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_健康检测:这个节点都挂了,为啥还要疯狂发请求?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何小锋。昨天我们讲了超大规模集群“服务发现”的挑战,服务发现的作用就是实时感知集群 IP 的变化,实现接口跟服务集群节点 IP 的映射。在超大规模集群实战中,我们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保证最终一致性。其实总结来说,就一关键词,你要记住“推拉结合,以拉为准”。接着昨天的内容,我们再来聊聊 RPC 中的健康检测。
因为有了集群,所以每次发请求前,RPC 框架会根据路由和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个具体的 IP 地址。为了保证请求成功,我们就需要确保每次选择出来的 IP 对应的连接是健康的,这个逻辑你应该理解。
但你也知道,调用方跟服务集群节点之间的网络状况是瞬息万变的,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闪断或者网络设备损坏等情况,那怎么保证选择出来的连接一定是可用的呢?
从我的角度看,终极的解决方案是让调用方实时感知到节点的状态变化,这样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道理像我们开车一样,车有各种各样的零件,我们不可能在开车之前先去挨个检查下他们的健康情况,转而是应该有一套反馈机制,比如今天我的大灯坏了,那中控台就可以给我提示;明天我的胎压不够了,中控台也能够收到提示。汽车中大部分关键零件的状态变化,我作为调用方,都能够第一时间了解。
那回到 RPC 框架里,我们应该怎么设计这套机制呢?你可以先停下来想想汽车的例子,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当然,回到我们 RPC 的框架里,这事用专业一点的词来说就是服务的健康检测。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遇到的问题
在进一步讲解服务健康检测之前,我想先和你分享一个我曾经遇到过的线上问题。
有一天,我们公司某个业务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急匆匆跑过来,让我帮他解决个问题。仔细听完他的描述后,我才明白,原来是他们发现线上业务的某个接口可用性并不高,基本上十次调用里总会有几次失败。
查看了具体的监控数据之后,我们发现只有请求具体打到某台机器的时候才会有这个问题,也就是说,集群中有某台机器出了问题。于是快刀斩乱麻,我建议他们先把这台“问题机器”下线,以快速解决目前的问题。
但对于我来说,问题并没有结束,我开始进一步琢磨:“接口调用某台机器的时候已经出现不能及时响应了,那为什么 RPC 框架还会继续把请求发到这台有问题的机器上呢?RPC 框架还会把请求发到这台机器上,也就是说从调用方的角度看,它没有觉得这台服务器有问题。”
就像警察破案一样,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我查看了问题时间点的监控和日志,在案发现场发现了这样几个线索:
- 通过日志发现请求确实会一直打到这台有问题的机器上,因为我看到日志里有很多超时的异常信息。
- 从监控上看,这台机器还是有一些成功的请求,这说明当时调用方跟服务之间的网络连接没有断开。因为如果连接断开之后,RPC 框架会把这个节点标识为“不健康”,不会被选出来用于发业务请求。
- 深入进去看异常日志,我发现调用方到目标机器的定时心跳会有间歇性失败。
- 从目标机器的监控上可以看到该机器的网络指标有异常,出问题时间点 TCP 重传数比正常高 10 倍以上。
**有了对这四个线索的分析,我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台问题服务器在某些时间段出现了网络故障,但也还能处理部分请求。换句话说,它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但是(是转折,也是关键点),它还没彻底“死”,还有心跳,这样,调用方就觉得它还正常,所以就没有把它及时挪出健康状态列表。
到这里,你应该也明白了,一开始,我们为了快速解决问题,手动把那台问题机器下线了。刨根问底之后,我们发现,其实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服务检测机制有问题,有的服务本来都已经病危了,但我们还以为人家只是个感冒。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服务检测的核心逻辑。
健康检测的逻辑
刚刚我们提到了心跳机制,我估计你会想,搞什么心跳,是不是我们把问题复杂化了。当服务方下线,正常情况下我们肯定会收到连接断开的通知事件,在这个事件里面直接加处理逻辑不就可以了?是的,我们前面汽车的例子里检测都是这样做的。但咱们这里不行,因为应用健康状况不仅包括 TCP 连接状况,还包括应用本身是否存活,很多情况下 TCP 连接没有断开,但应用可能已经“僵死了”。
所以,业内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用心跳机制。心跳机制说起来也不复杂,其实就是服务调用方每隔一段时间就问一下服务提供方,“兄弟,你还好吧?”,然后服务提供方很诚实地告诉调用方它目前的状态。
结合前面的文章,你也不难想出来,服务方的状态一般会有三种情况,一个是我很好,一个是我生病了,一个是没回复。用专业的词来对应这三个状态就是:
- 健康状态:建立连接成功,并且心跳探活也一直成功;
- 亚健康状态:建立连接成功,但是心跳请求连续失败;
- 死亡状态:建立连接失败。
节点的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根据心跳或者重连的结果来动态变化,具体状态间转换图如下:
这里你可以关注下几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剪头,我再给你解释下。首先,一开始初始化的时候,如果建立连接成功,那就是健康状态,否则就是死亡状态。这里没有亚健康这样的中间态。紧接着,如果健康状态的节点连续出现几次不能响应心跳请求的情况,那就会被标记为亚健康状态,也就是说,服务调用方会觉得它生病了。
生病之后(亚健康状态),如果连续几次都能正常响应心跳请求,那就可以转回健康状态,证明病好了。如果病一直好不了,那就会被断定为是死亡节点,死亡之后还需要善后,比如关闭连接。
当然,死亡并不是真正死亡,它还有复活的机会。如果某个时间点里,死亡的节点能够重连成功,那它就可以重新被标记为健康状态。
这就是整个节点的状态转换思路,你不用死记,它很简单,除了不能复活,其他都和我们人的状态一样。当服务调用方通过心跳机制了解了节点的状态之后,每次发请求的时候,就可以优先从健康列表里面选择一个节点。当然,如果健康列表为空,为了提高可用性,也可以尝试从亚健康列表里面选择一个,这就是具体的策略了。
具体的解决方案
理解了服务健康检测的逻辑,我们再回到开头我描述的场景里,看看怎么优化。现在你理解了,一个节点从健康状态过渡到亚健康状态的前提是“连续”心跳失败次数必须到达某一个阈值,比如 3 次(具体看你怎么配置了)。
而我们的场景里,节点的心跳日志只是间歇性失败,也就是时好时坏,这样,失败次数根本没到阈值,调用方会觉得它只是“生病”了,并且很快就好了。那怎么解决呢?我还是建议你先停下来想想。
你是不是会脱口而出,说改下配置,调低阈值呗。是的,这是最快的解决方法,但是我想说,它治标不治本。第一,像前面说的那样,调用方跟服务节点之间网络状况瞬息万变,出现网络波动的时候会导致误判。第二,在负载高情况,服务端来不及处理心跳请求,由于心跳时间很短,会导致调用方很快触发连续心跳失败而造成断开连接。
我们回到问题的本源,核心是服务节点网络有问题,心跳间歇性失败。我们现在判断节点状态只有一个维度,那就是心跳检测,那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业务请求的维度呢?
起码我当时是顺着这个方向解决问题的。但紧接着,我又发现了新的麻烦:
- 调用方每个接口的调用频次不一样,有的接口可能 1 秒内调用上百次,有的接口可能半个小时才会调用一次,所以我们不能把简单的把总失败的次数当作判断条件。
- 服务的接口响应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接口可能 1ms,有的接口可能是 10s,所以我们也不能把 TPS 至来当作判断条件。
和同事讨论之后,我们找到了可用率这个突破口,应该相对完美了。可用率的计算方式是某一个时间窗口内接口调用成功次数的百分比(成功次数 / 总调用次数)。当可用率低于某个比例就认为这个节点存在问题,把它挪到亚健康列表,这样既考虑了高低频的调用接口,也兼顾了接口响应时间不同的问题。
总结
这一讲我给你分享了 RPC 框架里面的一个核心的功能——健康检测,它能帮助我们从连接列表里面过滤掉一些存在问题的节点,避免在发请求的时候选择出有问题的节点而影响业务。但是在设计健康检测方案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从 TCP 连接是否健康、心跳是否正常等简单维度考虑,因为健康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业务无损”,所以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业务请求可用率因素,这样能最大化地提升 RPC 接口可用率。
正常情况下,我们大概 30S 会发一次心跳请求,这个间隔一般不会太短,如果太短会给服务节点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太长的话,又不能及时摘除有问题的节点。
除了在 RPC 框架里面我们会有采用定时“健康检测”,其实在其它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时候也会用到“心跳探活”机制。
比如在应用监控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对不健康的应用实例进行报警,好让运维人员及时处理。和咱们 RPC 的例子一样,在这个场景里,你也不能简单地依赖端口的连通性来判断应用是否存活,因为在端口连通正常的情况下,应用也可能僵死了。
那有啥其他办法能处理应用僵死的情况吗?我们可以让每个应用实例提供一个“健康检测”的 URL,检测程序定时通过构造 HTTP 请求访问该 URL,然后根据响应结果来进行存活判断,这样就可以防止僵死状态的误判。你想想,这不就是咱们前面讲到的心跳机制吗?
不过,这个案例里,我还要卖个关子。**加完心跳机制,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检测程序所在的机器和目标机器之间的网络可能还会出现故障,如果真出现了故障,不就会误判吗?你以为人家已经生病或者挂了,其实是心跳仪器坏了…
根据我的经验,有一个办法可以减少误判的几率,那就是把检测程序部署在多个机器里面,分布在不同的机架,甚至不同的机房。因为网络同时故障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只要任意一个检测程序实例访问目标机器正常,就可以说明该目标机器正常。
课后思考
不知道看完今天的分享之后你有何感触,你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健康检测的场景吗?你可以在留言区给我分享下你是怎么做的,或者给我的方案挑挑毛病,我会第一时间给你反馈。
当然,也欢迎你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思考和疑惑,期待你能把今天的所学分享给身边的朋友,邀请他一同交流。我们下节课再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