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闭环(三):编码能力训练篇的思考题答案都在这里啦!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胡光。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学完了编码能力训练篇的全部内容。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想给你讲,可限于篇幅,所以咱们整个编码能力训练篇中的内容,都是与接下来的算法数据结构篇有很大的联系,并且它们对于理解程序设计,也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
有道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也相信只要你跟着课程学习,一定会感觉到自己收获到了“钓鱼工具”。如果能引发你的主动思考,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这场学习过程就更加有意义啦。
我也非常高兴,看到很多同学都在紧跟着专栏更新节奏,坚持学习。经常在专栏上线的第一时间,这些同学就给我留言,提出自己的疑惑。大部分留言,我都在相对应的文章中回复过了,而对于文章中的思考题呢,由于要给你充足的思考时间,所以我选择在今天这样一篇文章中,给你进行一一的解答。
看一看我的参考答案,和你的思考结果之间,有什么不同吧。也欢迎你在留言区中,给出一些你感兴趣的题目的思考结果,我希望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数学归纳法:搞定循环与递归的钥匙
在这一章里呢,我们介绍了保证程序正确性的最重要的数学思维:数学归纳法。并且,从数学归纳法出发,我们学习了递归程序设计。递归程序设计的几点要素,就是数学归纳法中的几个重要步骤。递归中的边界条件,就是数学归纳法中的 k0,递归中的递归过程,就是数学归纳法中的假设 ki 成立并证明 ki+1 也成立那一步,最后两步结论放到一起,就能证明我们的递归程序整体是正确的。
思考题中呢,给你留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将菲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程序,改写成循环程序,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留言区中 @奔跑的八戒、@徐洲更、@一步、@Geek_Andy_Lee00、@我思故我在 等用户的答案以及我在他们当中给出的回复内容。
第二个思考题呢,是做数学归纳法与菲波那契数列递归程序步骤的一一对应,关于这个问题,请看下面我给出的参考答案,看看和你想的有什么差别吧:
#include <stdio.h>
int fib(int n) {
if (n == 1 || n == 2) return 1;
return fib(n - 1) + fib(n - 2);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printf("%d\n", fib(n));
return 0;
}
其中代码的第 4 行,n == 1 和 n == 2 的条件判断,就是数学归纳法中所谓的 k0 成立,这一步保证了,fib
函数计算的第 1 项 和 第 2 项的斐波那契函数值一定是正确的。代码的第 5 行中呢,就是假设 fib(n - 1)
和 fib(n - 2)
的值是正确的,那么 fib(n)
就的值就等于 fib(n - 1) + fib(n - 2)
,这就是数学归纳法中的第二步,假设 ki 成立,证明 ki+1 也成立。显然如果可以保证前两项的正确性,那么 fib(n)
的值一定正确。最后我们得出结论,这个fib
递归函数设计是正确的。
程序设计原则:把计算过程交给计算机
这一节中,我们强调了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将计算过程交给计算机。我们负责逻辑组织,计算机负责具体计算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本节中的思考题是计算 100 以内自然数的“和的平方”与“平方和”的差值。在这里呢,我要给用户 @胖胖胖、@不便明言、@Geek_And_Lee00 点赞。具体的答案,你也可以参考这三个用户在留言区中的内容。
关于这道思考题的第一问,我就不给你做演示了,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你应该有能力自我完成的。下面,我主要给出“平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而对于“和的平方”你可以基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求解。
教给你一种比较通用的推导平方和公式的方法,也是我用着最顺手的方法,就是依靠立方和,推导平方和。首先,我们先列出来相邻两项的立方差:
n3−(n−1)3(n−1)3−(n−2)3(n−2)3−(n−3)323−1313−03=3×n2−3×n+1=3×(n−1)2−3×(n−1)+1=3×(n−2)2−3×(n−2)+1…=3×22−3×22+1=3×12−3×12+1
如上公式所示,我们将上面罗列的 n 个等式的左右两侧分别相加,就得到了如下式子:
左侧:n3=n3−(n−1)3+(n−1)3−(n−2)3+…−13+13−03右侧:3×i=1∑ni2−3×i=1∑ni+n
我们看到左侧就剩下一项 n 的立方了,这一项是可算的,右侧有一个 3 倍的平方和项,和一个 3 倍的等差数列求和项,以及一个常数项 n。接下来,左侧等于右侧,我们将平方和项与其他几项分别置于等式的两侧,就得到了如下平方和公式:
左侧移项=右侧:n3=3×i=1∑ni2−(3×i=1∑ni)+n:3×i=1∑ni2=n3+(3×i=1∑ni)−ni=1∑ni2=3n3+(3×∑i=1ni)−ni=1∑ni2=62×n3+3×(1+n)×n−2×n
至此,我们就得到了平方和公式。其实,你还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求解立方和公式,整体步骤差不多,就是先表示出相邻两项的四次方差,然后用如上步骤,继续推导即可。
框架思维(上):将素数筛算法学成框架算法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素数筛算法,素数筛每一轮找到一个素数,然后在一个标记数组中,标记掉这个素数所有的倍数,剩下没有被标记掉的数字,就是我们要的素数了。最后,我留了一个程序性质证明题,具体看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 打印一个素因子,并且在中间输出 * 乘号
