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_云编程:云计算会如何改变编程模式?
文章目录
上一讲中,我分享了当前 3 个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编译技术的影响。今天我们把其中的云计算和编程模式、编译技术的之间的关系、前景再展开探讨一下。
总的来说,现在编写程序是越来越云化了,所以,我们简单地称作云编程就好了。
关于云编程,有很多有趣的问题:
1. 编程本身是否也能上云?在云上编程会跟本地开发有什么不同?
2. 如何编写云应用,来充分发挥云平台的能力?分为哪些不同的模式?
3. 为什么编写云应用那么复杂?如何降低这些复杂度?云原生应用的开发平台,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本节课,我就带你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希望借此帮助你对编程和云计算技术的关系做一个梳理,促使你更好地利用云计算技术。
首先,来看看如何实现云上编程。
实现云上编程
90 年代初,我在大学学习编程,宿舍几个人合买了一台 386 电脑。那个时候,我记得自己不太喜欢微软提供的 MFC 编程框架,这和 386 电脑没有浮点运算器,编译起来比较慢有关,编译一次使用 MFC 框架的,C++ 程序的时间,足够我看一页报纸的了。
喜欢编程的人,为了获得流畅的性能,电脑配置总是很高,虽然这足以满足 C/C++ 时代的编程需要,但进入 Java 时代后,因为应用结构越来越复杂,工程师们有时需要在笔记本或桌面电脑上,安装各种复杂的中间件,甚至还要安装数据库软件,这时,电脑的配置即便再高,也很难安装和配置好这么复杂的环境。那么到了云计算时代,挑战就更大了,比如,你能想象在电脑上安装 Hadoop 等软件,来做大数据功能的开发吗?
其实,编写一个小的应用还好,但现在的应用越来越复杂,所需的服务端资源越来越多。**以我最近参与的一个项目为例,**这个项目是采用微服务架构的一个企业应用,要想实现可扩展的性能、更好的功能复用,就要用到数据库、消息队列、容器服务、RPC 服务、分布式事务服务、API 服务等等很多基础设施,在自己的电脑上配置所有这些环境,是不大可能的。
因此,工程师们已经习惯于,在云上搭建开发和测试环境,这样,可以随需获取各种云端资源。
因为编程跟云的关系越发紧密,有些开发工具已经跟云平台有了一定的整合,方便开发者按需获取云端资源。比如,微软的 Visual Studio 支持直接使用 Azure 云上的资源。
再进一步,IDE 本身也可以云化,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云 IDE”。你的电脑只负责代码编辑的工作,代码本身放在云上,编译过程以及所需的类库也放在云上。Visual Studio Code 就具备 UI 和服务端分离的能力。还有一些服务商提供基于浏览器的 IDE,也是实现了前后端的分离。
我认为,未来的 IDE 可能会越来越云化,因为云 IDE 有很多优势,能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1. 易于管理的编程环境
编程环境完全配置在云上,不用在本地配置各种依赖项。
这一点,会给编程教育这个领域,提供很大的帮助。因为,学习编程的人能够根据需要,打开不同的编程环境,立即投入学习。反之,如果要先做很多复杂的配置才能开始学习,学习热情就会减退,一些人也就因此止步了。
其实,在软件开发团队中,你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新加入项目组的成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把开发环境搭建起来。因为他们需要安装各种软件,开通各种账号等等。那么,如果是基于云 IDE 开发的,这些麻烦都可以省掉。
2. 支持跨平台编程
有些编程所需要的环境,在本地很难配置,在云中开发就很简单。比如,可以用 Windows 电脑为 Linux 平台开发程序,甚至你可以在云上,为你的无人机开发程序,并下载到无人机上。
在为手机编程时,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是,适配各种不同型号的手机。这时,你只需要通过云 IDE,整合同样基于云的移动应用测试环境,就可以在成百上千种型号的手机上测试你的应用了。
3. 更强的计算能力
有些软件的编译非常消耗 CPU,比如,完整编译 LLVM 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而充分利用服务器的资源可以让编译速度更快。如果你从事 AI 方面的开发,体会会更深,AI 需要大量的算力,并且 GPU 和 TPU 都很昂贵,我们很难自己去搭建这样的开发环境。而基于云开发,你可以按需使用云上的 GPU、TPU 和 CPU 的计算能力。
4. 有利于开发过程的管理
开发活动集中到云上以后,会有利于各种管理工作。比如,很多软件项目是外包开发的,那么你可以想象,基于云编程的平台,甲乙双方的项目管理者,都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开发过程的大数据,也更容易做好源代码的保护。
5. 更好的团队协作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在网上编写文档,平心而论,线上文档工具并没有本地的 Office 软件功能强大,是什么因素让我们更加偏爱线上文档工具呢?就是它的协作功能。团队中的成员可以同时编辑一个文档,还可以方便地将这个文档在团队中分享。
**而我比较希望见到这样的场景,**那就是,程序员们可以基于同一个代码文件,进行点评和交互式的修改,这相当于基于云的结对编程,对于加强团队的知识分享、提升软件质量都会有好处。
**基于上述几点,我个人猜测:**编程这项工作,会越来越与云紧密结合。这样一来,不仅仅能方便地调取云端的资源,越来越多的编程环境也会迁移到云上。
既然提到了在云上编程的方式,那么接下来,我们从编译技术的视角,来探讨一下,如何编写能充分运用云计算强大威力的应用,这样,你会对云计算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如何编写云应用?
