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__创业的智慧:从彼得·蒂尔的创投哲学说起
文章目录
本周一开始,我说到了彼得 · 蒂尔的创投哲学,还引用了他创建 PayPal 和投资了 Facebook 的天使轮这两个例子,分别诠释了他是怎样作为创业者和投资者去践行这套哲学的。
我们不妨再回头看一下他的创投哲学:作为创业者,应该去做一些很有价值而且很少人做的领域;作为投资人,应该去投资潜力很大而且没有被发现的领域。
这两句话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保证这一哲学的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创业者具备超出同时期大部分人的鉴别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出确有价值的创业领域;其次,创业者还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创业。
鉴于这一创投哲学中两句话内在的共性,以及我们大部分人更关心创业,而不是投资,所以今天我主要分析其中关于创业者的部分。
首先,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创业者应该去做什么事。
比如说,当摩拜单车于 2014 年首次开启共享单车概念的时候,这十分符合彼得 · 蒂尔的理念。因为共享单车这个概念很有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在对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补充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在摩拜开始做共享单车之前,市场上还没有人去做这个项目。这个时候去创业,就是做一件非常有价值,但是没什么人去做的事情。
差不多相同的时间里,ofo 也开始做共享单车了。随着摩拜和 ofo 的做大,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共享单车这个项目是很有价值的。这个时候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乃至第 20 个再杀入共享单车市场的创业者们也许认为前人已经趟过路了,没有危险了,所以正是更好的介入时机。但是,其实这违背了彼得 · 蒂尔的创投哲学。做的人多了,就不再适合创业了。
显然,事实胜于雄辩,后续的创业者们错过了共享单车的春天,在竞争中一个接着一个的死掉了。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创业者在南京做共享单车并破产的故事,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大量转发。
我想说,如果这位创业的仁兄在决定进入这个市场之前,事先知晓彼得 · 蒂尔的那句创投哲学,就是“作为创业者,应该去做一些很有价值而且很少人做的领域”,应该有机会避免一场悲剧吧。
虽然我们说“后来者居上”的例子在历史上并非没有,但是更多的还是“先入者得先机”。这个市场其实就那么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很多的伸展空间,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可能还有一些发展的空间,到第三个上阵的时候,不仅仅想法已经不新鲜了,各种资源和渠道已经被前两位占领得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后来者难免被人贴上“抄袭”的标签,不容易得到大众、投资人等方方面面的认可。
从历史上来看,被后来者居上的人,往往都是虽然第一个看到了某个问题,但是要么在想问题、看问题的时候并不够深刻全面,要么就在执行时一塌糊涂,白白贻误了战机,要么就是发生了意外。
彼得 · 蒂尔告诉我们创业者要去做有价值但是很少有人做的事情,这也只是告诉我们这种事情创业成功的概率高,并不是说做了就一定能够成功。然而,不可否认,不这样创业,成功率更低。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就不是太好理解了。“有价值,并且很少有人做”,这本身就像一把“筛子”,可以筛掉大部分人。从更深层次的问题出发,我想表达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创业者必须比其他人有更多的远见卓识,能够更早地判断一件事物在未来的价值。
一个东西到底有没有价值,本身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未来某个时间会客观地经受检验,结果可以是有价值或没有价值;其二是当前的某个人对这个东西未来到底有没有价值的主观判断。
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一致。很可能一个创业者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未来却大放异彩,也很可能一个创业者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未来其实一文不值。
只有一个创业者判断有价值,并且未来也真实有价值,这才是彼得 · 蒂尔的创投观念里的“有价值”的含义。
如果我们从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然后让他对某个新生事物的未来有多大价值做一个预测。我相信这个结果很可能会五花八门,并且只有少数人可以预测对。这里面一部分是运气的因素,但也可能这个人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远见卓识。
只有具备了远见卓识的人,才能辨别出别人无法看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创业才可能成功。但是远见卓识从何而来呢?很遗憾,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当然,我可以举几种情况,比如说一个人天生就比其他人聪明,先天就具备高瞻远瞩的判断能力;又比如说,一个人在特定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有了很多的经验积累,那么他在这个行业里可能就有了优势;或者说,他干脆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最后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从科研转型到创业,他在做科研时已经跻身特定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了,那么他很有可能在创业之路上有所建树。
作为创业者,你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符合彼得 · 蒂尔的原则;自己是否拥有别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是否可以成功地找到那个很重要又没有人做的领域;而这个领域,是否真的就是很重要的领域?
第二个观点,还有一个等待时间的问题,时机非常重要。有些东西,时间没有到,就不能体现出重要性。也因此,一个人有先见之明是好事,但是太过于“先见”了,以至于等待时间太过漫长,就不一定是好事情,就需要好好想想了。
举个例子,Sun 公司在 2000 年就提出了“计算资源应该像水和电一样,由公司提供,客户按需消费”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每家大公司都想介入,拥有非常巨大的市场,会改变我们如何使用计算机设备的“云计算”的雏形。
云计算是不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是。但 2000 年的时候有人做吗?没有。为什么没有人做呢?2000 年的时候互联网的硬件和软件发展并不具备云计算的基础。
举例来说,2000 年的互联网其上行和下行传播速度,不能有效地支持数据上传到云上,也不能支持从云上下载数据。等 Sun 公司撑到硬件和软件发展到可以支撑云计算的时候,公司已经陷入了经济危局。
之后更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由次贷引起的经济危机,让 Sun 公司没有撑到云计算遍地开花,早早就破产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重要的东西都需要合适的时机。只有给了时间,才能让内部外部条件成熟起来。
最后,我总结一下对彼得 · 蒂尔创业哲学的理解。表层的意思是,创业一定要选择重要但少有人做的项目,一旦很多人在做了,千万别再杀进去。
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有了“筛选”的意思。首先,作为创业者,你如何确定自己判断重要的东西是真的重要?你和他人相比,独特的优势又在哪里?其次,作为创业者,你能否确定“重要的东西”从你认为重要,到各种条件具备、众人皆知其价值,需要多久?又会不会太久?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