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聊了 HTTP/1.1 的发展史,虽然 HTTP/1.1 已经做了大量的优化,但是依然存在很多性能瓶颈,依然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变化的新需求,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要聊的 HTTP/2。

本文我们依然从需求的层面来谈,先分析 HTTP/1.1 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再来分析 HTTP/2 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我们知道 HTTP/1.1 为网络效率做了大量的优化,最核心的有如下三种方式:

  1. 增加了持久连接;
  2. 浏览器为每个域名最多同时维护 6 个 TCP 持久连接;
  3. 使用 CDN 的实现域名分片机制。

通过这些方式就大大提高了页面的下载速度,你可以通过下图来直观感受下:

HTTP/1.1 的资源下载方式

在该图中,引入了 CDN,并同时为每个域名维护 6 个连接,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整个资源的下载时间。这里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下:如果使用单个 TCP 的持久连接,下载 100 个资源所花费的时间为 100 * n * RTT;若通过上面的技术,就可以把整个时间缩短为 100 * n * RTT/(6 * CDN 个数)。从这个计算结果来看,我们的页面加载速度变快了不少。

HTTP/1.1 的主要问题

虽然 HTTP/1.1 采取了很多优化资源加载速度的策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HTTP/1.1对带宽的利用率却并不理想,这也是 HTTP/1.1 的一个核心问题。

带宽是指每秒最大能发送或者接收的字节数。我们把每秒能发送的最大字节数称为上行带宽,每秒能够接收的最大字节数称为下行带宽

之所以说 HTTP/1.1 对带宽的利用率不理想,是因为 HTTP/1.1 很难将带宽用满。比如我们常说的 100M 带宽,实际的下载速度能达到 12.5M/S,而采用 HTTP/1.1 时,也许在加载页面资源时最大只能使用到 2.5M/S,很难将 12.5M 全部用满。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个原因,TCP 的慢启动。

一旦一个 TCP 连接建立之后,就进入了发送数据状态,刚开始 TCP 协议会采用一个非常慢的速度去发送数据,然后慢慢加快发送数据的速度,直到发送数据的速度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慢启动。

你可以把每个 TCP 发送数据的过程看成是一辆车的启动过程,当刚进入公路时,会有从 0 到一个稳定速度的提速过程,TCP 的慢启动就类似于该过程。

慢启动是 TCP 为了减少网络拥塞的一种策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而之所以说慢启动会带来性能问题,是因为页面中常用的一些关键资源文件本来就不大,如 HTML 文件、CSS 文件和 JavaScript 文件,通常这些文件在 TCP 连接建立好之后就要发起请求的,但这个过程是慢启动,所以耗费的时间比正常的时间要多很多,这样就推迟了宝贵的首次渲染页面的时长了。

第二个原因,同时开启了多条 TCP 连接,那么这些连接会竞争固定的带宽。

你可以想象一下,系统同时建立了多条 TCP 连接,当带宽充足时,每条连接发送或者接收速度会慢慢向上增加;而一旦带宽不足时,这些 TCP 连接又会减慢发送或者接收的速度。比如一个页面有 200 个文件,使用了 3 个 CDN,那么加载该网页的时候就需要建立 6 * 3,也就是 18 个 TCP 连接来下载资源;在下载过程中,当发现带宽不足的时候,各个 TCP 连接就需要动态减慢接收数据的速度。

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因为有的 TCP 连接下载的是一些关键资源,如 CSS 文件、JavaScript 文件等,而有的 TCP 连接下载的是图片、视频等普通的资源文件,但是多条 TCP 连接之间又不能协商让哪些关键资源优先下载,这样就有可能影响那些关键资源的下载速度了。

第三个原因,HTTP/1.1 队头阻塞的问题。

通过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在 HTTP/1.1 中使用持久连接时,虽然能公用一个 TCP 管道,但是在一个管道中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请求,在当前的请求没有结束之前,其他的请求只能处于阻塞状态。这意味着我们不能随意在一个管道中发送请求和接收内容。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阻塞请求的因素有很多,并且都是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假如有的请求被阻塞了 5 秒,那么后续排队的请求都要延迟等待 5 秒,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带宽、CPU 都被白白浪费了。

在浏览器处理生成页面的过程中,是非常希望能提前接收到数据的,这样就可以对这些数据做预处理操作,比如提前接收到了图片,那么就可以提前进行编解码操作,等到需要使用该图片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给出处理后的数据了,这样能让用户感受到整体速度的提升。

但队头阻塞使得这些数据不能并行请求,所以队头阻塞是很不利于浏览器优化的。

HTTP/2 的多路复用

前面我们分析了 HTTP/1.1 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慢启动和 TCP 连接之间相互竞争带宽是由于 TCP 本身的机制导致的,而队头阻塞是由于 HTTP/1.1 的机制导致的。

那么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虽然 TCP 有问题,但是我们依然没有换掉 TCP 的能力,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规避 TCP 的慢启动和 TCP 连接之间的竞争问题。

基于此,HTTP/2 的思路就是一个域名只使用一个 TCP 长连接来传输数据,这样整个页面资源的下载过程只需要一次慢启动,同时也避免了多个 TCP 连接竞争带宽所带来的问题。

另外,就是队头阻塞的问题,等待请求完成后才能去请求下一个资源,这种方式无疑是最慢的,所以 HTTP/2 需要实现资源的并行请求,也就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而并不需要等待其他请求的完成,然后服务器也可以随时返回处理好的请求资源给浏览器。

所以,HTTP/2 的解决方案可以总结为:一个域名只使用一个 TCP 长连接和消除队头阻塞问题。可以参考下图:

HTTP/2 的多路复用

该图就是 HTTP/2 最核心、最重要且最具颠覆性的多路复用机制。从图中你会发现每个请求都有一个对应的 ID,如 stream1 表示 index.html 的请求,stream2 表示 foo.css 的请求。这样在浏览器端,就可以随时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了。

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些请求后,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优先返回哪些内容,比如服务器可能早就缓存好了 index.html 和 bar.js 的响应头信息,那么当接收到请求的时候就可以立即把 index.html 和 bar.js 的响应头信息返回给浏览器,然后再将 index.html 和 bar.js 的响应体数据返回给浏览器。之所以可以随意发送,是因为每份数据都有对应的 ID,浏览器接收到之后,会筛选出相同 ID 的内容,将其拼接为完整的 HTTP 响应数据。

HTTP/2 使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请求分成一帧一帧的数据去传输,这样带来了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当收到一个优先级高的请求时,比如接收到 JavaScript 或者 CSS 关键资源的请求,服务器可以暂停之前的请求来优先处理关键资源的请求。

多路复用的实现

现在我们知道为了解决 HTTP/1.1 存在的问题,HTTP/2 采用了多路复用机制,那 HTTP/2 是怎么实现多路复用的呢?你可以先看下面这张图:

HTTP/2 协议栈

从图中可以看出,HTTP/2 添加了一个二进制分帧层,那我们就结合图来分析下 HTTP/2 的请求和接收过程。

  • 首先,浏览器准备好请求数据,包括了请求行、请求头等信息,如果是 POST 方法,那么还要有请求体。
  • 这些数据经过二进制分帧层处理之后,会被转换为一个个带有请求 ID 编号的帧,通过协议栈将这些帧发送给服务器。
  • 服务器接收到所有帧之后,会将所有相同 ID 的帧合并为一条完整的请求信息。
  • 然后服务器处理该条请求,并将处理的响应行、响应头和响应体分别发送至二进制分帧层。
  • 同样,二进制分帧层会将这些响应数据转换为一个个带有请求 ID 编号的帧,经过协议栈发送给浏览器。
  • 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帧之后,会根据 ID 编号将帧的数据提交给对应的请求。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通过引入二进制分帧层,就实现了 HTTP 的多路复用技术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过,HTTP 是浏览器和服务器通信的语言,在这里虽然 HTTP/2 引入了二进制分帧层,不过 HTTP/2 的语义和 HTTP/1.1 依然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通信的语言并没有改变,比如开发者依然可以通过 Accept 请求头告诉服务器希望接收到什么类型的文件,依然可以使用 Cookie 来保持登录状态,依然可以使用 Cache 来缓存本地文件,这些都没有变,发生改变的只是传输方式。这一点对开发者来说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为 HTTP/2 去重建生态,并且 HTTP/2 推广起来会也相对更轻松了。

HTTP/2 其他特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多路复用是 HTTP/2 的最核心功能,它能实现资源的并行传输。多路复用技术是建立在二进制分帧层的基础之上。其实基于二进制分帧层,HTTP/2 还附带实现了很多其他功能,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了解下。

1. 可以设置请求的优先级

我们知道浏览器中有些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发送请求时,重要的请求可能会晚于那些不怎么重要的请求,如果服务器按照请求的顺序来回复数据,那么这个重要的数据就有可能推迟很久才能送达浏览器,这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TTP/2 提供了请求优先级,可以在发送请求时,标上该请求的优先级,这样服务器接收到请求之后,会优先处理优先级高的请求。

2. 服务器推送

除了设置请求的优先级外,HTTP/2 还可以直接将数据提前推送到浏览器。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用户请求一个 HTML 页面之后,服务器知道该 HTML 页面会引用几个重要的 JavaScript 文件和 CSS 文件,那么在接收到 HTML 请求之后,附带将要使用的 CSS 文件和 JavaScript 文件一并发送给浏览器,这样当浏览器解析完 HTML 文件之后,就能直接拿到需要的 CSS 文件和 JavaScript 文件,这对首次打开页面的速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头部压缩

无论是 HTTP/1.1 还是 HTTP/2,它们都有请求头和响应头,这是浏览器和服务器的通信语言。HTTP/2 对请求头和响应头进行了压缩,你可能觉得一个 HTTP 的头文件没有多大,压不压缩可能关系不大,但你这样想一下,在浏览器发送请求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发送 HTTP 请求头,很少有请求体的发送,通常情况下页面也有 100 个左右的资源,如果将这 100 个请求头的数据压缩为原来的 20%,那么传输效率肯定能得到大幅提升。

总结

好了,今天就介绍这里,下面我来总结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 HTTP/1.1 效率的三个主要因素:TCP 的慢启动、多条 TCP 连接竞争带宽和队头阻塞。

接下来我们分析了 HTTP/2 是如何采用多路复用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多路复用是通过在协议栈中添加二进制分帧层来实现的,有了二进制分帧层还能够实现请求的优先级、服务器推送、头部压缩等特性,从而大大提升了文件传输效率。

HTTP/2 协议规范于 2015 年 5 月正式发布,在那之后,该协议已在互联网和万维网上得到了广泛的实现和部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外一些排名靠前的站点基本都实现了 HTTP/2 的部署。使用 HTTP/2 能带来 20%~60% 的效率提升,至于 20% 还是 60% 要看优化的程度。总之,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放弃 HTTP/1.1 和其性能优化方法,去“拥抱”HTTP/2。

思考时间

虽然 HTTP/2 解决了 HTTP/1.1 中的队头阻塞问题,但是 HTTP/2 依然是基于 TCP 协议的,而 TCP 协议依然存在数据包级别的队头阻塞问题,那么你觉得 TCP 的队头阻塞是如何影响到 HTTP/2 性能的呢?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也欢迎你在留言区记录你的思考过程。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