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WideDeep怎样让你的模型既有想象力又有记忆力
文章目录
18|Wide&Deep:怎样让你的模型既有想象力又有记忆力?
你好,我是王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在业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推荐模型,Google 的 Wide&Deep。可以说,只要掌握了 Wide&Deep,我们就抓住了深度推荐模型这几年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那 Wide&Deep 模型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翻译成中文就是“宽并且深的模型”。
这个名字看起来好像很通俗易懂,但你真的理解其中“宽”和“深”的含义吗?上一节课我们讲过 Embedding+MLP 的经典结构,因为 MLP 可以有多层神经网络的结构,所以它是一个比较“深”的模型,但 Wide&Deep 这个模型说的“深”和 MLP 是同样的意思吗?“宽”的部分又是什么样的呢?宽和深分别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呢?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型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就带着这诸多疑问,从模型的结构开始学起,再深入到 Wide&Deep 在 Google 的应用细节中去,最后亲自动手实现这个模型。
Wide&Deep 模型的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看 Wide&Deep 模型的结构,理解了结构再深入去学习细节,我们才能掌握得更好。
图1 Wide&Deep模型结构(出自Wide & Deep Learning for Recommender Systems )
上图就是 Wide&Deep 模型的结构图了,它是由左侧的 Wide 部分和右侧的 Deep 部分组成的。Wide 部分的结构太简单了,就是把输入层直接连接到输出层,中间没有做任何处理。Deep 层的结构稍复杂,但我相信你也不会陌生,因为它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 Embedding+MLP 的模型结构。
知道了 Wide&Deep 模型的结构之后,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那就是 Google 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混合式的模型结构呢?这我们还得从 Wide 部分和 Deep 部分的不同作用说起。
简单来说,Wide 部分的主要作用是让模型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Memorization),而 Deep 部分的主要作用是让模型具有“泛化能力”(Generalization),因为只有这样的结构特点,才能让模型兼具逻辑回归和深度神经网络的优点,也就是既能快速处理和记忆大量历史行为特征,又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这就是 Google 提出这个模型的动机。
那么问题又来了,所谓的“记忆能力”和“泛化能力”到底指什么呢?这我们就得好好聊一聊了,因为理解这两种能力是彻底理解 Wide&Deep 模型的关键。
模型的记忆能力
所谓的 “记忆能力”,可以被宽泛地理解为模型直接学习历史数据中物品或者特征的“共现频率”,并且把它们直接作为推荐依据的能力 。 就像我们在电影推荐中可以发现一系列的规则,比如,看了 A 电影的用户经常喜欢看电影 B,这种“因为 A 所以 B”式的规则,非常直接也非常有价值。
但这类规则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非常多,一个“记性不好”的推荐模型很难把它们都记住;二是没办法推而广之,因为这类规则非常具体,没办法或者说也没必要跟其他特征做进一步的组合。就像看了电影 A 的用户 80% 都喜欢看电影 B,这个特征已经非常强了,我们就没必要把它跟其他特征再组合在一起。
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为什么模型要有 Wide 部分?就是因为 Wide 部分可以增强模型的记忆能力,让模型记住大量的直接且重要的规则,这正是单层的线性模型所擅长的。
