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65_公开的秘密
文章目录
A765:公开的秘密!
生存竞争有多种形态:经济封锁,金融设局,网络攻击、舆论控制和颠覆渗透都与火炮对决一样,属于克敌制胜的战斗手段。战争是人类生存竞争的最高形态,也是最激烈的形态,既决胜负也定生死。对于生命体而言,能够决定生死的力量对自身的一切都拥有最后的仲裁权。在《C1:真正的力量(最新)》和《结构学概论(最新)》中已经阐述过:真正的惩罚不仅仅消灭生命体的载体,也阻断基因传递的路径。所以,在生存竞争中,对生命体最高的尊重就是赶尽杀绝——不管这个生命体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文明!
社会经济的核心是产业,农业时代所有的社会产出都是土地的产出,因此,土地是决定财富的根本。人的社会等级通过占据土地的多寡来呈现,占据土地的多寡不仅仅决定财富地位,也决定着参与生存竞争之时所能调动的资源和力量。
以农耕为核心的中原文明为什么要以极度压抑人性的方式尽量维持住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秩序?因为在农业时代,社会生产力的上限已经决定,只有通过规模才能增强力量。法国的一位思想家有句名言:人类一直凝聚起来以应对生存环境的挑战。对于中原地区的居民而言,维持住大一统王朝的秩序是保障生存的基础。只有在这样规模下调集物资和人力才能抵挡住草原上游牧部落的劫掠。
生存威胁的方式决定着生命体对自我生存处境的判断和生存策略的调整。古往今来,任何一种重大的社会制度的调整和变革,无一不源于一种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汉武帝进行过六次货币改革,直到最后才试探出盐田专营的国有体系和收流通税的财政体系。这些体系一直沿用至今,保障了能维系住大一统有序社会的基础。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和一系列的社会组织方式的改革,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这个主题就是两个字:搞钱!
他为什么需要大规模的搞钱,需要反复的大量搞钱呢?他并没有酒池肉林挥霍无度呀!那是因为他持续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每一次万里远征都需要黄金铺路,人马做墙。正因为耗费巨大,所以他用尽一切办法搞钱来满足这些战争的需要。那他为什么要连续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呢?因为游牧部族对农耕文明的劫掠,让其生存处境受到了最强烈的威胁。人有的时候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安往往不不惜代价,甚至愿意付出平时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游牧地区的人之所以反复南下劫掠农耕地区,是因为游牧地区的人在农业时代,受限于生产力、人口数量和自然环境以及降雨量的限制,无法从事产出更高,也更加稳定的农业生产。粗犷式的生产方式无法为人口的增长提供生存保障。要活下去就只能南下劫掠农耕地区的人——特别是游牧地区的人遭受天灾的时候。只有一种情况,他们才会停止南下劫掠,那就是完全打不过!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你必须要有猎枪,并能保障猎枪随时能用,而且还要保障你的枪法精准才能阻止豺狼的破坏。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农耕地区的步兵不管是在攻击速度还是攻击距离上都远远比不过游牧地区的骑兵,对于主要时间用来种田的群体来说,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战争训练与谋杀融为一体的游牧群体相比。除非自己的人数更多,而且可以脱产训练,并且能够有足够的富余进行其它方面的探索——譬如制造更先进的武器和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耕地区的群体要建立起应对游牧地区群体的战争优势,依赖一种密度更高的社会分工协作。要建立起密度更高的社会分工协作体系,就需要本身的资源和规模更大,并且能够搭建起一个有序运转的体系,让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不仅能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也能够生产出克制对方优势的工具和组织方式。众筹分享学习微信1029107939
一个社会分工协作密度更高的体系依赖于原有体系中不曾拥有的支点,这些支点构建起体系升级之后的整个骨架。最危险和最艰难的时刻就是搭建起这个骨架的过程。因为任何一个支点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除非你能从外大规模的掠夺,否则就只能从内榨取。之所以选择向内榨取以获得搭建升级体系骨架的成本,是因为还不足以从外掠夺,强行掠夺会扰乱升级基础结构的进程。
经常听到一些人说,只要挣到第一个一百万,后面就会很轻松很快了。且不论这话对不对,就是论事的说:就算后半句是真的,大多数人也始终积攒不起用于启动的一百万。为什么呢?如果保障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成本是一万,而这个人只挣一万。在不出现任何意外开支的情况下,才能勉强保障收支平衡。稍微有个风吹草动的意外就要背负债务,正常活着都不易,别说积攒出第一个百万。有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且不说自身会遭受各种诱惑,继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自我消耗。在任何社会中,握有资源的人都必然会推动资源的价格上涨——说白了就是让别人获取这种资源的成本更高,任何处于优势地位上的人都会这么干——但它会无形之中让许多人维持基本生存所需的成本水涨船高。假设这个人努力工作,收入从一万涨到了一万五,但与之同时衣食住行等基本开销的成本也上涨了,而且涨幅更大,这个人每一个月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所需的成本上涨到了2万。这个人明明通过努力收入增加了一半,但他活得更加艰难,背负的债务更多,也更难以积攒起他所需的一百万启动资金了!
如果把这个案例从一个人扩大到国际秩序中的一个国家,底层的逻辑和处境也是一样的!而且,上面描述的模型仅仅是一种完全理想的模型。因为在这个模型中没有自身情绪化的自暴自弃,没有外部别有用心的挑拨和陷阱,没有无力应对的天灾人祸的不期而遇,没有各自瞬间会彻底清零的意外。然而,在现实的生存竞争中,以上种种都不可避免,甚至会交替叠加式的集中出现。生存竞争的核心就是维持自身的有序让对方陷入无序。当一个具有生命体特征的共同体失序瓦解之后,它所控制的一切资源就自然而然成为其它生命体的一部分。任何共同体的内部要保障有序运转都必然会维持住一个资源层级分布的结构,不如此就不足以保障其内部的有序。对于个体而言,最核心的是层次!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你在这里是精英阶层,在那里也可能是精英阶层。你在这里需要无法获取到最基本的生存所需,在那里的同一层次也是如此。唯一的差别就是:抵达某个层次的游戏规则对于你来说,哪一个更容易。我们之前说过,在任何金字塔中,底部靠血缘,中间靠才能和资源,底部靠勤劳和技能——虽然勤劳也只能勉强活着。然而,A共同体中的血缘在B共同体中不顶用。所以,许多A共同体塔尖的个体去到B共同体,就只能通过自己的血缘向内榨取大量资源去换一个敲门砖。即便如此,也依然进不了对方的核心。只能在B共同体的层级分布中降级到中间部分。一旦无法继续依托血缘从A共同体中攫取资源之后,甚至连B共同体中的中间层级也维持不住。众筹分享微信969796723
当A共同体处于蒸蒸日上的周期中的时候,处于塔尖层级的个体,除非是内部生存竞争中的失意者,否则改换门庭并不划算。而处于各共同体中的塔中部分的个体却具备更加强烈的流动意愿。如果资源的资本化程度越高,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更容易,处于各共同体中间层中的个体则会像草原上的牧民一样哪里水草丰茂就往哪里迁徙。处于上升期的共同体中底层位置的个体往往比其它共同体中的底层拥有更好的未来,然而,这种基于结构性趋势变化的理性判断与处于这个层面的当事人的个体感受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正因为如此,在1945年投降日本人和1949年背叛革命的人也不少。
文章作者 瀚泽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