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_如何在一幅画里观察艺术家的情绪?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罗桂霞。
上一讲,我们迈出了“混油画圈”的第一步,通过分析三种典型的艺术符号,我们掌握了一些圈内经典的“梗”,现在的我们可以说是已经打进“敌人”内部了。
那打进内部后,我们要做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要一步步地接近艺术圈的这些前辈和大佬们,继续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才会站在一个更好的位置去欣赏一幅作品。
而我们今天的任务主题就是:艺术情绪。什么是艺术情绪呢?简单地理解就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投入的个人情绪,而这种情绪是我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需要去感知的。
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去感知艺术家的个人情绪呢?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位画家看到社会不公平的现状,用暗讽的手段创作了一幅作品,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却说这幅画画得真好,画家对真善美的歌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你看,如果我们感受不到画家的真实艺术情绪,不仅让我们在评价一幅画时造成小小的尴尬,还会让我们的欣赏结果和艺术家们的创作本意相差甚远。
那我们今天就开始“混圈”第二步,一起聊聊如何在前辈和大佬们面前“察言观色”。
第一招:识别艺术符号
“察言观色”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古有“伴君如伴虎”,今有“女朋友如老虎”。不仅在生活和情感中,在工作中,如何分析别人的情绪也是一门学问。
对应我们今天这一讲的内容,则是教你如何通过欣赏作品来分析艺术家们的个人情绪。我给你准备了五个招数,学完这五招,你就会在分析情绪这件事上炉火纯青了。
首先,我们来看分析艺术家情绪的第一招:识别艺术符号。
上一讲,我们讲了许多艺术符号,有故事类的、象征类的和致敬类的,但是无论是哪种符号,画家在把艺术符号安排进画面里的时候,本身就已经投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识别艺术符号来判断艺术家的个人情绪。
我们来看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也是毕加索(1881-1973 年)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Guernica)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创作于 1937 年
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苏菲亚王妃艺术中心
我想,这幅画你应该认识,不认识你可能也听过它的名字。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二战时期,德国的法西斯纳粹党曾经用炮火轰炸这个小镇三个小时,很多无辜的人在这场轰炸中被炸伤炸死,格尔尼卡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后来,受西班牙共和国所托,要在巴黎世博会上放一幅装饰画,有感于战争的惨无人道和对死去的人的哀悼,毕加索创作了这幅作品。
整幅画的颜色看起来就是黑、白、灰,构图用了水平构图和简单的三角形构图。但是,这幅画里最让人触动的就是画面里的每个图像,它们都有一定的符号意义,已经超过了表象。
作品的阅读顺序是从右到左,因为右边靠近设计作品的地方的入口,也就是巴黎博览会的西班牙共和国馆。所以,我们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格尔尼卡》局部
画面的最右边,明显是一个女性的形象,她拼命地举起双臂,向上天在呼喊着。你对这个举起双手的动作是不是很熟悉呢?正是我们在上一讲讲到的,张开双手是一种表达悲伤的符号。
《格尔尼卡》局部
这个拿着灯火的女人象征着**“自由女神”**,而自由女神此时的脸上也是写满了悲伤和惊恐,给人的感觉是,自由女神到底该如何解救人们,才能让人们获得解放和自由?
