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继承和多态:面向对象运行期的动态特性
文章目录
面向对象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在“09 | 面向对象:实现数据和方法的封装”中,我们了解了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也探讨了对象成员的作用域和生存期特征等内容。本节课,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面向对象的另外两个重要特征:继承和多态。
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没有在封装特性之后,马上讲继承和多态呢?那是因为继承和多态涉及的语义分析阶段的知识点比较多,特别是它对类型系统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挑战,所以我们先掌握语义分析,再了解这部分内容,才是最好的选择。
继承和多态对类型系统提出的新概念,就是子类型。我们之前接触的类型往往是并列关系,你是整型,我是字符串型,都是平等的。而现在,一个类型可以是另一个类型的子类型,比如我是一只羊,又属于哺乳动物。这会导致我们在编译期无法准确计算出所有的类型,从而无法对方法和属性的调用做完全正确的消解(或者说绑定)。这部分工作要留到运行期去做,也因此,面向对象编程会具备非常好的优势,因为它会导致多态性。这个特性会让面向对象语言在处理某些类型的问题时,更加优雅。
而我们要想深刻理解面向对象的特征,就必须了解子类型的原理和运行期的机制。所以,接下来,我们从类型体系的角度理解继承和多态,然后看看在编译期需要做哪些语义分析,再考察继承和多态的运行期特征。
从类型体系的角度理解继承和多态
**继承的意思是一个类的子类,自动具备了父类的属性和方法,除非被父类声明为私有的。**比如一个类是哺乳动物,它有体重(weight)的属性,还会做叫 (speak) 的操作。如果基于哺乳动物这个父类创建牛和羊两个子类,那么牛和羊就自动继承了哺乳动物的属性,有体重,还会叫。
所以继承的强大之处,就在于重用。也就是有些逻辑,如果在父类中实现,在子类中就不必重复实现。
**多态的意思是同一个类的不同子类,在调用同一个方法时会执行不同的动作。**这是因为每个子类都可以重载掉父类的某个方法,提供一个不同的实现。哺乳动物会“叫”,而牛和羊重载了这个方法,发出“哞~”和“咩~”的声音。这似乎很普通,但如果创建一个哺乳动物的数组,并在里面存了各种动物对象,遍历这个数组并调用每个对象“叫”的方法时,就会发出“哞~”“咩~”“喵~”等各种声音,这就有点儿意思了。
下面这段示例代码,演示了继承和多态的特性,a 的 speak() 方法和 b 的 speak() 方法会分别打印出牛叫和羊叫,调用的是子类的方法,而不是父类的方法:
|
|
所以,多态的强大之处,在于虽然每个子类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按照统一的方式使用它们,做到求同存异。以前端工程师天天打交道的前端框架为例,这是最能体现面向对象编程优势的领域之一。
前端界面往往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小组件,比如静态文本、可编辑文本、按钮等等。如果我们想刷新组件的显示,没必要针对每种组件调用一个方法,把所有组件的类型枚举一遍,可以直接调用父类中统一定义的方法 redraw(),非常简洁。即便将来添加新的前端组件,代码也不需要修改,程序也会更容易维护。
**总结一下:**面向对象编程时,我们可以给某个类创建不同的子类,实现一些个性化的功能;写程序时,我们可以站在抽象度更高的层次上,不去管具体的差异。
如果把上面的结论抽象成一般意义上的类型理论,就是子类型(subtype)。
子类型(或者动名词:子类型化),是对我们前面讲的类型体系的一个补充。
子类型的核心是提供了 is-a 的操作。也就是对某个类型所做的所有操作都可以用子类型替代。因为子类型 is a 父类型,也就是能够兼容父类型,比如一只牛是哺乳动物。
这意味着只要对哺乳动物可以做的操作,都可以对牛来做,这就是子类型的好处。它可以放宽对类型的检查,从而导致多态。你可以粗略地把面向对象的继承看做是子类型化的一个体现,它的结果就是能用子类代替父类,从而导致多态。
子类型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就是像 Java 和 C++ 语言,需要显式声明继承了什么类,或者实现了什么接口。这种叫做名义子类型(Nominal Subtyping)。
另一种是结构化子类型(Structural Subtyping),又叫鸭子类型(Duck Type)。也就是一个类不需要显式地说自己是什么类型,只要它实现了某个类型的所有方法,那就属于这个类型。鸭子类型是个直观的比喻,如果我们定义鸭子的特征是能够呱呱叫,那么只要能呱呱叫的,就都是鸭子。
了解了继承和多态之后,我们看看在编译期如何对继承和多态的特性做语义分析。
如何对继承和多态的特性做语义分析
针对哺乳动物的例子,我们用前面语义分析的知识,看看如何在编译期针对继承和多态做语义分析,也算对语义分析的知识点进行应用和复盘。
首先,从类型处理的角度出发,我们要识别出新的类型:Mammal、Cow 和 Sheep。之后,就可以用它们声明变量了。
第二,我们要设置正确的作用域。
从作用域的角度来看,一个类的属性(或者说成员变量),是可以规定能否被子类访问的。以 Java 为例,除了声明为 private 的属性以外,其他属性在子类中都是可见的。所以父类的属性的作用域,可以说是以树状的形式覆盖到了各级子类:
第三,要对变量和函数做类型的引用消解。
也就是要分析出 a 和 b 这两个变量的类型。那么 a 和 b 的类型是什么呢?是父类 Mammal?还是 Cow 或 Sheep?
