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

先看组数据:2023年中越贸易额超过1720亿美金,远超越南与其他任何一个经济体之间的额度。预估2024年中越之间的贸易额会超过2000亿美金。2023年中俄的贸易总额才2000亿美金,2023年中印的贸易总额1300亿美金。2023年越南与美国的贸易额1660亿美元。

越南与中美的贸易额度差不多。只不过在中越的贸易中,中国是贸易顺差,在美越的贸易中,越南是顺差。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顺差比逆差重要,顺差意味着整体上是从外面赚钱回来。生产型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资金密度和技术密度都不够,需要顺差来积累自身产业和基础设施升级所需的资金。否则,就需要背负高昂的债务。这些年因为贸易冲突,导致一些欧美的下游供应链,试图撤离中国市场并寻找替代者。印度和越南都承接了一部分,但印度的状况实在太糟。越南劳动力状况和社会组织度确实比印度要好,但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太差。为了承接这样的供应链转移,越南借了很多外债去加大投入。然而,此举也导致了,在这个美元持续加息周期中被暴力收割的悲剧——这次越南的损失超过整个GDP的 $10%$ !

在中美贸易冲突还没有正式爆发之前,中国社会就一直存在一个区域内拉动经济增长的备选方案。只不过这个方案一直难以落地。因为它不仅需要自己努力,也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在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就开始布局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所以,一直在南海保持克制。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前,没有能力真正控制住那些关键的海域和岛礁。而且,冲突会打乱合作计划并给鹰酱的介入创造有利条件。鹰酱在这个地区的最大利益不是通过经济合作或者什么,而是通过挑起纷争让这个地方没有办法与兔子进行深度的经济合作。任何一个潜在的洼地如果一直处于纷争不断的状态,对于那个试图分庭抗礼的经济体而言,就是最大的战略遏制。因为因为对方无法摆脱对现有经济秩序的依赖!理解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它是全篇的核心。 2在中国与东盟经贸额度只有400亿美金的时候,美国与这个地区的贸易额度超过1000亿美金。但美国并没有与这个地方构建起一个经济合作平台,美国的重心在欧洲,其次在中东。即便是到了2022年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额度接近万亿美金,美国与这个地区的经济贸易额度也只有3000亿美金。这个地区的经济利益不是鹰酱的优先考虑因素。而采取骚扰策略,按这个地方没有办法成为兔子的经济中心才是四两拨千斤的最优解!

在企业竞争中存在一个类似的战略:如果A在某个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势,B如果要与其进行战略竞争。B会用亏损的方式在A的优势领域搞破坏。如果A也被迫降价,因为这是A的核心业务,其规模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恰恰是这种规模和优势,一旦压缩利润。A的亏损就会非常大,而且会把自己搭建的生态秩序搞乱。如果A置之不理,B可以用很小的代价把A的核心业务所在的生态搞乱,从而达到以小博大的目的。面对这种竞争策略,通常的做法是:A也派出一只偏师,到B占据绝对优势的核心领域搞破坏。最后逼着对方与自己达成战略和解,同时从对方的优势领域撤出。

兔子目前与欧盟的贸易额7800亿美元,与日韩加起来6500亿,与鹰酱6700亿,与东盟近万亿,与大毛2000亿。目前在加大与中亚国家的经贸额度。计划2030年之前中哈之间的规划是1000亿,中俄之间的目标是3000亿。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防御策略:这个防御政策就是加大非西方阵营的经贸额度,并保证在自己投射力量的可控范围内! 9

一带一路虽然有130多个国家参与,但整体局势进一步恶化。许多地方的投资和建设,在没有撕破脸的时候是你海外的资产,一旦撕破脸了,许多东西就没法保障了!正因为如此,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强化军事投射能力。海军不再是在家门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处溜达。一方面是为了熟悉海域和航道,另一方面也是要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有一定的投射能力。第二件:在自己的力量可以控制的区域加大投入增强经济合作的额度和密度,逐步完成总量对总量的替代——这就如同一个家庭要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需要达到一定的固定开支。而且,开支一旦上来了很难减下去。之前从那几个地方赚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人家有可能不让你挣钱了。如果能够从别的地方也挣到这么多钱。即便人家真的跟你翻脸,也能持续的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看一下这个防御策略的细节:两年多的时间中俄的贸易额度从400亿美金上升到2000亿美金,接下来要上升到3000亿美金,就差不多能与日韩的双边规模比肩。与中亚各国的几条铁路规化能够建立起一条比之前的亚欧大陆运输线更先进的平行通道。在这条通道上,兔子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因为对于沿途的国家而言,兔子是比大毛更好的大哥——不仅有钱有技术也没有那么变态的控制欲,尊重大家的主权,也带大家一起发财。如果这条通道在2030年左右也能创造3000亿美金的贸易额度——这是可能的——光哈萨克斯坦就有1000亿。一旦成型就能创造出另一个比肩日韩的贸易额。有了这些通道,中东地区的国家和东欧地区的国家与兔子及东南亚的贸易除了原有的海上通道之外,就多了一个陆地通道。它所创造的增量,能够抵消一些西欧国家可能会由非经济原因减少的额度——所有的外事行为都在将这种减少的可能性往后拖延。并通过向土耳其,匈牙利、波兰等桥头堡,间接的扩大贸易规模。

