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_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罗桂霞。
假设我们今天有一场投票活动,主题是“我认识的艺术家”,除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毕加索之外,你觉得谁的票数会是最多的呢?我想,你应该猜到了,就是梵高。
如果用一首歌来形容我们与梵高(1853-1890)的关系,“最熟悉的陌生人”这首歌最贴切不过了。我们都知道梵高是谁,对他的作品也有了解,就连他的故事我们都能说出来几个,比如他曾割了自己的耳朵,他患有精神疾病,持枪自杀,他死后才出名等等。
但是,如果我问你,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呢?
梵高相关图
可能你也说不好,只是知道它们都很贵。那么,这一讲,我就带你寻找这个答案。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既然谈到了画,我们就先以梵高的两幅代表作为起点,去追寻梵高的足迹。这两幅画,一幅是让无数人心驰神往的《星夜》,另一幅就是让全世界都疯狂的《向日葵》。
高级配色家
也许在过去的每一次,你看梵高的画都代入了他的生平经历。今天的第一步,我们就要先抛掉对他过往的认知,单纯从作品本身去欣赏。
我们先来欣赏梵高的向日葵,其实梵高画过很多幅向日葵,我们能看出来,它们都很相似。从内容上看,都是典型的花卉画,画面主体是几株向日葵;从构图角度看,也只是一般的对称构图法。那它们哪里出彩呢?
(左)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89 年
现存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人们都说,因为向日葵的花瓣和枝叶看起来“张牙舞爪”,一看就有生命力。
这的确是向日葵的独特之处,但是它更出彩的地方是画面的用色,可以这么说,即便向日葵的形状很普通,但是,单看这些画的颜色审美,它们就能称得上是了不起的大作。
尤其是右面这一幅,是最能体现梵高水平的,因为这幅画体现了梵高对相同色相把握的绝妙。整幅画用的基本上都是黄色,却又不是一种黄色,很少会有人选择如此相近的颜色绘画,给自己制造这么大的难度。
那么梵高是怎么处理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Still Life - 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88 年
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我把这幅画的色相分布划分成了 5 块区域,接下来,我会逐一给你分析每一块区域。
向日葵全局分块图
我们先看区域 1 和区域 2 的颜色,基本上是墙的颜色,分布很大,乍一看是一块黄呆在那里。但是细看能大体分为 4 块不同的黄色,看图片可能区别甚微,但是放大细看,能看到区别。我们会发现,区域 2 和区域 1 虽然都是黄色,但是区域 2 的整体颜色暗淡一些。
向日葵区域 1 和 2
接下来是桌子的颜色,也就是区域 3,颜色的明度几乎一样,但是桌面的左右有冷暖之分。整体来看,墙面与桌子对比,墙面是冷色调的黄色,这样在视觉上会显得比较远,桌面则是较为暖色的黄色,在视觉上就会离我们更近一点。
向日葵区域 3
放有向日葵的罐子,我标记为区域 4,这部分主要是罐子底部和罐子上部的颜色对比,这里的颜色很奇妙。罐子底部色调微冷,稍稍偏紫粉,这就让瓶子与墙和桌子的颜色形成了对比,让其跳出来。然后罐子上部的颜色,变了一下颜色为棕黄,就把罐子与向日葵分开了。
向日葵区域 4
然后整个大的区域 5 就都是向日葵了,向日葵的走向没有一个是相同的,颜色比墙面的黄色更深,把一个很二维的空间分割成了无数的空间,增强了整幅画的空间感。
向日葵区域 5
其实,整幅画就只有三条比较明显的分割线,其他的都是色块。一条是瓶子的轮廓线,另外两条是桌面和墙面的分割线,这两条算是重颜色的线,让整个画面稳了下来。
为什么梵高在处理相近的颜色时,可以很自然很巧妙呢?因为他在处理相同的色相上,处理的是冷暖、明度、纯度的变化,这种处理可以让我们在看同一色系时,不会出现视觉疲劳。但是运用起来难度系数蛮高,一般不建议使用,处理不好容易只有明暗对比,没有色差对比。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要给每个画家贴上一个标签,那梵高的标签一定是:高级配色家。因为,从作品的角度看,梵高对颜色的把控是很强的。但是,让人感叹的是,他不仅可以把握住相同的色相,还特别擅长互补色的运用。
什么是互补色呢?互补色,又称为对比色,是成对的颜色。换句话说,就是当这对颜色组合时,会相互抵消,产生带有灰色度的颜色;当它们彼此相邻时,又会创造出强烈的对比度。
现代色彩理论使用 RGB 加色模型或 CMY 减色模型,我在其中挑选了四种最主要的互补色:
四种常见互补色
你可能惊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红配绿”魔鬼级搭配吗?是的,所以互补色的运用难度系数更高,处理不好会让人感觉很糟糕。一般的画家也是绝对不敢轻易尝试互补色的。
那么,梵高是如何巧妙运用互补色的呢?我们来看梵高的这幅《星夜》。
星夜(The Starry Night)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89 年
现存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的蓝色,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山和房子,但是在这蓝色中又多了少许的黄色,蓝色和黄橙色正是互补色。如果没有这一点黄橙色,整体蓝黑色的画面会让人感到很压抑,尤其还搭配着如火焰一般的丝柏树,占据了很大范围,增加了压抑的气氛。
丝柏树
这点点亮星和流云似乎让整个悲伤的画面跳跃了起来,流动式的笔触会让人的情绪不自觉地跟着躁动,你会感觉,天空中的一切好像都在流转、在转动,蓝色与黄色慢慢融合在一起。
