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高效运行:编译器的后端技术
文章目录
前 18 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编译器的前端技术,它的重点,是让编译器能够读懂程序。无结构的代码文本,经过前端的处理以后,就变成了 Token、AST 和语义属性、符号表等结构化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实现简单的脚本解释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我们的前端处理工作确实理解了程序代码,否则程序不可能正确执行嘛。
实际上,学完前端技术以后,我们已经能做很多事情了,比如让软件有自定义功能,就像我们在15 讲中提到的报表系统,这时,不需要涉及编译器后端技术。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继续把程序编译成机器能读懂的代码,并高效运行。这时,我们就面临了三个问题:
1. 我们必须了解计算机运行一个程序的原理(也就是运行期机制),只有这样,才知道如何生成这样的程序。
2. 要能利用前端生成的 AST 和属性信息,将其正确翻译成目标代码。
3. 需要对程序做尽可能多的优化,比如让程序执行效率更高,占空间更少等等。
弄清这三个问题,是顺利完成编译器后端工作的关键,本节课,我会让你对程序运行机制、生成代码和优化代码有个直观的了解,然后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将这些问题逐一击破。
弄清程序的运行机制
总的来说,编译器后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给你一台计算机,你怎么生成一个可以运行的程序,然后还能让这个程序在计算机上正确和高效地运行?
我画了一个模型:
基本上,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两个硬件:
- **一个是 CPU,它能接受机器指令和数据,并进行计算。**它里面有寄存器、高速缓存和运算单元,充分利用寄存器和高速缓存会让系统的性能大大提升。
- **另一个是内存。**我们要在内存里保存编译好的代码和数据,还要设计一套机制,让程序最高效地利用这些内存。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程序要受某个操作系统的管理,所以也要符合操作系统的一些约定。但有时候我们的程序也可能直接跑在硬件上,单片机和很多物联网设备采用这样的结构,甚至一些服务端系统,也可以不跑在操作系统上。
你可以看出,编译器后端技术跟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必须清楚地理解计算机程序是怎么运行的,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探讨如何编译生成这样的程序。
所以,我会在下一节课,也就是21 讲,将运行期的机制讲清楚,比如内存空间如何划分和组织;程序是如何启动、跳转和退出的;执行过程中指令和数据如何传递到 CPU;整个过程中需要如何跟操作系统配合,等等。
也有的时候,我们的面对的机器是虚拟机,Java 的运行环境就是一个虚拟机(JVM),那我们需要就了解这个虚拟机的特点,以便生成可以在这个虚拟机上运行的代码,比如 Java 的字节码。同时,字节码有时仍然需要编译成机器码。
在对运行期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就有底气来进行下一步了,生成符合运行期机制的代码。
生成代码
编译器后端的最终结果,就是生成目标代码。如果目标是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就像 C 语言程序那样,那这个目标代码指的是汇编代码。而如果运行目标是 Java 虚拟机,那这个目标代码就是指 JVM 的字节码。
基于我们在编译器前端所生成的成果,我们其实可以直接生成汇编代码,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会带你做一个这样的尝试。
你可能惧怕汇编代码,觉得它肯定很难,能写汇编的人一定很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偏见,因为汇编代码并不难写,为什么呢?
其实汇编没有类型,也没有那么多的语法结构,它要做的通常就是把数据拷贝到寄存器,处理一下,再保存回内存。所以,从汇编语言的特性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复杂到哪儿去。
你如果问问硬件工程师就知道了,因为他们经常拿汇编语言操作寄存器、调用中断,也没多难。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汇编的基础机制太简单,而且不太安全,用它编写程序的效率太低,所以现在直接用汇编写的程序,都是处理很小、很单一的问题,我们不会再像阿波罗登月计划那样,用汇编写整个系统,这个项目的代码最近已经开源了,如果现在用高级语言去做这项工作,会容易得多,还可以像现在的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一样实现更多的功能。
所以,在 22 和 23 讲,我会带你从 AST 直接翻译成汇编代码,并编译成可执行文件,这样你就会看到这个过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你对汇编代码的恐惧感,也会就此消失了。
当然,写汇编跟使用高级语言有很多不同,**其中一点就是要关心 CPU 和内存这样具体的硬件。**比如,你需要了解不同的 CPU 指令集的差别,你还需要知道 CPU 是 64 位的还是 32 位的,有几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可以用于什么指令,等等。但这样导致的问题是,每种语言,针对每种不同的硬件,都要生成不同的汇编代码。你想想看,一般我们设计一门语言要支持尽可能多的硬件平台,这样的工作量是不是很庞大?
