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_布局
文章目录
20240718 布局!!
许多人缺乏常识和逻辑训练,更加没 有成本意识,对于人和事的判断,习惯性 用自我代入的情感共鸣和道德优劣来决定 是非对错,往往会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 要么被空洞的概念所迷惑,要么被表层的 细节所困扰。
X 几十年前美国在科技创新上确实独领风骚。然而,普罗大众往往只关注塔尖的那盏灯而忽略整座塔:美国社会在成为半导体和互联网的佼佼者之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全门类的工业品生产基地和核心消费市场。如果你去查一下历史数据,就会发现,当时美国所修建的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先进程度,以及水利工程和电力供应及消费量都是遥遥领先的!美国为什么热衷于扩张势力范围——尤其是热衷于控制世界海运的主要通道,以及提供能源、粮食和矿产的主要地区?作为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大的生产基地,如果不能保障这些供应,就会撑不下去呀!换而言之,当另外一个社会也全面工业化,成为全门类工业品的生产基地和世界上最大的实物商品供应基地之后。也必须去控制粮食、能源、水源、电力和矿产,以及国际贸易的主要海运和陆运通道。不如此就无法保障整个体系的稳定运转,就会将自己置身于非常危险的生存境地!在市场经济中,这种行为叫做“战略防御型投资”。
今天的美国和昨天的美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塔尖依然闪亮,但今天的整座塔甚至还不如之前的状态——因为今天塔尖的消耗量更大了!这就如同猴子的脑容量和人类的脑容量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不仅仅是体积多了,神经元的密度和数量翻了许多倍,最主要的是:多出来的部分所消耗的能量成指数级上升!人在什么都不干的静止状态下,在心静如水的情绪稳定期,大脑也需要消耗整个人体 $40%$ 的能量。这就意味着人类大脑的平均智能程度提高一点,整个人类维系自身基本生存的能耗就要翻好多倍。而要满足新增的海量能耗就需要人类的生产水平和攫取能力提高一 大截。《觉悟社》知识星球众筹分享学习微信 1029107939。生命体结构的许多特征,从个体到整个社会都遵循着一样的属性特征。做任何事都不仅仅是这件事,而是需要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前提条件来辅助。如果这些辅助性的东西没有,这件事也就做不成。那么,需要以这件事为前提条件的更复杂的事也就自然无法开展。许多事一旦深挖下去,就会看见一环套一环的脉络和广泛的相互联系 。
不管人工智能也好,还是其它的什么先进科技也好。如果只是发篇论文或者在实验室做个演示模型,不需要太多的支撑。一旦要把它变成一种产业和社会力量,那么,所有的配套设施和前提条件都必须满足。鹰酱的人工智能或者其它什么先进科技,一旦要变成产业和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它的水利工程、电力供应、工业体系就必须要能够支撑得起!换句话说,这些东西需要先准备好,否则,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就会变成为别人的产业发展做嫁衣!纯学术层面的论文是不可能束之高阁的。那是一种学术概念体系,只有认可和接受那套概念体系的人越多,这种学术研究成果才越有价值。然而,从纯粹的学术论文转化为产业,谁都需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去摸索并持续的投入资金、人员和时间。而这种实践性的摸索高度依赖配套体系并需要满足那些前提条件!简而言之一句话: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中的纯学术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但把这些属于全人类的纯学术成果转换为产业、社会财富和国家力量,需要每个社会通过实践性的摸索来实现,而这种摸索的成功,高度依赖超过某个阈值的持续投入和相关配套基础及前提条件的孕育。任何一个环节火候不到,或总体投入不够,就会前功尽弃。
不管是淡水、电力还是粮食的供应美国和中国都天然具有这样的条件。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没有这些东西就无法成为这样的基地。英国就没有,所以,它必须建立海外殖民体系。然而,通过海外殖民体系收集的财富和资源并没有在英国本土转化为内燃机、铁路和电报系统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体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本土撑不起来!所以,英国人只好把财富用来进行海外投资——要么通过华尔街投资美国修建跨越两大洋的铁路系统和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系统,要么投资后起之秀德国,帮助其建立起大工业体系。英国社会那些依托殖民体系获利的传统土地贵族和凭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了财的新型贵族,虽然可以通过这种金融投资来获取财富。《觉悟社》知识星球众筹分享学习微信 1029107939。然而,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格局逐渐与英国自己没啥关系了。几十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它的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日不落帝国重新缩回到英伦三岛,只不过是把几十年前的那个结果最终呈现出来而已!
