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统一语言可以是领域模型本身吗?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徐昊。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把领域模型作为统一语言。
在第二讲,我们谈论到为什么统一语言是必要的:一是因为业务维度在领域模型中被隐藏了;二是我们需要一个缓冲,去发现模型中不存在的概念。不过这里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假设:最终建模结果将是原味面向对象范型的模型。
而我们在介绍上下文对象的第五讲里,已经见到一种不同于原味面向对象模型范型的思路:DCI 范型。围绕角色与上下文对业务进行分解,而不仅仅是实体与关系。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建模范型,将领域模型本身当作统一语言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将隐藏在模型中的业务维度展开。不同的建模范式,展开业务维度的方式与逻辑也不尽相同。我们首先需要更仔细地理解一下业务维度是如何被隐藏在模型中的,然后再看看不同的建模方法将会如何展开业务维度。
业务是模型的隐藏维度
我们仍然以你已经很熟悉的极客时间专栏领域模型为例,看看在订阅这个上下文中(模型如下图所示),原味对象范型的模型是如何将业务维度隐藏的: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数据角度理解业务行为:当用户订阅了一个专栏之后,就会产生一个新的 Subscription 对象,它会记录用户具体订阅了哪个专栏。而我们通过对 Subscription 对象的检视,就能知道用户一共订阅了多少个专栏。下图展示的是我们将模型实例化后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关心 Subscription 是如何产生的。无论是用户自行购买的、朋友送的、抽奖中的、首单减免白得的,只要最终产生了 Subscription 对象,用户就能访问专栏内对应的内容。
比如,在 2020 年 10 月 16 日,用户“爱学习的鱼玄机”自行购买了专栏《用户体验设计》,就会产生一个 Subscription 实例,将用户与专栏关联起来。而只要这个 Subscription 对象存在,用户就可以访问专栏内的课程内容。
同样,在 2021 年 4 月 2 日,“爱学习的鱼玄机”接受朋友“会聊骚的黄庭坚”的馈赠,得到了专栏《Harmony OS 应用开发》,这样也会产生一个 Subscription 实例。它将用户与专栏关联起来,让“爱学习的鱼玄机”可以看到这个专栏里的内容。
从数据变化的角度看,自行购买、朋友送、抽奖中、首单减免白得等流程,都被隐藏在模型的抽象之中了。一方面,这正体现了模型抽象能力的强大。只要产生相似的数据关联,业务逻辑就可以被保证,而细节则可以被忽略。而另一方面,其实也增加了业务方理解模型的难度。
如果订阅专栏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包含不同的步骤与操作,业务方要如何才能明白模型是怎么支撑这个流程的呢?
可以看到,业务方很难从领域模型中感受到业务维度(流程、交互、功能、规则、价值等),所以这也正是我们需要额外构造统一语言的原因。
但是如果有办法可以将隐藏在领域模型中的业务维度展开(哎呀呀,低维展开了呢),使得业务方能够理解**不同的业务流程是如何作用于领域模型的。**那么,业务方就能够判断领域模型是否准确捕捉了业务概念,以及领域模型是否能够有效支撑整个系统(也就是判断技术方是否真正理解了需求)。这时候我们就不再需要额外的统一语言了,因为模型本身就能起到统一语言的作用。
那么我们将业务方可以理解的领域模型称作业务友好与可读(Business friendly and readable)的模型,这类模型可以作为统一语言使用。于是将隐藏在领域模型中的业务维度展开,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在模型中还原业务维度,使得模型变得业务友好与可读,从而将模型变成统一语言。
将模型变得业务友好与可读的方法有很多,但总体而言主要有两个方向:
- 催化剂建模法及其变体(Catalysis Modeling and its variants);
- 事件建模法(Event-based Modeling)。
今天我们先讲催化剂建模法,因为它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非常容易使用。下节课再介绍事件建模法。
催化剂建模法
催化剂建模法(以下均称“催化剂方法”)是一种尝试将流程视角引入对象建模的方法。它的历史比领域驱动设计还要古老,大约成形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也就是 1996 年前后。它跟领域驱动设计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实践手段,比如在催化剂方法中,有一个称作共享词汇表(Shared Vocabulary)的核心实践。没错,它就是催化剂版本的统一语言。
不同于统一语言,共享词汇表只包含领域模型的名字,其余的业务逻辑都通过模型自身来表达。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催化剂方法对其产出模型的信心。
