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__流程优化:怎样才能让敏捷、精益真正为我所用?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葛俊。今天我们来聊聊怎样从流程方面来提高研发效能。
从这一篇文章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研发流程模块了。在第 1 篇文章中,我与你强调了软件开发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条非常灵活的流水线,因此提高研发效能的第一步就是优化流程。
图 1 提高研发效能的第一步就是优化流程
因为优化流程会涉及方法论,所以我会先和你介绍高效实践方法论的关键要素。然后,我会按照目标、原则和实践 3 个层次,从抽象到具体,给你逐步讲解如何优化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不会与你大量讨论实践细节,而是把这些内容放在了后续的文章中。
如何实践方法论?
其实,在研发流程上,最不缺的就是方法论,从敏捷到精益再到看板,层出不穷。但,实施效果却不理想。尤其是敏捷,无论在硅谷还是在国内,绝大部分使用敏捷的团队实施得都不理想,导致这个概念的争议很大,Scrum 有时甚至成了贬义词。
相比之下,像 Facebook、Google 等高效能公司,并没有强调使用 Scrum、看板等工具,研发效能却很高。这是不是说敏捷、精益这些方法论本身就有问题呢?
事实上,虽然 Facebook、Google 这些公司没有明确提及敏捷、精益、看板这些方法论,或者没有严格地去使用 Scrum 等框架,但在开发流程中却实实在在地应用了这些方法论的精髓。所以说,方法论实施效果不好,关键在于没用好。
在学习方法论的时候,我推荐使用类似美国著名作家、企业顾问西蒙斯 · 涅克(Simon Sinek)总结的 Why-How-What 黄金圈法则。
参见下图:最中间的一个圆是 Why,也就是这个方法论的目标,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第二个圆是 How,也就是这个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最外层的圆是 What,也就是这个方法论的具体实践。
图 2 Why-How-What 黄金圈法则
这 3 个圆圈,从内向外,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通用到定制的过程。
在使用一个方法论的时候,一定要从内往外看。
- 中心的目标一般错不了。比如,敏捷的目标就是快速应对变化。
- 原则的通用性就差一些,你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挑选适合自己的。比如,敏捷中有一条原则是“面对面交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就不一定适合你的团队。
- 具体的实践,就更要小心,切忌生搬硬套。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深入理解这个方法论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然后根据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具体实践。在选择具体实践时,往往需要在已有实践上做些修改才能达到效果,否则事倍功半。
以最容易出现问题的 Scrum 为例。敏捷的目标是快速应对变化,而 Scrum 就是用来服务这个目标的。但是,很多团队在使用的时候,严格照搬 Scrum 的具体方法,而“严格照搬”本身就已经违背了敏捷的目标。
相比起来,Facebook 的众多团队,“严格”使用 Scrum 的很少,却一直在大力优化管理、开发等流程来快速应对变化,最快找到并满足用户的最新需求。具体来说,他们很早就引入了 A/B 测试、灰度发布、每周定时全量代码部署等实践。这些都是和敏捷方法论相吻合的,也是 Facebook 业务成功的关键技术支撑。
在引入实践的时候,我的建议是逐步优化已有的开发流程和框架,甚至只给出原则,让团队成员逐步摸索并最终找到合适的方法。比如,你可以把一个核心原则通知给团队:“流程中总是有一个核心瓶颈。找到它,并解决它”。通过这样一个基本原则的指导,让具体实践逐步形成,对现有工作的影响,以及受到的阻力都会比较小。
了解了怎样使用方法论,接下来我和你一起看一组提高研发流程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其实,这些并不是一套全新的方法论,而是基于 Facebook、Google 等高效能公司的实践,并结合对精益、看板、敏捷等方法论的思考,我得出来的一个总结。
目标一:寻找用户价值
以终为始地来看,我们最终目的是产生用户价值,生存下去。为此,我们经常需要主动去寻找最好的产品形态。只有方向找准了,流程产生的结果才能有效,才能产生用户价值。所以,优化研发流程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寻找用户价值的效率。
在这一点上,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系统最有效。虽然名字里面有创业二字,也有较多商业模式设计和用户开发方面的内容,但它有两条原则值得作为开发流程的参考。
