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__做真正的性能项目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高楼。
到这里,我终于完成了第二个课程的编写和更新。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个课程的正文超过了 18 万字,环境搭建部分有 9 万多字,加起来总共有 28 万字左右,纯手工,无添加。
相比较上一个课程《性能测试实战 30 讲》,这个课程我感觉写得很辛苦,因为里面所有的案例都不是造出来的,而是我真正在面对一个未知的系统,把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个个进行分析得来的。
如果你学过上一个课程就会发现,我的重点是分析单个组件,想要把每个组件的分析逻辑都尽可能地给你讲明白,而各个章节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分析,所以这并不足以支撑我们做好性能项目。
因为在一个实际的项目中,我们分析性能瓶颈,在大部分情况下靠分析单个组件是不会有证据链的,除非我们恰好分析到了有问题的组件。因此,从逻辑上来讲,只有关联分析,才能帮助我们形成更有效的思路。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这个课程中用案例的形式,给你展示我整体的分析过程。
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帮你修炼“内功”。
做性能分析,一定要具备“内功”
我一直在强调,性能应该是一个工程级的活动。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把它做成了测试阶段的一个任务。其结果就是,测试任务做完了,对系统能不能正常运行仍然没有底气;一旦系统上线,运维就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忙着处理各种源源不断的问题。
更要命的是,“测试”行业对工具的关注程度要远远大于性能目标,甚至忽略了自身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人即使做了测试,也不清楚达没达到目标。这就像你有了倚天剑、屠龙刀,却没有内功,你终究发挥不出它的威力。但是,如果你有九阳神功傍身,那就不一样了,你不会再过分纠结于使用什么样的武器。
因此,在我的 RESAR 性能工程理念中,我想要告诉你的就是,做性能分析,一定要具备“内功”。
那我们要具备什么样的内功呢?你看到下面这张性能分析优化技术图谱了吗?这个图谱中的技术就是我们要修炼的内功。
你可能会想,这些内容实在太多了,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得到?
我不知道你在冒出这个想法之前,有没有做过尝试和努力。其实,你只要在这个图谱中任选一个模块,然后再挑选其中一个技术组件,把它吃透,其他相似的技术组件大多能触类旁通。因为我们的重点是掌握背后的性能分析逻辑,而不是学会使用所有的工具。
就比如我们这个课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技术逻辑:性能分析决策树和性能瓶颈证据链,这两个技术逻辑就是在教你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分析性能问题。如果你想学的是工具操作,那完全可以对着工具的手册自行修炼。
其实,对于基础知识和技术细节来说,不管你是看书还是学习课程,我觉得只有一个途径是进步最快的,那就是“动手实践”。
而当下的现状是,大多数人只有在具体的工作中才会动手实践,不工作了就只看看资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资料似乎都看懂了,但一动手就废。
就像有些人一边抱怨身上的肥肉长得快,一边又大吃大喝不运动。这样的人,完全是惰性使然,他们只有在真正的危害降临时,才会临时抱佛脚。人的惰性真是不可估量,且难以遏止。
可是你要知道,学习和思考是每一个人都不可逃避的过程,内功也不是突击几日就能练就的。只要我们开始,并且不间断地让自己进步,哪怕一天只学到一个知识点,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会战胜自己的惰性,享受到进步带来的快感。久而久之,那些庞杂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细节也就烂熟于心了。
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之后,紧接着你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把它们融会贯通?