《格尔尼卡》局部
自由女神下方有一个女人,我们能看到,她不仅损失了一只手,而且在地上行走得还很艰难,要拖动着受伤的腿,但是却抬着头,她似乎在追随着自由女神的方向。
《格尔尼卡》局部
我们还能看到画面中有三种动物:牛、马和鸽子。它们三个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你一定听说过斗牛,斗牛是西班牙的一种传统活动。为什么西班牙的人喜好斗牛,而不是斗别的,因为牛这个动物在西班牙文化里是黑暗和残暴的象征。
《格尔尼卡》局部
所以,这头牛在这幅画里就象征着残暴的法西斯,而这匹挣扎惊叫的马则象征着受苦受难的西班牙人民。最后鸽子,则象征着和平,它张着嘴,表达了对和平的呼唤。
《格尔尼卡》局部
最后是画面的最左面,是一个母亲抱着孩子。孩子低着头已经死去,而母亲抬着头,似乎在对天哀嚎和痛哭着。看起来只是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抱着孩子,其实引用的是耶稣之死的故事。
《格尔尼卡》局部
在一些耶稣之死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玛利亚抱着死去的耶稣在怀里的场景。很多信仰宗教的人都对这个场景十分熟悉,所以,毕加索在这里引用这个经典故事,也是为了让大家感觉似曾相识,唤起大家心中的共同情感,增加这幅画的悲伤程度。
《圣殇》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1498-1499 年
现存于圣彼得大教堂
现在看来,是不是整个画面都很悲伤呢?但其实,毕加索除了要抗议暴力、破坏和战争,他还用心地在两个地方传达了一个点:要在绝望中孕育希望。
第一个地方就是画面下方有一个士兵,他躺在地上,胳膊已经断了,但是手里还拿着一把断了的剑。虽然表现了战争的牺牲和残酷,但是你要是细心看,会看见剑上有一朵小花。
《格尔尼卡》局部
是不是看起来还有点可爱,让人不禁猜想,会不会是他自己采摘的,一直带在身旁;也可能是士兵的孩子送他的,他才一直带在身上,也许是因为这朵花,他才紧紧握着这把剑。
这朵淡淡的花,在这里,仿佛就能给人以美好未来的希望。
第二个地方就是画面上方的灯泡,其实这个灯泡也象征着希望。
《格尔尼卡》局部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梵高的那幅《吃土豆的人》。我们说,梵高是那个时代的另类,但是他喜欢表达真实。虽然他画出了在现实面前人的弱小和无助,但是也给他们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
吃土豆的人(The Potato Eaters)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于 1885 年
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毕加索《格尔尼卡》的这一盏灯,就是致敬的梵高《吃土豆的人》。既照亮画面,让法西斯的罪恶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也给受苦受难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之光。
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毕加索整幅画就是用了象征性的绘画语言,将每个带有一定意义的艺术符号进行组合,表达他内心的悲愤情感以及对死亡者的同情和哀悼。
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赏析每种艺术符号,探究其背后意义,我们就可以在一幅作品里感受到艺术家是如何表达自己个人情绪的,我们甚至会在每个小地方收获到不一样的解读。
第二招:寻找关键细节
不过,现在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我们积累的艺术符号可能比较有限,如果画面里出现了我们不知道的艺术符号,我们又该怎样去分析艺术家的情绪呢?
接下来,我要教你分析情绪的第二招:寻找关键细节。你可能又疑惑了,细节?一幅画里细节那么多,哪个细节是关键的呀?我用一幅画来给你讲解一下,如何通过关键细节分析艺术家情绪。
《创造亚当》(Creation of Adam)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创作于约 1511 年
现存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我们在拓展 1里见过这幅画,这幅画画的是上帝和亚当。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你可以带着我这个问题重新看一下这幅画。这个问题就是,在这幅画里你可以提炼出几个信息点?
- 亚当在赤身裸体地躺着,伸出了手;
- 上帝和一堆人在一个红袍子里,上帝也伸出了手;
- 上帝和亚当好像想拉手,但是没有碰上
好,关键细节的挖掘就要靠我们观察每个信息点。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亚当在躺着,伸出了手。同样是在伸手的状态,你觉得亚当和上帝有什么不同呢?是不是亚当看起来很悠闲,好像只是随意地伸出了手臂,而上帝好像有点在拿手够亚当的感觉。
《创造亚当》局部
我们看上帝的整个姿态,身体略微倾斜,两只腿像是“仙女飞天”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是上帝创造了亚当,上帝应该是悠闲自得的,亚当也不应该看起来这么随意。
《创造亚当》局部
先别急,我们来看第二个信息点,上帝和一群人在一个类似于红袍子的东西里,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但是你看红袍子的形状,像什么?是不是有点像我们人类的大脑,为什么米开朗基罗要这样处理呢?你可以先猜一猜。
《创造亚当》局部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信息点,也就是上帝和亚当的手,为什么要碰上还没碰上呢?其实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了一点,也是米开朗基罗想要表达的一点:究竟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还是人类创造了上帝?
