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讲__陈晨:团队重组过程中踩过的坑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陈晨,现在在 Reddit 担任 Senior Director of Engineering。刚加入的时候,Reddit 只有 30 多人,如今已经扩张到近 300 人的规模了。在 Reddit,我经历了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经历了团队大了之后重组的过程,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团队重组的话题。
团队重组基本上是每一个发展壮大的团队都无法避免的选择。团队大了之后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流程混乱、产品规划不明确、团队之间内耗严重等,而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团队重组。
团队重组
我刚到 Reddit 的时候,因为整个公司也就三四十号人,规模比较小,所以当时的技术团队是按照技术领域水平分割的,做 Web 的一个组、做 iOS 的一个组、做安卓的一个组等,这也是创业公司比较常见的团队划分方法。
这样的划分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当产品出问题的时候,你很难去找到一个负责人,负责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其次,产品经理会很郁闷,他至少要跟三个团队打交道,一个简单事情的推进都要开一堆会。最后,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的时候,工程主管也会变成流程的瓶颈,他需要在无数的项目之间切换,同时要协调好工程师之间的资源,这是一件很深奥的事情。
除了这些流程上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团队之间的信任关系会被破坏。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要把团队之间的依赖关系弱化,否则团队一旦过载,一个团队进度就会依赖于另一个团队的进度,比如说后台 API 开发延期,前端工程师的进度就会受到影响,继而产品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而产品进度一旦出现问题,没法按时交付,整个技术团队就会受到高层的问责。面对这种情况,技术团队之间就极有可能互相推诿,把责任推给对方,久而久之,团队之间的摩擦变多,信任关系也就越来越差,而这对于公司的文化是致命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将团队进行重组,按照业务方向做了垂直分割,如视频、搜索、社交、增长等,每个业务都有自己的团队,从设计、产品到开发人员,各个角色都有,组成一个极其完整的团队。
如图中所示,在整个技术组织架构中,中间是各个业务线团队,上面是一个共享的团队,负责整个公司的产品发布,下面是中间层和基础层的东西,这些东西没办法分开,我们就划分出专门的团队来负责他们,包括 API Services、Native Core、Web Core 等。
团队重组的难处
这样重组团队的好处是,首先,项目需求决定人员需求,减少人员浪费;其次,彼此分工明确,团队间的交流损耗降低;最后,能消除团队之间的差距,加强凝聚力。但要做好团队重组也并非易事,会面临两个主要的难题,分别是人心和时机。
1. 人心
人是管理中最困难的环节,不管怎么管,总会出现一些让你措手不及的事情。我还在 Instagram 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难题。当时 Instagram 到了 400 人的规模,也需要进行团队重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心理因素,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每两个星期就有一个 iOS 工程师辞职。到最后,当年跟我一起打下 iOS 江山的那些老员工,在半年时间里全都走光了。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了。举个例子,他之前为 Instagram APP 付出极大心血,也全情投入,结果团队重组之后,被分到广告组去做广告了,这并不是他感兴趣的领域,而接手他工作的新人,在他看来又没有好好珍惜他之前写的代码,导致代码质量直线下降,可想而知他心里是个什么感受,必然不会好。
工程师做产品的时候,他们追求完美的性格会让他们为了一个产品而呕心沥血,也会对自己所做的东西感到自豪。而当你重组团队,把他做的事情交给别人,又让他去负责并不感兴趣的工作,他一定是感到不开心的。这时,如果管理层不跟他好好沟通,必然会导致他们失望直至最后选择离开。
所以,团队重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人心,多多跟团队成员做深度沟通,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照顾到他们的需求。
2. 时机
团队重组这件事是迟早要做的,只是早做和晚做、早痛和晚痛的区别。晚做会会影响员工的快乐程度,造成团队成员流失,就像上面提的 Instagram 的例子,它到团队 400 人规模的时候再做团队重组其实已经有点晚了。
而早做的问题在于会降低效率。团队早期的时候,很多代码是共享的,工程师之间的协同是很重要的。这时,你把他们拆分到不同的业务小组里,那么他们之间协同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这么做可能降低了产品团队之间的内耗,但却增加了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了效率。
