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二季回归二爷归来再次扬帆起航
文章目录
【第二季回归】二爷归来,再次扬帆起航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所在的公司把我或整个产品团队换掉,换成一个更好的产品经理或团队,公司会有什么变化?这个更好的产品经理会如何解决我解决不掉的难题,如何跨过那些让我踉踉跄跄的障碍,如何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成长?
这样的想法会立刻消灭我所有的沾沾自喜与嚣张跋扈。我跟那个假想中更优秀的产品经理暗暗较劲,努力希望自己做到跟他一样好。
又或许,产品经理的平庸与卓越其实并不能左右一个公司的成败?即便把我换成更好的产品经理,公司也不会发生质变?我们自以为是的“产品力”,究竟能在整体业务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一方面,当看到不拘小节甚至丑陋的产品大获成功时,我的内心其实会摇摆,怀疑我在日常工作中对那些产品细节不讲情面的苛刻是不是根本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当我看到许多产品混乱的流程、矛盾的逻辑和糟糕的体验时,又会由衷地感慨:一个基本功扎实、思路正常的产品经理是多么重要。
这种疑问和矛盾伴随我多年,让我时而充满斗志,时而忐忑不安。而创业之后,我终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跳出产品的岗位和立场去观察和思考,从外部去审视产品经理的价值和业务对产品团队的期望。
这个过程坚定了我对产品经理职责的认识。我们过去会认为,产品经理规划产品功能、完成需求分析,就算是完成了“产品”部分的工作,剩下的则是其他人的职责,大家各安其位,边界清晰。
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件推动公司前进的事务能够泾渭分明地划分职能责任。一个产品的功能,可能来自于运营活动的沉淀,一处工程架构的设计,甚至是产品的发展方向。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不能是“我的部分做完了,其他的事情我不管”,当然,任何角色都不应该这样。
业务的发展不应该像搭积木,开发、产品和运营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垒到一起,而应该像调酒,不同的角色把不同的原材料注入杯中摇动,互相交融甚至产生化学反应。
一口酒好喝,是因为所有的原料恰好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刺激味蕾,我们很难像科学一样,划分每种味道之间的边界,很难像指着搭好的积木一样说:这一部分是产品经理搭的,“一般”;那一部分是运营搭的,“很好”。
这样来打比方,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将对产品的思考和“产品力”注入到杯中,与其他环节充分融合、互相反应,进而完成业务规划和发展。比如,我们会希望在运营中有产品思维,在产品中也能体现运营套路,而不是产品生下来便丢给运营去养;希望在架构设计中体现产品规划,在产品设计时充分发挥技术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经理写好文档,就丢给开发去实现。
这也是我在这一次专栏中想要分享的内容,我希望能从整个产品业务的起承转合出发,去挖掘产品经理和“产品力”能够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我会试着从产品创意、调研和立项,到增长和发展,每个不同的阶段去分享产品经理的思考和职能。
我会先从产品增长谈起,在专栏中,我会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组织内容,比如第一部分“产品的诞生”,我会跟你分享怎样在早期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如何收集信息,怎样推演产品逻辑和机会等等。接下来,关于产品的增长,我会分享包括推动萌芽期的产品发展壮大,以及找用户和积蓄流量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然后,我会试着跳出单纯的产品设计,从业务出发,说说如何升级你的产品能力,这一部分我探讨产品经理的商业意识,怎样从打造好用的产品到打造赚钱的产品,包括商业产品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商业产品怎么算账,以及我自己在做商业产品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原则和经验等等。另外,根据上一季专栏读者的反馈,我还会继续分享和完善产品经理的能力树,比如数据意识和能力等关键技能。
除此之外,我还会根据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分享一些做微信小程序的体会和经验,包括小程序形态特点和流量组成,核心的设计原则以及增长策略,等等。
当然,除了上面这些内容,写作的过程中我可能还会有新的念头蹦出来,也欢迎你随时告诉我想同我探讨的问题,或许它们也可以形成新的主题和内容。
在写作上一季专栏“邱岳的产品手记”过程中,我收获良多,不但通过系统性写作与阶段性总结梳理了自己的产品脉络,也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是专栏的读者,同时也是专栏内容的贡献者,我经常在文章下读到非常精彩的评论,并得到很多启发。希望这一次我们还可以在留言里讨论和切磋,我也期待能看到更多你的故事以及思考。
我在上一季中曾提到过,专栏内容不是标准作业流程,也不是一定正确的金科玉律,它最好是线索和启发,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模型。作为专栏的作者,我最盼望的不是你们在专栏中打破或重建知识体系,而是每个人在这里找到能完善自己的素材,点燃自己的火花。
“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希望这个专栏能够给你启发,帮你成长。让我们一起加油,超越那个曾经的自己,做出不辜负用户也不辜负自己的产品。
戳此跳转第二季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