注意,代码里是用 Mammal 来声明这两个变量的。按照类型推导的算法,a 和 b 都是 Mammal,这是个 I 属性计算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编译期,我们无法知道变量被赋值的对象确切是哪个子类型,只知道声明变量时,它们是哺乳动物类型,至于是牛还是羊,就不清楚了。
你可能会说:“不对呀,我在编译的时候能知道 a 和 b 的准确类型啊,因为我看到了 a 是一个 Cow 对象,而 b 是一个 Sheep,代码里有这两个对象的创建过程,我可以推导出 a 和 b 的实际类型呀。”
没错,语言的确有自动类型推导的特性,但你忽略了限制条件。比如,强类型机制要求变量的类型一旦确定,在运行过程就不能再改,所以要让 a 和 b 能够重新指向其他的对象,并保持类型不变。从这个角度出发,a 和 b 的类型只能是父类 Mammal。
所以说,编译期无法知道变量的真实类型,可能只知道它的父类型,也就是知道它是一个哺乳动物,但不知道它具体是牛还是羊。这会导致我们没法正确地给 speak() 方法做引用消解。正确的消解,是要指向 Cow 和 Sheep 的 speak 方法,而我们只能到运行期再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如何在运行期实现方法的动态绑定。
如何在运行期实现方法的动态绑定
在运行期,我们能知道 a 和 b 这两个变量具体指向的是哪个对象,对象里是保存了真实类型信息的。具体来说,在 playscript 中,ClassObject 的 type 属性会指向一个正确的 Class,这个类型信息是在创建对象的时候被正确赋值的:
在调用类的属性和方法时,我们可以根据运行时获得的,确定的类型信息进行动态绑定。下面这段代码是从本级开始,逐级查找某个方法的实现,如果本级和父类都有这个方法,那么本级的就会覆盖掉父类的,这样就实现了多态:
|
|
如果当前类里面没有实现这个方法,它可以直接复用某一级的父类中的实现,这实际上就是继承机制在运行期的原理。
你看,只有了解运行期都发生了什么,才能知道继承和多态是怎么发生的吧。
这里延伸一下。我们刚刚谈到,在运行时可以获取类型信息,这种机制就叫做运行时类型信息(Run Time Type Information, RTTI)。C++、Java 等都有这种机制,比如 Java 的 instanceof 操作,就能检测某个对象是不是某个类或者其子类的实例。
汇编语言是无类型的,所以一般高级语言在编译成目标语言之后,这些高层的语义就会丢失。如果要在运行期获取类型信息,需要专门实现 RTTI 的功能,这就要花费额外的存储开销和计算开销。就像在 playscript 中,我们要在 ClassObject 中专门拿出一个字段来存 type 信息。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如何在运行期获得类型信息,实现方法的动态绑定。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运行期的对象的逐级初始化机制。
继承情况下对象的实例化
在存在继承关系的情况下,创建对象时,不仅要初始化自己这一级的属性变量,还要把各级父类的属性变量也都初始化。比如,在实例化 Cow 的时候,还要对 Mammal 的成员变量 weight 做初始化。
所以我们要修改 playscript 中对象实例化的代码,从最顶层的祖先起,对所有的祖先层层初始化:
|
|
在逐级初始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先执行缺省的成员变量初始化,也就是变量声明时所带的初始化部分,然后调用这一级的构造方法。如果不显式指定哪个构造方法,就会执行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不过有的时候,子类会选择性地调用父类某一个构造方法,就像 Java 可以在构造方法里通过 super() 来显式地调用父类某个具体构造方法。
如何实现 this 和 super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继承和多态在编译期和运行期的特性。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示例程序,把本节课的所有知识复盘检验一下,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也加深对 this 和 super 机制的理解。
这个示例程序是用 Java 写的,在 Java 语言中,为面向对象编程专门提供了两个关键字:this 和 super,这两个关键字特别容易引起混乱。
比如在下面的 ThisSuperTest.Java 代码中,Mammal 和它的子类 Cow 都有 speak() 方法。如果我们要创建一个 Cow 对象,会调用 Mammal 的构造方法 Mammal(int weight),而在这个构造方法里调用的 this.speak() 方法,是 Mammal 的,还是 Cow 的呢?
