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争。今天是春节,首先祝你在新的一年,学业进步,工作顺利。放假期间,也不要忘记学习啊!

到此为止,咱们的《设计模式之美》快要更新过半了。很多小伙伴反馈的问题我都看到了。这里我也来讲一下,到底该如何学习《设计模式之美》专栏,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

**《设计模式之美》专栏相对于我的另一个专栏《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来说,内容看似更容易,实际上却更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我写作的角度来说,《设计模式之美》要更加有难度。因为《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的知识点都比较明确,一篇讲一个数据结构或算法。我只需要把原理、实现讲清楚,再举个实战的例子就基本大功告成了。

但是,《设计模式之美》中的知识点就没那么明确了。每个知识点到底该如何讲,并没有太多的参考。特别是专栏的前一部分,设计原则和思想,我在写专栏的时候参考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不瞒你说,大部分现有资料都讲得很浅,而且“互相借鉴”的痕迹也很明显。如果你之前对设计原则、思想、模式有所了解,或者看过挺多相关的书籍,应该能发现,我的专栏跟其他书籍的讲解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这其中融入了我很多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也是我的专栏与其他书籍区别最大的地方。

相对应的,从你学习的角度来说,《设计模式之美》也更有难度。它的难跟算法的难还不大一样。算法是原理难、实现难,最后才是应用难。而设计模式正好相反,原理、实现都挺简单的,基本上你一看就会觉得懂了,但是真正的能把它用到项目中,还是比较难的。对于很多人来说,你问他个具体的设计原则、思想、模式的原理和实现,他都能回答得头头是道,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写出来的代码质量还是很差。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是,相关的知识点都过于抽象,通俗点将就是有点“假大空”,不够具体、不太能落地,所以导致理论和实践容易脱节。

所以,有些小伙伴总感觉《设计模式之美》学起来比《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要简单,容易看懂,实际上这是种错觉。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那你要警醒了,因为你可能并没有真正读懂专栏的精髓。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就讲讲,我为什么说你可能没有体会到文章的精髓,以及到底该如何来学习这个专栏。

1. 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虽然这个专栏的名字叫《设计模式之美》,但专栏内容并不局限于此。实际上,整个专栏是围绕着教你如何编写高质量代码来设计的。

在整个专栏中,我试图给你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所以,从内容上来讲,涵盖了编写高质量代码的方方面面,比如面向对象、设计原则、设计思想、编码规范、重构技巧、设计模式。虽然在有限的 100 篇文章、50 万字内,我可能没法儿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无比详细、全面,但我整理的这份知识框架,相当于给你指出了一个深入研究的方向,你可以按图索骥,积累起来会更快。先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再慢慢深入、各个攻破,这也是学习任何一门新技术、新知识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这里给你布置一个小任务,闭上眼睛,想一想整个专栏都会讲哪些内容?已经讲过的设计原则和思想,都讲了哪些内容?你能想起来多少?

2. 建立代码质量意识

实际上,建立正确的技术认知和技术观,比单纯学技术、学知识点更重要。

我举个例子,专栏中讲到单元测试的时候,并没有讲跟某个测试框架相关的技术点。因为我觉得这些很容易通过看文档学习,而我也不可能写得比文档更全面、更权威。实际上,通过那节课,我想要让你了解的是单元测试的好处,让你真正意识到单元测试的重要性,从心底认可这件事。还有,我在讲到重构的时候,也一直在强调要建立持续重构意识。整个专栏也都是在传递给你代码质量的重要性,让你意识到好代码和差代码的差别在哪里。

在学完专栏的时候,如果某些原则、思想、模式你记不大清了,那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在写代码的时候,能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代码质量,有意识地去打磨代码,对代码质量有所追求了,那就说明你入门了,也就达到了我们专栏学习的目的。至于具体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忘记,实际上并不碍事,多看几遍,多实践实践就好了。

这里,我也问你一个问题,你可以想一想,你写代码或者读别人代码的时候,是否开始思考代码质量问题呢?如果还没有,那再给你布置一个任务,在今后的一个月内,写代码前、中、后,都思考一下代码的扩展性、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等代码质量问题,看看自己编写的代码是否符合这些质量要求,有没有需要继续优化重构的地方。