模型的泛化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模型的“泛化能力”。“泛化能力”指的是模型对于新鲜样本、以及从未出现过的特征组合的预测能力。 这怎么理解呢?我们还是来看一个例子。假设,我们知道 25 岁的男性用户喜欢看电影 A,35 岁的女性用户也喜欢看电影 A。如果我们想让一个只有记忆能力的模型回答,“35 岁的男性喜不喜欢看电影 A”这样的问题,这个模型就会“说”,我从来没学过这样的知识啊,没法回答你。
这就体现出泛化能力的重要性了。模型有了很强的泛化能力之后,才能够对一些非常稀疏的,甚至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作出尽量“靠谱”的预测。
回到刚才的例子,有泛化能力的模型回答“35 岁的男性喜不喜欢看电影 A”这个问题,它思考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从第一条知识,“25 岁的男性用户喜欢看电影 A“中,我们可以学到男性用户是喜欢看电影 A 的。从第二条知识,“35 岁的女性用户也喜欢看电影 A”中,我们可以学到 35 岁的用户是喜欢看电影 A 的。那在没有其他知识的前提下,35 岁的男性同时包含了合适的年龄和性别这两个特征,所以他大概率也是喜欢电影 A 的。这就是模型的泛化能力。
事实上,我们学过的矩阵分解算法,就是为了解决协同过滤“泛化能力”不强而诞生的。因为协同过滤只会“死板”地使用用户的原始行为特征,而矩阵分解因为生成了用户和物品的隐向量,所以就可以计算任意两个用户和物品之间的相似度了。这就是泛化能力强的另一个例子。
从上节课中我们学过深度学习模型有很强的数据拟合能力,在多层神经网络之中,特征可以得到充分的交叉,让模型学习到新的知识。因此,Wide&Deep 模型的 Deep 部分,就沿用了上节课介绍的 Embedding+MLP 的模型结构,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好,清楚了记忆能力和泛化能力是什么之后,让我们再回到 Wide&Deep 模型提出时的业务场景上,去理解 Wide&Deep 模型是怎么综合性地学习到记忆能力和泛化能力的。
Wide&Deep 模型的应用场景
Wide&Deep 模型是由 Google 的应用商店团队 Google Play 提出的,在 Google Play 为用户推荐 APP 这样的应用场景下,Wide&Deep 模型的推荐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应该尽量推荐那些用户可能喜欢,愿意安装的应用。那具体到 Wide&Deep 模型中,Google Play 团队是如何为 Wide 部分和 Deep 部分挑选特征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图2 Google Play Wide&Deep模型的细节(出自Wide & Deep Learning for Recommender Systems )
我们先来看看图 2,它补充了 Google Play Wide&Deep 模型的细节,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部分用到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先从右边 Wide 部分的特征看起。这部分很简单,只利用了两个特征的交叉,这两个特征是“已安装应用”和“当前曝光应用”。这样一来,Wide 部分想学到的知识就非常直观啦,就是希望记忆好“如果 A 所以 B”这样的简单规则。在 Google Play 的场景下,就是希望记住“如果用户已经安装了应用 A,是否会安装 B”这样的规则。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左边的 Deep 部分,它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 Embedding+MLP 结构了。我们看到其中的输入特征很多,有用户年龄、属性特征、设备类型,还有已安装应用的 Embedding 等等。我们把这些特征一股脑地放进多层神经网络里面去学习之后,它们互相之间会发生多重的交叉组合,这最终会让模型具备很强的泛化能力。
比如说,我们把用户年龄、人口属性和已安装应用组合起来。假设,样本中有 25 岁男性安装抖音的记录,也有 35 岁女性安装抖音的记录,那我们该怎么预测 25 岁女性安装抖音的概率呢?这就需要用到已有特征的交叉来实现了。虽然我们没有 25 岁女性安装抖音的样本,但模型也能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泛化,经过多层神经网络的学习,来推测出这个概率。
总的来说,Wide&Deep 通过组合 Wide 部分的线性模型和 Deep 部分的深度网络,取各自所长,就能得到一个综合能力更强的组合模型。
Wide&Deep 模型的 TensorFlow 实现
在理解了 Wide&Deep 模型的原理和技术细节之后,就又到了“show me the code”的环节了。接下来,我们就动手在 SparrowRecsys 上实现 Wide&Deep 模型吧!
