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摄影的更多可能: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
文章目录
你好,我叫孙晟钧 Lufus,是小麥在开篇词里就提到过的神秘合作伙伴。
这套课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挖了很多坑,留了很多思考问题,比如在讲摄影史的时候提到过摄影是否就代表着忠实记录,客观还原;比如提到了摄影跟绘画之间的异同,举了 Rodger Ballen 的例子来说明现在的摄影师们是如何用画画的方式拍照片;比如带你看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照片。这些照片里有看似平淡无奇的建筑跟城市景观,像是 Mark Power 跟贝歇夫妇,也有门槛极低、有相机就能拍的家庭快照,像是荒木经惟拍他的老婆阳子;也有操作复杂、技术含量极高,用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的拍摄方式拍成的“技术流”照片,像是杉本博司的剧院、海景、闪电系列等等。
提了这么多外国人名,你可能依然会觉得他们离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我不想当什么艺术家,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展览自己拍的照片。你让我看的那些照片我也没觉得它们有多好,什么艺术不艺术呀,把我家人孩子拍好最重要,你老跟我提他们干什么?”
这最后一节课的目的,一是为了填坑跟查缺补漏,带你了解更多当今活跃的摄影师跟他们的创作技法,第二就是为了解答你心里可能会有的这些疑惑。我们的课程进行到这里,你应该多少也明白了摄影绝不仅仅是“拍到”那么简单。而在这套课程结束以后,你应该也不想再和其他爱好者们一样,在一段时间的拍摄后就“泯然众人矣”了,没有再拿起相机的动力和欲望。不光能拍到,还能拍好看,还能在长年累月的持续拍摄中找到快感,这是我跟小麥当初设计这套课时最主要的想法。没错,“艺术”这词是挺大的,也都快被用滥了,但学完这节课后你就会明白,艺术,其实也没多高大上,它原原本本就扎根在你我的日常生活里,也只有它,才是让你能一直持续拍下去的动力。
话不多说,咱们还是先来看几张图,它们都来自于我喜欢的几位中国摄影师。
黄京
微博:@吃土豆的人啊
网站:http://huangjingfoto.com/
尤达任
网站:https://darenyouphoto.com/
张内贤
微博:@_张内咸
宋朝
网站介绍:http://photographyofchina.com/blog/song-chao–3
上面这些照片应该是你在平时浏览摄影相关内容时,比较难见到的图片类型。这些摄影师的个人风格鲜明,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非常固定的拍摄技法,拍摄主题也相对不变。长年累月保持一机一镜拍摄同一主题,这是职业摄影师与业余爱好者间最大的区别。
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图片全部取材于摄影师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战地苦难、旅游美景,或是突发事件这些刺激人的外在因素。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照片模仿起来都有一定难度,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摄影师这个人本身。
简单分析下几位摄影师的图片。
首先是黄京。关于他的介绍我就不在这儿多说了,网上有很多访谈,感兴趣可以去搜一搜,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每天都挂着一台全手动的胶片旁轴相机,只要出门就拍两张,曾因为“喜欢观察单位食堂的鱼缸,而为了表达这种特殊的喜欢,前后拍了 4000 多张照片”的人。他的拍法本身没有什么难度,就是靠纯粹观察日常生活里的琐碎细节,完全利用自然光,估焦估曝光,将这些细节直接、忠实地拍摄出来。虽然拍法没有难度,但恰恰是他这个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角度无法被人模仿。优秀摄影师区别于爱好者的一大表现就是能将平常人觉得“这有什么可拍”的东西给拍出来。