所以,为了降低后端工作量,提高软件复用度,就需要引入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IR)的机制,它是独立于具体硬件的一种代码格式。各个语言的前端可以先翻译成 IR,然后再从 IR 翻译成不同硬件架构的汇编代码。如果有 n 个前端语言,m 个后端架构,本来需要做 m*n 个翻译程序,现在只需要 m+n 个了。这就大大降低了总体的工作量。
甚至,很多语言主要做好前端就行了,后端可以尽量重用已有的库和工具,这也是现在推出新语言越来越快的原因之一。像 Rust 就充分利用了 LLVM,GCC 的各种语言,如 C、C++、Object C 等,也是充分共享了后端技术。
IR 可以有多种格式,在第 24 讲,我们会介绍三地址代码、静态单赋值码等不同的 IR。比如,“x + y * z”翻译成三地址代码是下面的样子,每行代码最多涉及三个地址,其中 t1 和 t2 是临时变量:
|
|
Java 语言生成的字节码也是一种 IR,我们还会介绍 LLVM 的 IR,并且基于 LLVM 这个工具来加速我们后端的开发。
其实,IR 这个词直译成中文,是“中间表示方式”的意思,不一定非是像汇编代码那样的一条条的指令。所以,AST 其实也可以看做一种 IR。我们在前端部分实现的脚本语言,就是基于 AST 这个 IR 来运行的。
每种 IR 的目的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 AST 主要用于前端的工作。
- Java 的字节码,是设计用来在虚拟机上运行的。
- LLVM 的中间代码,主要是用于做代码翻译和编译优化的。
- ……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各种语言翻译成中间代码,再针对每一种目标架构,通过一个程序将中间代码翻译成相应的汇编代码就可以了。然而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还必须对代码进行优化。
代码分析和优化
生成正确的、能够执行的代码比较简单,可这样的代码执行效率很低,因为直接翻译生成的代码往往不够简洁,比如会生成大量的临时变量,指令数量也较多。因为翻译程序首先照顾的是正确性,很难同时兼顾是否足够优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高级语言本身的限制和程序员的编程习惯,也会导致代码不够优化,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代码做优化。程序员在比较各种语言的时候,一定会比较它们的性能差异。一个语言的性能太差,就会影响它的使用和普及。
实际上,就算是现在常见的脚本语言,如 Python 和 JavaScript,也做了很多后端优化的工作,包括编译成字节码、支持即时编译等,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从谷歌支持的开源项目 V8 开始,JavaScript 的性能获得了巨大的提高,这才导致了 JavaScript 再一次的繁荣,包括支持体验更好的前端应用和基于 Node.js 的后端应用。
优化工作又分为**“独立于机器的优化”和“依赖于机器的优化”**两种。
独立于机器的优化,是基于 IR 进行的。它可以通过对代码的分析,用更加高效的代码代替原来的代码。比如下面这段代码中的 foo() 函数,里面有多个地方可以优化。甚至,我们连整个对 foo() 函数的调用,也可以省略,因为 foo() 的值一定是 101。这些优化工作在编译期都可以去做。
|
|
上面的代码,通过优化,可以消除很多冗余的逻辑。这就好比你正在旅行,先从北京飞到了上海,然后又飞到厦门,最后飞回北京。然后你朋友问你现在在哪时,你告诉他在北京。那么他虽然知道你在北京,但并没有意识到你已经在几个城市折腾了一圈,因为他只关心你现在在哪儿,并不关心你的中间过程。我们在给 a 赋值的时候,只需要知道这个值是 101 就行了。完全不需要在运行时去兜一大圈来计算。
计算机代码里有很多这种需要优化的情形。我们在 27 和 28 讲会介绍多种优化技术,比如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常数折叠、拷贝传播、删除公共子表达式等,其中数据流分析方法比较重要,会重点介绍。
