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2_妥协还是不妥协
文章目录
X42:妥协还是不妥协?
美国的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生,有一句话是对的:去美元化就是去军事化,持有美元就是为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源源不断提供资金。在全球贸易结算体系中,美元从最初占比 $85%$ 下降到目前的 $58%$ ,虽然这个数据还会下滑,但在下滑的部分中,大部分份额是被欧元替代的,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的占比都不超过3个百分点。冲突的持续,不仅能激活军工复合体,更主要的是能够遏制欧元的这种份额增长的趋势。同时切断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生产基地与与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方在陆地上的紧密联系。这种紧密的联系会形成陆权威胁海权的趋势,也会在整个亚欧大陆上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这会让其它地方变成边角料,尤其是在产业空心化的情况下。
任何一种大的政策调整,都需要有一个足够有分量的牵引力。就如同历朝历代的制度改革的推动力都源于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胁。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制度和政策都会尽量维持一种相安无事的平衡。要不是高卢的财政实在支撑不起它的福利制度,马克龙绝对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推动养老制度改革。推动这种改弦更张的事情,对任何政治人物来说都无异于自杀。所以,有些事情必须要坏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推动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哪怕是城市的管理者推动清理一条污水沟或治理一条河也是如此!
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推动政策,只要保持这个压力,就有足够正当的理由去夹带私货并推动内部政策的改变。通过这种持续的消耗性的冲突,欧洲将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向开始转向非洲和北美。虽然能源综合利用成本的增加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和贸易成本。但不可否认,它会改变西方社会工业生产底层供应链的调整。
与之同时,早几天鹰酱在在亚太地区与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在内的十四个国家签署了供应链调整的协议。这个协议将贸易和生产所需的所有供应链进行重组,但把兔子排除在外。在西方日益凸显的共识中,越来越需要重组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生产贸易体系——分别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上和轻重工业的综合性生产上把两个规模巨大并具有极大影响力和潜力的角色排除在外!任何事情都需要牵引力,何况是这么大的调整。在目前的经济利益关系网中,彼此的利益相互交织,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和迫在眉睫的现实的处境。这种状况下,推动改弦更张的大调整就很容易被化解——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会变得容易:树立外部的敌人才能凝聚内部,并且将任何摇摆不定的立场和差异化的诉求,以通敌的名义进行围殴和惩处。从而形成一个漩涡,迫使与外部存在利益连接的内部成员两害相权取其轻,从而实现一致行动的目的!就在昨天,匈牙利作为欧盟轮值主持国的资格被否决,就是因为匈牙利拒绝援助二毛——在平时的欧盟运作模式下,这是不可想象的事。越是有内部做大的调整就越需要有一个外部压力——而且这个压力不能在未完成调整时松懈掉,否则就如同推石头上山,容易前功尽弃!
还记得《X7:经济秩序》说阐述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结构吗?在原有的结构中,鹰酱占据塔尖,西欧和日韩占据中间,其它人在底层挣辛苦钱,或者卖定价权在华尔街手中的原材料。这个结构鹰酱是满意的,甚至欧洲都比较满意。但这个结构被打破了!它源于西方不断的发生经济危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需要一个给它们擦屁股的角色——这个擦屁股的角色每一次都伏低做小忍辱负重。譬如说08年的经济危机,就充当泄洪的洼地,让内部人痛苦,换取在方方面面被隔离的压迫力稍微松一点。
这是一个拥有潜力的后发者别无选择的必经之路。秦部落从西陲的一个荒蛮之地崛起,经历了6代人完全不出错的不懈努力,才能让秦始皇鞭笞天下。普罗大众内心无比渴望始皇帝威震八方的高光时刻,却不清楚15年的高光需要6代人经过150年筚路蓝缕,通过坚持不懈的忍辱负重和斗智斗勇攒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大秦的崛起之路,有好几次都濒临灭顶之灾的绝境,甚至让处于绝境中的历代秦王都产生了自我怀疑。
在原有平衡的格局中,任何一个支撑点成为新的关键支点,都会造成整个结构的失衡,从而引发结构的重塑。它的外显形式就会变成冲突和斗争。目前正在十字路口,彼此都需要重塑结构,达到一个让自己处于有利位置的新平衡状态。要不是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谁又能把英国拉下马呢?在近400年编织而成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日不落帝国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除了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之外,外围的一切都在支撑它——因为那些角色也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支撑它的中心地位对自己也有利。这就如同一个出生于大富大贵家庭的孩子,他的父祖为他编制了牢固的安全网,想掉都掉不下去。那些在这个利益网络中会主动维护他的人,也是在维护自己。所以,对于挑战他地位的人来说,不仅仅要面对的是他的能力、资源和力量,还要先破除围绕在他周围支撑他地位的其他人!
