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骨肉情深:苏轼临死前最关心什么?
文章目录
好诗相伴,千金不换。你好,我是天博。
我们在之前两讲之中,讲过了诗词中的友情和爱情,这是我们“见情真”的最后一讲,这一讲我们来聊一聊诗词里的亲情。
先来看看这首诗:
这是苏轼在狱中写给他亲弟弟苏辙的诗,子由是苏辙的字。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就是苏轼苏辙的兄弟之情。
一门父子三词客
“一门父子三词客”这是清代人张鹏翮写在苏姓祠堂上的一副对联中的一句,说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我们都非常熟悉了,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著名词人,不过你知道苏洵和苏辙是谁吗?
三字经里面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
苏洵小时候一直自恃聪明,读书一知半解,不好好学习。直到苏洵二十七岁这一年,苏洵的哥哥科举高中了,苏洵却落榜,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苏洵。
于是苏洵开始谢绝了所有的宾客,在家闭门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洵的学问后来大成,也成了“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三字经里取苏洵的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并不算晚。你也可以用这个故事来激励自己。
在苏洵开始发奋的第二年,公元 1037 年,苏轼就出生了,又过了三年,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出生了。说实话,“轼”和“辙”两个字都是不太常用的字,我是在苏轼的名字里认识“轼”这个字的,我猜你和我也一样吧。那你知道为什么苏洵给自己的儿子起这样的名字吗?
苏洵在《名二子说》里解释了两个儿子名字的来源。
对于苏轼的名字,他是这样解释的: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这里的“轸”是车轸,指的是形成车厢的横木,“轼”指的是车前的扶手。
这句话的意思是车轮、车辐条、车盖、车轸都是一辆车上有用处的部分,只有作为扶手的“轼”,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如果一辆车没有了“轼”,也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所以说,他希望苏轼能成为一个像“轼”一样有能力但不显摆的人。
这里“吾惧汝之不外饰也”的“外饰”,字面的意思是修饰自己的外表,实际上指的是藏起自己的锋芒,“不外饰”的意思是,苏洵担心苏轼不会藏起自己的锋芒。
对于苏辙的名字,苏洵是这样解释的: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而“辙”的意思是车要遵循行走的轮印,这句的意思是所有的车都要按照车辙来走。虽然论行车的功劳,车辙是没有份的,但是任何车翻了也都不会怪到车辙的头上。苏洵给苏辙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苏辙能一直远离灾祸,置身福祸之外。
苏洵写这篇《名二子说》的时候,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不得不说,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这两个名字,几乎概括了两个孩子的一生。
从苏洵给两个孩子取的名字中,我们还能看到苏洵深沉的父爱,他虽然希望孩子成为有用之人,但又深深担忧这两个孩子如果站得太高,才名太大,反而容易受到伤害,更希望孩子平安喜乐,无灾无难。
公元 1056 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这一年,父亲苏洵四十八岁,哥哥苏轼二十一岁,弟弟苏辙十八岁。
他们先是拜见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非常欣赏苏洵《衡论》《权书》等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一时之间,当时的文人都争相传诵苏洵的文章,苏洵因此文名大盛。
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同时参加了科举,同榜应试及第,一时轰动京师。
自此之后,父子三人都进入了官场。苏洵在京城,和白居易一样,做的官是校书郎,主要是负责为朝廷编写各类书籍。苏轼经常外任,倒是弟弟苏辙基本上都在京城,陪在父亲身旁,一家人聚少离多。
公元 1066 年,苏洵因病离世。这一年,苏洵五十八岁,苏轼三十一岁,苏辙二十八岁。
父亲去世之后,兄弟二人见面的次数更少了。因为相聚少,思念多,他们给彼此写了很多的诗词,比如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序言中苏轼就说了“兼怀子由”,就是思念他的弟弟苏辙。
乌台诗案
时间来到了公元 1079 年,苏轼四十四岁,苏辙四十一岁,这一年苏轼身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乌台诗案。
北宋主要有两个党派,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欧阳修为首的旧党。我们熟悉的北宋文人基本上都和这两党相关,我列了个表,你可以了解下:
你如果对这些人有兴趣的话,可以再下去看看我的好朋友,江湖夜雨写的《宋朝的腔调》这本书。现在你只需要知道的是,两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关系,势如水火,一党得势,另外一党的人就会被贬被打压,而苏轼、苏辙是个旧党。
公元 1079 年,此时是新党当政的时候。苏轼是个旧党,写的诗文,被政敌抓住了把柄,说他的诗文讽刺了当今皇帝的新政,亵渎了皇权,直接被从任上抓到了御史台,关到了大牢里。御史台是个管百官的地方。因为汉代的时候,御史台外面的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们就把御史台叫做乌台,这件事因此得名“乌台诗案”。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字狱。苏轼在牢中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他自己在《狱中寄子由二首》中的另外一首里,描述在牢里的日子是“魂飞汤火命如鸡”,就像一只将要被扔进汤锅里面的鸡一样。
这时候的苏轼是不知道外面情况的,他的儿子苏迈可以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但是他们不能见面。于是他们在苏轼被抓走之前,就定了个约定,平时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判决死刑的消息,就送一条鱼。
有一日苏迈有急事,就托了个远方亲戚去给苏轼送饭,但是他忘记告诉这亲戚他们的约定了,这亲戚阴差阳错给苏轼送了一条鱼。
苏轼见到了鱼,以为自己已经被判了死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给他的弟弟苏辙写下了两首诗,咱们开篇选出的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人之将死,所念为亲
我们在第二讲里讲过,怎么通过诗的背景来读一首诗,这里我就不重复了。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我们再看这首诗,便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君主圣明的光辉如天一般,像春光那样滋润着天下万物,我却愚昧地犯下了让自己丢掉性命的错误。
每每读到这首诗的开头,我总是会有种莫名的心酸,这里的“春”和“暗”是个鲜明的对比,一面是皇恩浩荡,普照世人,另一面是阴冷寒苦的牢狱之灾。“愚暗”是多么谦卑多么低微的字眼,一点不像苏轼平时的豪放旷达的风格。在那个时代,纵使是一代文豪苏轼,在高高在上的皇权面前,也是如此的卑微。
这里面有怨么?有讽刺么?也许有吧,但此时的讽刺和怨怼绝不会是苏轼写诗的目的。他这样写是为了活命。如果不是用了这样卑微的措辞,这首诗可能会被敌人拿来继续做文章,要知道他正是因为诗文才被关在这监狱中的啊。
我觉得,苏轼写开篇这两句的时候,怀着更多的是一种后悔的想法。我想苏轼在狱中一定会想起父亲苏洵给他起名字的含义,想起父亲的那句,“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行事要低调啊,为何自己不听父亲的嘱托呢?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我这一生尚未满百年,就马上要结束了,这是我在用生命去偿还前债。可是我死之后,自己这一家十口生活的重担,全落到了弟弟苏辙的身上,这是连累了弟弟你啊。
但这句诗中“百年”并不是实指,毕竟古人的平均年龄不足五十岁,而且苏轼现在才四十四岁。这里“百年未满”的遗憾,相对应的是“十口无归”的牵挂。这句诗的重点落在“十口无归”上。
一个人将死的时候会想到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苏轼想到的是自己最在乎的人该怎样继续生活,那些我应尽的责任该由谁去承担呢?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苏轼对家庭的责任心,对家人的爱,而这份责任,苏轼只能托付给他的亲弟弟。他知道这对弟弟不公平,可这就是亲情,当我穷途末路的时候,可托付一切的人只有你,也只有你,才有资格接过我的嘱托。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我死之后,尸骨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就可以,但留下弟弟你一人,却要在每个下雨的夜晚独自神伤了。
这个“是”字,是非常传神到位的,很多类似诗句中,用的是“随”字,就变成“随处青山可埋骨”,“随”是一种豁达随性的感觉,苏轼的“是处青山可埋骨”体现了是苏轼对于何处埋骨的不看重,是一种被逼的不看重,是没有选择的,有点自暴自弃的感觉。
“夜雨”是指苏轼和苏辙小的时候一起读书时,读到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韦应物的这句诗的意思很直白,是说外面刮风下雪的,我和你却一起躺在床上开心地夜聊。这里还出了一个成语,叫做“风雨对床”,我愿来日和你风雨对床,就是我愿和你在久别重逢时,在一起夜谈交心的意思。
苏轼和苏辙很喜欢这句诗,两个人自小便约定,未来当官以后,应该尽早退隐兄弟二人一起享受“风雨对床”的快乐。
“他年夜雨独伤神”可是现在呢?以后下雨就只剩下弟弟一个人伤心了。
这一句诗,写出了苏轼心中自己死后的场景。比起关心自己要死了这件事,苏轼更关心的是自己死后弟弟该有多么痛苦,而且会一直痛苦下去。那对弟弟来说,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
