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退路了
文章目录
没有退路!
鹰酱家的利率已经超过数十年来的历史最高位了,要是搁在以前,连续加息到这个程度,广大中下游国家早就股汇债相互叠加崩溃了,甚至只需CIA顺势用点力就已经完成颜色革命,把鹰酱的傀儡们推上那些国家的前台。然而,直到今天,你听说新兴国家大面积崩溃么?各国确实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却并没有大面积崩溃的情况发生。
非洲最近密集的发生政变,但上台的并非鹰酱的傀儡,反而是把鹰酱的傀儡都赶了下去。这些发生内部更迭的非洲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家里有矿并一直被西方压榨!高卢每一年通过直接掠夺和间接掠夺的方式从整个非洲大陆活得5000亿欧元的收益,占整个非洲大陆各国GDP的1/5,也占中国GDP的1/2!法国才多少人,多大的地,凭空获得高达中国GDP一半的不义之财,所以他们的人均才那么高,福利才那么厚。如果从此之后失去这么多不义之财,那将会怎么样呢?这种釜底抽薪,想想都激动!
所有的文明都建立在富足的基础之上。同样是基层的政府办事人员,北上广深的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做事也专业,不需要你给办事人员送包烟或者托关系,只要按照流程就能按时把你的事办好。总体呈现出一种文明、尊重和有规则的状态,与三四线城市及县城乡镇的基层办事人员的态度和方式完全不同。这种文明的状态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一个最基层的普通办事人员也能拿20-30万年薪并且额外享受各种福利待遇的基础上。钱给到了,就可以招高素质的人员,并且可以提要求。如果是低薪还时常拖欠,就只能招到不怎么样的人,而且这些办事的人一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推一下动一下。文明与否总体上取决于维系规则的成本基础!古人早就说过,遇到丰收的年景,哪怕只是过路的人,也会热情招待;遇到灾荒的年景,哪怕是亲兄弟也会为一口吃的相互算计。虽然‘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句话很刺耳,但人在匮乏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没有下限,一个人是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日韩都是发达社会,这种发达得益于与欧美经济体系的全面嵌套,它的角色就如同香港与大陆的关系——既是窗口也是桥头堡。当整个西方社会的资金、技术、产业需要一个庞大的承接者并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廉价商品和服务来不断为超发的美元提供现实价值支撑的时候。香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进出的唯一窄门。这就如同风通过两栋建筑形成的甬道时会变得很大是一个道理。一旦它不再是唯一的进出通道,或者说这个进出的流量逐渐萎缩之后,窗口身上的光环就会逐渐褪去,慢慢的回归它本来的价值!
日韩人均是我们的3倍,但他们归根结底在整个《经济秩序》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所谓的生产者就是需要从外部进口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能源,通过自身的人力和创造力将其变成高附加值的商品卖出去赚取差价。这样的经济角色存在天然的短板:1. 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自己控制不了,供应也无法保障;2. 自身消化不了自己的产能但又不得不持续的扩充产能。除了这两个致命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衍生的问题:教育的畸形投入必然在整个社会形成结构性的失衡——简而言之就是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处于错位的失业状态,既无法降低使用,也无法停止投入。韩国受过大学教育的国民高达 $70%$ ,但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超过 $25%$ 的人处于失业状态。越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对人的需求量反而越小,从而在人群中形成的内卷程度也更大。这种结构性的问题继而又会衍生出一堆社会生活问题,譬如说,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无法变现为支撑起想要生活的工作回报。继而影响婚恋、生育和人口等…
自从二毛和二毛发生冲突之后,韩国社会就逐渐进入持续的贸易逆差状态,全球经济秩序中的生产型角色是不能持续进入贸易逆差状态的,它只能是贸易顺差,因为它的挣钱方式就是通过进口原材料再经过自身的知识型人才的生产和创造变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出口。归根结底是一个挣差价的经济活动。如果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不断的入不敷出,作为生产者角色是很危险的!更多优质付费文章众筹分享微信1029107939
