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涵柏,欢迎你继续跟我学习写作。

时间飞逝,我们已经进入到方法篇的最后一节课了。前面 7 节课,我分别从主题、结构、字句等方面分享了写作的技巧,掌握了这些方法,一篇文章我们也就基本完成了。

对很多人来说,写作也就结束了,最多我们再重头看一遍,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错别字、病句等等。但实际上这是不够的,成功的写作需要强烈的竞争感,不是跟别人,而是跟自己。

曾经一位工作经验颇为丰富的老编辑告诉我,即便有些写作者完成初稿以后,觉得自己写了一篇很棒的稿子,但完成度最高也不会超过 70%,还有 20%~30% 的提升度取决于随后的修改

所以,不要忘了这一步,修改能让你的文章有进一步的提升。此时,你或许会说,我也知道要改,那改什么呢?无非就是改遣词造句喽。

对的,你说得没错,遣词造句部分应该再三斟酌。只不过,上节课我已经重点说了,这里不再提及。那还有什么要改的?这里,我给你分享一套“三步修改法”,有时候它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这节课的性质,更多的是从宏观上谈整篇文章如何修改,而不是针对某个句子或者段落,所以理论的部分会多一点,举例的地方会少一些。

先增后减

我们先说第一步,内容的修改。这一步的基本方法是先增后减

首先就是快速阅读你的文章,看看文章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没解释清楚的地方要补上去。比如,概念是否清晰,是否遗漏了细节等等。接着再做减法,看看是否有表意重复、是否有冗余,然后把它删掉。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实操过程中,很多写作者也把更多的修改时间放在了这些细微之处。而我想提醒的是,既然已进入到最终的修改了,我们的着眼点就不能只停留于此,还需要跳出来从宏观上把握整篇内容。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从宏观上我们要看什么呢?我的答案是:叙述距离

可能你会对这个概念很陌生,也很疑惑,为什么到最后了,才提出这样一个概念。这和我的写作经历有关。

我记得,我刚毕业出来工作接触写作的时候,发现我们写作时,需要注意的点太多了。一方面,我要按照逻辑顺序去组织材料,另一方面,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我还得注意文章的字词、叙事节奏、句式变化。这个时候,你就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很容易遗漏或者看不明白一些信息。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我在翻看《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这本书时,得知了一个概念,叫叙述距离。它其实是指故事叙述者,也就是作者所处的一个位置,也叫心理距离。这本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写作者有时很难意识到,他在描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已经选择了一个叙述距离。

这个概念说起来也很简单。这就好比我们拍视频,往往会下意识地变换拍摄距离,一会特写,一会远景,这是拍摄的技巧。但写作又不太一样,因为即便你始终在用一个距离来描述一件事情,也能写出文章来。最典型的就是议论文的写作。

比如说,我们谈时间的重要性。可能先抛出一个论点,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增加时间的厚度。

我们怎么论证呢?很多人都会用到举例的方式。比如用岳飞,39 岁命丧风波亭,他的生命极为短暂,但他少年时便刺下“精忠报国”,写下“还我河山”,高唱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短暂的生命绽放到了极致。

同样地,我们还可以再举例。霍去病,20 多岁就年华早逝,却始终有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抱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穷举了。

看了这两个例子,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简单来讲,就像我上面举的岳飞、霍去病的例子,我们始终都是用一种“居高临下”或者说“审视”的距离去描述一件事。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叙述距离,我们当然也能写出一篇文章,但当我们修改的时候,其实也就一带而过了,不觉得有什么。而这样的文章弊端很明显,读者很难深入下去,为了论证而去论证的一些例子,难以打动人。

那对于这类文章的修改,我的经验就是:修改时,先按照前面说的先增后减原则,完成第一次修改。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文章的叙述距离,它主要包含这两个方面:

  1. 文章里有没有特定的内部视角,也就是说你在描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假设你在不在现场;
  2. 文章里有没有概述性视角,也就是说作者是否在场景之上、故事之外?