当然了,除了防御性质的布局。还有两个地方是兔子主动进攻的目标。一个是东非,另一个就是东南亚,而且东南亚的优先级远高于非洲。因为东南亚更可控互补性的合作潜力也更大!随着对非洲的投入越来越大,兔子必然在东非地区加大力量的存在。一旦事有缓急,就不只是斡旋,而是能够直接出手制止。同时,也会在这个区域加大与大毛的合作,将旧秩序获益者的势力逐渐从这个地区赶走。当他们的力量无法在此立足之后,也就会逐渐丧失在这个地区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获取资源的能力——尼日亚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样板。从此以后,法国无法通过仅有市场价 $1%$ 的成本获取全年核电产能的 $1235%$ 的原材料!法国核电的生产成本以及出售电力给欧洲各工业国的销售成本,都会因此大幅度水涨船高。而这些成本,最终会变成西欧各国工业产品的综合成本和生活成本。这就是釜底抽薪,此消彼长!

之前的文章中说过,英国连续更换首相却不遗余力地支持俄乌冲突,是因为英国坐在债务火山之上。换任何人上来都解决不了,因为他们社会的主要资产是金融资产。作为美元的欧洲离岸中心,只能通过外部的冲突造成的影响将欧洲的资金赶到知己这个离岸中心来为自己的资产提供支撑。然而,这套把戏在玩了两年之后,效果越来越差。随着状况的持续恶化,内部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撑不住。现在大家都有问题,就看谁先撑不住。看谁解决自己内部问题的力度和能力更大。

上面阐述了兔子应对局面的两个措施。一个是防御措施,一个是进攻措施。防御措施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阐述,在此就不再展开。对于进攻措施,非洲部分和国内部分以后单独开篇阐述。这里主要阐述一下,在可控范围内核心区域的进攻措施。这个措施就是对东南亚的核心地带中南半岛的布局。

要加大对东南亚的合作深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打破这个地区的各种隔阂,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而要形成这个基础,破局点就是泛亚铁路的建设!不管是兵力投送,还是经济合作,人员往来,运输线都是重中之重。2022年我们提出了全球物流战略,虽然最早诞生于军方,最后变成了国家战略——为此还设立了几个全球物流体系的节点城市。

在这个方案的东南亚部分,我们规划了一条深入中南半岛的铁路线,铁路沿线有许多需要投资的东西,这些基础性的投资能够大量的消耗我们的产能。众筹分享学习微信1029107939.而这些配套建成之后,则可以将我们的一些产业延伸到中南半岛。让他们社会的经济规模和人均都翻倍。这个地区拥有30亿人口,人均如果翻一倍所产生的消费能力是极度惊人的。这个地区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基数非常低,如果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能够延伸到他们那里,人均翻一倍的目标并非不可能。而我们的产能和产业链,如果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得到消化,只会进一步强化这个经济共同体,就是一个双赢的计划。

在铁路规划方面,有左中右三条南北走向的铁路线:最左边的那条线从云南昆明出发,经过缅甸抵达海港。中间那条线走老挝经过泰国延伸。最右边的线走越南抵达南部海港。这个优先顺序本来是越南最优先。因为越南这条线最平坦,而且越南社会相对稳定,基础设施比其他的国家要好那么一点,转移产业末端的时候承接的能力也更强一些。然而,越南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后来日本横插一杆子,越南也想玩平衡,结果玩砸了。日本人发现自己搞不定,撤资了。于是,兔子投资了老挝的铁路线。

当老挝这条线路成型之后。规划就彻底变了:从老挝延伸到柬埔寨,再帮柬埔寨修建一条运河直接通到南海。在此之前,柬埔寨的所有海运货物都必须要经过越南的胡志明市的港口,通过越南的河流转运到柬埔寨。修了这条运河之后,柬埔寨就会修建自己的港口,所有的货物都无需再经过越南的航线和港口进出海,也就不需要向越南交钱,更不受其控制——此举的更大意义在经济层面:从云南下来的货物经过中老铁路,再经过柬埔寨的铁路和运河航线,可以直接抵达南海的港口。整个中南半岛连接中国的贸易通道就通了,而这个通道跟越南已经没什么关系了!越南感受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紧急向兔子提出了一个按中国标准建设的铁路计划。然而,他们自己是没有钱投资的,之前没有可行计划的时候,越南如果不跟日本眉来眼去,不装腔作势的拿腔拿调,我们会愿意花钱投资的。但此时此刻已经有成型的落地方案了!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收益和风险再决定具体实施的方式。