亚当作为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类看起来很悠闲,是因为可能上帝才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一个想象。所以,上帝才处在一个像大脑的红袍子里,因为他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形态里。这时期,解剖学已经很发达了,这要感谢达芬奇对无数人体的解剖,所以米开朗基罗能画出大脑的样子,也不奇怪。
手指分开就是为了给我们留下这个辩证思考的空间,而且亚当的手势还与我们在第 4 讲看到的《圣马太蒙召》里的耶稣的手势基本相似。如果耶稣用这个手势表示召唤,那亚当这个手势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召唤呢?
《圣马太蒙召》(Calling of Saint Matthew)
卡拉瓦乔(Caravaggio)
创作于 1600 年
现存于意大利罗马肯塔瑞里小堂
为什么米开朗基罗(1475-1563 年)要画得如此隐喻呢?因为当时这个西斯廷天顶画是教皇找米开朗琪罗画的,教会信仰的当然是上帝创造了整个人类,而米开朗基罗也不能跟教会理论说,喂,是人类创造的上帝,不是上帝创造的人类。这在当时肯定是不可行的。
但是米开朗基罗还想表达这种想法和情绪,只能暗自“包装”一下整体画面,让画面看起来既不违和、令人觉得他有反抗之心,还能够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所以,下一次如果别人跟你说《创造亚当》这幅画很好看,你可以问问他,究竟是上帝创造了亚当,还是亚当创造了上帝呢?
其实,很多画都可以用这招进行分析。当我们不知道艺术符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寻找画面里的信息点去锁定一些关键细节,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去确定这幅画背后画家想传达的情绪。
比如说,《草地上的圣母》这幅画,上一讲我们说罂粟花有暗喻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意义,我们就可以进行联想。罂粟花虽然好看,但是它的毒可以让人死去,而圣母抱着小耶稣,表面风平浪静,但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们的未来。
罂粟花在这里就起到了暗示的作用,拉斐尔通过它表达了对耶稣母子未来命运的同情和怜惜。
第三招:对比不同作品
除了识别符号和寻找细节,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判断出来艺术家的情绪。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画家的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作品,来感受不同艺术家的情绪。
其实在第 4 讲,我们在讲卡拉瓦乔(1571-1610 年)的《圣母之死》时,就简单地说过这一点。我们通过对比不同画家画的《圣母之死》,可以看出,卡拉瓦乔喜欢用世俗的人物来表现圣经的故事。
那么,这一点正说明了卡拉瓦乔在乎的不是宗教,而只是信仰;追求的是真实,而不是浮夸。
这种对比是横向上的对比,是对比不同画家的。我们还可以在纵向上进行对比,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对比同一个画家的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和画风,来判断画家在不同时期表达的情绪和表达的方式是否相同。
比如说,我们在第 3 讲讲的梵高(1853-1890 年),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通过颜色变化来感知到梵高情绪的变化。
你可以在这个专栏里找到很多这种对比,所以关于这一点我就不多赘述了。
第四招:分辨真情假意
讲到这里,其实前三招都比较浅显。你可能疑问了,老师,前三个还比较浅显?是的,无论是符号还是细节,都是可以找到的。但是有的时候,画家可能会表面制造一片和谐,其实早已经暗戳戳地进行批判了,而且可能除了画家,其他人都看不出来。
也许你会问,真的有这么厉害吗?是的,有一个画家就是这样,而且他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就是那个很厉害的时空透视家——弗朗西斯卡(1410/20-1492 年)。
我们圈内都称他为“最能舔的人”,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幅画。
《乌尔比诺公爵和公爵夫人》(The Duke and Duchess of Urbino)
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
创作于约 1465 年
现存于佛罗伦萨艺术博物馆
这是弗朗西斯卡为乌尔比诺公爵和公爵夫人画的画像,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很会舔的人呢?我们能看到,画家把人像画得很大,而人像的后面是一大片风景。答案就在这两个画像身后的风景里。