他能看见的你看不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即便是处理同一个场景,面对日常生活里相同的素材,不同的摄影师也可以对它们采取不同的视觉观察角度,使得这些相同的场景变成不同的照片。听上去挺玄的,但其实“观察角度”分解成参数无外乎就是距离、景别(近景、中景、远景)、取景框线(焦段)、拍摄角度(俯视、仰视、平视)和快门时机,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变量,都能获得不一样的照片。长年大量用一机一镜拍摄同一主题的摄影师,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套视觉的肌肉记忆,在面对一个场景时,能如同直觉一般在脑袋里将这些参数瞬间组合好。而想形成这样的直觉,就需要你在日常练习时,面对同一个场景,尽可能地多拍,不要拍完一张就草草收场,学会等待、预判快门时机,尝试用同样的镜头站在不同的距离下拍摄,远中近、上中下都观察好了再按快门。
说回到这些例图本身。如果摄影师仅仅将他直接拍好的照片不加编辑,不加处理地原封不动给放出来,你大概率也不会觉得它是一张好照片。摄影师的工作绝不仅仅止步于按快门,后期编辑是每个想拍好照片的人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会有一个错误观念,认为后期了的照片就不是好照片,好像只有“原片直出”才是正统。而我想纠正的是,首先,“原片直出”也是后期,是相机算法给出的后期,这在咱们之前的课程里已经说过了。其次,后期并不仅仅指涂抹、抠脸、加噪点、加暗角、更改画面内容、磨皮、拉腿等这些技巧;像是裁剪画面、调整画面明暗反差、调整色调、更改饱和度、点亮阴影、压暗高光等均属于后期的范畴。我们这套课里给出过的所有例图,每张都是摄影师后期调整的结果。建立完整的后期意识,是拍好照片的必要条件。
后期技术,其实早在胶片时代就已经诞生了,数码 Photoshop 只是沿用了胶片时代摄影师们的处理方法。而在胶片时代,每张从暗房放大出来的照片其实都是后期处理的结果,它就没有不后期的照片。摄影师用暗房放大机里的滤色片来改变对比度,用手遮光挡影来改变照片局部的明暗程度,像我们第七节课提到过的 Ansel Adams,就是通过前期冲洗 + 后期暗房调整才能制造出下面例图里这样的视觉效果。
Ansel Adams 于 1941 年在新墨西哥州拍摄的月升,后期制造了异常丰富的黑白影调
Dennis Stock 于 1955 年拍摄的男明星 James Dean,左边是暗房放大的原片,上面标记着摄影师想要对画面效果做哪些更改的笔记;右边是经过暗房后期后的最终成片。
所以不要一味地认为拍照不需要 P 图,掌握基本的明暗调节技巧,学会调色,是拍好照片必不可少的一步。
虽然暗房、胶片听上去离我们很远,但如今它依然被广泛应用在艺术摄影领域,柯达、伊尔福、富士这些公司也依然在生产着胶片。当今的摄影师们之所以仍执着于使用胶片,除了情怀和好玩,也是因为银盐底片跟光学放大后的质感效果,对影调与色彩的完整还原,是现在的电子微喷尚无法完全模仿企及的。比如黄京老师的照片之所以会有那么强烈的明暗反差和大颗粒感,就是胶片与银盐相纸本身的材料特性所决定的。
黄京使用胶片拍摄,拍摄后再对胶片进行迫冲(延长冲洗时间 + 提高冲洗用的药水温度),好提高底片本身的对比度和颗粒感,制造出视觉效果很“硬”的底片原片,然后拿到暗房进行放大,再把放大后的银盐照片重新扫描回电脑里进行最后的修改编辑。所以,即便你选择了去模仿拍摄和他一样的照片,以同样的角度去拍居民楼的楼道(例图里的图七),你也不会得到观感相同的图片,原因就在于这里还涉及到了工艺问题。
再比如,第二位摄影师尤达任,用到了凹版印刷(Photogravure)这一古老工艺。它的操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将曝光放大好的明胶照片转印到铜板上,利用化学反应将铜板腐蚀后,再涂抹油墨于铜板上进行印刷。由于油墨本身的质感,使得印制出的照片影调柔和,颗粒感细腻,看似平淡的画面经由工艺处理后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工艺本身就是组成照片的一部分。职业摄影师会主动选择用后期工艺打破视觉惯性,不避讳让照片变成纯粹人造的工艺品,对他们而言,什么都没有“好看”重要,这也是他们与摄影爱好者的一大不同。而理解这类照片,往往就需要从摄影师的创作过程本身入手,明白工艺到底在作品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你可以再体会体会我们上节课提到的一句话,什么叫作“画面就是事件本身”。