这也是催化剂方法跟知识消化法不同的地方。催化剂方法更强调对模型本身的构造,而不是依赖一个试错的过程去逼近真相。当然,这也使它看起来更像一种重设计的方法(Big Upfront Design)。然而生不逢时,发表后没几年,恰好赶上敏捷运动(Agile Movement)如火如荼,就迅速被人遗忘了。
当催化剂方法再度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是因为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具业务表现力、可作为统一语言的模型。借由这个原因,催化剂方法又被重新拾起,作为一种将业务维度在领域模型上展开的方法,重新被引入到领域驱动设计中。但我们还是嫌弃它颇为厚重的建模流程,最后被逐步轻量化,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变体(怎么感觉身世凄苦得和 Casper David Friderich 有一拼)。
从建模上讲,催化剂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将交互(interaction)显式地建模到对象模型中。如下图所示,为催化剂方法建模的概念关系图:
交互既可以代表业务流程,也可以是用例或者系统功能。通过使用关系(uses)表示在流程或功能点上使用了哪些对象模型,相当于通过角色和交互为对象模型打了标签(tag),从而将隐藏在模型中的业务维度(流程、功能点)展开了。
如果我们使用催化剂方法重新建模极客时间的例子,结果大概是这个样子:
通过这个催化剂方法建模的模型,我们明确可以看到:订阅专栏是通过建立 Subscription 对象实现的;送朋友专栏也是通过 Subscription 对象实现的。再配合简单的说明和解释,我们就可以逐步让业务方理解:系统的功能大致是如何被实现的,哪些模型对哪些业务流程有影响。而在领域模型的粒度下,如果业务方能理解系统是如何实现的,那对双方的协同合作将会有巨大的好处。
我想你肯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因为开发人员发现需求修改的部分涉及到核心模块,给出了较大工作量的评估;而业务方怀疑开发人员是故意保留工作量弹性,于是便不断挑战工期进度。
因此借由领域模型,双方能就需求的具体范围、风险和成本形成一定的共识,从而避免猜忌性施压与扯皮。这样的话,业务方与开发人员也都能把这套模型当作统一语言,去澄清需求,以及评估实现的风险与成本了。
对于业务的讨论、需求的澄清,通常是在给定的流程与业务上下文中,需要讨论涉及的模型信息是否足够,概念是否清晰。比如在上面这个图里,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个信息不足的地方,就是我们系统中并没有存在朋友关系,那么送朋友专栏要怎么操作呢?
一种做法是修改领域模型,增加朋友关系的信息。比如这样:
另一种可能的做法是,在领域模型中引入一种特殊的订阅关系:可转让的订阅。也就是说,虽然是我订阅的专栏,但目的是转送别人这样一种订阅关系。至于转送的渠道,可能是微信、短信、邮件或是其他具有朋友关系的平台:
至于究竟哪种方案更好呢?不知道。这是需要业务方与技术方共同讨论并确定产品方向的时刻:是引入社交属性,还是保持纯粹的定位。不过当业务方理解了在背后支撑流程的模型,这种讨论就能变得更加顺畅自然。
至于对风险和成本的评估,也是同样的道理。当需要引入新的功能点时,可能会牵扯到对背后模型的修改,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要修改的模型来判断成本和风险。
就以上面两个不同的模型为例。同样是在模型中增加一个新概念,朋友关系比可转让的订阅风险要小得多。毕竟订阅处在模型的中心,承载了太多的业务,这一点可以根据有多少功能点使用了这个模型,以及使用这个模型的功能点的重要程度进行综合判断。
而朋友关系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所以风险要小得多。但为了维护朋友关系,我们可能还需要引入另外一些功能:申请好友、好友验证之类。功能范围可能会大一些。
但不管选择哪种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充分理解这些成本与风险之后,业务人员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看看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既能使项目可控,又能满足系统发展的需要。
所以借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展开了业务维度的领域模型完全可以胜任统一语言的功能。此外,使用模型还可以揭示更多技术方的信息,通过它能让业务方大致理解功能实现的思路,为双方的有效沟通打下基础,增进信任。
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Role-Goal-Entity)
催化剂方法将角色与交互直接建模到了领域模型中,从业务维度展开的角度上讲,的确带来了很多优点。然而在领域驱动设计的语境下,它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交互被直接建模到模型中了,那么我们要怎么关联模型与软件实现呢?我们是选择性地忽略交互与角色,还是将交互实现成某种特定的组件呢?
