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最恶心
文章目录
世界上什么最恶⼼?
我朋友刘晓辉是个法医,曾给我讲过⼀个好⼼招来杀⾝之祸的故事:⼀个学⽣杀了⾃⼰的⽼师,⽤保鲜膜将⼫体裹了起来藏在屋⼦⾥。他还提到⼀个细节,杀⼈之后,学⽣还把屋⼦⾥的空调打开。⾄于其中原因,不敢细想。
这个案⼦收录在刘晓辉新书《⾮⾃然死亡:我的法医笔记》中。刘晓辉毕业于南⽅医科⼤学法医专业,在北⽅某市从事法医⼯作超过15年,解剖⼫体超过߬00具。他将⾃⼰这么多年来的办案经历写成了此书,被读者称之为“近⼗年来最专业的法医破案⼩说”。
详情⻅:
《⾮⾃然死亡:我的法医笔记》(刘晓辉 著)【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 (dangdang.com) product.dangdang.com
还随书附赠⼀个法医知识⼿册。
以下是他的讲述:
“你们可算来了,快穿戴好和我进去。
王猛周⼀刚上班就在查⼀起失踪案。
⼀名⼥⽼师失踪两天,王猛跟随家属去⼥⽼师家查看。结果,在⼥⽼师家有意外发现,警⽅⽴刻封锁现场,我和李筝也带着⼯具赶到。
⼊夏后,⽓温节节升⾼,太阳⽕辣辣的,我们从外⾯进来,出了⼀⾝汗。除了派出所的同志,还有两个⾝着便装的男⼠等在房间的警戒线外,⼀个⽐较年轻,⼀个四五⼗岁的样⼦,应该是失踪者家属。
室内还⽐较凉爽,我⼀进⻔就闻到了⼀股浓浓的⾹⽔味,呛得鼻⼦发痒。
“她男友昨天来过,没发现异常。”王猛压低了声⾳,凝重地说:“但我刚才看了卫⽣间…….”
我和李筝紧随王猛来到卫⽣间。王猛打开勘查灯,地⾯散发着⼤⽚蓝⾊的荧光,我感觉浑⾝的⽑孔猛地⼀缩,不由地伸⼿摸了摸后脑枕⻣。
李筝惊讶地看着地⾯,“潜⾎蓝光试剂?
王猛点了点头,指着洗⼿盆下⽅的⼀⼩滴红⾊斑点,“⼀开始只是发现了它,没想到洒了潜⾎蓝光试剂后,发现了⼤⽚潜⾎,这才赶紧封锁现场,叫你们过来。”
地上的蓝光⾯积⼏乎覆盖了整个卫⽣间,这应该是第⼀案发现场。
我们现在主要⽤潜⾎蓝光试剂检测被清洗过的犯罪现场的潜⾎痕迹,和⾎痕的定位。这种新的化学制品基于鲁⽶诺配⽅,加⼊了专利的添加剂,经特殊⼯艺处理后,提⾼了潜⾎显现灵敏度,可在同⼀⾎痕处多次重复喷洒,每次都能获得同样的荧光效果,⽽不改变DNA的测定结果。
王猛介绍说,失踪的房主叫张⼩琴,是程锦中学的⼀名⼥教师。现在等在⻔外的是她的男朋友朱浩和学校校⻓。
今天周⼀,张⼩琴没去上课,事先也没有请假。张⼩琴平时⼀个⼈住在家中,据朱浩反映,周六中午他曾⻅过张⼩琴⼀⾯,周⽇下午给她打电话就打不通了。
另外,张⼩琴从⼩在孤⼉院⻓⼤,没有直系亲属。
其实现有的证据并不⼀定能说明张⼩琴出事了,⾎迹不能确定是谁的⾎,也不能确定是不是⼈⾎。
可在客厅喷洒潜⾎蓝光试剂后,地⾯同样呈现出⼤量潜⾎痕迹,我们的⼼情愈发沉重。
那些⾎迹存在多种形态,既有滴落状⾎痕也有擦拭状⾎痕。我和李筝站在⻆落,王猛把所有房间都喷洒了试剂,过了⼀会⼉,我们开始观察。
⼤量⾎迹主要集中在客厅和洗⼿间,滴落状⾎迹和擦拭状⾎迹都能判断移动⽅向。我们顺着⾎迹的指引着来到卧室,⾎迹越来越少,越来越淡,需要近距离才能看清。
卧室⾥光线有些暗,正中是⼀张⽊质双⼈床,床头靠在墙上,床底和地⾯有⼤约5厘⽶的间隙。⾎迹到床边就没了,王猛索性跪在地上,撅着屁股,脸贴着地⾯,借着勘查灯的光线往床底瞧。
李筝也凑了过去,姿势要优雅许多,“有滴落⾎迹!”李筝很快起⾝拍了拍裤⼦,“晓辉哥,这张床有问题!”