比如上面那个例子,我们在用岳飞、霍去病举例的时候,我们都是习惯性地使用概述性视角,去点评别人的一生,却缺乏这些人物的内部视角。

可能你会奇怪,举例子论证清楚观点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两个视角?除了让文章不那么单调之外,其实两种视角也代表了文章最重要的两个功能:

  1. 一是呈现,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内部视角一层一层地剥离出来,让读者方便阅读;
  2. 二是表达,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概述性视角,把文章的意义表达给读者。

想想看,我们的文章如果始终在内部视角,那读者肯定就窥见不了全貌。

所以,你一定要记住,修改的时候跳出文章,看它整体的叙述距离,要保证写作者自身既在事件之中,也在事件之外。

论据处理的技巧

接着说第二步,论据的修改。可能你又会感到奇怪了,论据不是在写论文或者议论文的时候才会有的吗?当然不是,我们写一篇文章,是要讲述某件事情,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有价值判断。那你为什么要持这种价值判断呢?就是因为有相应的论据。

论据是否得当,决定了你这篇文章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因而,我每次写完文章,都会花不少时间,重新去看文章所用的论据是否能得出我的结论。特别是出处介绍和解释说明性的材料要重点关注,是否啰嗦、模糊不清,如果是,你就需要重新打造。

那么,一篇文章中一般会有哪几种论据类型呢?常见的有以下 3 种:

  1. 第一,事实论据,像我们前面讲的在文章中引用岳飞、霍去病的例子,就属于这一类型。这种论据的形成,通常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和历史。
  2. 第二,道理论据,最常见的就是名人名言、俗语了。
  3. 第三,数据论据

明白了论据类型,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修改论据。我主要分享我在修改别人的稿件时常常遇到的问题。

首先,论据是否恰当。

像我看到的文章,多半是喜欢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论证某个观点。这个故事就是事实论据了,但有时候这些事实经不起琢磨。比如,要写一个女孩不畏挫折最终成功的故事,有人就会用一些案例来刻画。

这个女孩喜欢打篮球,想进入市级篮球队,因一次考试表现不理想而遭到训斥,老师都说她不适合打篮球,但她就是“不信邪”,没有被挫折吓到,最终通过努力,终于进了市级篮球队。

初看,可能你会觉得没什么问题。但你仔细想想,体育不同于其它项目,很讲究天资,她都被老师认定不合适了,但努力后却又考进去了。这个大概率要么就是老师看错了,要么就是她考试时因紧张或者身体原因没有发挥好。换句话说,她最终是否考进去和没有被挫折吓到,无法建立起强相关关系。这样的论据,我就建议你不要用,因为经不起推敲。

其次,我想聊聊数据论据。

这种论据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是很高的。对写作者来说,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让结论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它可能会枯燥,甚至没有意义。

正因如此,我在修改自己或者别人的文章时,只要里面出现数据,我就会着重看看,是否用得恰当、用得形象。那有什么小技巧呢?

第一,用平均数来代替一些大的数据。我假设一个例子,2018 年全国破获的刑事案件 15.8 万起。当你把数据这样写出来,读者其实是没有概念的,但是你换个说法,2018 年全国平均每天破获的刑事案件就超过 400 起。数字变小了,也变得更形象了,更能引起人的注意。

第二,提供一些参照物来解释数据。比如在一篇讨论洪水泛滥的文章中,必须用到一个数据,短短两天,这里的进水量就达到了 24 亿立方米。

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数据对不对?但是当我们把它换一个说法,这么大的水量足够让整个杭州拥有一百七十多个西湖。这个数字不但变得容易理解,也变得更加生动了。

第三,当数据多的时候,会显得拥挤,记得换一种表述。比如,2019 年,某某县经济发展较快,其财政年收入从 2018 年的 20 亿增长到 29.96 亿,增幅达到 49.8%。这种写法,数字出现太多,不够简练。我们稍微改下,效果会好些:过去一年里,某某县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将近一半,达到了 29.96 亿。

接着,关于论据其实我还想分享一点。那就是,引用不恰当论据得出的观点,我们也称之为论证错误

显然,这里我没法一个个讲写作中可能出现的论证错误,真的太多了。这里,我给你推荐一本书吧,是哲学博士陈波写的《逻辑学是什么》,这本书内容很全面,对我们的写作很有帮助,可以避免我们在写作中出现逻辑谬误。

