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学大本营20240705_跳楼_才刚开始
文章目录
原创 觉悟者 结构学大本营 2024-07-05 05:36
前言
挣过钱的人在得意的时候会谨慎,在失意的时候会坚强。头一回挣钱的人,得意的时候会膨胀,失忆的时候会崩溃。
最近城市人口4亿失业超过5000万。最脆弱的生存状况,恰恰是背负债务的城市人群。当你认为事情很糟的时候,糟糕的情况才刚刚开始。真正糟糕透顶,将要发生周期切换之时,普罗大众已习惯了,因为虱多不痒!
一位30岁的漂亮姑娘因为降薪和裁员叠加高负债,入不敷出,最终撑不下去了。对于这样的悲剧,深感同情,但同情并不解决问题。因为这种悲剧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日益恶化的生存处境一这种处境必将席卷更多的人!
普罗大众看到公务员、事业编和国有体系的职工降薪兴高采烈,奔走相告。这些人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读过《C5:统治结构的关键支点!》的人都会明白一个最基本的常识:社会治理需要一个权力传导体系,这个体系上的节点,是最坚定维护这个体系的情况。不到实在万不得已,出于统治的考虑,绝对是维护他们的利益为先,而不是把他们弄到对立面去。如果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强行这么干,会被视为不懂得团结人。乌合之众的人数虽多,但组织力非常低,这种低下的组织力,源于彼此之间的消耗和各种各样的自我消耗。恰恰是这种消耗,让其无法构建其稳定的共同体,更加无法形成有序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社会永远是多数人受制于人而少数人控制大多数的原因。
如何形成有序的力量,构建起一种有组织的结构,是统治的核心课题。这个课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在几年前写的这篇《C5:统治结构的关键支点!》中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更加详细的阐述,需要放到专门阐述结构力量的这个章节里面。即便只是读了上面这篇文章,了解了一个大概,也会非常清晰的明白:不到万不得已,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绝对不会刀刃向内一如果大脑让左手拿刀砍右手,左手会怎么想?如果左手义无反顾的挥刀砍下了右手,那只存在一种情况:右手的伤口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危及生命,不砍掉它整个身体都会保不住,右手也会随即死亡!
国家虽大,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同级行政单位。但是,能够向上交钱的也就5-6个而已,其它的都是入不敷出,等着上面从那5-6个省市身上拿钱来补贴自己才能保持正常运转。北上广深是特例,2200多个县城才是底色!审计了159个县就有66个县把中小学的学生餐补腾挪去还债和给公务员发工资。稍微查一下账,就有超过1/3的比例在这么干,说明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过去的20年,摊子铺的很大,债务透支太多,而且运行成本特太高。然而,这些严峻的问题都被发展的狂欢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人为的掩盖了。
就不拿官方的情况来举例了,因为大多数人不理解官方的体系是怎么运作的。就拿家庭和个人的状况来举例,这样举例能够让感同身受,自我代入一就拿跳楼案例中的主角来说:个体是优秀,远超许多同龄人。所在的行业和企业也是领域中的翘楚,收入也是非常可观。而且,选的对象也旗鼓相当,属于1+1>2的组和。两个人在几年之内存了300万,父母还能拿出100多万。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走错一步。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是主角光环加持和天花板开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比幸运和完美的人,在大环境裹挟下,只需要两三个相互叠加的作用力,就足以摧毁她用尽全力和所有的运气搭建起来的空中楼阁。一个群体和一个时代所崇尚的精致、优雅、美好、优渥且体面的生活,此时此刻,就像一个笑话一样,显得那样弱不禁风!