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团队重组的时间点,过早或过晚都不好。我的经验是,在工程师团队达到 200 人规模左右的时候开始分割重组是比较合适的,千万不要等到 400 人规模,这算是我的血泪教训了。
这里大家常常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比如原来 iOS 团队就是 iOS 团队,大家聚在一起,遇到问题可以一起讨论,也可以一起研究新技术,但重组之后,他们被分散到不同的业务团队里面,少了原来共同成长的氛围,比较孤单,可能话语权也会变弱,心里就会有些抵抗。
这时,短期的解决方法是依靠文化,比如我的做法是,每周组织一次亲友会,把原来 iOS 团队的同学都叫回来,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分享最近做了些什么、遇到什么难题,大家可以出谋划策,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技术分享,一起学习进步。总之,要让大家感到,虽然团队散了,但心没有散,大家还是一家人,而这就需要你作为 leader 多花费一些心思和精力了。
长期的解决方法是用老人带新人,给每个拆分后的业务团队都配备一个至 5 年工作经验以上的人,把他培养好之后再让他去培养、带领下面的成员,这样每个团队会有一个领头羊,团队其他成员的成长也会有方向。所以,垂直分割对于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这也要求你跟公司在招人环节协调好,找到合适的人才加入。
技术转型的困境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技术转型过程中的注意点。团队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很多技术大牛都会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转型做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面临 3 个难题:
- 凡事依旧亲力亲为,大量参与具体的代码编写工作,最后发现自己更像是一个技术领袖,而不是经理。
- 按技术直觉做事而忽视了流程,导致团队为了按期交付而大量加班。
- 缺乏规划和项目交付的经验,容易对项目产生乐观情绪,最后极有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者在 deadline 之前加班赶工。
那么该怎么提高管理效率呢?以我培养 Engineering Manager 的经验来看:首先,要熟练使用工具,利用大量的工具,尽量把流程自动化,用工具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这样管理压力会小很多。
其次,要分清主次,把重要的事情先解决掉,而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就可以往后排。然后,让团队每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所有权,如果有人不清楚,你作为管理者就有责任跟他们讲清楚,一遍不行就讲十遍。
最后,让工程师驱使部分管理任务,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要把很多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亲力亲为,要学会放权。这样,也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能力。
对很多团队 leader,尤其是新手 leader 来说,准确预估项目开发时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因素太多了。
跟大家分享一个 30% 法则,即一个新项目启动的时候,你可以先让团队中有经验的老员工预估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将他预估的时间除以 30%,也就是 0.3,得到的时长就是项目完成开发大概需要的时间。比如他预估需要 4 个星期,除以 0.3 后大概是 13 个星期,也就是这个项目我大概需要一个季度的时间才能做完。在我的实践中,这个方法预估出的时间是非常准的。
一般新手管理者的系数都在 30% 左右,真正有经验的管理者能达到 70%,但我至今还没有遇到过超过 70% 的人,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项目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如果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
结语: 团队重组基本上是每一个发展壮大的团队都无法避免的选择,将团队从原本的按技术方向水平划分,重组为按业务方向垂直划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在重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人心和时机,否则极有可能会事倍功半。
作者简介
陈晨,Reddit Senior Director of Engineering。Instagram 最早的华人工程师,经历了 Instagram 从 5000 万注册用户规模到 4 亿月活用户的巨大转变。2015 年年底加入 Reddit,用 90 天时间从 0 到 1 推出了 Reddit 官方移动应用,建立了移动团队,重构了公司的技术和业务平台。
(本文整理自陈晨在 ArchSummit 全球架构师峰会上的分享,有删减。)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