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9丨为什么没有理想的索引
文章目录
29丨为什么没有理想的索引?
我之前讲过页这个结构,表和索引都会存储在页中,不同的 DBMS 默认的页的大小是不同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 DBMS 会有缓冲池的机制,在缓冲池里需要有足够多的空间,存储经常被使用到的页,尽可能减少直接的磁盘 I/O 操作。这种策略对 SQL 查询的底层执行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从物理层面上最大程度提升 SQL 的查询效率。
但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索引的设计,如果只是针对 SQL 查询,我们是可以设计出理想的索引的,不过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理想的索引往往会带来更多的资源消耗。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什么是索引片?如何计算过滤因子?
设计索引的时候,可以遵循哪些原则呢?
为什么理想的索引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起来?
索引片和过滤因子
索引片就是 SQL 查询语句在执行中需要扫描的一个索引片段,我们会根据索引片中包含的匹配列的数量不同,将索引分成窄索引(比如包含索引列数为 1 或 2)和宽索引(包含的索引列数大于 2)。
如果索引片越宽,那么需要顺序扫描的索引页就越多;如果索引片越窄,就会减少索引访问的开销。比如在 product_comment 数据表中,我们将 comment_id 设置为主键,然后执行下面的 SQL 查询语句:
|
|
针对这条 SQL 查询语句,我们可以设置窄索引(user_id)。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非聚集索引保存的数据都会存储主键值,然后通过主键值,来回表查找相应的数据,因此每个索引都相当于包括了主键,也就是 (comment_id, user_id) 。
同样我们可以设置宽索引 (user_id, product_id, comment_text) ,相当于包括了主键,也就是 (comment_id, user_id, product_id, comment_text) 。
如何通过宽索引避免回表
刚才我讲到了宽索引需要顺序扫描的索引页很多,不过它也可以避免通过索引找到主键,再通过主键回表进行数据查找的情况。回表指的就是数据库根据索引找到了数据行之后,还需要通过主键再次到数据表中读取数据的情况。
我们可以用不同索引片来运行下刚才的 SQL 语句,比如我们采用窄索引(user_id)的方式,来执行下面这条语句:
|
|
运行结果(110 条记录,运行时间 0.062s):
同样,如果我们设置宽索引 (user_id, product_id, comment_text) ,然后执行相同的 SQL 语句,运行结果相同,运行时间为 0.043s,你能看到查询效率有了一些提升。这就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宽索引将 SELECT 中需要用到的列(主键列可以除外)都设置在宽索引中,这样就避免了回表扫描的情况,从而提升 SQL 查询效率。
什么是过滤因子
在索引片的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过滤因子,它描述了谓词的选择性。在 WHERE 条件语句中,每个条件都称为一个谓词,谓词的选择性也等于满足这个条件列的记录数除以总记录数的比例。
举个例子,我们在 player 数据表中,定义了 team_id 和 height 字段,我们也可以设计个 gender 字段,这里 gender 的取值都为 male。
在 player 表中记录比较少,一共 37 条记录,不过我们也可以统计以下字段:gender、team_id、height 和 name,以便评估过滤因子的筛选能力,如下表所示:
你能看到 gender=‘male’ 不是个好过滤因子,因为所有球员都是男性,同样 team_id=1001 也不是个好过滤因子,因为这个比例在这个特定的数据集中高达 54%,相比之下 height=2.08 具有一定的筛选性,过滤因子能力最强的是 name 字段。
这时如果我们创建一个联合的过滤条件 (height, team_id) ,那么它的过滤能力是怎样的呢?
联合过滤因子有更高的过滤能力,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条件,那就是条件列的关联性应该尽量相互独立,否则如果列与列之间具有相关性,联合过滤因子的能力就会下降很多。比如城市名称和电话区号就有强相关性,这两个列组合到一起不会加强过滤效果。
你能看到过滤因子决定了索引片的大小(注意这里不是窄索引和宽索引),过滤因子的条件过滤能力越强,满足条件的记录数就越少,SQL 查询需要扫描的索引片也就越小。同理,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好索引片中的过滤因子,就会造成索引片中的记录数过多的情况。
针对 SQL 查询的理想索引设计:三星索引
刚才我介绍了宽索引和窄索引,有些时候宽索引可以提升 SQL 的查询效率,那么你可能会问,如果针对 SQL 查询来说,有没有一个标准能让 SQL 查询效率最大化呢?
