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 P7提升攻略:怎么成为让人信服的“团队专家”?

你好,我是华仔。

上一讲我们学到了,P6 的核心能力要求是独立负责端到端的任务。晋升到 P7,就说明你在技术上已经小有所成。

但是 P7 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级别,业界流传一种说法,P7 相当于王者荣耀的“永恒钻石”段位。也就是说,P7 是很多人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这个级别很难再往上晋升。

那么,P7 的能力要求是什么,如果还想继续晋升,应该怎么提升自己呢?这一讲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P7 是一线团队的核心,对应的工作年限是 4~8 年,核心能力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指挥单个团队达成目标。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

1. 团队

P7 和 P6 一样都是业界核心劳动力,人数众多。但管理岗位是有限的,结果自然“僧多粥少”。

所以 P7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担任 Team Leader 的 P7,一般带 3~10 人的专业团队,也就是组织结构概念上的团队,核心职责是团队管理。

另一种是作为团队骨干的 P7,他们虽然不是 Team Leader,但是一般也会负责某个项目或者专项小组(比如 Android 性能优化小组和前端效能提升小组),带 3~5 人的虚拟团队。他们不承担团队管理职责,只关注小组目标的实现。

2. 目标

担任 Team Leader 的 P7 主要是带领团队实现业务目标,担任虚拟团队负责人的 P7 主要是实现小组的专项目标。

总的来说,P7 的主要提升目标是成为让人信服的团队专家。接下来,我就从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维度一一展开讲解。

技术:精通团队相关技术

P7 在技术维度上的核心要求是精通团队相关技术。

怎么理解呢?一方面,P7 要指导团队内的 P5 和 P6,甚至还有其他 P7,所以首先自己要精通团队已经用到的技术;另一方面,P7 已经开始负责团队的技术规划,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新的技术,所以也要熟悉团队可能用到的技术。这就是我把 P7 称为“团队专家”的原因。

P7 级别的技术详细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

需要注意的是,P7 虽然是“团队专家”,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是团队里的技术 Top 1。一般来说,如果团队人数在 5 人以内,P7 的确基本上都是 Top 1。但如果团队人数是 5~10 人,那么担任 Team Leader 的 P7 只要在 Top 3 以内就行了。

怎么要求好像变低了?这是因为 Team Leader 不只看技术,更要考虑综合能力。

不要因为管理而丢掉技术

当然,你的技术也不能太弱,否则不但带团队会吃力,晋升也会受到影响。

在 P7 阶段有一个很容易踩的坑,那就是当上了 Team Leader 之后,就把工作重心全部放在管理上。

表面上看起来,你为公司做了很多事情,拿到了很多结果。但其实核心工作都是由团队里其他的 P7 甚至是 P6 来完成的,你自己的专业技能反而荒废了。这样做的后果是,你面临晋升考核的时候,很容易被评委发现专业技能上的不足,最终晋升失败。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一个团队的 Team Leader 和组员同时参加晋升,他们都是 P7,结果 Team Leader 没有通过,组员却通过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人讲的项目是一样的,但 Team Leader 的作用只是规划和讨论,反倒是组员承担了核心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工作,他在技术上的表现明显要强于 Team Leader。

通常情况下,担任 Team Leader 的 P7 本来是比其他 P7 更容易晋升的,因为他们能够自主规划工作,更容易做出结果。现在如果因为没有平衡好技术和管理的关系,反而错失晋升机会,可就太憋屈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好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平衡呢?别着急,我等会儿讲管理的时候会介绍具体的方法。总之你先记住一点,不要因为管理而丢掉技术。

提升技术宽度

如果说 P6 要重点提升技术深度(不但知道 what,还知道 why),那么 P7 还要重点提升技术宽度(不但知道 why,还知道 which)。

也就是说,P6 只要深入理解技术原理和技术细节就行了,而 P7 还要知道怎么根据业务和团队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哪怕现在暂时还用不到。

比如你是 Java 后端开发,在做缓存选型的时候,你要知道 Redis 和 Memcache 怎么选;而如果你是做前端的,那么你就要知道 React 和 vue 框架怎么选。

提升技术深度适合用链式学习法,纵向贯穿,自顶向下,挖深挖透;提升技术宽度适合用比较学习法,横向拉通,比较差异,分析优劣。这两种方法,我会在学习方法部分为你详细介绍。

大公司的业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团队也有足够的人力,为了保持高速增长,往往乐于尝试新技术。

所以如果你身处大公司,在提升了技术宽度之后,就有机会使用一条晋升秘诀(或者说潜规则),那就是多考虑引入新技术。一方面,新技术在一般情况下确实能够给业务带来更好的结果;另一方面,懂新技术的人不多,早入坑就有先发优势,很容易被认为是专家。

拒绝生搬硬套

但是这个秘诀不能乱用。虽然引入新技术能帮助你更快地晋升(尤其是在大厂),但是“多”不等于“盲目”,如果生搬硬套,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表面上看起来,你做了很多技术创新。但如果没有认真分析业务和团队当前的需要,没有因地制宜地调整适配,套用过来的技术就发挥不出预期的效果。

具体来说,有两种十分常见的错误做法。第一种是直接拷贝大厂的技术。

这种做法在中小公司比较常见。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大厂选择的技术就是好技术,毕竟连月活几亿的业务都在用,解决自己的业务问题还不是绰绰有余。而且因为有大厂背书,在说服上级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可是等到真正落地的时候,你可能就傻眼了,怎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呢?