这里我就先举个“三段论”推理的例子,你简单了解一点。

世界 500 强公司是大公司,微软是大公司,所以微软是世界 500 强公司。

这句话的结论正确,但论证方式显然是错误的,即便没有知识背书相信你也是可以判断出来的。理论上,这句话其实是犯了“中项两不周延”的错误。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出现在结论当中的“大公司”,我们称之为中项。这个中项在“世界 500 强公司是大公司”的这句话中,不周延,也就是说大公司中除了世界 500 强公司,也有可能有其他公司。同样,这个中项在“微软是大公司”这句话中也不周延,大公司除了微软,也还有其他公司。

更深一层,这里面还会涉及到大前提、小前提、周延这些概念知识,如果你很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我推荐的这本书《逻辑学是什么》。但对于我们日常写作来说,论证方式错误与否,通过一些简单的渠道就可以判断了,比如,你可以让身边的小伙伴帮忙看看,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多琢磨琢磨,再细心一点,也就解决了。

设计好的路标

最后,我们聊聊第三步,连贯性的修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因为它跟读者体验密切相关。想象一下,当你看到一篇文章有种磕磕绊绊的感觉,一点都不流畅,这是种什么体验?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

那怎么改呢?分两个方面。

第一,寻找那些细小而多余的结构,找东西替换它或者删掉它。这个也很简单,比如“他感到自己被赋予了一种压力”,就直接写成“他感受到了压力”,显然这样的表述节省了文章的空间。

第二,看文章中每个部分之间的衔接。这个稍微复杂点,我着重讲讲。请你在脑海中回忆一下你看过的文章。当一篇文章从一个部分发展到另一个部分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一些标志性的句子或段落,我们称之为路标

这些路标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是为了过渡到下一层意思,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作者停下叙事来传达意义,或者揭示下一部分的内容。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该怎么修改了。我先举一个做得很好的例子,一起来感受下。林珊珊和杜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九号院的年轻人》,这篇文章描述的是,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内一群改革者的群像。里面有这么一段:

“那时的青年有伤感的、哀叹的、悲愤的、抗争的,也有批判的,杜老引导着一帮批判的年轻人走向建设……他破格培养,委以重任。”多年沉浮后,曾轰动一时的“最年轻副部长”翁永曦一语概括:“九号院的灵魂是杜润生,九号院的色彩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

年轻人如今已过天命之年,谈及九号院,都流露出纯真神态。财讯传媒总裁戴小京曾是其中一员,他强调自己只是边缘角色。我问他,“农研室毕竟是官办组织,在 1980 年代理想主义氛围里,你的身份认同是什么?”

“改革者。”他很肯定。

“改革者”后来散落各方。2002 年,杜润生 90 岁生日,在曾经起草一号文件的京西宾馆,他们再次相聚。

看的过程中,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每一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度是非常高的。上一段的结尾几乎就是下一段的开头。例如,“九号院的色彩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是上一段的结尾,下一段的开头是“年轻人如今已过天命之年”,自然而然地带出了后一部分。同理,下面的“改革者”这段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这种技巧类似于修辞手法中的顶真,在写作中当我们想要保持文章的连贯性,或者强调意义时,通常会拿出来用用。比如上面所说的年轻人、改革者,都是作者有意为之,用来强调主题意义的。

这时你可能就要问了,是不是每个部分间的衔接都要用顶真呢?当然不是,这个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前面在写农村因为观念束缚,变化缓慢,接下来要写有关城市变化的故事了。我们就可以换个方式过渡。

“漩涡之外的城市,由于开放的观念、开阔的眼界,市民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我们分析一下。首先,为什么要用“漩涡”这个词语,因为变化就会产生旋涡。和农村相比,城市的优势是什么,观念开放、眼界开阔,同样我就把这两个概述性的词语用到了过渡句中。这样乡村和城市的对比也就变得鲜明起来。更重要的是,这句话其实是在提醒读者:接下来,我要讲开放的观念对市民造成了什么影响,以及他们是怎么行动的了。