这是⼀个⾼箱床,有液压⽀架,床板很容易就被掀开了。床板下有四个暗格,每个暗格空间都很⼤。
其中⼀个暗格⾥有⼀床蚕丝被,⿎⿎囊囊的。李筝揭开被⼦的⼀⻆,⾥⾯是⼀个⿊⾊⾏李箱。李筝凑近看了眼⾏李箱,声⾳有些颤抖,“⾎是从箱⼦⾥出来的!”
“别慌!”我和王猛合⼒把⾏李箱连同蚕丝被⼀起抬了出来,不算很重。
蚕丝被已经被⾎液浸透,⾏李箱表⾯有些潮湿,底部滚轮位置有⼏滴尚未⼲涸的疑似⾎迹。
按照常规对⾏李箱的锁扣和拉链等部位提取检材后,我准备开箱检验。
打开⾏李箱的⼀刹那,映⼊眼帘的是⼀只苍⽩的⼿,⼿背上有许多凌乱的伤痕。那只⼿仿佛⼀记重拳击中了我的⼼脏,让我喘不过⽓来。
⾏李箱完全打开,⼀具蜷缩着的⼫体呈现在我们⾯前,李筝和王猛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惊骇。
⼫体从额部到双脚都被保鲜膜紧紧包裹着,保鲜膜外,只露出略显凌乱的⿊⾊短发,和⼀只半握的右⼿。
⼫体弯着脖⼦,头靠在蜷缩的膝盖上,双⼿交叉在背后,腕部被⼀块⾎迹斑斑的⽑⼱包裹着,⼤腿和⼩腿折叠在⼀起,两脚绷直。
⼫体⾯向⾏李箱内侧,⼿和背部靠近⾏李箱拉链,是被硬塞进⾏李箱这个狭⼩的空间⾥的。
透过保鲜膜,可以看到死者上⾝穿⼀件浅蓝⾊短袖衬⾐,下⾝穿⽩⾊⻓裤,⾐着看起来⽐较完整。
衬⾐有许多破⼝,领⼝、袖⼝和胸前都浸染了⾎渍。保鲜膜内有许多⾎液,有些⾎液顺着保鲜膜的缝隙流淌出来。
⼫体双眼凹陷,眼⻆有⾎迹顺着⾯颊流淌,留下两⾏⾎泪,嘴⾥塞了⼀条⽑⼱。
王猛对着死者拍了⼏张照⽚,“你俩稍等,我拿相机去让家属辨认⼀下。”
⽚刻后王猛返回,“没错,就是她!”外⾯响起了哭喊声,乱成⼀⽚。
我⽰意王猛对现场进⾏拍照、固定,采集物证,然后将⼫体运回解剖室进⾏检验。
打电话时,我特意叮嘱解剖室⼯作⼈员,⼫体形态特殊,普通的装⼫袋可能装不下,需要加宽的那种。
等运⼫⻋的间隙,我们把现场看了⼀遍。要把现场和⼫检结合起来,才能最⼤限度接近真相,还原凶案经过。这是师傅告诉我的。
王猛打开多波段光源,开始在地⾯上搜寻,嘴⾥嘟囔着,“我就不信找不到蛛丝⻢迹。”
很快,王猛在地⾯上找到⼏枚脚印,但是当看了死者男友的鞋底后就泄了⽓,那些脚印都是死者男友留下的。⽽现场并没有发现⼥性的脚印,这就有些耐⼈寻味了。
其实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地⾯明显是清理过的,否则也不会只有潜⾎没有⾎迹。
王猛最开始发现⾎迹的地⽅是卫⽣间,卫⽣间内有少量⾎迹和⼤量潜⾎,说明死者在卫⽣间逗留时间较⻓,所以我们到卫⽣间进⾏仔细勘查。
