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您好,最近新闻看到“奔驰突然宣布放弃2030年全电动计划,下一个十年将继续研友燃油车,苹果也宣布解散了公司电动车研发的项目,丰田宣布继续氢能源研发。欧美日纷纷撤销电动车研发”欧洲好多国家也放弃2030年全面取代燃油车的计划。
想问一下这个对国内的汽车行业有什么影响?我目前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感觉今年公司的项目也在减少,汽车零部件行业会不会出现互联网行业那样的大面积裁员?如果会出现汽车行业寒冬的话离那一星球众筹加微1029107939

司令:

近在眼前呀!

你猜各大车企为什么不遗余力的降价?存量竞争短兵相接,客源不够啊!汽车出口去年是500亿美元,已经到了全球最大的出口量。接下来欧美各国肯定会着手反制和围堵。因为再往上的高附加值产业就只剩下飞机了。中国商飞虽然还没有到国外去抢市场,但中国这个特大的商用飞机市场显然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没波音和空客什么事了,而且波音爆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不排除5年之内我们要出去抢市场。至于造船方面,全世界90%的订单在我们这10%在小西吧家!连做港口机械设备的振华重工都占了全世界港口机械设备85%的市场。我们不明白西方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大的恶意,那是因为我们的媒体从来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在一路追赶的过程中,把别人挤压的非常难受。人家的体量没有你这么大,稍微挤一挤人家就不能呼吸了!同行是冤家嘛,何况你把别人逼到墙角。但是我们的发展如此的不平衡平均收入这么低,也不能停止发展的脚步。包括城市化率也才63%,连城市化都不能停止。

这些就是整体的状况,在这个整体状况之下,会有风险也有机会,而且风险和机会将以周期性的方式出现。美国人确实立法不允许出口美国的新能源车是中国生产的。但是比亚迪把零件出口到墨西哥,组装出口美国,这个就绕过去了。而且比亚迪有一款车差不多就1万美元的市场价。假如也能够以1万美元在美国市场出售,哪怕是1.5万美元,那也可以横扫美国现有的所有汽车国企业。你说这是机会还是风险?如果能够突破就是机会。突破不了,这么大产能起来之后,外面的市场被星球众筹加微1029107939
围堵,内部消化不了就是风险!

至于奔驰重走燃油车的道路,那是因为新赛道竞争不过。大众的老总到中国参观之后回去把他做测控软件的整个部门全部砍掉了。因为他们发现代差已经太大了!别说大众了,就是奔驰车的那个车载系统也是垃圾的要死,我说的是百万级的还不是入门级的。中国的车企或许结构方面还没有那些传统欧洲车企那么好。但是,新赛道还是不输他们并且有优势。华为在为各大营车企提供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吉利,还有江淮,都有采用华为的系统。这就是一种跨界的联合。它的推动力量来自于政策的顶层设计。

如果新赛道的节拍已经慢了。跟随肯定跟不上。如果这个时候还把自己有优势的手艺废了,西方那些传统大牌,就会落入到现在阿里巴巴的困境一一高附加值的互联网金融上不去,传统优势的电商被拼多多抄了后路。你不会认为中国不想发展自己的传统燃油汽车产业吧?一直以来受制于各种现实困境和专利。我们的传统汽车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在过去大家宁可买合资车,也不会买纯国产的燃油汽车。国产的那些车也都是低端的代名词。没有市场和客户,如何正向循环?只不过俄乌冲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包括乘用车和工业用车都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我们的那个民用版全地形车将会替代在中东战场上称霸多年的皮卡,成为他们那种规模和层次的战争载具。

鉴于现有的形势和现实处境,接下来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不得不出口,但会遇到更多的出口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破局?我认为会采取组装厂外移,对关键零件和关键原材料进行控制的路数。比如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墨西哥建组装厂,在土耳其和波兰建立组装厂。会帮助那些桥头堡地区发展相关的下游产业,然后把自己的标准零件原材料作用在成品上,拉帮结派形成共同体去打外面的市场。现阶段肯定是欧美的市场为主。其它地方要收入上来才有购买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汽车产业,如果以10年为周期,那肯定是机会,如果以三年为周期,当下肯定是困境。只不过这个困境不是某一家公司的困境,甚至都不是一个行业的困难而是一个社会的困境。

2024/3/1 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