻重写。

大部分人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觉得重建很正常,而且是一名架构师能力的证明。

事实上,如果架构师严格按照“专业分工、充分协作”的思想去迭代需求,这样的重建根本就不应该出现。一名优秀的架构师应该像个“隐形人”,似乎什么都没干,但其负责的架构就是能快速响应业务的需求。

什么叫做“快速响应业务的需求”?就是说,在同样的业务复杂度下,在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可以使用相近的工作量完成需求。

那么,所谓的“专业分工、充分协作”,到底是做了什么呢?回到架构设计实践里,无非是一个先拆分再合并的“V”字型设计过程。

拆分是指将一个负责的功能按角色、按职责拆分,核心特征是单一模块的功能既单纯又简单。比如,要从零实现一个淘宝网,是相当复杂的事。但我们可以将其拆分成订单中心、用户中心、商品中心、库存中心等许多模块;订单中心还可以再拆分,比如拆分成订单创建、订单查询、订单履约等功能;如果实现仍然复杂,我们还可以继续拆分,直到能够用简洁优雅的代码去实现。

合并是指将类似的职责放在一个模块完成,抽象出可重用、复用的部分,提升业务响应效率。比如订单创建、订单查询都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操作,那么与数据库的交互就应该统一封装。

抽象地看,架构是由元素(element)和关系(relationship)组成的。在架构设计中,那些稳定、可复用的部分应该变成组件或应用模块,对应着架构中的「元素」;而面向不确定性的设计,则需要变成协作方式,为可能的扩展作准备,对应着架构中的「关系」。

这就像一个足球队,有人司职前锋、有人司职中场、有人司职中后卫,分工明确才能组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队伍;中场可能回撤参与防守,后卫也可能前插参与进攻,这样才能对可能的变化作出响应。

如果什么设计都没有,就只能变成一群追着球玩的小孩。

那么「元素」是拆分得越细越好吗?当然也不是,5 个模块能搞定的功能,你非要写 100 个模块,只能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所以,从初级架构师到高级架构师,什么能力是一直存在并持续提升的?其实就是对复杂业务的拆分能力、对可复用部分的抽象能力、对拆分过程的颗粒度把握,以及对未来变化的考量和设计。如何让架构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则与架构师对业务的理解程度息息相关。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对架构层面的「专业分工」和「协作精神」的理解,是一名架构师的基础与核心能力。

认知延伸:如何看待微服务和中台架构

你可能会想,老乔讲的对是对,可有什么用呢?

别急,我们通过前面讲的架构设计思想,反过来看看近几年大火的微服务和中台架构。

关于微服务,首先我们要知道,它的功能和数据处理是封装在一起的,这和 SOA 架构非常类似;其次,服务交互、服务治理、服务监控、服务隔离等很多基础性能力已经封装在框架中,可以让开发团队聚焦在功能实现上;再者,通过和 Kubernetes 集成,微服务的功能、数据、基础设施被再次封装,技术架构也再次进行了升级。

看得出来,在微服务框架下,技术架构部分的很多职责已经被抽象出来,并对框架进行了处理,隐含着相关理念的最佳实践。

同时,微服务也有一个很基本的原则:让系统的分工更明确、责任更清晰。所以你看,还是我们上面讲的那些内容。

对于业务侧架构师来说,即便是使用了微服务架构,工作还是会集中在架构设计方面,比如:业务功能如何进行归类。具体到微服务改造的过程中,就会碰见一个典型问题:微服务拆分的颗粒度怎么把控?微服务,英文 MicroService,划分粒度一定要很细吧?

其实这个问题压根没有统一答案,为什么?因为我们前面讲过了,即便没有微服务,架构师也要做功能的拆分,至于对颗粒度的把握,既受业务本身的特性影响,也受架构师的能力影响。

换句话说,一名对架构的“分工”和“协作”理解得足够好的架构师,很少会困惑于微服务拆分的颗粒度问题。因为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都是一码事。从单体应用到各功能独立服务,其实是处于功能拆分的两个极端,但架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中庸思想”,如果单纯考虑功能设计,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架构响应业务调整的速度更快。

那么架构如何才能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呢?就是在保证各「元素」职责清晰的情况下,抽象出稳定的功能或组件,用业务流程去串联起来。在一定时期内,一家企业的技术架构的功能或者组件基本是稳定的,而业务如何运转,却是动态变化的,甚至每周都在变。可以说,以不变应万变是架构设计的精髓。

这个设计思想又和中台架构如出一辙。企业搭建中台,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企业营收层面的“开源”,承担企业架构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任务。其关键词包括:消除烟囱、架构解耦、统一中台、服务重用……

没错,和我们前面谈的架构设计核心思想又是基本一致的。

关于中台,业界很多技术人都踩了不少坑。刚开始听说中台概念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做得多了才发现,中台到处都是坑。以至于在当下,许多人对中台是嗤之以鼻的。

为什么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忘了架构设计的“初心”,错认为中台是个全新的设计理念。

其实从架构的视角看,中台这个概念并不新鲜,它只是突出了“可重用部分的抽象”这部分工作。那么,如果你的 IT 系统可复用部分不多、业务量不高,建设中台的意义何在呢?如果你的中台对业务没有帮助,建设中台的价值如何体现呢?