卫⽣间墙壁上挂着⼀个拖把,拖把是湿的,地⾯有少量积⽔,说明短时间内曾⽤过,嫌疑⼈离开现场的时间不会太久,也说明案件发⽣时间不久。李筝仔细观察了拖把柄,发现上⾯有疑似⾎痕。
洗⼿盆旁边发现了稀释状⾎痕,推测嫌疑⼈在洗⼿盆⾥洗⼿并冲洗过凶器,稀释状⾎痕颜⾊很浅,幸亏李筝眼⼒好才能发现。
我们还在洗⼿盆底部发现了少量喷溅状⾎痕,这说明死者位置较低,可能处于卧姿或坐姿,⽽且当时很可能还没死。
打开⾐橱,⾥⾯⽐较凌乱,外加室内所有抽屉⾥的物品都很乱。以家⾥的整洁情况来说,这似乎不太符合张⼩琴的习惯。王猛断定那是翻动痕迹,嫌疑⼈很可能在找什么值钱的财物。
⻔锁及窗⼾完好,可以排除撬⻔破窗⼊室。⻔是锁上的,要么从室内反锁,要么⽤钥匙从外⾯锁,可以排除嫌疑⼈翻窗离开的可能。从室内反锁明显也不可能,只剩下⽤钥匙从外⾯锁⻔了,这样的话,嫌疑⼈应该有钥匙。
我们把能提取的物证都装进了物证袋,返回解剖室。
解剖室的排⽓扇嗡嗡响着,裹着保鲜膜的⼫体被放在解剖台上,只占了解剖台1/3的⻓度,保鲜膜反射着天花板上冷⽩的灯光。
死者⼿脚折叠,被保鲜膜紧紧裹着,保鲜膜⾥都是⾎,像透明⽪的暗红⾊粽⼦。
低头对死者⾏注⽬礼后,李筝开始进⾏⼫表检验。
她⼩⼼翼翼划开保鲜膜,⼀层⼀层的保鲜膜中间是未凝结的暗红⾊的⾎。在保鲜膜中间还散布着许多⿊⾊的粉末,王猛捏起⼀把看了看,“是活性炭。”
王猛若有所思地说:“阳台上有⼏个装活性炭的盒⼦,看来是就地取材。”
保鲜膜全部撕开后,⼫体也并没有舒展开来,还是保持僵直的被捆绑的姿势。
死者的上⾐布满了破⼝,需要对⾐服进⾏仔细检验。我们费了九⽜⼆虎之⼒把死者的衬⾐脱了下来,王猛把它摆在地上,放上⽐例尺进⾏拍照。
我们观察了⾐服上的裂⼝,这些裂⼝很凌乱,主要分布在胸前和腹部。宽度在2cm到2.5cm之间,这说明致伤⼯具很可能是同⼀种⼯具,最⼤刃宽是2.5cm。
在很多锐器伤的案例中,由于双⽅体位变动或刺⼊后的位移(如横切或旋转),有时会形成⽐较复杂的创⼝。但这件⾐服上的创⼝很有规律,说明在锐器刺⼊时,死者反抗程度较⼩。
⼫体此刻⾚裸着侧卧在解剖台上,两侧都有淡淡的⼫斑,双侧⼿腕有⼏道横⾏的创⼝和⼲涸的⾎迹。
⼫体腰⾝纤细,⾎迹像不规则的沟壑,⼀圈圈,⼀道道,涂满了苍⽩的⽪肤。
⼫体颈部、胸部、腹部、腕部及⼿背遍布⼤⼤⼩⼩三⼗⼏道创⼝,⻓度不等,深浅不⼀。
有些创⼝是哆开(专业名词,伤⼝由于⽪肤张⼒向两边分开)的,翻出被⾎染的脂肪层;有些创⼝⽪下较薄,露出了肌腱和⻣骼。
我们把⼫体翻过来,⽤⼒破坏⼫僵,让⼫体呈仰卧位。死者⾝⾼159cm,体态瘦⼩,所以才能被装进⾏李箱内。
我们对死者会阴进⾏了检验,会阴部及阴道壁没有明显损伤,按常规提取了阴道拭⼦、肛⻔拭⼦、乳头拭⼦和⼝腔拭⼦。作为⼥性死者,这是必检的项⽬。
近⼏年来,对男性也开始做类似的检验了,说明我们的检验与时俱进。