有些人看了一遍三国演义就觉得自己很懂纵横捭阖的策略。其实欧洲和日韩的许多行为并不是完全被鹰酱控,而是主动为之!不用讲道理,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早段时间上海开了一个汽车展,大众集团CEO和他的核心成员在看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车控系统之后,回去把专门做大众集团旗下所有汽车控制系统的高管都解雇了。事实上他们在这一块确实落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汽车在今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出口商。也就是说,一直作为我们弱项的汽车产业,也要开始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一个具有极度拉动力的主流产业了!兔子被称为发达国家的粉碎机。之前高盛有一个预测,到2050年之前,国内会有一个2万亿美元的客机市场。如果这个市场被919拿下,就不仅仅意味着波音和空客未来的增长将大打折扣。还意味着会拉起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并提供千万级的相关岗位。这就如同光伏产业在沙漠中建大量发电站一样——自己生产也自己消化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填补空白,更是提供更多高薪且稳定收入的工作岗位。哪怕只是替换掉原来需要进口的那些产品。这么大一个市场的丧失,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国家的企业而言,未来的增长预期也将大打折扣。如果这些国家许多企业和产业的未来增长预期都会大大折扣。这对于一个国家所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当时投资新建高铁的时候其实是赌国运。赌什么呢?堵高铁体系全面替换原有绿皮车体系的时候,中国普通人的收入已经能够承受得起高铁的费用。你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要卖给承受得起这个成本的人,你的这个产业才能持续下去。我们目前的人均收入才1.2万美元,而西方国家的人均普遍在3万美元以上。请问谁的增长空间更大?只有增长空间更大的社会才能消费掉那些增长的需求。就意味着,人均收入提高的空间不大的社会,对现有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只有那些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会较大的社会,这种消费需求才会有比较大的增长。如果这个社会既是消费的主要增长方,也是同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那么这种消费增长将会被它自己的相关产业的生产所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后发者将会拥有规模优势和产品、服务和技术的改进优势,并会在其他地区与自己展开竞争。这一点在高铁这个产业上就已经验证了,在抖音的这个产业上也验证了!这才是让欧洲和日韩这样的社会愿意跟随鹰酱步伐的根本原因。它不是害怕你现在,是害怕你未来。
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不足。因为消费拉动着生产。自己的消费不足就需要别人的消费来拉动,所以就无法保障那么多的就业岗位。这就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对债务的高度依赖。土耳其这十年搞得不错,但债务高得吓人,而且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是不能一直玩下去的。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大风险的外债,但通过土地融资搞出来的债务也是吓人的。
妥协与否?
我们反复强调要培养内需,一遇到迫在眉睫的问题又把夜壶拿出来用。对居民而言,最大的需求是房子,其次是汽车,再次是家电。然而,我们真正的收入水平只是普及家电的程度。城市中的汽车和房子的消费,本质上是通过高杠杆负债搞出来的,并不是普通居民的收入能够轻易承受这样的消费。杠杆一旦降下去,普通人真实的支撑力瞬间就暴露出来了。在利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连深圳这类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成交量都降到之前1/3了,其他地方就更别说了!
西方社会的需求疲软造成社会经济秩序中所有外向型经济体的生产都缺乏拉动力。继而造成经营困难和就业状况持续恶化。居民消费高度的依赖于稳定的收入,而稳定的收入又来自于能够提供这些稳定收入的岗位。作为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这些岗位来自于外部需求的拉动力。所以,在这个去美元化的时候,妥协还是不妥协,就变成了一个长痛和短痛的艰难选择!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上面对于回到以土地为主要融资方式的旧路上是态度坚决的。建立能提供更多高薪就业岗位的高利润产业是坚定不移的政策。在这个政策之下,需要一套新的社会融资机制。不管在艰难时刻采取怎么样的临时性的策略,但这个主基调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关于这一点是有先例的:以色列建国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经济增长持续高达7%以上,到1968年的时候,这种增长方式下跌到几乎接近。1973年发生第4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夺得了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一大片新土地。过去以土地开发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又续命了一会儿,但这种续命所造成的幻觉很快破灭。随后他们忍痛开启了新的增长方式,限于国内市场太小。他们开启外向型的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直到现在依然是他们的经济支撑点。不管是现代工业技术还是现代农业技术,或者是医学设备和武器装备,这种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都有大量出口——或者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出口——以色列出技术,别人投资生产。犹太人占据科技和金融的塔尖,这二者其实是相互依存的——因为所有的科技产业的前期投入都非常巨大而且风险很高。不管是筹集大量的资金还是转移化解风险,都需要一个成熟且活跃的金融市场来应对。特斯拉这样的公司要不是拥有华尔街的融资能力,早就破产了!我们具有代表的两家科技公司都被当成骗子快撑不下去了,一个叫柔宇,一个叫商汤。这两家公司做的东西其实科技含量还是不低现阶段都找不到盈利模式。没有像纳斯达克那样的市场去融资并摊薄风险,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基金,在长期看不到挣钱模式的时候都会止步不前,甚至会开始考虑如何把前期投入套现出来——因为没有成熟的金融市场提供的退出机制来化解他们的风险。
外向型的经济以生产为主导,以土地为主要融资方式。这就高度依赖外部的需求方。外部需求的锐减造成内部各环节因为缺乏拉动力而断裂,整个体系中以前的那种运转效率就不见了。在2022年的年底,放开封控的回复预期让大量的海外资金涌入国内。但这些资金是以金融的方式,不是以产业投资的方式流入,这些资金是用来短期套利的!上半年的经济恢复并不及预期。这些资金又在最近集中跑掉了。鉴于冲突中西方随意对资金进行冻结,目前兔子吸收外部资金的政策主要以投资实实在在的东西为主。不过大众集团最近在合肥投资10亿欧元,新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还有德国另一个知名化工集团在广东投资100亿建立分部,沙特投资100亿美金在东北建立处理石油的配套产业,以及特斯拉要在上海扩大产能和投入。这些实实在在的外部投资一方面能提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能培育嵌入国际供应链的内部体系和配套设施。还有一个隐含的价值,就是一旦发生冲突的时候,自己的资金被冻结的时候,也可以没收别人搬不走的资产。
一些向决策者提供专业建议的人确实发出过妥协的声音:包括停止减持鹰酱债券,改为增持,允许汇率上升,已换取鹰酱增加对我们的进口。因为还没有形成最终的决策,目前处于摇摆期。你会发现不同的信号,甚至相互矛盾的行为同时出现。汇率的上升和资金的撤退造成了市场信心的扰动,但这些东西都是临时的!
