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__服务治理的宏观视角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七牛云许式伟。
服务治理的目标
很多开发人员可能会习惯地认为,把软件开发出来交付给用户是其工作的结束。但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产品或者产品里面的某项功能来说,把东西开发出来只是个开始,实际上这个产品或功能在其被取代或去除之前,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维护期。
上图是很基础的产品或功能的生命周期示意图。它并不只是对软件适用,而是对所有的商品适用。我们后面在“软件工程篇”中还会进一步探讨它。
对于这个示意图,我们核心需要理解的是两点:
其一,虽然功能开发阶段的成本是非常显性的,但是功能维护期,包括了功能迭代和售后维保,它的隐性成本往往更高。
其二,产品的功能开发期虽然有可能很短,但是它是起点,是源头。它每一分每一秒时间是怎么花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产品或功能的最终维护代价。
互联网的诞生,对今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虽然细究起来它进入民用市场还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它的发展速度只能以“恐怖”来形容。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软件,它不只是在功能上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提供健康的 24 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功能开发与维护的边界变得模糊,一些公司甚至每天都在发布新的版本。
要做到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实现的是软件治理,它们的关注点是如何让众多的软件一起融洽相处,感觉上好像自己在独享着物理的硬件资源。
而服务治理的核心目标,除了软件治理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确保这些软件能够真正做到 24 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而这,才是服务端操作系统的使命。
服务治理系统
在上一讲,我们已经介绍了部分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所带来的挑战。但我们上一讲的侧重点在业务架构,所以我们主要关注点放在了对业务架构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容,比如负载均衡和存储中间件。
从服务治理角度来说,把软件做出来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面对的第一件事情,是如何把它发布出去。这就需要涉及部署、升级和版本管理等相关的话题。
软件在线上成功跑了起来,为用户提供了服务,我们接着面临的挑战是怎么保证它不会挂掉。这涉及非常多层面的事情。
首先是怎么知道服务是不是挂了,这就涉及监控与报警。在发现服务挂掉后,需要考虑尽快把它重启起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微观上某个软件进程挂掉不能影响到正常的服务。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各类故障域,尽可能全面地把单点故障的风险消除掉。
单点故障消除,有可能会是个运维问题,但更多时候我们也得从软件的业务架构层面去解决它。
服务治理并没有那么简单纯粹。虽然在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可能自动化所有故障的恢复,但故障的可能性太多,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提前预知的,这意味着人工介入无可避免。
所以,互联网不只是产生了服务端开发这样的工种,同时也产生了运维,或者说业务 SRE 这样的工种。
SRE 全称是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 (网站可靠性工程师),这是 Google 引入的一个职位,后被各类公司所借鉴。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运维,SRE 也是一个特殊的工程师群体,和服务端开发一样,他们肩负着自己独特的使命。
从服务端近年来的发展来看,产业进化的方向无不与服务治理相关:如何保证服务 24 小时不间断地运行。
故障基本上是难于避免的。可以导致故障的因素非常多。我们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个层面。
其一,软硬件升级与各类配置变更。变更是故障的第一大问题源头。保证系统不出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不去升级。
但从用户的服务体验和竞争力的角度来说,升级又是必需的。所以这是一个服务端开发与 SRE 之间做平衡的问题。
其二,软硬件环境的故障也可能引发我们的服务异常。软硬件环境的故障包括:单机故障如硬盘坏、内存坏、网卡坏、系统死机失去响应或重启等。机房或机架故障如断网、断电等。区域性故障如运营商网络故障、DNS 服务商故障、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等。
对于一个规模化的服务系统,从不间断服务的角度,低概率的软硬件环境故障就会变成必然事件。比如我们考虑,假设一块硬盘的寿命是三年,也就是说每 1000 天可能会发生一次故障,但如果我们的服务集群有 1000 块硬盘,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都会坏一块盘。
其三,终端用户的请求也可能引发故障。比较典型的场景是秒杀类,短时间内大量的用户涌入,导致系统的承载能力超过规划,产生服务的过载。当然还有一些场景比如有针对性的恶意攻击、特定类型的用户请求导致的服务端资源大量消耗等,都可能引发服务故障。
所以,一个合理的服务治理系统,不只是需要能够及时反应业务系统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故障跟踪与排查的有效线索,方便业务 SRE 可以快速定位跟踪的根因(Root Cause),并进行及时的止损。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服务是正常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会遇到麻烦。从服务单例用户的角度来说,我们服务可能没有发生故障,但是我们的某个用户就是访问不了我们的服务,或者访问服务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从单例用户的支持角度,我们还需要考虑服务的可支持性。为什么我访问不了?为什么我点击某个按钮没有反应或者报错?如果我们不体系化去考虑这些问题,我们的售后支持将极其低效。
综上所述,一个服务治理系统看起来是这样的:
这很不容易。
服务治理的发展历程
服务治理的发展进程涉及面非常之广。有自动化,有业务架构改造,还有人力(SRE)。
最早,我们可能从最基本的脚本开始。我们可能 SSH 进入某一台机器,执行特定脚本。
最初的自动化努力给我们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和必不可少的经验。
脚本的适用性如何?怎么才能让单个脚本不是“任务”的抽象,而是“服务治理方法论”的结果?
我们的期望,是把服务治理建立成自治系统,而不是简单的自动化系统。
基于这样的思考,人们逐渐建立了基于物理机器资源的服务治理体系。脚本成为了平台。而平台的形成,正是脚本的抽象化、产品化、普适化的结果。
把一个服务实例绑定在某一台物理的服务器,虽然让服务视图看起来很直观,但是这种绑定让我们应对物理资源故障变得被动,同时也不利于服务器资源的充分利用。
所以虚拟机和容器技术的诞生,促使人们开始探索物理资源和应用服务之间的解耦。而一旦我们完成了这一步,服务的逻辑视图就完全语义化了,它与物理资源就只是一个应用的过程。物理资源环境发生任何故障,都可以迅速在新的硬件设备上重新构建。
对 SRE 来说,机器的损坏和生命周期管理基本上已经不需要任何操作了。硬件已经被池化。成千上万的机器加入系统,或者出现问题,被修复,这一切都不需要 SRE 的任何操作。
这意味着,随着系统的层次结构不断上升,我们完成了从手动触发,到自动触发,到自主化。
这正是今天 DCOS(数据中心操作系统)走的路。
结语
今天我们对本章服务治理篇做了概要的介绍。服务治理不是纯理论,没有简洁的抽象问题模型,我们面对的是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这些现实的复杂性,必然带来解决方案的复杂性。
直到今天为止,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被圆满解决。但是,它们的确已经在被解决的边缘。相关领域的探索与发展,日新月异。
如果你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思考与解读,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下一讲我们聊聊“事务与工程:什么是工程师思维”。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