void print_num(int num, int *flag) {
if (*flag == 1) printf(" * “);
printf("%d”, num);
*flag = 1;
return ;
}
int main() {
int n, i = 2, flag = 0, raw_n;
scanf("%d", &n);
raw_n = n;
// 循环终止条件,循环到 n 的平方根结束
while (i * i <= n) {
//①:只要 n 可以被 i 整除,就认为 i 是 n 的一个素因子
while (n % i == 0) {
print_num(i, &flag);
n /= i;
}
i += 1;
}
//②:如果最后 n 不等于 1,就说明 n 是最后一个素数
if (n != 1) print_num(n, &flag);
printf(" = %d\n", raw_n);
return 0;
}
第一个,是要证明第 18 行代码中,只要 n 可以被 i 整除,i 就一定是素数。关于这个证明,我们可以使用反证法。
假设 i 可以被 n 整除,但 i 不是素数,由算术基本定理可知,一个非素数的数字 N,一定可以分解为几个小于 N 的素数乘积的形式。我们不妨假设 i=p1×p2,这里 p1 和 p2 均为素数,如果变量 n 可以被 i 整除,那么 n 也一定可以被小于 i 的素数 p1 整除。而根据程序的运行流程,n 中已经不可能存在小于 i 的因子了,所以 p1 不具备存在的条件,故原假设不成立,i 是素数。
第二个,是要证明第 25 行代码中,为什么只要 n 不等于 1,n 就一定是素数呢?其实也可以参考第一问的证明流程。在 while 循环处理过程中,数字 n 中已经不可能存在小于等于 i 的所有的因子了,又因为此时 i 是大于根号 n 的一个值,也就是说,在小于等于根号 n 范围内,找不到数字 n 的非 1 因子,而能够满足这种性质的数字,一定是素数。
至此,我们就证明完了程序中两处代码的性质。
数据结构(上):突破基本类型的限制,存储更大的整数
在这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大整数表示法,说明了如果是数据表示的导致的程序设计过程不可行,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数据结构中寻找解决方案了。
在大整数表示法中,我们是将一个数字,从右到左倒着存储在数组中,并且用数组的 0 位存储数字的位数。数组中存储的数字大小,应该等于其每一位的数字乘上相关存储位置的位权,数组的 1 位位权为 1,也就是 10 的 0 次方,2 位位权为 10,也就是 10 的 1 次方,以此类推。
那么接下来,我们理解大整数的乘法,也是通过这种数学公式上面的等价关系,来理解大整数乘法过程。最后给你留了一个编程题,是关于实现读入两个大整数,并且计算两个大整数加法结果的程序,以下是我的参考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_N 1000
char str_a[MAX_N + 5], str_b[MAX_N + 5];
int num1[MAX_N + 5], num2[MAX_N + 5], num3[MAX_N + 5];
void convert_to(char *str, int *num) {
num[0] = strlen(str);
for (int i = num[0] - 1; i >= 0; i–) {
num[num[0] - i] = str[i] - ‘0’;
}
return ;
}
void output_big_integer(int *num) {
for (int i = num3[0]; i >= 1; i–) {
printf("%d", num3[i]);
}
return ;
}
int main() {
scanf("%s%s", str_a, str_b);
convert_to(str_a, num1);
convert_to(str_b, num2);
plus_big_integer(num1, num2, num3);
output_big_integer(num3);
return 0;
}
可以看到,首先读入两个字符串 str_a 和 str_b,分别代表第一个和第二个大整数。然后调用 convert_to 方法,将第一个字符串与第二个字符串,转换成大整数表示法,分别存储在 num1 和 num2 数组中;然后再调用 plus_big_integer 方法,将两个大整数的加法结果,存储在 num3 数组中;最后,输出 num3 数组中所存储的大整数。其中,提到的 plus_big_integer 方法,在原文中有给出,你可以回到原文中进行查看。
这段程序设计中,最应该值得你注意的是,我们将大整数操作的相关过程,均封装成了函数方法。字符串转大整数表示法,封装成了函数 convert_to;大整数加法过程,封装成了 plus_big_integer;输出大整数,封装成了 output_big_integer。
封装成函数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只要保证每一个小方法是正确的,就能保证整个程序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单独看主函数的话,即使不看每一个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你也能够清晰的知道,这个程序流程究竟在干什么,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最后一点好处,就是出现 Bug 的时候,便于改错。
关于第 17 篇文章中,所说的改进 Shift-And 算法中的数据结构,我这里给你个提示,你可以参考大整数表示法,再参照这道题目中的程序设计原则,将操作封装成函数。
对于改进 Shift-And 算法中的数据结构,你需要做的就是用大整数表示法,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然后根据 Shift-And 算法的需求,做好需要封装的操作有:左移、或 1 操作、与运算以及判断这个数字的第 m 位是否为 1 这些需要封装的操作。最终你会发现,算法流程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有程序样式。更多内容呢,你可以参考文章中,我与 @陈洲更 的留言讨论内容。
好了今天的思考题答疑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有更好的想法的,欢迎告诉我,我们留言区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