提取了体表的⽣物检材后,我们开始进⾏⼫表检验。
体表的⾎迹伴随着喷头⾥的⽔⼀起流进了下⽔道,渐渐露出了⽩皙的⽪肤。
李筝从上到下进⾏⼫表检验,“死者双眼凹陷,眼⻆有出⾎,睑结膜……啊!……”李筝的⼿像触电般缩了回去,闭着眼把头转向了⼀侧。
我仔细看去,死者的右眼睑被撑开,⾥⾯并不是预期中惨⽩或充⾎的眼球,⽽是⾎⾁模糊的空洞。
李筝深呼吸了⼏次,不忍再看。王猛默默拍了照,⼀⾔不发。
死者颈部有⽪下出⾎,看起来像是勒痕,还有好⼏道狭⻓创⼝,李筝量了⼀下,⻓度在3cm到10cm之间,深浅不⼀。
“胸部有ߪ处创⼝,腹部有5处创⼝,肠外露。”李筝边检验边对创⼝进⾏测量和描述,⼀丝不苟,“创⼝⻓度从2.0cm到2.5cm不等,所有创⼝边缘整⻬,两创⻆⼀钝⼀锐,创腔内没有组织间桥,应该是单刃锐器形成的创⼝。”
李筝⽤⼿术⼑柄探了探创⼝,“胸部有两处创⼝较深,⾄少߬cm,进⼊胸腔;其余4处创⼝⽐较表浅,深达肋⻣。”
“腹部这5处创⼝都很深,⼑柄探不到底。
“腹部应该是ߪ处创⼝,有两处创⼝连在⼀起了。”我看了⼀眼死者的腹部,李筝把外露的肠塞回腹腔后,有⼀处看起来特别宽的创⼝,那并不是平直的创⼝,⽽是有⼀定的成⻆,这说明并⾮⼀次形成。
“这是有什么深仇⼤恨啊!”王猛感慨道:“太残忍了,仅次于当年那个捅了ߪ0多⼑的。”
创⼝形态是推断致伤⼯具的主要依据,不但可以分析致伤⼯具的宽窄、厚薄、⻓短、锋利程度,还能推断单刃和双刃等特征。
将死者的⾎⾐与死者体表创⼝进⾏⽐对,创⼝位置和形态都能⼀⼀对应,这说明死者当时穿着⾐服被捅刺,所以⾐服上形成
了和体表对应的创⼝。
“死者双⼿有多处锐器伤,形态不规则,具备⽣前伤特点,应该是抵抗伤。”我把⽐例尺递给李筝,对每⼀处创⼝进⾏测量拍照。
李筝解开死者腕部的⽑⼱,死者双腕部各有⼏条平⾏的创痕和⼀些⽪下出⾎。创⼝出⾎并不多,我们推测那是死后伤。
双腕部⽪下出⾎是⽣前伤,联想到死者的体位,双⼿被绑于背后,死者⽣前应该有被控制过程。
“死者⼫僵很强啊!”我感慨道:“这说明⼫体在死后短时间内也就是⼫僵形成前就被装进了⾏李箱。”
“⼫僵很强,还说明死亡时间不短也不⻓,应该在12~24⼩时之间。”李筝抿着嘴,煞有介事。
⼫僵是早期⼫体现象之⼀,⼈死亡后⼀段时间,肌⾁逐渐变得强硬僵直,轻度收缩,⽽使各关节固定变得僵硬。⼫僵在死后10分钟⾄7⼩时开始出现,经过24—4߬⼩时或更⻓时间开始缓解,3—7天完全缓解。⼫僵是判断是否死亡、推断死亡时间的⼀个依据,但它的出现、消失和强度,受温度、肌⾁发达程度和死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李筝忽然皱紧了眉头,“不对,怎么两侧都有⼫斑?”