星空局部图
这种互补色的运用并没有让我们产生不适,反倒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
这里插一个冷知识,你有没有好奇过,梵高的星空为什么是漩涡状的?有人说是因为他吃了毒蘑菇,产生了幻觉,才画出这样的星空,但其实是当时有一种自然现象叫旋形云,梵高应该是在绘画的时候,正好赶巧遇上了。这种云在中国传统里也有,叫祥云,常用于家具装饰。
家具中的祥云图案
同样,运用互补色很好的画家还有保罗·高更(1848-1903),他也是梵高的好朋友。我们来看一下高更的画,你可以将他的画与梵高的对比一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高更的颜色对比更干脆一些,整片的红对整片的绿,更偏向于色块的整体搭配。
因为高更是绘画世家出身,对颜色的学习和运用比较系统,而梵高更多是靠直觉与感觉、靠想象力去花画画。所以高更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即使用了很多互补色,画面也比较稳,而梵高的画面会给人一种动态不稳定的感觉。
Tahitian pastorale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创作于 1898 年
追逐色彩的梵高
我们印象中梵高的作品,颜色大都是明亮欢快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梵高早期的作品,他早期的创作基本都是灰暗色系的,基本没有亮的颜色,就像这幅《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The Potato Eaters)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85 年
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这和我们印象里的梵高大相径庭,他居然也画过这种色系的画。其实,在工业革命时代,大部分艺术家都是在附和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梵高在当时是个特例,他和大家背道而驰,别人为了迎合上流社会而作画,他却去关注贫苦人民。
因为梵高更注重表达内心真正的感受,他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别人觉得能衬托身价,看上去高尚就行,而梵高不这么认为,这个时期的梵高更在乎的是果敢地表达,表达他看到的真实世界:疾苦的环境、沉重的生活,所以他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比较沉闷。
Noon, rest from work (after Millet)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90 年
现存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那为什么梵高后来色彩和画风越来越鲜艳呢?因为他在巴黎的时候,接触了印象派,多彩的画面给他带来了视觉冲击。巴黎阴暗昏沉的天气和功利的氛围,也让他更加渴望光和色彩。他的调色盘里颜料才越来越明亮,笔触越来越大胆。
后来,梵高去了法国南部定居,他开始去描摹他心中真实的风景,这时候也是他最主要的创作时期,他画下了《向日葵》系列。
他画的向日葵就像是一个跳动的心脏,无论是枯萎盛开的向日葵,还是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向日葵的黄色都是那么的浓郁,就像他,即使被生活磨平很多棱角,也要追随阳光的色彩。
可是,后来在法国南部阿尔勒定居的这几年,却成为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刚开始,他的弟弟提奥写信给高更,鼓动高更陪梵高住一阵子。梵高租下了黄房子,在这所黄房子里与高更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好基友的日子。
黄色小屋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88 年
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梵高画向日葵(Van Gogh Painting Sunflowers)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创作于 1888 年
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但是好景不长,艺术家之间的意见不合让他们分道扬镳,高更离开了黄色小屋,他的离开给了梵高很大的打击,梵高觉得是因为自己的错误,于是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耳朵上扎绑带叼烟斗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89 年
最后,梵高身边只剩一个他弟弟,这么多年也是多亏他弟弟给他提供经济支持,他才能勉强解决温饱,买一些颜料。即使一直贫穷,他用颜料画自己喜爱的色彩时,也一点都不吝啬。
但是,穷困潦倒、好友的离去、经济的窘迫还是一次一次打击了他,梵高精神开始有些失常,他住进了精神病院,也许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出路,梵高才在精神世界里寻出路,他画下了那幅著名的《星夜》。
蓝色的色调压抑而又抑郁,但是那颗近乎于黄色的月亮,就像他的梦,虽然被悲伤包围着,却依然散发着光亮。扭曲的丝柏树,马上就要冲破天空,就如他的处境。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亲爱的提奥》
同年,他画了《麦田里的乌鸦》,也是他人生的最后时光。