3. 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说得特别好。同样听一个老师讲课,一个班级里面总有人会考 90 分,甚至满分,也会总会有人考不及格。差距在哪里呢?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你有没有用心学习。

类比到我们的专栏学习中,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跟听小说一样听一遍,收获肯定是甚微的,也就会出现常说的“过不几天就忘了”的情况。因为这是一种被动学习方法,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脑子里怎么会留住东西呢?相反,如果你能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遇到不会的、理解不了的知识点,自己主动去思考一下、查查资料,或者跟同事讨论一下,试着把专栏里的内容自己总结一下,认真思考每一个课后题,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被动学习强好几倍。

关于这一点,我也给你留个作业:找一篇你觉得还没有透彻理解的文章,花上一天的时间,把里面的代码自己实现一遍,把文章的重点内容自己思考、整理,输出成文章。你可以看看,这样是否要比单纯看一遍收获更多呢?

4. 多读几遍更有收获

《设计模式之美》专栏的内容都不难理解,每篇文章仅有四五千字,十几分钟的音频,但是,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如果你只是看一遍、听一遍,怎么能达到像我一样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呢?我自己在写专栏的时候,可是查阅了大量的文章和资料。有的时候,一篇文章我要写好几天,这期间有长时间、高强度的阅读、思考和揣摩。你如果都不愿意花跟我一样多的时间,怎么能期望跟我有一样的水平呢?

一个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受限于他的经历和经验的。如果你刚毕业不久,开发经验不多,看专栏的时候,难免会抓不住重点或者理解得不够透彻。那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把学习专栏看成一蹴而就的事情,看完一遍就丢在一边了,而是要反反复复进行学习。看一遍理论之后,你可以在项目中尝试着实践一下,然后回过头来再看一遍,直到没有新的知识点可以汲取为止。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持续很长时间,可能是 1 年、2 年甚至是 3 年、5 年,但只有这样,你才能积累出真正的能力、建立真正的竞争壁垒,而不只是学一些快餐知识、填补眼前的焦虑。

在《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专栏中,我也说过,你要做一个长一点的学习计划。实际上,学习《设计模式之美》专栏也是如此,毕竟这两门课都是比较基础的,而且跟我们平时的开发比较相关,多花点时间在基础的知识上,收益要远大于学习很多花哨的新技术、新框架。

关于这一点,我再给你布置一个作业:找专栏中一篇文章,反复读上 10 遍(当然是带着思考去读哈)。你看看是不是比只读一遍要理解得更透彻?是不是之前不能理解的地方自然就理解了呢?是不是每次读的时候都有新的收获?

5. 学会把代码写到极致

我经常说,写 100 段烂代码都不如写 1 段好代码,对代码能力的提高大。实际上,这个道理也可以应用到任何学习工作中,堆量只需要时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而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往往也能把其他很多事情做到极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某一行业做得很好,跨行去做另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也同样能做得非常好。牛人往往都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只能做到一般好,那你注定也只能做一个平凡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也布置一个作业给你:找一段你觉得写得很烂的代码,花上一个礼拜的时间,反复思考如何优化,把它优化到足够好。

总结

说了这么多,说实话,我知道这些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落实执行,并且执行到位的人不多。就光我说的这几个作业,估计能 100% 完成的也没有几个人。

你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就在这里。

不要期望我的专栏有什么杀手锏可以教给你,不要期望看了我的专栏之后不费力气就能成为代码高手。还是那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地将知识讲得通俗、透彻,把我的经验尽可能地传授给你,而这些只占 1%,剩下 99% 都要靠你自己去努力。

如果说成为代码高手是万里长征,那我只能给你指明方向,告诉你如何去走。剩下的万里长征没人能替你去走,需要你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自己去走完。

课堂讨论

最后,你可以在留言区讲一讲自己的新年学习计划

如果有收获,欢迎收藏这篇文章,并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