学习编译原理,你可能会有一个感受,那就是编程可以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进行。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抽象,把底层复杂的技术细节转换成上层简单的语义。
程序员最早是直接编写机器码,指令和寄存器都要直接用 0101 来表示。后来,冯·诺依曼的一个学生,发明了用助记符的方法(也就是汇编语言)简化机器码的编写。用汇编语言编程的时候,你仍然要使用指令和寄存器,但可以通过名称来引用,比如 34 讲中,用 pushq %rbp 这样的汇编指令来表示机器码 0x55。这就增加了一个抽象层次,用名称代替了指令和寄存器的编码。
而高级语言出现后,我们不再直接访问寄存器,而是使用变量、过程和作用域,抽象程度进一步增加。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使用的语言抽象程度越来越高,每一次抽象对下一层的复杂性做了屏蔽,因此使用起来越来越友好。**而编译技术,**则帮你一层层地还原这个抽象过程,重新转换成复杂的底层实现。
云计算的发展过程跟编译技术也很类似。云计算服务商们希望通过层层的抽象,来屏蔽底层的复杂性,让云计算变得更易用。
而且,通常来说,在较低的抽象层次上,你可以有更大的掌控力,而在更高的抽象层次上,则会获得更好的方便性。
**虚拟机是人们最早使用云资源的方式,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分割成多个虚拟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创建同一个虚拟机镜像的多个实例,形成集群。因为虚拟机包含了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所以占据空间比较大,启动一个实例的速度比较慢。
我们一般是通过编写脚本来管理软件的部署,每种软件的安装部署方式都不相同,系统管理的负担比较重。
**最近几年,容器技术变得流行起来。**容器技术可以用更轻量级的方式,分配和管理计算资源。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运行几十、上百个容器,启动新容器的速度也比虚拟机快了很多。
跟虚拟机模式相比,容器部署和管理软件模块的方式标准化了,我们通过 Kubernetes 这样的软件,编写配置文件来管理容器。从编译原理的角度出发,这些配置文件就是容器管理的 DSL,它用标准化的方式,取代了原来对软件配置进行管理的各种脚本。
**无服务器(Serverless)架构,或者叫做 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做了进一步的抽象。**你只要把一个个功能写成函数,就能被平台调用,来完成 Web 服务、消息队列处理等工作。这些函数可能是运行在容器中的,通过 Kubernetes 管理的,并且按照一定的架构来协调各种服务功能。
但这些技术细节都不需要你关心,**你会因此丧失一些掌控力,**比如,你不能自己去生成很多个线程做并行计算。不过,也因为需要你关心的技术细节变少了,编程效率会提高很多。
**上面三个层次,**每一级都比上一级的抽象层次更高。就像编译技术中,高级语言比汇编语言简单一样,使用无服务架构要比直接使用虚拟机和容器更简单、更方便。
但即使到了 FaaS 这个层次,编写一个云应用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还是要面临很多复杂性,比如,处理应用程序与大容量数据库的关系,实现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应用等等。那么能否再进一步抽象并简化云应用的开发?是否能通过针对云原生应用的编程平台,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审视一下,现在云编程仍然有哪些,需要被新的抽象层次消除掉的复杂性。
对云原生编程平台的需求:能否解决云应用的复杂性?
在《人月神话》里,作者把复杂性分为两种:
- 一种叫做本质复杂性(Essential Complexity),指的是你要解决的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是无法避免的。
- 一种叫做附属复杂性(Accidental Complexity),是指我们在解决本质问题时,所采用的解决方案而引入的复杂性。在我们现在的系统中,90% 的工作量都是用来解决附属复杂性的。
**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做一个电商系统,成本是多少?而我给出的回答是:可能几千块,也可能很多亿。
如果你理解我的答案,那意味着比较理解当前软件编程的复杂性问题。因为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会随着规模急剧上升。
像阿里那样的电商系统,需要成千上万位工程师来维护。它在双 11 的时候,一天的成交量要达到几千亿,接受几亿用户的访问,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数据一致性等维度,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复杂性不是线性叠加的,可能是相乘的。
比如,当一个软件服务 1 万个用户的时候,增加一个功能可能需要 100 人天的话;针对服务于 1 百万用户的系统,增加同样的功能,可能需要几千到上万人天。同样的,如果功能不变,只是用户规模增加,你同样要花费很多人天来修改系统。那么你可以看出,整体的复杂性是多个因素相乘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相加。
**这跟云计算的初衷是相悖的。**云计算最早承诺,当我们需要更多计算资源的时候,简单增加一下就行了。然而,现有软件的架构,其实离这个目标还很远。那有没有可能把这些复杂性解耦,使得复杂性的增长变成线性或多项式级别(这里是借助算法复杂性的理论)的呢?