其实这一片风景就是乌尔比诺公爵的领地,画家特意把公爵的领地和公爵画在一起,就是为了显示公爵的领土、权力和地位。毕竟当时权贵人的肖像都是人物配个平和的背景,没有人像他这样直接把领地,权力和地位放在视觉范围可达的画面里。
不光如此,他还把公爵和圣人们画在了一起。
《圣母和圣婴的圣徒》(Madonna and Child with Saints)
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
创作于 1472 年
现存于意大利米兰布雷拉宫
画面中那个跪着的人就是乌尔比诺公爵,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幅画里两个人的鼻子,是一模一样的。因为乌尔比诺公爵右眼睛在征战的时候被射瞎了,由于鼻梁太高,为了不影响他作战时纵观全局,他就削掉了自己的一小块鼻梁。
《乌尔比诺公爵和公爵夫人》局部
《圣母和圣婴的圣徒》局部
能把公爵和宗教里的圣人画在一起,是不是感觉弗朗西斯卡还挺会讨好的?如果我们的感觉要是仅止于此,那么我们就只是浮于表面了。
你应该也注意到了,乌尔比诺公爵在这幅画里是跪着的,众人都是站姿,而只有他是跪下的。其实画家从这里开始,就已经在暗戳戳讽刺他了。只要画家想让你跪下,你就得跪下。
而且画中的公爵身上还有一个佩剑,其实也是在暗自讽刺他,因为在圣人面前是不能佩剑的,佩剑就说明你空有信仰而已,实际上一点都不虔诚。
同时,画家也想说,你觉得你可以和诸神同在一个画面,你很厉害。但是,你的位置是通过千千万万的厮杀得来的,你并没有按照众神的旨意来普度众生,只是在装腔作势罢了。
所以,之后你如果看到一幅看似“夸人”的作品,可以想想它的背后有没有深意。我们可以化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表达,就是“爱到深处自然黑”,不过,爱不是真的,黑却是真的。
第五招:查找社会背景
我们来看最后一招:查找社会背景。是不是觉得这点说的跟没说一样,但其实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作品如果我们无法从画面里获得信息,可能我们找一下作品和画家的社会背景,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分析出来画家投射在作品里的意图和情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下面这幅画《马拉之死》,这可能也是一幅你听过名字的作品。
《马拉之死》(Marat assassinated)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创作于 1793 年
现存于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
《马拉之死》,顾名思义,画的就是马拉的死亡,历史上的马拉就是在浴缸里被刺杀的,那么我们可以从这幅画里看出什么呢?让我们来逐一地分析一下。
《马拉之死》局部
我们能看到歪着头死去的马拉,这个头部的姿势借鉴了耶稣之死的头部造型。马拉的皮肤泛白,鲜血洒满了浴缸,可是面部的表情很平和。
《悲叹曲》(Correggio deposition)
安东尼奥·达·科雷焦
创作于 1522 年
现存于意大利帕尔马国家美术馆
我们再看,马拉手里拿了一张纸,纸上写的大概意思是说马拉在做慈善,可是他还没来得及签字,就被刺杀了。他胳膊垂下来,手里还紧握着羽毛笔,让人觉得很是惋惜。
《马拉之死》局部
地上有把带着血的刀,只有一把刀放在这,我们却看不见是谁行凶,但是这个刀安静地躺在地上,有一种无声的力量,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马拉之死》局部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是,皮肤白皙的马拉在浴缸里办公,刚要签慈善的文件,就被刺杀。鲜血洒满了浴缸,他的头倒向了一边,像耶稣之死一样,整个画面让人觉得悲伤和无辜。而且我们还会对凶手生出一股子恨意,为什么要残忍杀害马拉呢?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说明画家成功了,他成功地骗过了你的眼睛。因为实际上,历史上的马拉浑身都有皮肤病,所以才需要终日泡在药浴的浴缸里办公,他并没有这么白皙和完好的皮肤。
画家把马拉设计成和耶稣之死一样的头部造型,一定程度上就会让很多信仰宗教的人对马拉之死产生怜悯之情。而且马拉实际在被暗杀的时候,马拉是想通过发动内战来背叛革命的。
马拉是一位法国政治家和记者,后来当选了革命激进派的主席后,曾签署《公约》处决了 23 个吉伦丁人,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其实并不算是一个好人。
而刺杀马拉的其实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叫夏洛特·科迪。她在准备杀马拉之前,还和他短暂地交谈了一下,不过通过交谈她更加明确了马拉的恐怖与野心。
所以,画家为什么要给马拉加一层人工滤镜呢?为什么要美化和理想化马拉这个人呢?