道理很简单,牛刀虽好,杀鸡却不方便。比较典型的就是近两年流行的“中台”这个概念,很多公司对中台背后复杂的驱动因素和依赖条件都没搞清楚,就照猫画虎地要上中台,要把技术架构“中台化”。

结果怎么样呢?不但没能一口吃成胖子,反而消化不良了。你可以读一读《中台,我信了你的邪》等文章,看看业内人士是怎么吐槽的。

第二种常见错误是盲目追求新技术。

这种做法在大厂比较常见。很多人对新技术有一种偏爱,认为新的就是好的。但其实任何技术都遵循“没有银弹”的理念,没有一劳永逸又包治百病的神药。新技术也会带来新的复杂度,也会有自己的场景限制,也需要考虑成本问题。

比较典型的就是 Docker 容器化技术,它的核心目的是降低部署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业务规模越大,效果越明显。但是引入 Docker 的成本可不小,因为涉及开发、测试和运维等全流程的基础技术迁移,所以在业务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很可能得不偿失。

另外,新技术刚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不成熟的,后续的变化可能很大。如果用得太早,团队就要一直投入大量的人力来跟进技术的发展。

同样以 Docker 为例,容器化技术在经历了 Swarm、Mesos 和 Kubernetes 三国争霸之后,才逐渐走向 Kubernetes 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果你在三国争霸的时候就做了容器化,又恰好没有选 Kubernetes,那么之后再换成 Kubernetes,需要投入的成本可不小。

所以,无论是在大厂还是中小公司,引入新技术的时候都要求能够想清楚对业务和团队带来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因为“新”就引入,评委在考察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引入新技术背后的逻辑是否合理。

业务:关注业务整体

在业务维度,P6 更关注业务细节,而 P7 更关注业务整体。这里的业务范围是自己团队负责的业务。

在下面这张示意图中,我对 B2C 电商领域的业务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可以看到,P7 的业务范围是“收藏子系统”“用户子系统”和“活动子系统”这个级别的。

P7 级别对业务的详细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

从 4 个方面提升业务理解力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跟 P6 比起来,P7 对业务理解的要求又上升了一个档次。很多人问过我一个问题:“怎么提升业务理解能力?”我在这里跟你分享一个适合在 P7 阶段使用的基础方法论。

想要理解业务,你可以从 4 个方面出发,分别是用户特征、用户价值、获客方式和获利方式。

用户特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的用户是谁,换句话说,我们的用户属于哪一类人群。要怎么分类呢?常见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属性来划分,比如学历、收入、年龄和地域等;第二种是按照场景来划分,比如网购、K 歌、旅游、外卖和游戏等。

用户价值回答的问题是,用户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产品,换句话说,我们产品的好处体现在哪里。它可以体现在能满足用户的某些需求,也体现在跟其他产品比起来有竞争优势。比如电商三巨头淘宝、京东和拼多多,淘宝大而全,京东物流快,拼多多价格便宜。

获客方式回答的问题是,怎么让用户来用我们的产品。用户并不会无缘无故就自动找上门来,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把他们给招揽过来。以 2C 业务为例,常见的获客方式有品牌广告、社交推荐、事件营销、SEO、线下地推和红包返利等。

获利方式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赚钱。毕竟公司是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就算现在不赚钱,也是为了将来能赚更多的钱。常见的获利方式有广告费、会员会费、增值服务、服务费和销售产品等。

从这 4 个方面进行拆解,P7 级别对业务的理解至少要达到以下 4 点要求,并且要能够量化到具体的数据:

知道行业总的用户规模,自己的业务总的用户量,用户的特征分布。

熟悉行业的竞品,包括行业的排名、竞品的数据以及竞品间的差异和对比。

熟悉常见的获客手段和效果指标(ROI、转换率和留存率等),知道对自己的业务来说效果最好的 3~5 个获客手段以及原因。

熟悉常见的获利手段和效果指标(数值和比例等),知道对自己的业务来说最核心的 3~5 个获利来源。如果负责的是用户子系统这种不直接产生收入的业务,则可以了解自己的业务对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不管你负责的是业务 2C 还是 2B,这个方法论都是有效的。

它如果应用在 2C 业务中,就是有名的 AARRR 漏斗模型。你可以对用户生命周期中每个环节的行为和数据进行分析,来提升自己的业务理解能力。我会在后续的专项提升部分教你怎么理解和使用这个模型。

