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新一轮房改_能否走上新加坡模式
文章目录
新一轮房改,我们走不上新加坡模式简单来说,新加坡是服务中产 $^+$ 向富人收“入籍税”,我们是压榨中产收“进城税”+补贴富人。
这里面的核心区别:是否依赖土地财政。
表面上看,“新房改”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轨制”很像新加坡模式。
但实际上,新加坡模式根本就不是以卖地为核心的。
新加坡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大,从一开始就没想卖地,也不够卖。走的路线是服务立国,靠金融、商业等三产占到了接近 $80%$ 。
三产靠人,新家坡想的是服务好这些从业者,让他们安居乐业,在新加坡持续创造税收,创造价值。所以新加坡模式中占比 $80%$ 的“保障房”组屋并不贵,单套均价 200 多万人民币,户均 105 平,单价 2.3 万(2021 年),且质量品质非高。
而对于富豪,来新家坡的都是国际富人,资本避险的,那就建贵的豪宅卖给他们,满足他们各种需求,等于是通过豪宅向富人收“入籍税”,反正他们也不差钱。
也就是说,新加坡模式是服务中产,而向富人 “收税”的。
而我们既然要“稳地价、稳房价”,那么就不会放弃土地财政,更何况如果建设那么多保障房,如果不卖地,成本谁出?
土地财政的成本,一直主要由进城的新移民支付,他们是需求最大最刚的,所以买房变成一种变向的“进城税”。
而对于富人呢?由于之前一线城市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造成了整个城市价格的扁平,与国际一线城市比,我们是普通房太贵,而豪宅太便宜。更不要说之前让富人倾巢而出的一手打新,总价越高,倒挂越大。富人在目前模式下,反而可以用相对低的价格买豪宅。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模式和新加坡正好相反。
我们是用高房价向中产“收税”,而无形中补贴了富人的。
越是建设保障房,越是需要更多财政补贴,这对中小城市,是更大的窟窿,所以新房改对于低线城市更是利空。
对于上海这种大城市恐怕也不会轻松,放开商品房价格最多让高品质住房、豪宅的价格大涨,一手限价被放开,富人也被“收了税”。但这点增量,还是难以为继。
只要土地财政还在,就必须有成规模的人支付房价的成本。
种什么因,只能结什么果,学了香港,就不会再变成新加坡。
10:49 目 !! 40
快速备忘录
加入大白高端付费会员解锁朋友圈全部资源,我的就是你的。优先回复权。每月新增几十个高价值课程家学提升,在不过分耗费资源的情况下,和强势群体们共存,或合作或战胜会员所有课程免费学习(百度网盘群分享)部分内容:达叔天演论知识星球、挨踢牛魔王无往不利知识星球、鉴茶院知识星球、灏泽异谈知识星球、结构学知识星球等,持续免费更新,赠送往期内容,
大白
还有尹香武付费文章合集、石勇付费文章, 石勇千聊55个课程、石勇小红圈,欧神、屠 龙有术、赢在八小时之外合集,碧树西风等 各类付费文章等等,持续免费更新[愉快]
如需成为代理,教副业赚钱变现,就是定位十复制十矩阵听话照做,认真执行,拥有属于自己的现金流副业,不仅仅是课程赚钱,自己学习所有课程也是免费,赚钱和学习同时开始轻松做副业,教你如何打造打造个人IP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引流客户和成交部手机每天花2小时,轻松实现月入几千会员所有课程都免费添加V:905831341获得课程
文章作者 瀚泽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