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__卖掉自己是不是更好
文章目录
在上一篇 Groupon 的故事中,有提到 2010 年谷歌曾为 Groupon 开出 60 亿美元的收购价。而 Groupon 上市以后经过短暂的高峰后,市值却缩水至 30 亿美元。这样看来,如果那时就同意了谷歌收购 Groupon 的计划,岂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呢?我想 Groupon 的创始人应该也反思过这个问题。
在出现高价收购的时候,企业的创始人选择不卖掉,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例子有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 Groupon 以外,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雅虎。
2008 年的上半年,微软决定收购雅虎,报价很高。但是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拒绝了微软的报价。最后雅虎却在 2017 年以当年 10% 都不到的收购价格卖给了 Verizon。
除此之外,还有旅游位置社交公司 Foursquare。Foursquare 的 checkin 一度非常红火。当初 American Express 给 Amex offer 选择社交通道的时候,Facebook、Twitter 和 Foursquare 都曾经一度被作为通道选择。但是后来 Foursquare 很快就被停止了。因为人们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Foursquare 增长乏力。
Foursquare 发展的早期,雅虎曾经想收购它,但被拒绝了。后来雅虎的美女 CEO 上台以后,2015 年再次提出收购,并且价格最终攀升到了 9 亿美元。但是 Foursquare 依旧拒绝了这个价格。
只是情况很快急转直下,Foursquare 的发展受到了限制。2016 年的再次融资,估值只有 3 亿美元,比原来 6 亿的估值砍了一半。而比起雅虎的收购价格 9 亿美元,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如果当初 Foursquare 顺利卖给雅虎的话,Foursquare 现在就没有那么惨了。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企业能在合适的时候卖掉就是一桩好买卖。如果不卖的话,“错过了这个村子,就没有那个店”了。所以说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卖的就应该赶紧卖。
但是,于此同样也有一些反面的例子。
时间上远一点的有,雅虎想收购谷歌,但后来谷歌的几位领导人却一直没有同意这个收购。现在谷歌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雅虎却已经在故纸堆里了。
近一点的,雅虎也曾计划收购 Facebook,马克·扎卡伯格没有舍得卖。而现在 Facebook 已经是市值 5000 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再近一点的,Snap 也拒绝了 Facebook 的收购,现在 Snap 已经顺利上市。这些事情似乎又在说明,随随便便卖掉自己的企业,是有可能肠子都悔青的。
那么到底要不要卖掉自己的企业呢?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在我看来有一个衡量标准是:对方收购的价格和企业实际内在的价值比起来,到底哪个更高?
可以对收购价和企业实际的内在价值做一个客观评价,如果收购价高于企业内在的价值,显然是一个好买卖;如果低于的话,自然是一个差的买卖。
但是对一个企业如何进行估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你可能经常看到,很多独角兽企业在上市前都需要自砍估值,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个企业的估值,在拉投资的阶段是很有可能被高估的。
但是这些自砍估值的独角兽企业,有一些在上市以后就一蹶不振了,比如说 Zynga、Groupon。有一些却在上市以后一飞冲天,比如说 Square。这也说明,一时之间砍估值,对有潜力的企业可能只是迎合当前资本市场做的妥协,不代表了企业的真正价值。
所以,一个企业创始人的素质往往在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一个企业的创始人,不仅需要知道自己的企业现在和将来值多少钱,还要能够在进退里面做出好的选择。但是有一些企业创始人,无法对这些问题做一个正确的回答和选择。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企业卖或不卖,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创始人和投资者决定的。其中,前者尤为重要。而一个企业创始人的能力,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准确估值这个企业。因此,在这儿我觉得也很有必要对企业创始人进行一些讨论。
我觉得可以把创始人简单粗暴地分为两类。
第一类创始人,可以将其比喻为“风口上的猪”。这类创始人,不一定没才华,只是才华和业绩可能并不匹配。因为机缘巧合,这类创始人赶上了一波风口,于是自己创业的东西就飞起来了。但是虽然飞起来了,自己却没有驾驭这种飞起来的能力,不能把企业带到有前景的未来,只能随波逐流了。
这种企业并不在少数,这类创始人也不罕见。团购的兴起有很多历史因素:比如正好赶上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便宜地购买东西,在那几年里简直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又比如说,很多做生意的人看到这个崭新的、前所未闻的机会,都想来尝试一下。
所以 Groupon 一成立的时候,发展迅速,那种扩张速度在互联网企业里是非常罕见的。然而这种罕见的本质就是团购的这一股风。Groupon 正好站到了风口浪尖上,于是飘了一把。但是创始人并没意识到这些东西。不但创始人没有意识到,可能收购者(比如谷歌)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股风潮。
因此谷歌给了一个非常昂贵的收购价格后,而在风口上的创始人们却并没有看到收购价的好。后续 Groupon 的失败,其实就是说明了它的创始人是“风口上的猪”,在风口上飞起来了,等风停下来,又摔了下来。
第二类创始人是“弄潮儿”。他们知道自己做这个企业是为了什么,自己企业里哪些方面强、哪些方面弱一些,以及企业未来要如何发展。比如谷歌和 Facebook 的创始人,他们显然都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这些创业公司的领导人,对自己公司的现在和未来都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也就能够比较行之有效地对自己公司的估值进行判断。这样一来,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往往可以非常有效地判断某个收购到底是不是合算。
所以,创始人才是企业最巨大的价值。无论是卖还是自己独立发展到上市,只要创始人本身的素质够好,那么企业就可以准确判断机遇和挑战。而若创始人素质不够,那么企业也不一定完全没有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就得看运气了。创始人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这句话在什么时候都是真理。
总结来说,卖或不卖,什么时候卖,到底怎么样的选择更有利于一家企业的发展,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它主要取决于创始人的素质,以及他们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所以,创始人在创立企业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清楚,自己的企业将来是要上市的还是要卖掉的。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