如果你从事的是 2B 业务,也可以参考 AARRR 漏斗模型的思路。但是具体的手段和措施是跟行业强相关的,不能照搬 2C 业务。你可以多跟团队有经验的前辈了解,也可以多跟售前和技术支持等人员请教。

管理:指挥 10 人以内的小团队

P7 和 P6 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管理维度上。从 P7 开始,你就需要指挥团队了,所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大大上升。公司对你的要求不再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是还需要你带领团队一起把事情做好。

P7 级别对管理的详细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

管理要避免走极端

指挥团队确实是一个发展机遇,尤其是对于担任 Team Leader 的 P7 来说,因为能够自主规划一些有利于晋升的工作。但是反过来说,Team Leader 也充满了挑战性,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和练习过管理技能,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容易走极端。

第一种走极端的表现就是事必躬亲。

什么意思呢?就是仍然按照以前的做事方法来带团队,无论事情大小都亲力亲为。

我不是不能理解这种做法。

有的人一直是通过这种做法拿到好结果的,因为思维惯性,就以为只要坚持这么做,管理团队的时候也能拿到好结果。

有的人特别害怕团队出问题,觉得团队的任何问题,Team Leader 都有责任,所以就自己拼命干活,给别人兜底。

还有的人认为团队成员的能力比不上自己,所以什么工作都要手把手带着做才放心,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提升。

但是,事必躬亲的弊端是很明显的。

首先,你自己会觉得非常累。毕竟一个团队的事情很多,以前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可能还觉得游刃有余;现在如果要做团队所有人的事情,肯定是吃不消的。

很多人尝试管理岗位之后,觉得管理就是打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各种会议、讨论和日常事务就已经让你疲于奔命了。

其次,团队成员感受不到你的信任,他们会觉得自己发挥的空间太小,没有提升空间。长此以往,就会人心浮动,非常不稳定。

第二种走极端的表现就是当甩手掌柜。

跟事必躬亲正好相反,有些 P7 在当上 Team Leader 之后就彻底变成了甩手掌柜,只做管理不做事。来一个任务,他就找一个团队成员负责跟进,只要不出问题他就不管。还有些人,甚至出了问题也不管,而是换另外一个团队成员来处理,还美其名曰“授权式”管理。

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首先,Team Leader 的专业技能会逐渐退化,后续的晋升基本无望;其次,因为技能的退化,他对团队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减弱,团队越来越难带,很难拿到好的结果。

因为上面说的这些问题,Team Leader 的身份反而成了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陷阱。很多人没有被提拔为 Team Leader 的时候,表现得很好,绩效年年优秀,被提拔之后反而表现不好,绩效也一般。

那么 P7 要怎么提升管理能力,把握担任 Team Leader 的机会呢?首要任务就是系统化地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

所谓系统化,就是指从整体上理解管理的手段和范围,我划分了管理的四个象限来为你说明。

所谓基本技能,就是指团队怎么制定决策和执行任务,我总结了管理的六种风格来供你选择。

这部分内容,我会在专项提升部分为你详细展开。

找好管理和技术的平衡点

另外,P7 级别的 Team Leader 还要做好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平衡,既不能事必躬亲,也不要做甩手掌柜。关键就在于找准它们中间的平衡点。

我在这里分享一个简单的方法,三七比例法。也就是说,平均下来管理工作时间占 30%,技术工作时间占 70%。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比如项目紧的时候二八开,年终总结汇报的时候四六开。

对于不是 Team Leader 的 P7 来说,管理上的提升目标主要是做一个靠谱的项目负责人。学习 PDCA 执行法(Plan-Do-Check-Act)能帮助你做到这一点,我会在做事方法部分为你详细解读。

小结

这一讲我基于 COMD 能力模型,给你详细解读了 P7 级别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应的提升技巧。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讲的重点:

P7 的核心能力要求是指挥单个团队达成目标,主要提升目标是成为让人信服的团队专家。

技术维度上,P7 需要精通团队相关的技术,重点提升技术宽度,主要提升方法是“比较学习法”。在这个阶段,你既要避免因为管理而丢掉技术,也要避免“生搬硬套”新技术。

业务维度上,P7 需要掌握业务整体情况,从用户特征、用户价值、获客方式和获利方式 4 个方面理解业务 6~12 个月的规划。对于 2C 业务,AARRR 漏斗模型是必须掌握的;对于 2B 业务,还应该了解行业强相关的手段和措施。

管理维度上,P7 需要负责指挥单个团队。对于担任 Team Leader 的 P7 来说,需要系统化地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避免事必躬亲或者做甩手掌柜;对于不是 Team Leader 的 P7 来说,要学会做一个靠谱的项目负责人。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最后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虽然说 P7 是“永恒钻石”,晋升到 P8 很难,但实际上从 P6 晋升到 P7 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很多人经历过 3 次以上失败才晋升成功。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