我略⼀思索,“这是死后发⽣了体位变化。
如果在⼫斑坠积期翻动⼫体,就会在新的部位产⽣⼫斑,⽽原来的⼫斑会变浅甚⾄消失。
李筝恍然⼤悟,“这说明死后⼤约ߪ到߬⼩时,有⼈翻动了⼫体!”
“差不多。假如再早些,原来的⼫斑就会消失;假如再晚些,⼫斑就不会发⽣转移。”我点了点头。
但我⼼中闪过⼀丝疑虑,因为⼫体两侧的⼫斑都已经完全固定,理论上⼤概需要 ${24\sim36}$ ⼩时,貌似和⼫僵的征象有些⽭盾,但我⽴刻想到影响⼫斑的因素也有很多,⽐如失⾎或疾病,也就释然了。毕竟死亡时间的推断需要综合分析。
⼫表检验完毕,李筝表情凝重,“凶⼿太狠了,这是把所有杀⼈⽅法都⽤上了啊。”我想了想说:“这次解剖我主⼑。”
我⽤⼿术⼑迅速给死者理了发。很多时候,头发会遮挡视线,影响对头⽪的观察,理发后就可以清晰看到头⽪的情况。给死者理发其实也算是法医的基本功,当然,我们⼿艺单⼀,只会理光头。
如果明确没有头部损伤的话,我们⼀般不会给死者理发,毕竟要尊重每⼀位死者,要考虑到美观因素和家属的感受。
死者顶部和枕部有多处⽪下出⾎,呈⻓条状,这算是⼀种⽐较有特点的损伤。头⽪损伤往往能反映出致伤⼯具的特点,条状损伤是⼀种⽐较常⻅的损伤,这说明致伤⼯具具有条状接触⾯。
切开死者头⽪后,死者的头⽪下有⼤⾯积出⾎,说明死者头部遭受了多次打击。
伴随着刺⽿的电锯声,颅⻣被打开了。我发现死者的颅⻣⽐较薄。⼈的颅⻣厚度和硬度差异很⼤,有的⼈颅⻣像⼀层硬纸,有的⼈⼜⾮常厚。
尽管颅⻣很薄,但死者的颅⻣完好⽆损,只是蛛⽹膜下腔有少量出⾎,脑组织没问题,延髓和脑⼲也没有损伤。
“颅脑损伤很轻微,不是致命伤。
既然致命伤不在头部,那就重点看颈部和胸腹部。
颈部的损伤⽐较表浅,但是颈部有勒痕,说不定会存在窒息的情况。
按照解剖流程,⼀般会把颈部解剖放在最后。因为颈部⾎管⽐较密集,先解剖头部和胸腹部,可以使颈部的⾎液流向两端,在解剖颈部时会⽐较便于观察。
于是我们先对死者的胸腹部进⾏解剖,死者胸腹部有许多锐器伤,⽽且死者⾯部及肢体苍⽩,这是明显的失⾎征象。
沿胸部正中线纵⾏切开⽪肤,将⽪肤向两侧分离,暴露出肋⻣,⻅左侧第3、4肋间和5、ߪ肋间分别有两个创⼝,肋⻣表⾯有损伤。
“看来肋⻣替死者挡了⼏⼑,但最终还是没挡住。”李筝幽幽地说道。
“但也说明嫌疑⼈⼒量不是很⼤,或者作案⼯具不是很⼤。”我沉思⽚刻,说道:“假如是中⼤型锐器,或者嫌疑⼈⼒量较⼤,很可能会刺断肋⻣。”
将前肋连同胸⻣柄⼀起取下,胸腔有⼤量积⾎,⽤⼩勺舀到量杯⾥,⼤约有2000ml。探查进⼊胸腔的两⼑,⼀⼑刺破了⼼包,⼀⼑刺破了左肺上叶。
⼼包有个破裂⼝,李筝把⼿伸进去摸了摸,“⼼脏没事。”
腹腔⾥也满了⾎,舀出⼤约1000ml⾎液和⾎凝块,⾎凝块提⽰是⽣前出⾎,因为⼈死后⾎液是不凝固的。探查腹腔,发现除了肠破裂以外,还有肝破裂。
$3000\mathsf{m l}$ ,是普通⼈总⾎量的⼀半多了,死因很明确,就是失⾎性休克。
“这些伤⼝形成的时候,死者应该是有意识的。”李筝露出悲伤的神情,“眼睁睁看着⾃⼰像猪⾁⼀样被切割,真的太残忍了。”
打开死者胃壁,发现胃⾥充满了⻝糜。我取出部分⻝糜仔细观察,李筝探过头来,“⽩⾊的是⾯块,褐⾊的是⽜⾁,⻩⾊是菠萝,这像是吃的披萨啊!”