实际上,存在着一个三星索引的标准,这就好比我们在学习数据表设计时提到的三范式一样。三星索引具体指的是:
在 WHERE 条件语句中,找到所有等值谓词中的条件列,将它们作为索引片中的开始列;
将 GROUP BY 和 ORDER BY 中的列加入到索引中;
将 SELECT 字段中剩余的列加入到索引片中。
你能看到这样操作下来,索引片基本上会变成一个宽索引,把能添加的相关列都加入其中。为什么对于一条 SQL 查询来说,这样做的效率是最高的吗?
首先,如果我们要通过索引查找符合条件的记录,就需要将 WHERE 子句中的等值谓词列加入到索引片中,这样索引的过滤能力越强,最终扫描的数据行就越少。
另外,如果我们要对数据记录分组或者排序,都需要重新扫描数据记录。为了避免进行 file sort 排序,可以把 GROUP BY 和 ORDER BY 中涉及到的列加入到索引中,因为创建了索引就会按照索引的顺序来存储数据,这样再对这些数据按照某个字段进行分组或者排序的时候,就会提升效率。
最后,我们取数据的时候,可能会存在回表情况。回表就是通过索引找到了数据行,但是还需要通过主键的方式在数据表中查找完成的记录。这是因为 SELECT 所需的字段并不都保存在索引中,因此我们可以将 SELECT 中的字段都保存在索引中避免回表的情况,从而提升查询效率。
为什么很难存在理想的索引设计
从三星索引的创建过程中,你能看到三星索引实际上分析了在 SQL 查询过程中所有可能影响效率的环节,通过在索引片中添加索引的方式来提升效率。通过上面的原则,我们可以很快创建一个 SQL 查询语句的三星索引(有时候可能只有两星,比如同时拥有范围谓词和 ORDER BY 的时候)。
但就同三范式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遵循三范式的设计原则,而是采用了反范式设计。同样,有时候我们并不能需要完全遵循三星索引的原则,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采用三星索引会让索引片变宽,这样每个页能够存储的索引数据就会变少,从而增加了页加载的数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数据量很大,比如有 1000 万行数据,过多索引所需要的磁盘空间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对缓冲池所需空间的压力也会增加。
增加了索引维护的成本。如果我们为所有的查询语句都设计理想的三星索引,就会让数据表中的索引个数过多,这样索引维护的成本也会增加。举个例子,当我们添加一条记录的时候,就需要在每一个索引上都添加相应的行(存储对应的主键值),假设添加一行记录的时间成本是 10ms(磁盘随机读取一个页的时间),那么如果我们创建了 10 个索引,添加一条记录的时间就可能变成 0.1s,如果是添加 10 条记录呢?就会花费近 1s 的时间。从索引维护的成本来看消耗还是很高的。当然对于数据库来说,数据的更新不一定马上回写到磁盘上,但即使不及时将脏页进行回写,也会造成缓冲池中的空间占用过多,脏页过多的情况。
总结
你能看到针对一条 SQL 查询来说,三星索引是个理想的方式,但实际运行起来我们要考虑更多维护的成本,在索引效率和索引维护之间进行权衡。
三星索引会让索引变宽,好处就是不需要进行回表查询,减少了磁盘 I/O 的次数,弊端就是会造成频繁的页分裂和页合并,对于数据的插入和更新来说,效率会降低不少。
那我们该如何设计索引呢?
首先一张表的索引个数不宜过多,否则一条记录的增加和修改,会因为过多的索引造成额外的负担。针对这个情况,当你需要新建索引的时候,首先考虑在原有的索引片上增加索引,也就是采用复合索引的方式,而不是新建一个新的索引。另外我们可以定期检查索引的使用情况,对于很少使用到的索引可以及时删除,从而减少索引数量。
同时,在索引片中,我们也需要控制索引列的数量,通常情况下我们将 WHERE 里的条件列添加到索引中,而 SELECT 中的非条件列则不需要添加。除非 SELECT 中的非条件列数少,并且该字段会经常使用到。
另外单列索引和复合索引的长度也需要控制,在 MySQL InnoDB 中,系统默认单个索引长度最大为 767 bytes,如果单列索引长度超过了这个限制,就会取前缀索引,也就是取前 255 字符。这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字符列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在数据表设计的时候,尽量采用数值类型替代字符类型,尽量避免用字符类型做主键,同时针对字符字段最好只建前缀索引。
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吧,针对下面的 SQL 语句,如果创建三星索引该如何创建?使用三星索引和不使用三星索引在查询效率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
|
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思考,也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来交流。
文章作者
上次更新 1010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