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_习惯、启程、发现、精通:一个好产品的起步逻辑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苏杰。
今天这一讲是第三轮 MVP——Product 的第三讲,上一讲,我们谈了什么是好产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好产品的起步逻辑。
我在给一些新产品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场景一:产品经理做出了自认为完整的产品,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了,可用户拿到手里以后一脸茫然,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用的,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场景二:公司打了很多广告,在某个群体里也有了不少知名度,但每次和用户见面的时候总是听到对方说:“啊,我知道你们,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联系你们……”
场景三:用户用了产品一段时间以后,对里面的所有功能都很熟悉了,于是,渐渐地对产品失去了兴趣,不再使用。
以上这些场景,其实都是因为没有理解清楚产品早期的几大模块,没有做好产品起步的逻辑导致的。
产品如何起步?
这一讲,我们聊聊一款产品的起步,应该先做什么模块,后做什么模块。一款产品的起步是有个逻辑顺序的,《产品游戏化》一书里归纳出的逻辑顺序是:习惯打造、启程、发现、精通。以下,我们把“习惯打造”模块,简称为“习惯”模块。
需要注意的是,这和一个新用户使用产品的逻辑顺序并不相同,因为用户是按照“发现、启程、习惯、精通”来使用产品的。
习惯
我们先回到“做产品”的逻辑上来,它的第一个模块是习惯。
这要求你先打造出某个对用户有价值的闭环,用户来了,获得价值了,下一次还愿意来。这个最小的产品模块,已经可以用来做“留存假设”的验证,所以这也算是第三轮的 MVP 了,这里的 P 代表 Product。
启程
第二个要做的模块是启程,即用户的第一次体验。
之所以不用最先做启程,是因为产品的早期使用者,往往是高手行家,我们也常把这群人称作种子用户、天使用户,即便没人手把手指导,他们也能用得很溜。
所以,启程模块是产品的验证对象扩展开以后,做给相对的“新手用户”的,最常见的就是各种产品里的“新手上路”模块。
发现
然后是发现模块。
有了一批新人用户之后,我们算是验证完了启程与习惯模块,这时候产品应该进入推广阶段,开始做“发现”模块。
我们要发掘出用户在何时、何地会对产品产生第一印象,会通过什么渠道第一次接触产品。如果是手机 App 的话,用户在应用商店里看到的广告、搜索产品名称、下载安装,直到第一次点击打开 App 都算是发现模块。
精通
最后,也是第四个模块,是精通,这是最后要做的。
当产品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相当数量的用户对产品了如指掌,这时候才有必要给他们打造“精通”系统,让他们不断地收到新的刺激。这是高级功能,可以考虑让高级用户参与贡献,充分利用你最热情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和驱动力。
这时候,你已经在打造上一讲里提到的个体粘性、群体粘性了,这些特性的成功,会使产品拥有自己的正反馈闭环,也常常被叫做增长飞轮。
比如,服务产品里,让高级用户做志愿者,论坛里让高级用户做版主,游戏里让高级玩家做分区的督导者等等,都算是产品的精通模块。
有些产品,所有用户很快就精通了,基本上,这个产品也就没啥想象力了,比如手机里的手电筒 App 就算此类。
“知乎”的起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知乎你肯定知道,它是一个网络问答社区。
习惯
2010 年知乎上线,最开始它其实是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实行的是“邀请制”,邀请了两百多位用户,李开复、keso、和菜头等 KOL 都在其中。很显然,这是典型的高端市场切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几乎可以把知乎的用户画像定义为互联网精英人士,没有小白用户。
从这里你可以看到,知乎先打磨的就是核心的习惯模块——专业的问题、专业的回答。因为问题、回答的价值含量高,所以早期的种子用户粘性很高。
现在看来,这二百多人对知乎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他们定义了知乎的基因。他们中有很多人是科技创业者,他们的专业知识保证了回答的质量。而且,科技创业者多数都有一种“使命感”,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所以,是这帮人带来了知乎独特的讨论风气。
习惯模块打磨过程,其实也是给知乎社区积累“供给侧”内容和社区基因的过程,做到一定程度之后,知乎的早期参与者就需要在“继续小而美”还是“扩大影响力”两者之间做选择了。
启程
其实,大多数产品都会选择后者。于是,知乎开始做启程模块,这时候进来的用户越来越下沉,有了更多的小白用户,所以更需要引导。这时候,用户角色变多了,用户生态复杂了。
与之匹配的产品功能随之上线,比如第一次登录时让用户选择自己的职业或专业,以便匹配相关的问题和专题,然后,知乎小管家会给你发一封邮件,跟你说这么一段话:
“欢迎你来到知乎,一个认真、专业、友善的知识分享社区。在知乎,无论是满足好奇,或者解答疑惑,你都有机会找到可信赖的回答,你还可以与来自天南地北的知友,分享你的知识、经验、见解。”
这是用户教育的一部分,可以让后来者更容易融入已有的社区。
启程不仅仅是下沉用户的引导,另外一方面,我认为知乎的启程也包括内容的下沉——更友好的生活化内容,让小白用户也可以迅速上手。
比如问题:哪一瞬间你认为应该离职了?