要知道,将交互直接实现为组件,在 2005 年左右看起来特别有道理。因为那时候无论是 J2EE 还是.NET 的多层架构,都有一个在概念上跟交互差不多的组件。在 J2EE 里是 Session Bean,在.NET 中是业务逻辑接口层。但是随着架构轻量化的趋势,采用这种做法的人越来越少。
这时出现在领域模型中的交互就变得很尴尬了。一方面,不能缺少交互这部分信息,否则业务维度又被隐藏了,领域模型也就无法担任统一语言;另一方面,交互又没有软件实现与它关联,并且严格意义讲它也不是领域逻辑,慢慢就变成了一种“你看它不爽,但是又干不掉它”的存在。
于是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出现了。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不再将流程建模到模型中,而是作为发现领域概念的指导。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通过一张表格来梳理系统中的角色,他们想在系统上实现的目标,以及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会接触哪些领域模型中的实体。我们仍然以极客时间的专栏为例,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表格:
一旦我们理解了催化剂方法,那么就能看出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它通过一个额外的表格将领域模型中的业务维度展开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当作催化剂方法的简化版。
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除了能够得到一个更“纯净”(也就是不包含无法与实现关联的模型)的领域模型之外,还提供了一种收集需求,结构化进行领域建模与构建统一语言的流程:
- 首先与业务方沟通,明确参与系统的所有角色。
- 围绕着这些角色,澄清他们希望通过系统达成的目标。
- 将目标中提及的“实体”(名词、概念)提取出来,问清楚含义与内涵。
- 围绕这些实体建立领域模型,并与业务方阐述这些模型是如何用以实现目标的。
- 当业务方理解了模型之后,模型就成为了统一语言。
这个流程有个额外的好处:可以提高业务方对领域模型的认同感。
不同于催化剂方法,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更像一种共创方法,它由研发人员建立领域模型,然后再解释给业务方**。**双方通过协作共同梳理系统中的用户与其目标,共同澄清领域概念。然后技术人员再根据澄清的实体,建立领域模型。这样得到的领域模型,可以更自然地成为统一语言。
正是由于这样的好处,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在领域驱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践。不过我们仍然要明白,它与催化剂方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要知道,我们之所以放弃催化剂法,是因为在今日架构的趋势中,没有与流程直接对应的组件。
但是随着架构风格的变化,比如,随着 BFF(Backend For Frontend)的日趋流行,我们能在软件实现中又能找到一种与交互对应的组件了,说不准哪天我们又会开始结合使用催化剂法与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了。
小结
我们来简单地总结一下。将领域模型作为统一语言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展开业务维度。因此各种领域建模方法的优劣高下,都可以在这个维度下进行比较与取舍。
这节课讲了两种方法,分别是催化剂方法和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它们通过直接在领域模型中引入交互,解决了业务维度展开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将领域模型变成统一语言。
此外,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还提供了一种共创统一语言的流程,在梳理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将领域模型转换为统一语言。
下节课,我们将介绍另一种不同的业务维度展开的方法:事件建模法。在开始之前,我希望你可以思考下面的问题。
思考题
催化剂方法和角色 - 目标 - 实体法可能会存在哪些不足?如果让你改进这个方法,你会从哪些角度入手?
欢迎把你的思考和想法分享在留言区,我会和你交流讨论。我们下节课再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