我再带你细化地看一下附属复杂性的一些构成,以便加深你对造成复杂性的根源的理解。
1. 基础设施的复杂性
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你只需要写写业务逻辑、处理少量数据,采用很简单的架构就行了。但是编写大型应用,你必须关心软件运行的基础设施,比如,你是用虚拟机还是容器?你还要关心很多技术构成部分,比如 Kubernetes、队列、负载均衡器、网络、防火墙、服务发现、系统监控、安全、数据库、分片、各种优化,等等。
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复杂性,要花费你很多时间。像无服务器架构这样的技术,已经能够帮你屏蔽部分的复杂性,但还不够,仍然有很多复杂性因素需要找到解决方案。举个例子。
大多数商业应用都要很小心地处理跟数据库的关系,因为一旦数据出错(比如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出错),就意味着重大的商业损失。你要根据应用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要根据容量设计数据库分片的方案;要根据数据分析的需求设计数据仓库方案,以及对应的 ETL 程序。
**一个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数据处理的逻辑分布在几个微服务中,要让它们对数据的修改满足事务特征,所以你要在代码里添加与分布式事务有关的逻辑。
那么,能否由云原生的开发平台来自动处理所有这些事情?我们只需要做业务对象(比如订单)的逻辑设计,把上述所有技术细节都隐藏起来呢?
2. 部署复杂性
大型软件从编写代码,到部署,再到生产环境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源代码可能有多个分支,需要进行合并;
- 需要能够正确地编译;
- 编译后的成果,要打包成可部署的对象,比如容器镜像;
- 要对需要发布的模块进行测试,确保不会因为这次发布而造成很多 bug;
- 要对数据库的结构、基础数据等做必要的修改;
- 新版本的软件上线,有时候不是全部上线,而是先让一部分用户使用,然后再针对所有用户;
- 如果上线的特性出现问题,需要能够回滚到原来的版本。
是不是很复杂?那么,这样的复杂性,是否也可以由云原生的开发平台隐藏起来呢?
3.API 的复杂性
我们在写云应用的时候,需要通过 API 来调用别的服务。你需要处理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包括 API 访问的权限、访问次数的限制、错误处理、不同的 RPC 协议和调用约定,以及相同的功能在不同的云平台上使用不同的 API。
**那么我的问题是:**能否让 API 调用跟普通语言的函数调用一样简单,让开发平台来处理上述复杂性呢?
**回答上面 3 个问题,并不简单。**但是,根据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规律,我们总是会想办法建立更高的抽象层次,把复杂性隐藏在下层。就像高级语言隐藏了寄存器和内存管理的复杂性一样。
这样看来,解决云计算的复杂性,要求新的编程语言从更高的一个抽象层次上,做编译、转换和优化。我们只需要编写业务逻辑就可以了,当应用规模扩大时,真的只需要增加计算资源就行了;当应用需求变化时,也只需要修改业务逻辑,而不会引起技术细节上的很多工作量。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软件,就是云原生的编程语言及其基础设施。
而现在的技术进步已经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容器技术、无服务器架构、处理大数据的 Map/Reduce 架构等,为云原生的编程语言准备好了素材。
**我相信,**在很多应用领域,我们其实可以降低对掌控力的要求,从而获取更大的方便性的。比如,对于大多数企业应用来说(比如 ERP、CRM 等),进行的都是以业务数据为核心的处理,也就是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处理。
这些应用都具备相对一致的模式,通过更高的抽象层次,去除各种附属复杂性是有可能的。像这样的针对数据库编程的特定领域的云原生编程平台,会比较容易成功。
课程小结
本节课,我带你围绕“云编程”这个话题,剖析了云计算技术怎样和编程结合。我希望以下几个观点会对你有所启发:
1. 编程环境会逐渐跟云平台结合起来,不仅仅是调用云上的资源,还可能实现编程环境本身的云化。
2. 编译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处理计算问题,云计算技术也有类似的不同级别的抽象层次。一般来说,抽象层次越高,对技术细节的掌控力就越低,但是获得的便利性就越高。
3. 附属复杂性会让成本和工作量呈指数级上升,云原生编程平台的核心任务是去除附属复杂性。而我对于在特定领域,成功应用云原生编程平台,持乐观态度。
一课一思
那么,如果以后的编程环境都搬到云上,你会喜欢吗?为什么?另外,你的实际项目中遇到过哪些复杂性问题属于附属复杂性?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复杂性?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也欢迎你将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