于是苏轼的情绪到了顶点,写出了这感人至深的最后一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我要和你生生世世做兄弟,我此生将了,咱们来世再续上这一段未了的因缘吧。
这里的“未了因”指的就是“风雨对床”的约定,苏轼对于生命的不舍,对亲人的爱,和弟弟的约定,都只能寄托在这样虚无缥缈的“来世”中了。
这是诗人感情喷薄而出的呐喊,这里有着他对生命的无穷眷恋,也有自己对弟弟深沉的爱。
欧亨利的小说有一种特有的风格,被人称为“含泪的微笑”,指的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涵。苏轼这时的“世世为兄弟”的愿望,和“含泪的微笑”是相通的。
苏轼并不是像“魂飞汤火命如鸡”这样直抒自己的痛苦,而是含着眼泪,微笑着安慰弟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没事,弟弟,我们来生还可以再见的,所以不要在夜雨中为我伤心,别难过啊弟弟。
世上也许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人将死之时的言语更为真诚了。苏轼是舍不得这个世界的,他牵挂的太多,眷恋的太多。让我们敢于面对死亡的,可能是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但让我们眷恋生命的,恰恰是我们亲人的温暖。
后来的事
在哥哥入狱期间,苏辙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营救他,甚至一再上书皇帝,表明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去为兄赎罪。
当时很多人都为苏轼说情,最终皇帝免除了苏轼的死罪,但是把他贬到了黄州,做一个有官无权,小得已经不能再小了的官。因为这事,苏辙也连带被贬了,并留下了“五年内不得升调”的黑档案。
自此之后,苏轼的诗词风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我们将会在以后的课程中着重讲解。
三苏是诗史上著名的文人之家,除此以外,诗史还有一些著名的家族,我给你列在下面了:
你可以存下这张图,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古诗词网了解一下这些诗人,读读他们的故事。
也许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是独生子女,并没有兄弟姐妹。我也是独生子女,但我觉得自己和同一家族中的兄弟姐妹的感情,和至交好友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我们和朋友的感情,基于一种彼此的认同,是有分寸的,是需要我们用心经营的。倒不是说亲人间的感情不需要经营,但是拥有同样血缘的我们,是命运与共的,彼此天生就有一种关心彼此的责任。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可以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他,这种安心感,是别的关系中很难有的。
天博说
今天我们讲了“三苏”的故事,通过苏轼的这首《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着重讲解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之间的兄弟亲情。
虽说苏轼以为的“死期将近”是个乌龙事件,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文豪在得知自己即将死去的时候,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从古至今的绝笔诗有很多,但是这首诗却因为苏轼的朴素和真诚,成为了绝笔诗中的佼佼者。苏轼对这个世界最后说的话,没有宏大的理想,没有道义的执着,甚至没有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关乎于家庭,关乎于责任,关乎于亲情的。这些朴素的叮嘱,做出了对亲情最好的诠释:亲人,就是那个分享着你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的人,也是那个在绝境中的时候,你可以理所应当去依赖的人。
我们中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都有更加强烈的家族观念。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家庭过度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但我却觉得,生命的尽头能留下一点“未了因”,是非常幸运的。
煮酒论诗
苏轼苏辙两兄弟之间的赠诗、和诗非常频繁,苏辙曾经在渑池给苏轼写了一首诗,因为他们以前曾和父亲一起到过渑池。于是便给哥哥写了首诗,我们来看看苏轼给弟弟回的一首和诗:
这首诗中的老僧、坏壁都是他们和父亲一起都见过的,而“往日崎岖”和“人困驴嘶”也是他们的共同经历。这首诗中你读了出什么呢?欢迎写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如果你也喜欢苏轼这首诗,欢迎你把它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我们下一讲再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