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的主题2024/5/2823:45中日韩谈什么?!

中韩三国的经济占全球25%,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经贸之和大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之和。日本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二和第三大贸易对象,而且是在严重对抗和供应链脱钩的情况下。中日韩自贸区一直备受美国阻扰,因为能够形成更低门槛的相互合作,中日韩产业嵌套的紧密程度将决定一些关键问题的最终选择。国家之间,情感是一回事,利益是另外一回事!

中日韩三国在半导体领域各有侧重,而且在资金、技术、供应链和市场高度互补。如果彼此紧密合作,不仅可以创造增量,还能形成一个新的半导体产业优势。

自2024年以来,日本和韩国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日本和韩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都属于生产者角色。需要从外部进口原材料和能源再通过内部的人才和劳动力优势创造产品出口。本质上属于外向型经济,需要贸易顺差来支撑经济的发展。随着这一波汇率的持续走低,即便在美元没有加息的情况下,因为汇率的走低,反而让进口的成本更高一因为进口需要美元结算。而且,能源和大宗商品的美元计价在一路走高,从而大幅压缩生产型国家的利润。这种局面对于日韩两国来说都是非常麻烦的现实困境,急需创造出新的增量市场来摆脱这种现实困境。

正因为如此,这次会面,彼此谈的是经济合作,其他方面都一笔带过。此时此刻,彼此都承受着现实的经济压力和汇率压力。都需要通过合作创造出增量来缓解各自的压力。不管是半导体产业,还是人文旅游产业,以及环保产业,都是可以创造增量的领域,也契合各自的优势。其他产业的合作都还好,唯独这个半导体产业的合作,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会谈结束之后。日韩分别派出了外事部门的副部长前往美国。一方面应该是通报会谈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与美方沟通和协商。

在这次会谈中还着重提到了稳定金融体系的风险,此举的意图不言而明。因为此时此刻包括日韩在内的亚洲各国都在遭受汇率的挤压和华尔街的收购。在此之前的一年多内,华尔街的大量资本涌入日韩甚至是越南和印度的市场,大量抢购优质筹码,并不断抬高市场价格,造成了一种极度火爆的假象。随着美元的持续升值,这些国家的社会各阶层参与者,不断跟风提高负债额度和杠杆率炒高资产。而且华尔街的资本,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大量借出各国本币债务,在高位套现资产之后,用来集中抛售,通过做空汇率二次套利。这一类操作,让包括日韩在内的亚洲各国遭受巨大金融损失并承受利率压力的同时,还对整个地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抑制贸易形成了恶性的循环的结果——当两头积压造成利润太低的时候,许多出口贸易和生产行为就会停止。

日韩要改变这种状仅仅与中国进行会谈是不够的。美国的态度和诉求是他们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关键因素。在上一篇中揭示了一个事实:台海之间的开战时间节点,取决于产业体系的替换速度!目前,不仅仅是台湾和香港深度的嵌套在欧美的那套经济产业体系之中,日韩也是如此。换句话说,他们的产业价值和因此而获得的利益,源自于美国主导的那一套体系。如果他们贸然从那套体系中抽出,原有的产业优势和由此产生的利益都会淡然无存。除非他们在一套新的经济体系中有更好的位置和更多的利益,否则,他们就只能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如果他们把自己深度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依然要面临着贸易逆差的现实困境。那么他们就需要与美国讨价还价,以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补偿。如果美国给不了这样的补偿,他们就会糊弄美国,并阳奉阴违的做了一些别的尝试来改变自己眼前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及中国所提供的市场和这种合作所能创造的增量。能够为日韩等亚洲各国挣脱美国的控制,保持一定的自主权,创造更多的博弈筹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没有太多的利益可以让渡给他们,反而在割他们的肉填自己的窟。中日韩谈的那个环保合作,我认为并不是在谈自然环境方面,而是关于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合作。不管是光伏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已在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占有优势,如果开放与日韩的合作。甚至可以绕开美国的制裁,通过日韩生产的方式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一对于日韩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这里的关键是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

目前金砖组织的5个创始国的GDP之和,已超过了全球的31.5%,而G7的GDP之和也不过是全球的30.7%!金砖国家已经由5个创始国扩展到10个,新加入的包括伊朗,沙特、阿联酋和埃及都是中东产油大国。金砖组织成员国的人口已占全球人口的41.93%,随着它的继续扩容,揽括的人口、资源和市场都会越来越大,而且资金、产业、技术、资源和市场能够形成互补。这一切是构建起新的经济体系和产业链体系的基础,而大家所关心的是自己在某套体系中的位置和利益。

接下来我们不会发展农业种植,而是会全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它本质上是一种农产品的工业。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了资金的这种流向意图。这意味着我们以后会向更多只能出口农产品的国家提供市场并向他们出口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抓住上游开放下游,发展有门槛的产业,转移门槛较低的产业,将会成为接下来的主流。这也是构建起以自身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必然过程。那些将会被放开的产业,除了合并之后的龙头之外,其它的只会越来越式微。

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