最后⼀步是解剖颈部,死者颈部创⼝深浅不⼀,探查⻅右侧颈动脉和颈静脉断裂,但颈部创伤⽣活反应不明显,应该是死后
伤。
颈部⽪肤有挫伤,肌层有少量出⾎,⽓管壁⽐较⼲净,有少量泡沫。取出死者的⾆⻣,剔除上⾯的组织,发现⾆⻣没有⻣折。结合肺脏检验情况,窒息征象并不明显。
解剖完毕,我们去市局送检。回局的路上,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三⼈整理了⼀下思绪,准备参加案情讨论会。
“凶⼿很聪明啊。”李筝感慨道。
王猛点点头,“不但把⼫体藏起来,还缠上保鲜膜,撒了活性炭,⾹⽔估计也是故意打翻的。”
“现场也清理得挺⼲净。”我凝视着路⼝的红绿灯
会议室⽓氛很紧张,冯⼤队⻓⼀开⼝,我们就感到了巨⼤的压⼒。
“记者的消息太灵通了,⽹上已经有关于这个案⼦的帖⼦了,这不是瞎搞吗?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就发帖!”
冯⼤队⻓发了顿牢骚,看着我们技术科这边,“肯定不是我们的⼈透露了消息,但案⼦还是要尽快破。死者⾝份特殊,万⼀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前期侦查情况⽐我们想象的要严峻许多,⼩区的监控设备出了故障,⼀周内的监控都没了,可以想象⼤家有多么绝望。唯⼀的线索可能就是死者丢失的⼿机,但技术侦查是需要耗时耗⼒的,⽽且也不⼀定能查明⽩。
好在还有现场勘查和⼫检这种传统刑事技术⼿段,⼤家把⽬光集中到了我们技术科⾝上。冯⼤队⻓抬头看了我⼀眼,“先说说⼫检情况吧。”
基本情况⼤家都知道了,我重点描述死者的损伤。“死者损伤种类及部位较多,⽣前伤有五种:头部钝器伤、颈部勒伤、⼿腕捆绑伤、⼿背抵抗伤、胸腹部捅刺伤。死因为失⾎性休克,另外肺破裂和肝破裂也可以致命。”
我稍作停顿,会议室⾥很安静,⼤家都低头迅速记录。“死后伤有两处,分别是颈部切割伤和⼿腕切割伤。对了,死者双侧眼球缺失,现场也没找到。”
⼤家⼀阵唏嘘,冯⼤队⻓双⼿交叉在⼀起,“死亡时间呢?”
“根据⼫僵等⼫体征象分析,死亡时间在1߬⼩时左右。我们是中午12点半到的现场,说明死亡时间应该是周⽇傍晚ߪ点半左右,饭后短时间内死亡。”我沉吟⽚刻,“另外,死者死后ߪ到߬⼩时,有⼈翻动过⼫体。”
“哦?这么说嫌疑⼈⾏凶后⼀直在现场逗留?”冯⼤队⻓紧锁着眉 头,“或者是重返现场。对了,现场情况怎么样?”