因为画家路易·大卫(1748-1825 年)和马拉的政治立场是一样的,他俩是好朋友。所以当大卫得知马拉被人杀害,就义愤填膺地创作了这幅《马拉之死》,美化马拉的形象,以此作为武器来给民众洗脑。
你看,艺术家的个人情绪对于一幅画的影响有多大,甚至可以左右人民群众的政治态度,违背事实和真相。你可以看一下,下面有几幅其他画家画的《马拉之死》,是不是感觉不太一样?
《夏洛特·科迪刺杀马拉图》(Charlotte Corday)
保罗·雅克·艾美·鲍德里(Paul-Jacques-AiméBaudry)
创作于 1860 年
现存于法国南特艺术博物馆
<L’Assassinat de Marat>
尚·约瑟夫·韦特斯(Jean-Joseph Weerts)
创作于 1880 年
所以,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要批判地去接受画家想传达的观点,因为那个观点可能并不一定是准确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查找社会背景,了解一番再下结论。
艺术家情绪这件事
这五个招数学完,相信你对艺术家情绪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于我们看画者而言,掌握了画面的情绪就等于掌握了一手资料。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一个艺术家的个人情绪,更好地把握画面的节奏和画面的整体情绪。
以后,无论我们欣赏什么作品,我们都会更加的得心应手,不至于只看表象,被画面的美好形式所迷惑,从而更深层次地去理解一幅作品;
其次,我们都知道艺术家一般都是很纯粹的一部分人,所以,有时候我们了解一个艺术家的情绪,还可以更直观地通过艺术家对一幅作品的情绪看出一个时代最主要的矛盾。
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还看到了画面是有力量的。它的张力、它的影响力都因为艺术家的情绪不同而不同。所以于艺术家而言,在画面表达上,自然就肩负着一种责任,一种传递正确信息、做一个思想与历史正确引导者的责任。
不管是时代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成就了时代,每个艺术家都和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我们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更要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去反思,在欣赏美的同时去领略艺术家的气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艺术修养与增加艺术底蕴。
现在,在“破圈”这条路上,你已经又多了一个武器。
罗老师说
今天,我们通过五招学会了如何分析艺术家在作品里投入的情绪。
- 第一招:识别艺术符号。通过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我们学会了有时候“名人名言”套用的得当,自己几乎都不用怎么说话就可以表达明白,而且还思想到位。
- 第二招:寻找关键细节。在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中,我们通过细节的推敲,发现这不只是一幅简单的宗教画,它含有人与神之间的辩证思维关系,到底是人类的意识形态创造了神,还是神创造了人?
- 第三招:对比不同作品。我们发现往往一个时代的另类,才是真相的发现者,如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卡拉瓦乔与梵高。
- 第四招:分辨真情假意。我通过分析两幅弗朗西斯卡的作品,再一次让你也见识到了他的厉害,也间接看出了艺术家的傲气与顽皮性,把明扬暗讽的小把戏玩的得心应手。
- 第五招:查找社会背景。最后,我通过路易·大卫的《马拉之死》让你看出艺术家主观情绪对画面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起到误导事实的效果。
通过这五点,我们学会了如何“察言观色”,学会如何从一幅画里分析艺术家的情绪。在分析情绪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画面的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可以操控人心。
思考题
是不是觉得“察言观色”也没有那么难?是不是对“混圈”越来越有信心了?那我们今天就来操练一番。
今天虽然提到了我们的老朋友卡拉瓦乔,但是我并没有放他的画,大家可以通过之前学过的知识和今天的这一讲,来分析下面这幅画,看看这幅画里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绪。欢迎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你的想法。
《圣母与毒蛇》(Madonna dei palafrenieri)
卡拉瓦乔(Caravaggio)
创作于 1605-1606 年
现存于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恭喜你,一路走到了现在。今天这一讲结束,我们的艺术之旅就已经路程过半了。
不知道这一路你是否感觉辛苦,是否觉得喜悦,可能你得到了很多惊喜,也知晓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生活有时候也是这样,你感觉自己经过了一个个小山坡,满是疲惫,但当你回首来过的路,你早就已经走了好远,而且收获了很多风景。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出发吧!别人祝你一帆风顺,而我祝你乘风破浪!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一讲让你看到了更美的风景,不妨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课程研发:丁洋洋、易家成)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