与越南一样慌乱的还有泰国。本来这条中线是从老挝到泰国的,十二年前就有大米换高铁的计划,但是泰国局势不稳,计划无法执行。每当计划准备执行的时候,鹰酱支持的反对派就出来搞事,最后不了了之,拖到现在。泰国最近在再加快速度,提出修建两条铁路——南北方向的铁路连接老挝延伸到自己的最南端。东西走向的铁路,把自己南北走向的铁路和柬埔寨与老挝的南北走向的铁路横向连接起来。他们既缺钱也缺技术,还缺施工管理的能力。这些方案的落地都需要兔子全部兜底,关键就在于愿意给出什么样的筹码!

整个中南半岛都不具有大规模发展工业体系的潜力。具体原因在《这才是布局!!》这篇文章中已经详细阐述过了,读一下就会明白什么才是关键!既然不具有发展大规模工业体系的潜力,最好的生存策略就是融入到别人的体系中,并从中受益,同时扮演那个经济体系分配给自己的角色。

这些年我们在向中南半岛转移和延伸我们的产业链,那些低门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下游部分逐渐向这些地方转移。这种转移依赖两个前提条件:物流和电力!国家电网一直在向这些地区提供工业所需的用电,上面所阐述的铁路规划,恰恰是保障物资和人员流动的基础。换句话说,谁优先接入中国这个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谁就拥有机会。在无法独立建成自己的工业体系的情况下,你如果被排除在外,就不是在与隔壁竞争,是在跟隔壁嵌入的那个体系竞争!这恰是越南目前感到恐惧的地方。

许多人担心越南会不会背刺兔子。譬如说:16年来一直奉行理性合作的老大刚去世,新的话事人立刻就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个大陆架的划分提案,而且把兔子的中沙和南沙群岛划进去了!这不是故意挑事纳投名状么?我的判断是:此举更多是做给内部人看的。众筹分享学习微信1029107939.因为越南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军方可以经商且各有各的利益——信息部队在经营电信业务,后勤部队在经营物流公司,陆军在经营房地产和金融,海军对油田感兴趣。这个新上来的老大是类似于克格勃这样的背景,并没有军方背景。他现在位置不稳,需要得到军方的支持,所以,此举并不是为了讨好鹰酱,甚至不是为了与兔子的合作创造筹码,更多的是为了给内部的核心力量创造利益并获得支持。

许多人说越南的改革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这是很扯淡的!越南之所以设置四驾马车是因为一直没有办法统一权力。几十年来一直以来都是不断摇摆,持续内耗。越南的人口比隔壁广西多一倍。总量还不如广西,人均只有广西的1/3,而广西连个港口都没有!如果没有电力,也没有铁路,它的工业是发展不起来的。等他旁边的国家逐渐承接了兔子转移的产能成为兔子供应链的延伸部分,完全嵌入到这个经济体之中。那么,既无法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体系,又漂移在两大经济体之外的越南就会越来越边缘化。

之前的文章说过,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这两年中国社会对于纯粹的农业种植的投资逐渐减少,而对于农产品加工的投资在逐渐增加。这意味着我们在即将构建的经济体系中,纯粹的农产品种植那个生态位是要让出来的,而更LKA!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这个经济生态位,将用来消化内部的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要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买房,并改变对农村的土地和农村人口的管理模式。总的来说,诸多的蛛丝马迹已经明确的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农村人口的生活城市化和就业的工业化!内部的所有政策都不是无的放矢,就如同外部的所有行为也是配合着整体的战略部署。这些零碎的信息构建起来的就是整个蓝图的规划。不管是个体的生活还是获取机会规避风险,必须在这样的框架和趋势之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如果说之前我们的拉动力和产能的消耗,依靠的是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的配套升级。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足够体量的洼地来继续形成拉动力。必须要有这样的拉动力才能保证已经搭建起来的那套体系不停下来。以中南半岛为突破口的东南亚是所有选项中,综合性价比最高的选择。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在内部消费市场未能彻底建立起来之前,还需要保障原有产业来提供就业并形成经济的拉动力。当内部的洼地逐渐填平以后,就需要向外部大规模转移。西部,北部和南部都是选项,但是南部的优先级最高!接下来重点区域是包括家门口在内的这30亿人口。我们的高铁、汽车、钢铁、化工、纺织、光伏、半导体,物流、农产品加工,以及互联网和电商等相关产业,都会加大力度向这个区域转移和延伸。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会逐渐增大。这个计划的其他部分都已经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还有一个核心问题急需明朗:融资方式!这里面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下一篇再阐述。

7人赞过

海瑞:对这种人的这种习惯性策略,你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下一篇《如何拒绝被拿捏》再详细说说!

司令,这篇什么更新,日盼夜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