你看,时刻牢记架构设计的核心原则,能帮助我们更清晰、更透彻地看待当下的许多“时髦理念”

当然,这里可不是说,中台的兴起,就是一群不专业人士的狂欢,绝对不是这样的。苏宁在 2012 年就开始中台建设,2013 年上半年完成。后来在利用中台接入天猫业务时,团队仅花了七天七夜的时间就完成了融合,速度非常之快。

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台建设,我在公众号里,曾经分享过一个系列,共 9 篇文章,用大概 4 万字左右的篇幅,描述了一个关于中台的“指挥官体系”,大家可以读一读,理解下中台和微服务设计的具体内容。

所以,无论是微服务还是中台,都有其巨大的实践价值,但二者只是架构设计核心原则的一种成熟的实践模式和承载方式,不是解决架构问题的“灵丹妙药”。

简单来说,如果你能按照架构设计的核心原则,做好模块拆分,那么微服务架构可以非常好地承载这种设计思想,为你提供服务治理、监控等一系列工具。但如果你在架构设计层面就做不好拆分,微服务也不能直接帮你解决颗粒度问题。

如果你问我,老乔,我没有“专业分工”的设计意识,也做不好功能的拆分,是不是用了微服务就搞定了?我只能回答,怎么可能呢?天底下没有这样的美事。

复杂架构设计如何落地执行

下面我们再来聊聊,复杂的架构设计究竟是如何落地的。

在 IBM 工作的那段时间,我曾经内部分享过一门专业架构师培训课程,包括为期 5 天的 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业架构)培训课程、为期 3 天的 Architecture Thinking(架构思维)培训课程、为期 3 天的 Component Modeling(组件建模)培训课程,以及为期 3 天的 Operation Modeling(运营建模)培训课程。

我尽量用最简单的方式,将功能性架构设计中,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和步骤抽象总结出来,分享给你,其中也包含了少数我们上面提到的内容。

  1. 关键认知:在个人视角里,整个世界都可以按照确定性内容和不确定性内容做简单区分;
  2. 架构将其抽象为元素和关系,元素对应着确定性内容的处理,是看待这个世界的稳定视角;关系对应着不确定性内容的处理,是看待这个世界的响应视角;
  3. 人类的理解能力有限。包含内容过多的元素,会导致理解困难,需要将其拆分;
  4. 同理,将元素归类的时候,也不能贪多,不然会导致理解困难。优秀的架构师,会将合理数量的元素进行归类,归类后的整体一般被称作 component 或 module,也可以直译为“组件”。比如,我们永远以“元素数量为 10”作为一个衡量点,只要一个组件包含的元素 / 职责超过 10 个,就要进行拆分;
  5. 元素归类一般采用“V”字型分析法,即流程分解为功能,功能聚合为组件;
  6. 如果组件明确了,意味着职责就建设好了,架构的元素(element)建设问题就解决了。组件对外暴露的能力,我们统一称之为服务;
  7. 那么,架构的关系(relationship)建设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稳定的关系,用来表达确定性的交互,使用 SOA 架构,做好服务调用就可以;不稳定的关系,用来表达不确定性的交互,使用 EDA 架构;
  8. 在每一个新需求到来时,尤其是大版本的更迭,架构师需要介入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沟通中,判断新需求是否大幅增加了某些组件的复杂度,并决定是否调整组件职责,或对现有组件进行拆分。所以,从实际的业务发展来看,组件的数量是逐步增长的,如果一开始就很多,基本属于过度设计;如果业务复杂度已经翻倍了,组件数量却没变,基本属于缺乏设计。

那么以上就是落地复杂架构设计时的一些关键认知,要结合前文的阐述,多多体会。如果有疑惑,欢迎留言提问。

结语

今天我们聊了聊架构设计的核心理念:专业分工和协作精神,具体来讲,就是做好功能的拆分,抽象其中可复用的部分,并保留面向未来的扩展空间。

这里我们聊的仅限于功能型架构的设计,关于高性能、高可用、高并发、风险控制等非功能型架构设计,我们将在后续内容里逐渐展开。

我猜,即便看到这里 —— 这一讲的结尾,你可能仍然会想:这个理念是不是太简单了。

其实很多知识恰恰是这样:说简单也简单 —— 容易理解,也容易操作;说难也难 —— 即便是首席架构师、技术总监,可能也还是会被类似的问题困扰,重复犯类似的设计错误。

究其本质,在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成长、架构设计这类相对宏伟的命题。就像我常常说的,要做时间的朋友。

做架构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对架构设计核心原则的理解,也不可能在一年、两年内达到满分,这种理解往往会随着技术人的成长而持续加深。

其实,人类在解决很多复杂问题时,都会采用类似的思维流程:将复杂问题拆解为简单问题,逐一解决再合并,并将可复用的知识抽象,以实现举一反三。我们今天所聊的架构设计,其实就是这种思想在软件设计层面的复现。

希望你也能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知识点吃透、嚼烂,最终做到返璞归真,成为一个优秀的架构师或技术管理者。

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