这下你应该明白了吧?当你写完初稿,发现某两个部分之间过于跳跃,就可以按照我上面讲述的技巧,为你的文章设定一个路标。当然,前提是这个路标本身就是有含义的,而非一句废话。

但有些小伙伴在写作中,常常是为了过渡而过渡。这里,我再举一个设立路标不成功的例子,带你感受一下。比如我们写一篇解释文章谈谈糖分对人体的影响。前面部分谈的是,糖分带给人的快乐,下一部分谈糖分摄入过多的危害。同样,我虚构一段,你感受下:

张明还沉浸在糖分带给他的快乐之中。是的,当我们食用甜食时,大脑的奖励系统——多巴胺会被激活,会给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然而,糖分除了给人带来快乐外,其他人,包括张明在内,都承认摄入过多糖分会带来问题。对于那些经常食用高糖食物的人,即使在不饿的时候,他们对零食的渴望程度也更高。换言之,高糖食物可能会增强食欲,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人越来越沉迷于它的诱惑。

这里你注意下,这两段话里的路标:然而,糖分除了给人带来快乐外,其他人,包括张明在内,都承认摄入过多糖分会带来问题。

这个过渡其实是不成功的,为什么呢?两个理由:

  1. 第一,它提示的只是一个读者早就知道的知识;
  2. 第二,“问题”这个词很抽象,并不能很好地建构出意义。

所以,这个路标的作用就不明显,我们要么更改下,要么删掉它。就这个例子而言,我倾向于删掉,因为太简单,读者一看就明白,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过渡。我改一下:

张明还沉浸在糖分带给他的快乐之中。是的,当我们食用甜食时,大脑的奖励系统——多巴胺会被激活,会给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在糖分的影响下,其他人,包括张明在内,都可能会对零食产生更高的渴望度,即便在不饿的时候。因为高糖食物可能会增强人的食欲,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

写完初稿后,千万不要忘了修改,即便你已经产生厌倦了。修改有这样三招。

第一招,对内容部分先增后减。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跳出来从宏观上看整篇内容,这里我提出了叙述距离这个概念,主要从两个方面提醒你:

  1. 有没有特定的内部视角?就是你在描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假设你在不在现场?
  2. 有没有概述性视角?思考作者是否在场景之上、故事之外?

第二招,看论据,是否有逻辑谬误。这里我主要总结了论据中的一种,即数据处理,有这么 3 种常用的方法:

  1. 用平均数来代替一些大的数据;
  2. 提供一些参照物来解释数据;
  3. 数据多的时候,换表达。

第三招,看连贯性。注意这两个方面:

  1. 寻找那些细小而多余的结构,找东西替换它或者删掉它;
  2. 设计一个好的路标,当然,如果这个路标没有意义,那就不要用它。

最后,我还要分享给你一个技巧,就是在修改文章的时候,你一定要读出来,也可以默念。要知道,语感可以极大限度地帮助你的修改。

那这节课就是方法篇的最后一讲了,你应该也发现了,这一讲有关修改的内容,其实都会运用到前几节课中我们学过的方法和技巧。换言之,在掌握了前面几门课的技巧之后,我们修改的负担会变小很多。

俗话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写作同样如此,在这个模块中,我介绍了很多方法,如果你不去有意识地使用,那你很可能就空手而归了。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应用篇,在这个模块的课程讲解中,我会大量使用方法篇中的技巧,希望能够真正地帮助到你,带着你一起实践。

作业

我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给你找了段话,现在就请你动手改改吧。

新兴城镇常常遭遇严重的人员问题,因为城市里的工作者离开了原来的岗位,为了获得附近的能源公司支付的高薪。在俄怀明州的伊云斯顿市,石油开采的热潮席卷整个城市,也给市长丹尼斯·奥特利带来几个令人头痛的麻烦。他的城市中,有一半的警力都跑到了石油公司,因为这些石油公司支付给保安的费用比该市警察的工资高出 25%,而许多老师也跑到油田上去打工,因为这比在教室里挣得多多了。

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改写,我们一起切磋写作这门手艺。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有所收获,也不妨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