美国和中国因为国土广袤,许多重要的河流变成了自己独有的内河。不仅水源充沛,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改造——譬如说,在落差比较大的地方建立水电站。不要小看了这一点,中国的水电占据总量的 $20%$ ,是占比第二大的电力供应。越南想学中国发展工业就没有可以建立发电站的河流。同时,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火电技术,中国以环保为理由禁止出口了——周边都可以直接向国家电网购买电力,但不再出口能建立大型发电站所需的相关设备和技术。
除了水电和火电,剩下的就是利用太阳能的光伏和利用风力的风电。这两个目前的占比不太高,因为不稳定,而且能量转化率比较低。即便如此,最先进的相关技术也是我们的——尤其是光伏产业,中国不仅分量和产能第一,全产业链的相关技术也是第一,甚至产能过剩并遭受过西方的联合围剿。最后是通过在西部沙漠中建立大量光伏发电站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产能。继而倒逼上游去解决能量转化率低的技术问题。为了保障能稳定供应,搞出了远距离输送的高输压技术和储能技术。如果光伏产业在实践探索中优先解决能量转化率和电力储存的技术问题。那么,不仅我们西部的沙漠,就是全世界的沙漠都可以变成发电站,并且通过电网系统向外输出电力——就如同内燃机时代卖石油天然气一样。
这里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国际合作的目标选择!中东地区不仅拥有现阶段所需的油气,也存在大量的沙漠。如果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凭借我们在光伏和风力发电方面的积累和优势,那些国家的沙漠可以变成电力时代的“新油田”——不仅中东如此,非洲也是如此。这些国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需要通过与我们的技术合作来解决:粮食问题!2024 年上半年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在新疆喀什下面的一个镇,有一块沙漠中的麦田丰收了,而且亩产有700 多公斤的产量。这是一块新疆农科院的试验田,它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就是在纯粹的沙漠中能够种植出小麦。很显然,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改进技术逐步提高产量。这意味着什么呢?不仅意味着西北的沙漠地区可以种植出粮食,更意味着这种技术一旦出口到中东和非洲那些缺乏水源的地区,他们的粮食问题可以得到巨大的缓解。《觉悟社》知识星球众筹分享学习微信 1029107939。中东地区因为有石油,即便国际粮价被四大美国粮商垄断也买得起。但非洲许多国家自己没有也买不起,只能向西方国家借钱买粮食保障吃饭问题。然而,借钱就必然会附加苛刻的条件!最苛刻的条件莫过于,一些非洲国家的关键岗位的人要由对付安排,从而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时候偏向债主。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非洲有个国家叫尼日亚,它每一年为法国的核电供应 $35%$ 的高纯度原材料,而法国支付给它的成本不仅这些原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的 $1%$ ——这和直接抢劫没有任何区别!你猜为什 $\ L$ 这都愿意?因为之前制定政策的人是由法国安排的,而且这个国家还有法国的驻军。这次在域外势力的支持下,在瓦格纳军事力量的直接支持下,新上台的人因为有人撑腰,不仅中止继续按照之前的协议向法国的核电供应原材料,而且还把国内法国驻军和美国驻军赶了出去。大毛在前头硬抗,兔子在幕后斡旋,最终实现了这个结果。这个结果的最大好处不是一个非洲小国赶走了殖民者,而是让西方国家在核电技术和产业应用上具有优势的法国失去了低成本的原材料供应。不管是粮食自主也好,电力供应也罢,让非洲各国摆脱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的困扰,从而不必把殖民者所需的一些关键原材料以几乎白送的方式出售。只要把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那些国家的相关产业就会逐渐缺乏竞争力,利润水平也会大打折扣。
兔子和法国都是对核电技术比较广泛实践应用的摸索比较深的国家。只要把它的外挂都打掉,我们就会逐渐在这个领域也取得遥遥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地位。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研究人造太阳,那是一种比现有的核电更先进的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另外,新能源电池技术是属于储能技术的一部分,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拉动力,我们在这个方向的技术积累和应用效果都暂时取得领先地位。然而,这套技术变成产品的时候,需要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材料——锂矿!目前最大的供应方是澳大利亚,剩下的在南美,不过南美锂矿的股权也在澳大利亚相关企业手中。除了澳大利亚和南美之外,已经探明但未开发的最大锂矿储备在阿富汗的山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主动躬身入局去斡旋和帮助塔利班的原因——无利不起早!
以上这些东技术和产业是一切工业和科技的基础。粮食、能源、水和电力,从最底层保障和制约着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和能够发展的高度。什么是布局?走一步看一步不叫布局,那只是应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上才叫布局!
文章作者 瀚泽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