基于这样的经济角色和现有的经济体系,不管怎么样,日韩都必须无条件的站在以鹰酱为首的西方阵营一边:市场是它们给的,原材料的定价权也在华尔街手上,就连运过来和运出去的路线都依赖它们的安全保障。以上每一项都是致命的!所以,当大毛和二毛打起来之后,日韩都无条件的紧随鹰酱的步调,甚至不惜主动激怒大毛,跳得特别高。人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状态和处境,一个社会也是如此!所有的一厢情愿都源于对自己和别人的状态,以及自身与别人的处境一无所知。星球众筹加微1029107939
全球的高端产业和高薪岗位是有限的,你多占一点,我就少一点。这个攻守异形的背后却是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此消彼长!别的都能忍,这个无法忍。因为大家的合法性都来自于此!意识形态能够占据话语权也来自于此。普罗大众其实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只有得到生存上的实惠才会相信官方宣传的一切。
即便是发生新的技术革命,但也远水救不了近火。因为技术突破到形成新的产业并带来巨大的回报,改变整个经济格局需要漫长的时间。在过去的70年中,也就只有信息技术获得了突破,然而,从1946年计算机诞生到2023年形成数字产业,已经几代人过去了!即便如此,发达如欧洲社会也未能建立起自己的互联网和相关数字产业,未能从中分到一杯羹。
许多现实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只能在原有的成熟框架中寻找解决方案。就如同二战时期虽然已经发明了自动步枪,但即便是欧洲战场,交战的双方都是工业大国,依然采用的是一战时期使用的栓动步枪——这就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用成熟的方案来解决的典型代表。我们每一年生产70亿双鞋子,但只有14.5亿人,就算每个人平均每年消耗2双,也还有40亿双需要销售到海外,否则就消化不了当下的产能也保不住那么多人的就业。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这条产业链上的普通劳动者的生计就会变得更难。许多事没有回旋的余地,而一旦向前走又不可避免的与人产生冲突…正因为如此,在周期切换的时候,事情就变成了一个存量竞争的生死局:我们的东边已经与欧美的发达城市不相伯仲,甚至还略胜一筹。西边某些地方却还存在50-100年的落差。恰恰是这种地大物博和参差不齐,造成了我们对所有的产业都极度需要。这种内部的参差不齐是各种相互矛盾的诉求的源头。
江湖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如果什么都要就没朋友了!为什么我们的朋友总是一些非常……那啥的角色?因为你不得不什么都要,只有一些那啥的人才会成为你的朋友。不那啥的人只会成为你的竞争对手。譬如说,隔壁小西吧的造船产业发展的还不错,承接了全世界 $10%$ 的造船订单,现在鹰酱家一年的造船能力也就10万吨,民用船只的订单都是交给小西吧来造。然而,小西吧隔壁那个庞然大物拥有全球 $90%$ 的造船订单,年造船能力2630万吨!这种情况它能跟你做朋友么?收下当狗也要给块骨头才行,你把狗嘴里的骨头都抢走了,狗也不愿意跟着你呀!
我们的国民要求整个社会在任何领域任何方面都遥遥领先,稍微迁移一些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周边地区都骂骂咧咧的。诸多诉求充满着相互矛盾的悖论:不仅自己要吃肉,也想喝汤,甚至把碗都要端走,与之同时又希望别人跟自己做朋友!凡是愿意跟我们做朋友的人都是家里有矿,与我们能进行互补而不会形成竞争的人。这些家里有矿的人必然各有各的特色也各有各的毛病。即便是作为个体,你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个家里有矿的同学,他是不是也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毛病,要么性格乖张,要么飞扬跋扈,要么蛮横无理——就是因为家里有矿,从小这样搞惯了!
整个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小知识分子一方面追求西方贵族的优雅,另一方面又不能容忍社会阶层的固化。要知道西欧那些世袭贵族之所以精致和优雅就是通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阶层固化才逐渐形成的。小知识份子的许多追求都充斥着这样的相互矛盾:一方面渴望与发达社会温情脉脉的友好,另一方面又希望享受人家一样的福利,拥有对方一样的高薪岗位,发展对方同样的高利润产业并且遥遥领先。要知道自古以来同行是冤家,何况你要把它从现有的生活水平中推下去,它能跟你成为朋友么?!精致和优雅需要在持续的富足状况下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如果社会身份极具变化,各种迫在眉睫的状况扑面而来,这种沉淀就无法形成。
许多事不能拨开来看,当你拨开之后就会发现一厢情愿很可笑。它会让不愿意接受的人破防,但也能够让不一厢情愿的人看到底牌,并且变得更加坚定!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一往无前,鱼离开了水就不是鱼了,它被迫进化否则就只能死亡,有些社会也是如此——这或许就是命运吧!星球众筹加微1029107939
文章作者 瀚泽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