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会对应着各色人等的故事,这显然比专业的问题和动辄几千字的回答要友好多了。
发现
第三步就是做发现模块。我认为知乎上线两年多以后的“开放注册”,本身就是算一个“发现”模块的大动作。
知乎对新用户的吸引,靠的主要是已有的内容和人,而知乎的特点又使得每个人进来能接触到的内容和人都是不同的,于是,这个社区是由无数个小圈子组成,它围绕各自擅长的东西和兴趣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在大多数小圈子都有了一些基础内容之后,开放注册才具备了实施的基础。
2013 年,知乎开放注册。
不到一年的时间,知乎注册用户迅速由 40 万攀升至 400 万,数据结果说明了时机选择得很正确。你要知道,产品和用户是协同演化的,在社区早期,“文化氛围”相对于“增长”来说更为重要,要忍住不要引入过多用户,不要让社区的氛围浓度降低。
知乎的增长,是先从一些信息流通较快的热门行业开始的,互联网、IT、金融,然后扩展到电影、医疗、娱乐、法律等等。任何一个领域在最开始都是只有零星的一两个问题,随着这个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用户产生更多内容,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再从无数内容中沉淀出优秀的那一部分,然后将内容细分,最后再扩展到周边,这个领域就逐步成长起来了。
再说一句,后来知乎做的一些周边产品,如实体玩偶、水杯,甚至线下大会,都属于增强品牌露出作用的产品,也都属于发现模块。
伴随着发现模块推进,知乎的用户越来越多,也催生了两个现象,一方面,涌现出一批红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乎大 V”,另一方面,整体的内容和用户质量也越来越参差不齐,所以,早期成名的大 V 出走的事件,始终困扰着知乎。
精通
而接下来的精通模块,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我们先说说知乎里和精通模块有关的商业化产品。从 2016 年 5 月的知乎 live 上线开始,到后来的值乎、付费咨询、专栏的打赏、电子书等等,都可以看出知乎在帮助大 V 变现上所做的努力。
在解答问题这件事上,最早的奉献精神已经让头部用户们疲惫,所以,增加了物质激励。知乎希望继续把优质用户留下,让优质内容的产出可持续化,毕竟这才是社区长盛不衰的根本。
精通模块里,还值得一说的是某领域下的官方认证、优秀回答者标签,这属于精神激励,让头部用户愿意更多地参与到社区内容的建设。
从这些关于个体粘性、群体粘性的努力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增长飞轮。简单地说,就是大 V 被激励,创作更多更好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小白用户;小白用户越来越多、粘性越来越高,给大 V 带来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激励;然后,雪球就越滚越大。
以上,就是我对知乎早期产品演化的管中窥豹。
吴晓波曾经在《腾讯传》的前言中说,“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我深以为然。想更深入理解产品起步的逻辑,还是得靠亲身经历和时间的沉淀。
产品起步的灵活运用
我们可以再说一个小例子,比如建设自己的自媒体,也可以用产品起步的框架来实践。我可以用“开微信公众号”为你举个例子。
当你要开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时候,你需要先打磨习惯模块,也就是建设核心内容,先准备好 N 篇干货文章,并且不断和目标用户互动,打磨公号的定位、文章的形式、写作的风格等等,最好能形成一批早期的忠实读者。
然后,你可以开始设计些额外的功能。比如,当一个陌生用户找到你的公众号,点击关注之后的一些引导功能,像欢迎语,自动回复,如何引导他看已有的精彩文章等等。
接着,在上述两个模块都有谱了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考虑推广了。这时,你可以和其他合适的公号互推,在相应的微信群、社区里做引流,甚至花一点点小钱来个付费推广。
最后,你得开始考虑已经沉淀下来的一批忠实用户,怎么给他们持续提供更多的价值。也许,可以做个小社群,和他们有更多的互动,具体怎么做,就靠你自己想了。
上面说的就是我们如果要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早期的几个起步环节的例子。
小结
用户使用产品的逻辑是依次经历四个模块:发现、启程、习惯、精通,但做产品的顺序应该是:习惯、启程、发现、精通。
这样的产品起步思维是有实用场景的,更适用于正在从小量用户逐步扩展到大量用户的产品。如果你服务的是少数大客户,第一次交付的产品就需要已经相对完整才行。
思考题
现在,对照着今天讲解的产品起步思维,你可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负责的产品,有没有缺了哪个模块?
你可以在留言区写出自己的答案,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补充阅读
书名:《腾讯传: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作者:吴晓波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