|
|
运行结果如下:
|
|
答案是 Cow 的 speak() 方法,而不是 Mammal 的。怎么回事?代码里不是调用的 this.speak() 吗?怎么这个 this 不是 Mammal,却变成了它的子类 Cow 呢?
其实,在这段代码中,this 用在了三个地方:
- this.weight 是访问自己的成员变量,因为成员变量的作用域是这个类本身,以及子类。
- this() 是调用自己的另一个构造方法,因为这是构造方法,肯定是做自身的初始化。换句话说,构造方法不存在多态问题。
- this.speak() 是调用一个普通的方法。这时,多态仍会起作用。运行时会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来绑定到 Cow 的 speak() 方法上。
只不过,在 Mammal 的构造方法中调用 this.speak() 时,虽然访问的是 Cow 的 speak() 方法,打印的是 Cow 中定义的 weight 成员变量,但它的值却是 0,而不是成员变量声明时“int weight = 300;”的 300。为什么呢?
要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需要理解多层继承情况下对象的初始化过程。在 Mammal 的构造方法中调用 speak() 的时候,Cow 的初始化过程还没有开始呢,所以“int weight = 300;”还没有执行,Cow 的 weight 属性还是缺省值 0。
怎么样?一个小小的例子,却需要用到三个方面的知识:面向对象的成员变量的作用域、多态、对象初始化。Java 程序员可以拿这个例子跟同事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很好玩。
讨论完 this,super 就比较简单了,它的语义要比 this 简单,不会出现歧义。super 的调用,也是分成三种情况:
- super.weight。这是调用父类或更高的祖先的 weight 属性,而不是 Cow 这一级的 weight 属性。不一定非是直接父类,也可以是祖父类中的。根据变量作用域的覆盖关系,只要是比 Cow 这一级高的就行。
- super(200)。这是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必须是直接父类的。
- super.speak()。跟访问属性的逻辑一样,是调用父类或更高的祖先的 speak() 方法。
课程小结
这节课我带你实现了面向对象中的另两个重要特性:继承和多态。在这节课中,我建议你掌握的重点内容是:
- 从类型的角度,面向对象的继承和多态是一种叫做子类型的现象,子类型能够放宽对类型的检查,从而支持多态。
- 在编译期,无法准确地完成对象方法和属性的消解,因为无法确切知道对象的子类型。
- 在运行期,我们能够获得对象的确切的子类型信息,从而绑定正确的方法和属性,实现继承和多态。另一个需要注意的运行期的特征,是对象的逐级初始化过程。
面向对象涉及了这么多精彩的知识点,拿它作为前端技术原理篇的最后一讲,是正确的选择。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讲完了前端技术的原理篇,也如约拥有了一门具备丰富特性的脚本语言,甚至还支持面向对象编程、闭包、函数式编程这些很高级的特性。一般的应用项目所需要的语言特性,很难超过这个范围了。接下来的两节,我们就通过两个具体的应用案例,来检验一下学到的编译原理前端技术,看看它的威力!
一课一思
本节课我们深入讨论了面向对象的继承和多态特征。那么你所熟悉的框架,有没有充分利用继承和多态的特点实现一些很有威力的功能?或者,你有没有利用多态的特点,写过一些比较有用的类库或框架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经验。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也欢迎你将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本节课的示例代码我放在了文末,供你参考。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