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DoD的价值:你完成了工作,为什么他们还不满意?
文章目录
开始今天的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小李是一个程序员,有一天,项目经理老张来到他身边,和他商量一个功能特性的进度:
老张:这有一个任务需要完成,你看一下。
小李:这个不难,两天就能做完,两天以后就能上线。
两天以后,老张又来到小李的身边验收工作:
老张:怎么样,做完了吗?今天能上线吗?
小李:我的代码写完了。
老张:测试人员测过了吗?
小李:还没有。
老张:那今天能测完吗?
小李:那我就不知道了。
老张:什么?我可是答应了业务的人,今天一定要上线的!
很明显,老张有些愤怒,而小李也有些委屈。于是,老张、小李和测试人员一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先不急,我们继续看后面的故事。
又过了几天,老张又来找小李,给小李安排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在小李看来,一天就能搞定,而按照老张给出的时间表,小李有两天时间处理这个功能。小李心中暗喜:看来我可以“偷得浮生一日闲”了。
两天以后,老张又来检查工作。
老张:这个功能开发完了吗?
小李:写完了,你看我给你演示一下。
小李熟练地演示了这个新写好的功能,这次老张很满意:
老张:做得不错。单元测试都写了吧?
小李:啊?还要写单元测试吗?
老张:要不为啥给你两天的时间?
怎么会这样?小李心里很委屈,自己明明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工作,老张是不是故意在找自己的麻烦呢?
好,故事讲完了。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呢?为什么小李辛辛苦苦地工作,老张却总能挑出毛病来呢?老张是不是来挑刺的呢?其实,老张才没那么闲,小李的委屈主要是因为他和老张对于“完成”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换句话说,他们之间存在一个理解的鸿沟。
理解的鸿沟
在这个模块里,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以终为始”。那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终”到底是什么?在前面这个例子里,“终”就是“完成”,可是,小李认为他的活已经做完了,老张却认为他没做完。
怎么会这样?二人之所以有分歧,归根结底,就在于二人对“完成”的定义理解的不同。
在第一个故事里,作为项目经理,老张认为“完成”应该是“上线运行”,而程序员小李则认为“完成”是“功能代码编写完毕”。这中间存在的理解偏差,包括了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可能还包括了运维人员的上线工作。
在第二个故事里,老张给了小李两天时间。小李认为这两天都是编写功能代码的,而老张想的是,小李应该自己写好功能代码和单元测试,可能还包括了功能测试,这中间的差异是测试代码的工作量。
因为双方的理解不一致,所以无论怎样努力,小李都不可能达成项目经理老张的要求,正所谓“南辕北辙”。
那该怎么办呢?小李会说,我又不是老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才能和他达成一致呢?答案很简单,既然双方的理解有差异,那就把这个差异弥合上,后面的问题便也不是问题了。
弥合差异的方式有很多,有一个最佳实践,它的名字叫 DoD(Definition of Done,完成的定义),从这个概念的名字便不难看出,它就是为了解决软件开发中常见的“完成”问题而生的。
完成的定义
DoD 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复杂,它就是告诉我们怎样算是完成了,尽量减少因为理解偏差造成的各种浪费。具体怎么做呢?就是团队在开始工作前,先制定 DoD。以前面的场景为例,团队可以规定:
特性开发完成,表示开发人员经过了需求澄清、功能设计、编写代码、单元测试,通过了测试人员的验收,确保代码处于一个可部署的状态,相关文档已经编写完毕。
开发完成,表示开发人员编写好功能代码,编写好单元测试代码,编写好集成测试代码,测试可以通过,代码通过了代码风格检查、测试覆盖率检查。
大家都是聪明人,一旦 DoD 确定好了,谁该做什么事就一目了然了。这个时候,如果小李说“我已经开发完了”,却只是写好了功能代码,那就别怪老张手下无情了。
好了,你已经知道 DoD 是什么了,它简单到让人一目了然,相信你很快就能知道该怎样把它用到你的工作里。不过,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用,还要知道怎样让 DoD 更好地发挥作用。