这四张照片是我使用锡版照相法拍摄的人物肖像。
锡版摄影也是湿版摄影的一种,药水需由摄影师自行配置。
它的制作过程复杂,一次只能拍摄一张,
最终成片都是曝光在金属版上无法被批量复制的实体照片。
许多职业摄影师并不纠结于前期拍到了什么,对他们来说,来自现实的照片只是素材,如何利用后期恰当地处理运用这些素材,使它们呈现新的含义和新的视觉效果,要远比这些素材在前期拍得好不好更加重要——乍一听起来这很像平面设计的思维,没错,这就是摄影术发展到今天,人们打破“摄影只能基于现实”这一思维定式的方式。
除了我们提到过的这些技法,摄影工艺还有湿版、蓝晒、转印、铂金印相、电子负片、halo-chrome 等等,对于这些技法的运用也使得摄影能够更加脱离于现实。当然,这么做并不就一定代表着高级,做不好反而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过程再复杂,运用到的技巧再花哨,不好看不好玩,观众体会不到也还是白扯。摄影毕竟是要用眼睛看的,再复杂的制作过程,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回归到“好看”这件事上。
类似把照片当素材,大量借助后期工艺的摄影师不胜枚举,像是山本昌南、深濑昌久、托马斯·苏文,甚至包括森山大道在内的一众日本街头摄影师,都是借助了后期处理与暗房工艺才能创作出他们的那些名作。贴几张例图,我就不再多说了。
山本昌南
深濑昌久
《鸦》的许多照片并不是一开始就拍到的,而是后期从原片里裁剪放大得到的
托马斯·苏文,《线》
网站:http://www.beijingsilvermine.com/
苏文本人并不拍照片,而是从旧货市场大量收集废弃底片,将其修复、编辑,集结制作成工艺品画册。虽然是一本画册,但照片本身的作用被淡化。照片与画册本身的设计一起,共同被用作传达理念的工具。
讲到这儿,你应该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总说,摄影并不单纯局限于一张照片本身。照片只是一座桥梁,摄影师想利用照片传达的观念,我们通过照片感受到的情绪,照片的审美属性、社会价值,都是我们在回答一张照片“为什么好”时应该考量的因素。
回到开篇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说贝歇夫妇好?因为他们的照片完整记录了二战后德国的工业建筑特征,那些照片本身所具有的文献价值,给后世理解德国工业发展留下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我们为什么说杉本博司好?因为他透过照片,对“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探讨,我们能从他的海景中感受到平静,从废弃的剧院里体验到永恒。他通过拍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远古动物模型,带我们进行了一次时光穿梭,让我们看见了陆地上还没有人时的景观。我们为什么说荒木经惟好?因为他有勇气将自己的私人生活完整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有勇气用照片来挑战当时社会的诸多禁忌。你可以想想看,如果是你,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敢不敢把自己跟老婆的私房照片放到市面上给大家品头论足。荒木的名作《感伤之旅》,不仅仅是一场蜜月旅行的完整记录,更是一份私人日记,其中包含更多的是在他老婆阳子去世后,用照片展开的对生死的探讨。
贝歇夫妇,《水塔》系列
杉本博司,《西洋镜》系列
荒木经惟,《感伤之旅》
摄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拍,什么不能拍,并没有任何限制。每当我们苦恼于不知道该拍什么的时候,都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偏见,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跟想象力。摄影在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想到了借助各种工艺来达到让自己区别于绘画,脱离于现实的目的。初学者可能会认为这偏离了摄影的本质,但我想说的是,恰恰是因为对各种工艺的运用,才拓宽了摄影的可能。我们之所以会固执地认为没后期的照片要比后期过的高级,抓拍就比摆拍难度更高,是不是因为看过的照片太少,对摄影的认识还依然停留在“拍到”“记录”“还原生活”这一层面呢?