我们会坚定不移的开拓那些能够提供高收入的产业。所有的投资和引进,以及相关的建设都会围绕这一点。与之同时,也必然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不管妥不妥协,别人都不会跟你玩,除非你愿意自废武功!因为你现在的状态,已经打破了原有结构的平衡。
今年有两个对外发布的公报,奠定了基本的调子。一个在莫斯科发布的公告强调的是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不会止步,亚欧大陆上的现有格局不允许改变。另一个是在北京发布的,强调尊重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海外利益和双方贸易的非美元结算。在西安举行了一个极富有传统仪式感的会议。并宣布建立一套类似于独联体的沟通机制。也就是说小弟们不需要因为老道显得不靠谱,那自保就要改换门店。因为有新角色撑腰而且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东西,那就不需要为了自保与旧老大撕破脸去向鹰酱纳投名状,反而可以维持与旧老大的合作关系并且获得更多自主权。如此一来人心和秩序就稳定下来了!更重要的是,这一块地区三十年来都没有充分开发过,这将是巨大的机会。哈方在会议室就邀请兔子建造里海的港口,随后兔子接到了一堆造船的订单,随后还会有铁路以及相关产业的订单。
在去美元化的过程中,如果最主要的力量都主动放弃,对其他有此想法的跟随者将是巨大的打击,几乎等同于向鹰酱递刀捅自己!尤其是在鹰酱取消债务上限的时候。所以,汇率过一段时间会降下了,这个情绪和预期需要接下来的经济恢复来修复
学员619:期待!再卷一年,普通工薪和摆摊的都无余粮了,期待司令文章对现实的解构。2023-05-25 18:38
L茵Z:小日子的亲美派和亲中派闹掰了。幕后大佬们忙活了近半年还是拉不住!卷了三十多年,也的
确太需要一个能蹦跶的机会。岸田在地方经团連的招待会上竟然大放厥词,称自己的外交成果已赶超
安倍。其实,日本终将会回到它原来的历史位置已经是许多幕后大佬们的共识。奈何有人不甘心
啊!!
2023-05-25 19:45
璐璐:如此一来人心和秩序就稳定下来了,读司令的文字能见真章2023-06-03 21:35
事不论大小,尽力而为*:文中一句话不太理解(中国高层对回到以土地为主要融资方式的旧路态度是坚决的,建立高利润产业是坚定不移的)。中国政府对以土地融资的就路态度是坚决的,这里是坚决支持还是坚决反对???
房地产是最大的内需,只有内需强大,才可以不依赖出口提供生产劳动力,所以需要支持房地产。但同时中国也会往科技金融方向攀登,不走房地产老路。
所以各位群友,有合理的解读吗?
谢谢。
2023-06-05 14:27
L茵Z 回复 事不论大小,尽力而为*:我读到这段也质疑了一下,大概率是写得太急没写完整吧。看全文私以为已经很明确了:不会再回到外向型的经济。外部环境不给你拉动力,内部产能也已饱和。要想回去只能自废武功,那更是不可能,只有转型!所以连带着以土地为主要融资的手段也不会像之前那样用了。
但是之前也提到过许多次了,在城市化率上还是有上升空间的。。。
2023-06-05 15:38
事不论大小,尽力而为* 回复 L茵Z:我疑惑就在这里,房地产算不算是内需?2023-06-05 15:43
L茵Z 回复 事不论大小,尽力而为*:嗯嗯,我懂你的意思。其实这近半年里发在星球里的文章并不多,但反反复复说的都是这几件事。在我看来,你其实已经看明白了,只是不愿意相信房地产不太会大涨了这个事实。。 60
2023-06-05 17:09
事不论大小,尽力而为* 回复 L茵Z:不知道呀,大家都在看空有时候反而可以做局!2023-06-05 20:41
文章作者 瀚泽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