第一条原则是:衡量每一个时间段成果的标准,应该是价值假设方面的进展。也就是说,你的工作应该让你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给用户提供价值,而不是开发了多少功能。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你的团队在一月份开发了 5 个功能,用户反馈都一般。这时,你看不出用户更喜欢什么东西,更讨厌什么东西。而在二月份,你们只开发了一个功能,预计很有用,但收到的用户反馈却是负面的,被迫连夜回退了这个功能。
那么,哪个月的成果更好呢?显然是二月份,因为它能明确告诉你,这个假设是错的,让你们在寻找产品符合市场吻合度(Product-Market-Fit)上前进了一大步。
第二条原则是:使用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um Viable Product,MVP)来帮助学习。这里的关键点是,要以探索价值为出发点设计产品,最快地验证你的假设,功能要尽量少,能够使用就可以。具体的方法有数据驱动、A/B 测试、灰度发布等。
在 Facebook 工作的时候,我们开发一个功能时,都会提前计划要验证哪些假设,然后设计怎样收集数据才能够验证这些假设。这样一来,功能上线的时候就开始收集数据了,一旦发现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用户价值,就把这个功能下线,从而确保每个功能都是本着提供用户价值的目的去的。
同时,公司也会不断投资 A/B 测试等试验框架,让开发人员能够尽量容易地收集和处理数据。这种开发方式有一个名字,叫作度量驱动开发(Metrics Driven Development)。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种开发方式,可以参考 Uber 公司的这篇文章。
目标二:提高用户价值的流动效率
软件研发是一条流水线,里面流动的是一个一个给用户提供价值的功能。那怎么提高这条流水线的效率呢?也就是,如何提高用户价值的流动效率。
这里有 4 条比较直观的基本原则:
- 第一,让功能尽快地流动;
- 第二,让节点之间的联动更加顺畅;
- 第三,节点之间的融合;
- 第四,发现整个流程中的瓶颈,并解决它们。
接下来,我们分别看看这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让功能尽快地流动,说白了就是快速开发。问题发现得越晚,修复代价越高,这已经是常识。要做到快速开发,开发人员需要尽量把功能拆分,同时做好一个提交之后尽快提交。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原则是降低提交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提交的交易成本指的是,每一个提交都需要做的额外工作。只有把这个工作量降下来,才能让功能拆分有价值,否则就会抵消掉拆分带来的好处。
具体工程实践包括提高本地构建速度,提供方便的自测环境、测试自动化、持续集成、定位问题提交自动化等。快速开发这个话题是开发高效的关键因素,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与你详细讲述。
第二,让节点之间的联动更加顺畅,可以通过对关键流程的自动化、工具之间的网状互联,以及节点之间的融合来实现。在具体实践上,个人代码上线后,在和他人的代码集成时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就可以使用 CI/CD(持续集成 / 持续交付)流水线来自动化代码集成过程。
尤其是 CI,基本上对所有软件开发公司都很有价值。我们一定要尽量用上 CI。
另外,有些公司有从需求到开发到上线的一条龙流水线,也被叫作开发者桌面。国内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很喜欢这种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很多底层的东西隐藏起来,容易上手。但它的缺点就是灵活性不够,毕竟难以用一条流水线做到高度的定制,来满足各种各样的高效开发。
开发者桌面的全景图如下所示。开发者桌面作为核心节点,连接其他所有工具,各个工具之间也有一些连接。
图 3 开发者桌面的全景示意图
在 Facebook 和 Google,并没有一个端到端的流水线,它们采取的方式是:让这些流程中使用的工具通过开放的 API 进行一个网状连接,从而开发者可以灵活定义小范围的流程,高效工作。在这个网状结构里面,关键节点会作为重要节点大量连接其他流程中的工具,公司对这些关键的、小范围的流程进行大量优化。
比如下面这张图片,一共有 11 个工具,互相之间连接很多,形成网状结构。其中工具 4 和工具 9 是关键节点,与很多工具有连接。
图 4 工具网状连接示意图
比如在 Facebook,代码审查工具 Phabricator 是一个关键节点,可以支持代码审查、代码静态检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前后端联调等关键开发工作。这一组工作就是上面提到的一个关键的、小范围的流程。
最近几年由于 IDE 的发展,Nuclide 成为了一个新的重要节点。开发者可以在 Nuclide 里直接进行高效的代码开发,以及代码审查等一系列工作。类似地,Google 的 WebIDE 也是工具链的一个重要节点。