职业摄影师会运用到那些工艺,将拍摄过程复杂化,很大原因是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要和别人不一样。也只有不一样,人为拔高拍摄门槛,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里脱颖而出。我们不是他们,日常生活里一般也不会和其他人“斗片”,暗中较劲,但我们为什么依然会执着于拍到一张好照片,依然想要和别人不一样?这又回到了往期课程里问过无数次的那个问题:你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拍照。
摄影由客观观察转向主观呈现是必然发生的事情。拍摄时间越长,越会对外界刺激脱敏,如果这时不转向拍摄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照片表达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你必然会失去拍摄的动力。与大多数人的认知相反,摄影其实是个内观的过程。在利用复杂形式吸引到足够多的眼球和赞扬后,你的摄影之旅才刚刚开始。我这几年的一个感受是,一开始我也会被门槛高、形式感强、拍摄过程复杂的作品所吸引,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曾经许多我认为“这有什么好”的照片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心头好;曾经我理解不了,认为“是个人都能拍出来”的照片,恰恰成了现在我百看不厌的作品。导致这个变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随着自己拍得、看得越来越多,我的差别心正在逐渐消失。
照片是一扇门,一张照片背后承载的是摄影师的内心世界,我们能通过这张照片,看见他的世界的样子。一个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拍出什么样的照片,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被张内咸、宋朝的照片所吸引。他们照片的好,不是因为使用的技巧有多华丽,拍摄门槛有多高,而是因为那些照片就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来自于他们这个人本身。
张内咸是一名体育老师,他的日常就是和孩子们打交道。只有他才能跟孩子们玩儿到一起,成为孩子里的一员,看见那些别人看不见的天真笑脸,而他的这个视角我永远学不会。
摄影师宋朝本身就是矿工,作为一名矿民的生活经历,给了他看待留守老人和矿工同事们不一样的角度。他照片里的矿工并不是黑色、痛苦、单调的。相反,因为他深刻理解矿工的生活,明白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所以他选择呈现了矿工们最“正常”的一面,不去放大苦难。我们能从他的照片里感受到乐观幽默,体会到每个人的个性,看得见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类似这样的照片,不是靠单纯的学术思辨和专业技能培训就可以学会的,想拍到它们,你首先得成为这样的人,将视角放回到平凡人的普通生活。
看照片有的时候就跟看小说一样,是体验另一个世界,感受另一种人生的方式。
最后,我想说一个问题。
我们以前说过,审美是主观的,但美是有客观标准的。这句话并没错,但随着个人经历的丰富,我也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建立起了自己对于“美”的标准后,我是不是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其他人?
很多人总喜欢问“能评价 XX 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吗”这样的问题,其实困惑无外乎就是为什么他拍出那样的作品就可以成名,而那些成名的作品究竟又好在哪儿。会问这类问题就意味着提问的人其实并不喜欢这些作品,但总想尝试去理解它,觉得人家出名肯定是有道理的,说白了还是被名气和权威所裹挟,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理解力不够,所以才看不懂这些照片。
作品的名气只取决于它被谈论的次数。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谓的“价值”,是人赋予的,跟它本身的好坏无关。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别人赋予的价值就要比我的个人感受更有价值,更重要?
蒙娜丽莎只是张证件照,鸡缸杯就是个黄酒杯,甭管它们被谁用、卖多贵、如何被无数人大书特书,吹得神乎其神,于我而言,它们都没有我爸妈二十几年前结婚生我时的照片更宝贵。我们要学会区分作为谈资的“艺术”和自己真心喜欢的“艺术”。艺术只可能是私人感受而无法与任何人共享,这也是我为什么总说放在博物馆里的艺术都不是艺术,因为真正的艺术你看不见。所以,对于那些看不懂的照片,我们完全可以忽略,没必要困惑。照片是用来感受而不是用来研究的,尝试去跟任何人争论一张照片的好坏都是没有意义的,你说服不了别人喜欢上一个他感受不到的东西。
应该说,“美”这个词本身就具有阶级属性。对它的认知,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消费能力、收入水平,取决于我们每天暴露在什么样的信息环境里,周围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设计师的美肯定跟工程师的美不一样,与其说“美”有客观标准,不如说“美”是一个话语体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圈子组成的,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艺术圈有艺术圈的说法,新闻圈有新闻圈的模式,新锐圈有新锐圈的套路,拍商拍的也有拍商拍的标准。分歧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对同一个概念的定义不同,出发点不一样,自然谁也都说服不了谁。这就好比即使我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也依然不觉得我在这节课里给出来的例图有多好。但这根本不重要,喜欢的都看不过来呢,何必逼着自己去理解不感兴趣的东西。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其他人眼里“客观的美”?为什么又非得被别人的标准牵着鼻子走?如果一个东西能让你自得其乐,你又何苦纠结于它符不符合其他人眼里的“客观标准”。连价值都是人赋予的,那什么美不美、艺不艺术的,难道不是一个大骗局么?这就像总有人说要“跳出盒子思考问题(think outside the box)”,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只是跳到了一个更大的盒子里而已。
好不好不重要,真心喜欢才重要。
这节课就结束在这里吧,我们有缘再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