通过上节课的实战,我相信你已经熟悉了 TensorFlow 的大部分操作,也清楚了载入训练数据,创建 TensorFlow 所需的 Feature column 的方法。因此,Wide&Deep 模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重点关注定义模型的部分。
这里,我们也会像上节课一样,继续使用 TensorFlow 的 Keras 接口来构建 Wide&Deep 模型。具体的代码如下:
\# wide and deep model architecture\# deep part for all input featuresdeep = tf.keras.layers.DenseFeatures(numerical\_columns + categorical\_columns)(inputs)deep = tf.keras.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deep)deep = tf.keras.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deep)\# wide part for cross featurewide = tf.keras.layers.DenseFeatures(crossed\_feature)(inputs)both = tf.keras.layers.concatenate(\[deep, wide\])output\_layer = tf.keras.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both)model = tf.keras.Model(inputs, output\_layer)
从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创建模型的时候,我们依次配置了模型的 Deep 部分和 Wide 部分。我们先来看 Deep 部分,它是输入层加两层 128 维隐层的结构,它的输入是类别型 Embedding 向量和数值型特征,实际上这跟上节课 Embedding+MLP 模型所用的特征是一样的。
Wide 部分其实不需要有什么特殊操作,我们直接把输入特征连接到了输出层就可以了。但是,这里我们要重点关注一下 Wide 部分所用的特征 crossed_feature。
movie\_feature = tf.feature\_column.categorical\_column\_with\_identity(key='movieId', num\_buckets=1001)rated\_movie\_feature = tf.feature\_column.categorical\_column\_with\_identity(key='userRatedMovie1', num\_buckets=1001)crossed\_feature = tf.feature\_column.crossed\_column(\[movie\_feature, rated\_movie\_feature\], 10000)
在生成 crossed_feature 的过程中,我其实仿照了 Google Play 的应用方式,生成了一个由“用户已好评电影”和“当前评价电影”组成的一个交叉特征,就是代码中的 crossed_feature,设置这个特征的目的在于让模型记住好评电影之间的相关规则,更具体点来说就是,就是让模型记住“一个喜欢电影 A 的用户,也会喜欢电影 B”这样的规则。
当然,这样的规则不是唯一的,需要你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来设计, 比如在电商网站中,这样的规则可以是,购买了键盘的用户也会购买鼠标。在新闻网站中,可以是打开过足球新闻的用户,也会点击 NBA 新闻等等。
在 Deep 部分和 Wide 部分都构建完后,我们要使用 concatenate layer 把两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征向量,输入到最终的 sigmoid 神经元中,产生推荐分数。
总的来说,在我们上一节的 Embedding MLP 模型基础上实现 Wide&Deep 是非常方便的,Deep 部分基本没有变化,我们只需要加上 Wide 部分的特征和设置就可以了。Wide&Deep 的全部相关代码,我都实现在了 SparrowRecsys 的 WideNDeep.py 文件中,你可以直接参考源代码。但我更希望,你能尝试设置不同的特征,以及不同的参数组合,来真实地体验一下深度学习模型的调参过程。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实现了业界影响力非常大的深度学习模型 Wide&Deep,它是由 Wide 部分和 Deep 部分组成的。其中,Wide 部分主要是为了增强模型的“记忆能力”,让模型记住“如果 A,那么 B”这样的简单但数量非常多的规则。Deep 部分是为了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让模型具备对于稀缺样本、以及从未出现过的特征组合的预测能力。Wide&Deep 正是通过这样取长补短的方式,让模型的综合能力提升。
在具体实践的时候,我们继续使用 TensorFlow 的 Keras 接口实现了 Wide&Deep 模型。相比上节课 Embedding MLP 模型的实现,我们新加入了“用户已好评电影”和“当前评价电影”组成的交叉特征 crossed_feature,让 Wide 部分学习“一个喜欢电影 A 的用户,也会喜欢电影 B”这样的规则。
好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样,我也把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在了表格里,你可以利用它来巩固复习。
课后思考
对于 Deep 部分来说,你觉得我们一股脑地把所有特征都扔进 MLP 中去训练,这样的方式有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比如说,“用户喜欢的电影风格”和“电影本身的风格”这两个特征,我们能不能进一步挖掘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扔给神经网络去处理呢?
欢迎把你的思考和疑问写在留言区,如果的你朋友也正在为 Wide&Deep 模型的实现而困扰,欢迎你把这节课转发给他,我们下节课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