**依赖于机器的优化,则是依赖于硬件的特征。**现代的计算机硬件设计了很多特性,以便提供更高的处理能力,比如并行计算能力,多层次内存结构(使用多个级别的高速缓存)等等。编译器要能够充分利用硬件提供的性能,比如:
- **寄存器优化。**对于频繁访问的变量,最好放在寄存器中,并且尽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寄存器,不让其中一些空着,有不少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教材上一般提到的是染色算法;
- **充分利用高速缓存。**高速缓存的访问速度可以比内存快几十倍上百倍,所以我们要尽量利用高速缓存。比如,某段代码操作的数据,在内存里尽量放在一起,这样 CPU 读入数据时,会一起都放到高速缓存中,不用一遍一遍地重新到内存取。
- **并行性。**现代计算机都有多个内核,可以并行计算。我们的编译器要尽可能把充分利用多个内核的计算能力。这在编译技术中是一个专门的领域。
- **流水线。**CPU 在处理不同的指令的时候,需要等待的时间周期是不一样的,在等待某些指令做完的过程中其实还可以执行其他指令。就比如在星巴克买咖啡,交了钱就可以去等了,收银员可以先去处理下一个顾客,而不是要等到前一个顾客拿到咖啡才开始处理下一个顾客。
- **指令选择。**有的时候,CPU 完成一个功能,有多个指令可供选择。而针对某个特定的需求,采用 A 指令可能比 B 指令效率高百倍。比如 X86 架构的 CPU 提供 SIMD 功能,也就是一条指令可以处理多条数据,而不是像传统指令那样一条指令只能处理一条数据。在内存计算领域,SIMD 也可以大大提升性能,我们在第 30 讲的应用篇,会针对 SIMD 做一个实验。
- **其他优化。**比如可以针对专用的 AI 芯片和 GPU 做优化,提供 AI 计算能力,等等。
可以看出来,做好依赖于机器的优化要对目标机器的体系结构有清晰的理解,如果能做好这些工作,那么开发一些系统级的软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实际上,数据库系统、大数据系统等等,都是要融合编译技术的。
总结起来,在编译器中需要对代码进行的优化非常多。因此,这部分工作也是编译过程中耗时最长、最体现某个编译器的功力的一类工作,所以更值得引起你的重视。
课程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编译器的后端技术做了概述。你了解到要做好后端工作,必须熟悉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程序的运行时机制;还要从前端生成中间代码,然后基于中间代码生成针对不同平台的目标代码;最后,需要对代码做各种优化工作,包括独立于机器的优化和依赖于机器的优化。
刚接触编译技术的时候,你可能会把视线停留在前端技术上,以为能做 Lexer、Parser 就是懂编译了。实际上,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比较成熟,有成熟的工具来支撑。**相对来说,后端的工作量更大,挑战更多,研究的热点也更多。**比如,人工智能领域又出现了一些专用的 AI 芯片和指令集,就需要去适配。
编译器的后端,要把高级语言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目标语言。它跟前端相比,关注点是不同的。前端关注的是正确反映了代码含义的静态结构,而后端关注的是让代码良好运行的动态结构。它们之间的差别,从我讲解“作用域”和“生存期”两个概念时就能看出来。作用域是前端的概念,而生存期是后端的概念。
其实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涉及了少量的后端技术的概念,比如生存期、栈桢,因为我们要让脚本语言运行起来。但这个运行环境比较简单,脚本的执行也是简单的基于 AST,所以性能是比较低的。但在后端部分,我们会实现一门静态编译型的语言,因此会对对运行期机制做更加深入的解读和实现。
如果能把后端技术学好,你对计算机底层运行机制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也会成为一名底子更加扎实的软件工程师。
一课一思
我们说编译器后端的任务是让程序适配硬件、高效运行。对于你所熟悉的程序语言,它的后端技术有什么特点呢?比如它采用了哪些技术使得性能更高,或者代码尺寸更小,或者能更好地兼容硬件?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经验和观点。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也欢迎你将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