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反复的提到过:许多人试图构建起来的生活和梦以求的终极状态存在天然的缺陷,整个状态就如同徒手攀岩一样脆弱往上攀爬,每一步都艰难无比,而且,上面有人踩你的手,下面有人拽你的腿。然而,往下是不可能往下的一因为下面是万丈深渊!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都是如此。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周期切换和基础结构升级的时候。如果无法理解这么抽象的概念,用卫星的变轨来比喻就明白了。当你一直处于某个轨道上的时候。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在这个熟悉的轨道上,凭借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和惯性的循环往复。最多只是环绕某一个星球,不断的转圈,但你不会掉下去坠毁,也不会飘到茫茫太空中去一这是引力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稳定状态。对应人来说,就是那种状态下的社会基础结构所编织起来的生存结构为人的活动范围设定了边界。父母那一代人,不管是走运还是不走运,都在那个单位干一辈子。如果走运的话,分房子会早一点,被提上半级,每一个月多拿几十块。不走运的话,也是按部就班和大家一样混。住的地方和经常出入的场所,也像交通路线一样循环往复。这些东西都是一种无形的边界,虽然束缚人,也为普罗大众的生活提供了支撑。
一个社会从一种状态升级到另外一种状态。从农业社会的生存状态变成工业社会的生存状态。就如同一个人前半辈子生活在农村后半辈子生活在大城市。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属于城市。进一步,在城市生活中流浪;退一步,也根本无路可退!不管是一个社会的变革,还是一个家庭的变革,甚至是一个人命运的开始。当齿轮转动的那一刻,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条不可逆的路!
挣过钱的人和没有挣过钱的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挣过钱的人,在得意的时候会谨慎,在失意的时候会坚强。而没有挣过钱,头一回挣到点钱的人,得意的时候会膨胀,失意的时候会崩溃!然而,这种教训出现之后,既没有后悔药,也没有回头路。然而,很多人是扛不过去的。所以就会酿成悲剧。
一个人的悲剧,是家庭的损失。一群人的悲剧,则是社会的危机。一个社会的悲剧,则会在历史长河中形成漩涡,需要几代人来填平。
当下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能够一目了然:有一家健身房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扩大了场地,那专门针对于小孩孕妇和老人的各种小众的课程,围绕这些课程额外增加的场地、器械、人工的开支都是亏损状态。后来发生疫情,没法开展业务,但开支一直在继续,觉得疫情后会有报复性的消费,然后可以挣回来。于是,就借钱往里面垫,试图撑过去。疫情过后,不仅没有报复性的消费,而且长期的封闭让大家养成了不怎么运动的习惯。随着氛围的改变,流行的观念开始追求务实,而不是追求精致。于是,没有新的业务。然而,以前的人交了钱课程没有上完。健身房就必须要维持原有的规模并养着原有的团队把这节课给人家上完。这就让固定的成本支出持续居高不下却没有新的收入一这些课程收的钱早就被疫情中持续的成本支出消耗殆尽。此时此刻维持一大摊子就是为了还债。不仅经营者干得没劲,那些教练更没劲一因为没有新收入,没有期待,没有动力!所以上上下下都充满着怨气。从健身房的经营者、员工、教练到那些课还没上完的客户—每一个人都不满,每一个人都心生焦虑,并对未来的预期更加黯淡。
早段时间,央行提出提供3000亿低息贷款,让各地的国有企业把没有卖出去的房子以6折的价格买下来,作为长租房经营。结果三令五申之下依然反应平平。后来没有办法由官方出面,要求县级以上的政府主动参与这件事情,把它作为一种政治任务来执行。你猜为什么主动提供贷款,让其用指导价而不是市场价的6折购买都不愿意?一件事情如果特别赚钱,别说提供低息贷款,就是什么贷款都不提供,而且把用钱成本升得很高,也会削尖脑袋去抢这个机会。之所以反应平平,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烫手的山芋,都非常清楚一搞公租房这事不赚钱。
许多人反馈,2019年以后建的房子,质量越来越差。因为保教楼是完成任务,各个环节的人都没有做好的动力。只有当回报预期非常高的时候,才会想办法搞出特色,搞出品质,形成市场的溢价差异去求得更高的回报。如果预期非常稳定,就算不偷工减料,各环节的参与者也会逐渐变得敷衍。这就是大环境的变化,对事物的雕塑和对个体的裹挟。
文章作者 瀚泽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