王猛介绍了现场勘查情况。⻔窗没有攀爬和撬盗痕迹,初步推断是熟⼈作案,⾄少嫌疑⼈可以敲开死者的⻔。⻔是从外⾯⽤钥匙反锁的,嫌疑⼈应该有死者家钥匙或拿⾛了死者的钥匙。
王猛介绍完情况,会议室⾥议论纷纷,⼤家都想到了⼀个具备所有作案条件的⼈——张⼩琴的男友朱浩。
冯⼤队⻓摆了摆⼿,“案件性质初步看来应该是激情杀⼈或仇杀,⼿段之残忍,很可能是虐杀。所以⾸先要查⼀下死者的社会关系,不能只局限于死者男友。”
“也不排除谋财,毕竟现场有翻动痕迹。⾄于是否有性侵,还要等DNA结果。”
“总⽽⾔之,这案⼦必须尽快破!”冯⼤队拍板。
第⼆天负责侦查的同事就摸上来不少情况。
死者男友朱浩周六上午去过张⼩琴住处,约中午12点离开,参加了公司的⼀个饭局。据周围⼈反映,近期⼆⼈时有争吵,估计和买房⼦有关。
此外,近期有⼀个叫邹昊阳的学⽣前⼏天和张⼩琴起了争执,闹得⽐较厉害。
邹昊阳家⾥是当地有名的暴发⼾。邹昊阳整天不学⽆术,爱打游戏。上周,邹昊阳因旷课去打游戏,被班主任张⼩琴逮回来后,让写检查,罚站,请家⻓。
邹昊阳在班⾥当着同学⾯⼤发雷霆,扬⾔要报复⽼师。
据死者男友朱浩说,他周⽇那天来找张⼩琴,看到⼀个穿校服的学⽣在⼩区⻔⼝徘徊。经朱浩辨认,出现在⼩区⻔⼝的正是邹昊阳。
⽽且有⼈在张⼩琴的⼩区⻔⼝捡到了⼀个胸卡,上⾯有邹昊阳的名字,这些线索提⽰邹昊阳⾼度嫌疑。
专案组找到了邹昊阳,邹昊阳称⾃⼰的胸卡丢了,那天只是沿着上学的路寻找胸卡,恰好路过张⽼师⼩区⻔⼝,但并没有⾛进⼩区。
虽然朱浩和邹昊阳俩⼈都有作案嫌疑,但缺乏⾜够的证据,案件陷⼊了僵局,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和线索。
王猛在办公室⾥⾛来⾛去,“师傅教导我们,遇到疑难复杂的现场,⼀定要反复看,多次看,⼀次有⼀次的收获!”
我点了点头,“咱们再去⼀次现场。
去现场的路上,我接到了市局DNA室打来的电话。卫⽣间的拖把上做出了死者DNA成分,地⾯的⾎迹和潜⾎也做出了死者DNA,死者的阴道、肛⻔、⼝腔及乳头拭⼦都没有做出他⼈DNA成分。这说明死者很可能没遭到性侵,但也不排除采取了保护措施,毕竟现在的犯罪分⼦都具备些反侦察意识。
死者⾐服上的⼀处⾎迹,做出了⼀名男性DNA成分。这结果让我们有些兴奋,那很可能就是嫌疑⼈,⽽且他受了伤。
我们重新对现场进⾏勘验,在⻆落的垃圾筐⾥发现了⼀个包装袋,⾥⾯有⼀张外卖单,上⾯写着:“⽜⾁菠萝披萨1份,周六中午11:25。”
“这么说来,死者前天中午和昨天晚上都吃了同样的披萨,看来她很喜欢这个⼝味啊。”李筝感慨道,这也验证了此前李筝对死者胃内容物的分析。
我们⼜在厨房的⻆落⾥发现了⼀个⼩凳⼦,上有⼏根⻓发,李筝指着凳⼦腿说;“晓辉哥你看,这和死者头⽪上的损伤形态符合!”
“把那⼏根头发检验⼀下不就OK了?”王猛不停地擦着汗,嘴⾥ 抱怨着“好热好热,热死了!”
我点点头,“昨天咱进屋时还挺凉爽的,今天怎么热成这样了?”