这就要靠“思路”了,也就是这些知识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方法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这个阶段你不走过去,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工具层面。
而我说的这个方法论,其实就是我在这个课程中想要告诉你的“RESAR 性能工程”:
不过,你要记住,方法论只有落地才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这个课程中,尽量把每一个细节都努力写出来,给你一个参考。
从性能目标反推性能工程的落地价值
在你修炼内功的同时,我也希望你能提升对性能的认知,真正明白性能项目的价值。
因为放眼望去,现在的性能市场真的是一片胶着的存在,就像《呼兰河传》中东二道街中央的大泥坑,纵然大部分人都知道泥坑的危害,除了深陷其中的人和热心帮忙的人在努力面对之外,其他人或拍手喝彩、或起哄架秧子,宁愿贴着路边的树根天天走,也没有人考虑去填这个坑。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一个企业中,很少有人去计算性能问题导致了多少利润流失;也没有人去计算,因系统性能低下而产生的成本代价。有的企业甚至动用上万的 CPU 资源(每天的利用率只有不到 5%)来维系着心里的安全感;也有的企业一遇到线上性能问题就气急败坏,但救火结束后仍不思悔改……而这些现象都源于对性能的认知不够。
可能有人会说,在性能上花费再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也不能保证出成效。对!这才是关键!到底什么是成效?不就是给生产上的保证吗?性能给出业务容量的保证,才是真正的价值体现。
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性能人员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性能价值才会不断被轻视。最后,性能项目只能沦为交差的过场,上线的系统该怎么死还怎么死。
我之前评审一个性能标准的时候,开过几次专家组讨论会。会上,大家就“性能项目要不要做调优”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测试周期短,不需要做太多调优;有人认为要求性能工程师理解架构有点赶鸭子上架了;还有人认为性能测试就只是测试阶段中一个短暂的任务,不用过于吹毛求疵……
在这样的会议中,我默默听完了所有人的发言后,说:“我只提一个问题,如果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按你们的思路走。我的问题是,你们的思路可以明确给出系统最大容量是多少这个结论吗?”然后,大家突然都沉默了,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
这就是很多人对性能的认知。在他们的脑海里,这个结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们一直从职位的能力范围来看性能这件事情。
如果我们从性能结论(目标)反推性能该如何做的时候,就可以明显地知道,性能不应该受到个人或固定团队的技术能力限制,而应该是从成本和利润损失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做。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编写那个性能标准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加上了“调优”和“线上性能数据环比”的部分,让性能成为一个完整的闭环。
我们这个课程也正是基于这样完整的闭环思路,提出了 RESAR 性能工程方法论。在这套方法论中,我已经将我能想得到的角度都完整地阐述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够清楚或不够完整,欢迎随时找我讨论。在不动手的范围内争论,我都是可以接受的。
蜕变,必须经历思维转变
在上一个课程上线之后,其实就有不少人找我讨论,说我颠覆了很多人对性能的认识,而且还触碰了一些人敏感的心理承受底线。于是,就有人雄纠纠气昂昂地想找我理论一下性能方法论的问题。
在我耐着性子听完那些漏洞百出的陈词老调之后,我告诉他:如果你能把一个按你说的方法论完全落地的项目展现到我面前,并且没有被问倒,同时又体现了你说的方法论的价值,那我觉得你就是对的;如果你没有这样做过,麻烦让一下,不要消耗我的网络流量。
说真的,我切身在一个个性能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归纳总结,不是为了和人争论高下的,这种毫无意义并且子无虚有的虚荣心和满足感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希望的是,我的方法论能实际落地,并且能体现出性能项目的价值。要是只想提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题来引起争论的话,我应该去学学西晋王衍,而不是在这干需要实践出真知的技术行业了。
从性能“测试”到性能“工程”的转变,是每一个做性能的人在蜕变的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思维转变。而性能工程在落地中所体现出的技术价值和业务价值,才是在真正考验性能工程的具体可操作性,脱离了价值的考量终究只是一场虚枉。
在这个课程中,从性能方案、业务模型、场景、数据、环境,到具体的分析逻辑、并发计算、性能监控等一系列落地过程,就是我的性能工程理念想要表达的完整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做一个真正的性能项目。
总之,我希望学习这个课程的你,能仔细思考一下我的理念,至于它能发挥出的威力有多大,就要取决于你的基础功底了。也希望你能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思维逻辑,做真正有价值的性能项目,不纠结,不盲从,不退不让,不卑不亢。
在课程的最后,我为你准备了一份结课问卷,希望你能花 1 分钟时间填写一下,我想听一听你对这门课的反馈。只要填写,就有机会获得一顶极简棒球帽或者是 价值 99 元的课程阅码。期待你的畅所欲言。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