- **DoD 是一个清单,清单是由一个个的检查项组成的,用来检查我们的工作完成情况。**DoD 的检查项,就是我们开发产品所需的一系列有价值的活动。比如:编写代码、编写测试代码、通过测试人员验收等。什么样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也许每个团队的认识是不同的。但如果你的团队认为除了功能代码,其他都没价值,也许这是个信号,说明你的团队整体上是缺乏职业素养的,在这样的团队工作,前景并不乐观。
- **DoD 的检查项应该是实际可检查的。**你说代码写好了,代码在哪里;你说测试覆盖率达标了,怎么看到;你说你功能做好了,演示一下。
- **DoD 是团队成员间彼此汇报的一种机制。**别把“汇报”想复杂了,最简单的汇报就是说一句“这个功能做完了”。**当我们有了 DoD,做事只有两种状态,即“做完”和“没做完”。**在团队协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个事做完了 80%”,对不起,那叫没做完,根本没有 80% 做完的说法。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所说的 DoD 只是从个人层面入手。在团队层面,我们也可以定义 DoD。
- 某个功能的 DoD,比如:这个功能特性已经开发完成,经过产品负责人的验收,处于一个可部署的状态。
- 一个迭代的 DoD,比如:这个迭代规划的所有功能已经完成。
- 一次发布的 DoD,比如:整个软件处于可发布的状态,上线计划已经明确。
站在 DoD 的肩膀上
至此,我们只是从软件开发团队内部协作的角度来谈 DoD。但实际上,**它不仅局限在团队内部协作上,如果你可以放开思路,会发现 DoD 的思维在工作中用途非常广泛。**比如,当我们需要和其他团队合作开发一个接口时,我们都知道第一步就是要把接口定义下来。
那么,怎样才算定义完成?很多团队认为落在字面上就够了。但是有了 DoD 的思维,我们定义接口,就会去明确定义可检查的检查项。那么在定义接口这件事上,什么才是“可检查”的呢?我们可以参照一个可运行的接口来进行评估。只要检查:
- 服务方提供的接口是不是和这个可运行的接口返回值是一样的;
- 调用方是否可以和这个可运行的接口配合使用。
谁错了,谁改去。你可能会问,应该参照哪些可运行的接口呢?这不难解决,现在模拟服务器的框架到处都是。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的 Moco 就是这样一个开源项目,你可以看一下。
在协作中一旦确立好 DoD,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流程把它固化下来,从而更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当然,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临时的工作,它们没有复杂到需要一个流程,但是也可以用 DoD 思维来高效地解决。比如:
经常会有人过来,让我帮忙做些事。运用 DoD 的思维,我首先会问他我具体要做哪些事,确认好细节(相当于定义好“检查项”),然后我就知道,这个忙我能帮到什么程度。
我请别人帮忙的时候,也会很清楚告诉他,哪些事是需要他做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DoD 是一个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尽可能消除不确定性,达成共识的方式。**我们本着“以终为始”的方式做事情,DoD 让我们能够在一开始就把“终”清晰地定义出来。
人与人协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根本原因就是,有太多因为理解差异造成的误解,进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 DoD 就是一种将容易产生歧义的理念落到实处的方法。
总结时刻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首先,你应该知道,人与人协作,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理解差异。开始协作之前,我们最好先同步一下彼此的理解,确保之后不会因为理解不一致,而让协作方措手不及。
怎样解决大家的理解偏差呢,我介绍了 DoD(完成的定义),它是行业中的一种最佳实践,能够在团队内部很好地同步大家对“完成”的理解。好的 DoD 是一个可以检查的清单,可以确保你不遗漏任何事情。
如果深入领会 DoD,你会发现 DoD 可以灵活应用在不同的协作场景中。比如应用于个人工作、团队工作,甚至跨团队工作。当然,你也可以将它灵活地运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弥合人与人理解之间的差异,更好地协作与沟通。
如果今天的内容你只能记住一件事,那请记住:在做任何事之前,先定义完成的标准。
最后,我想请你回想一下,你在工作或生活中,是否发生过因为双方理解差异导致的问题或不快呢?有了 DoD 的概念以后,你是不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