从我个人的经验看,这种网状结构提供的灵活性,对提高开发效率和提升开发体验,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点间的融合,也是为了保证节点间的联动顺畅。也就是模糊节点间的边界,让功能在节点之间的流动更顺畅。在这一方面,我见到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职能团队提供平台和工具,让全栈工程师能够自己处理端到端的工作。比如,测试团队提供测试平台和工具,运维团队提供运维平台和工具,这些平台和工具可以通过服务化自助使用。
比如,在 Facebook 没有专职的测试人员,只有测试工具团队,运维人员也很少,主要是提供大量的工具让开发人员能够自己进行测试、运维的基本工作,实现开发人员在“开发、测试、运维”这几个步骤上的全栈工作。因为开发人员对自己开发的功能最为熟悉,所以这种端到端的全栈工作方式,可以让开发和调测效率达到最高。在国内,我看到阿里云效也在推荐这种方式。
第四,发现整个流程中的瓶颈,并解决它们。约束理论创始人艾利 · 高德拉特(Eliyahu Moshe Goldratt)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了解决约束的聚焦五步法,至今仍然适用软件研发这个价值流体系。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找到系统中的瓶颈;
- 第二步,最大限度地利用(Exploit)瓶颈,尽量通过提高效能的办法解决瓶颈;
- 第三步,让企业的所有其他活动都让步于瓶颈改善工作;
- 第四步,打破(Elevate)瓶颈,如果第二、三步无效,就通过给瓶颈节点增加资源的方法来解决瓶颈;
- 第五步,重返(Repeat)第一步,找出新的瓶颈,持续改善。
具体的实践有可视化和复盘。
在可视化方面,粘上便利贴的白板,或是像 Trello 那样的电子看板就是很好的工具。
图 5 可视化实践示意图
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我们一般把这种任务卡片化的系统叫做看板,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看板”,只是一个任务可视化的面板而已。
真正的“看板”是信号卡片,用来表示流水线系统可以增加新的工作项了。后面我会详细介绍。通过任务可视化,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哪一个环节的任务特别多,卡住了,也就是瓶颈在哪儿。另外,前面文章提过的累积流程图,也是发现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
另外,统计图表和仪表板也是很不错的工具。在 Facebook,任务管理系统、部署系统、代码审查系统的 API 是开放的,各个团队可以方便地查询数据制作图表。在仪表板方面,2014 年的时候就有 4 个系统可使用。大部分的统计图表和仪表板,都是非工具团队自己开发出来并最终推广全公司使用,定制功能也很强。
在复盘方面,Facebook 做得也很好。他们有一个 SEV 复盘系统,用来记录公司发生的重要事故进行复盘。每个团队也会不定期地复盘,以定位瓶颈问题并提高。
举一个复盘方法的例子。我在国内某公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团队在协作上配合不积极,出了问题不是先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想方设法甩锅。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入了线上事故回溯讨论会,每两周一次,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讨论,重在根因分析和以后如何避免,并事前强调目的不是追责。因为,每个故障分析都能暴露出藏在深处的问题,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团队间的信任效果都很好。
小结
优化流程,是提高研发效能的第一步。我们应该按照目标、原则和具体实践的顺序学习和使用各种方法论,选择和配置最适合自己团队的工程实践。
我基于 Facebook、Google 等高效能公司的实践,并结合对精益、看板、敏捷等方法论的思考,给你介绍了“寻找用户价值”和“提高用户价值的流动效率”两条目标,以及它们对应的 6 条原则和若干具体实践。
从我的经验来看,高效的研发工作流,对产品质量和研发速度至关重要,同时可以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进而保证持续的高效产出,提高研发效能。
Facebook 在流程方面的实践,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以实用主义的态度,从原则出发,灵活优化流程。在 Facebook 的几年时间里,我并没有听到很多新方法论的时髦术语,但是公司的很多实践却和这些方法论的原则是一致的,甚至是超前这些方法论的。
比如,在 DevOps 流行前的很多年,Facebook 就开始了打通开发和部署的工作,以及推行全栈工程师的工作方式。
从实际出发、以终为始的实用主义,是我从 Facebook 学到的高效研发的最重要原则,没有之一。
思考题
你理解的精益看板,跟文中提到的任务可视化白板一样吗?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感谢你的收听,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分享你的观点,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