麦田里的乌鸦(Wheatfield with Crows)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90 年
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这幅画我最早是在我哥哥带回来的中学美术课画册里看到的,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看到这幅画的感受,感觉自己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所吸引,内心说不出的喜欢。那时我只有七八岁,语文水平还不足以认清所有的字。所以,我也不知道是谁画的,但是我总拿手去触摸画面。感觉绘画真的很神奇,怎么可以让人那么的喜欢呢。或许我对绘画执着的种子就是那时埋下的吧。
我们来看看这幅画,它好在哪里,为何能吸引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预示着死亡的黑色乌鸦,好像被什么惊起,飞向无尽的未知。面前的三条岔路向前绵延着,看不到远处。画面整体还是很熟悉的互补色。不同的是,如果你细心感受,这幅画颜色的对比会带给你更多的不安和压抑。果敢的笔触,配上明快的颜色,给人感觉像是在追赶着什么,那成群飞的黑鸦,看不到尽头的路,翻滚的麦浪,都象征着梵高那时内心的不安,孤独与迷茫。
梵高时代的人们喜欢奢华和纸醉金迷,所以梵高在生前画的 2100 幅画,只卖出去过一幅,没人欣赏他的才华,觉得他是在瞎画。但是,梵高死后,他的画作却慢慢火了起来,因为后来经历战争、流离失所、失意的人们才理解了他,从梵高的画里得到了安慰和力量。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他所有的举动都可以被解释成一个奇迹;可如果他不成功的话,他就会被大家叫作疯子。
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是因为他戏剧性的一生,他的画才出名吗?不,没有对色彩的把控、对真实的追求、对纯粹的执着,他怎么会有戏剧性的一生?
他这一生都在追逐色彩,通过色彩的变动,我们也看到了他艺术的一生。
理解这些后,你再去看梵高的作品,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有一次,罗马开了一个关于梵高的回顾展览,作品很全,我是看了整整四次才看完的。
那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梵高的画,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原作,也是我真正第一次对艺术折腰。那是我来意大利的第二年,当时还在读大二,那时的我还是一个高傲的求知者,自认为对艺术的理解或者基本功优于很多人。
但我错了,我虽然热爱艺术,可那时对艺术还未有过敬畏之心。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看了四次才看完,因为我每次进去半个小时,就要出来哭两小时,看梵高的展就像剥了一层皮。当你感受到他在画面里通过色彩与笔触倾注了他对艺术的爱、虔诚与执着,看他的每一幅画就会不自觉地难受,被他注入到作品里的情绪所影响。
后来我问门卫,为什么我每次哭着出来的时候,他都很平静地给我开门。因为一般意大利的小哥哥还是蛮热心的,不递纸巾的话,也会安慰一下。在我疑惑的时候,他指了指台阶,我看见好多人都在抹眼泪或者在梳理情绪,哭的不止是我自己。可能我们都感受到了梵高作品里的那种虔诚与震撼吧,因为作品,我们才能站在另一个时空,与他对话。
“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死去。”梵高说。
罗老师说
今天呢,我们主要分析了一个问题: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从《星夜》和《向日葵》入手,研究了梵高是如何高级地使用相同色相和互补的颜色,同时,还欣赏了一幅高更的画。
分析画作只是我们走近梵高的第一步,我们还探寻了梵高的艺术足迹,他追逐色彩的步子始终没有停下来,无论是他悲天悯人的性格还是他艰辛的艺术家之路,梵高的一生都是值得敬畏的。
回归到生活中,我们怎样学习梵高去把握相同的色相呢?我们可以找细微差别,色差、冷暖、明度都是关键。这种同色相,适合室内装修的软装上,比如房间的用色、窗帘的用色、还有家具的颜色。同色系的搭配不会给人很不适的感觉,整体柔和,但又不失独立性。
而在不同的颜色中,如互补色,互补色的运用就应该注意它们之间的比例安排。互补色的对比很适合我们做大型海报的设计、广告牌设计、通讯栏设计,既可以色彩鲜艳、比例安排合理,效果上也可以做到不杂不乱,宣传的作用会很直观。像高更那样的大面积用色的方法很适合舞台剧布景,对比鲜明,色泽鲜艳。
思考题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一开始的两幅向日葵对比图,为什么两面墙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呢?你可以猜想一下,梵高想表达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你的想法。
向日葵对比图
你发现了吗?不只油画里需要色彩,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色彩。
情感的共鸣不仅可以来自于眼前人,还可以来自于遥远的时空。有时候,按照社会规则去生活其实很容易,真正难的是如何突破既定的规则、对抗别人的成见和坚守自己的本心。
但也因为这样,循规蹈矩的人会活成芸芸众生,打破规则和循环的人才会被后来人称为英雄。这场旅行的第一站,我献给我最爱的梵高,也希望今天这一讲,成为你平凡英雄梦想的起点。
现在,也许你心里已经有了一点触动,如果你也有这种共鸣,不妨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眼前人。
(课程研发:丁洋洋、易家成)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