李筝善解⼈意地说:“你们要是嫌热我就去开空调。”说着⾛向⻔⼝的⽞关,那⾥有⼀个⽩⾊的遥控器。
我呆⽴在客厅,忽然意识到⼀个重要问题。之前⼫表检验时发现⼫斑的进展程度符合 ${}^{24\sim36}$ ⼩时,和现场及⼫僵现象⽭盾,当时选择了根据现场及⼫僵推断死亡时间,现在看来有些武断了。
死者的死亡时间有可能更早,死者家中的那份披萨,很可能就是死者最后的午餐。可如何解释其他⼫体现象呢?我想到了影响⼫体现象的重要因素——温度。
既然嫌疑⼈能想到⽤保鲜膜和活性炭掩盖⼫体的⽓味,肯定也能想到⽤低温延缓⼫体的腐败,⽽⼫僵程度受温度影响很明显。看来,嫌疑⼈可能⽐我们想象的还要聪明。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们去查了死者家的⽤电情况,发现周六夜间和周⽇⼀整天的⽤电量⼀直是波峰,这说明空调当时应该是开着的。但现场空调是关着的,说明有⼈关了空调或者空调被定了时。
李筝观察了遥控器,发现温度设置是1ߪ度,这是设置的最低温度,但平时很少有⼈开到那么低。这诸多疑点都说明了⼀个问题,那就是有⼈给空调设置了最低温度,并且定了时。
空调造成的低温环境,使死后现象的进展变缓,造成了我们对死亡时间误判。这样的话,侦查思路就需要重新调整了。
看来死亡时间推断始终是法医⾯临的⼀项难题啊,尽管法医有很多⼿段推断死亡时间,可还是很容易误判,毕竟影响死亡时间判断的情况太多了。我摸了摸后脑枕⻣,在炎热的夏天感到后背⼀阵发凉。
我⻢上给冯⼤队打电话,说明了死亡时间误判的情况。
回到局⾥,我们重新在电脑上浏览现场照⽚,卫⽣间地⾯上的⼀道甩溅状潜⾎痕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甩溅⾎痕,往往能反应嫌疑⼈的⼿和凶器的位置及运动轨迹。
这道潜⾎痕从洗⼿盆下⽅的地⾯开始,沿墙壁上⾏,但洗⼿盆没有潜⾎甩溅痕。这说明作案⼯具的位置应该⽐洗⼿盆下沿低。
根据之前的测量,卫⽣间洗⼿盆下沿⾼度为70cm,这说明嫌疑⼈的⼿距地⾯低于70cm。⽽⼀般男性的⼿距地⾯⾼度为74cm左右,⼥性的⼿距地⾯⾼度是70cm左右。我们⾯⾯相觑,难道嫌疑⼈是⼥的?
恰好市局DNA室打来电话,⼩凳⼦上的头发就是死者的,说明⼩凳⼦是凶器的⼀种,但死者⾐服上的⾎迹却排除了之前怀疑的朱浩和邹昊阳。
“会不会是送外卖或快递的?”李筝低头喝了⼀⼝咖啡,“前⼏天我看过⼀个报道,⼀个送外卖的⼊室强奸杀⼈。”
“送外卖的可以敲开⻔,⾃然有嫌疑,但是需要进⼀步调查才⾏。”我们把这个线索反馈给专案组,估计很快就会找上外卖⼩哥。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回想勘查现场和⼫检的过程。
“其实解剖时我就发现了⼀个规律,只是想法不太成熟。你们看,死者胸腹部创⼝刺⼊时都有⼀定的⻆度,⽽且这个⻆度都是从下向上。尤其是胸部创⼝,倾斜⻆度很⼤。”
我拿出⼫检记录表,那上⾯对每⼀处创⼝进⾏了描述,包括创⼝的宽度、深度和⾛⾏⽅向及倾斜⻆度。
李筝猛地拍了下桌⼦,“⼔⾸从⼀个较低的位置斜向上刺⼊胸腹腔,这说明嫌疑⼈很可能⽐死者矮!”
“本来我也不太确定,但结合那道甩溅⾎痕……”我略⼀停顿,王猛和李筝露出恍然⼤悟的神情。
“⽽且,嫌疑⼈的体⼒并不怎么强。”我慢慢说道:“死者⾝上那么多伤,我觉得并不是虐杀,⼤家是先⼊为主了。”
“虽然死者⾝上的伤很多,但⾮致命伤也很多,⽽且分布在多个部位,给⼈的感觉像是在试⼑或者练习。这说明凶⼿杀⼈技能不熟练,⽣怕⼀种⽅式不能致死,所以进⾏了各种致死⽅法的尝试。
看似凶残的背后还反映了嫌疑⼈⼒量不⾜,因为⼒量不⾜,⼀次不⾜以致死,所以他需要不断攻击;也因为⼒量不⾜,所以嫌疑⼈在⾏凶时遭到死者反抗,并受了伤。”
“智商⾼、⼒量弱、个⼦矮,可能与死者认识……”李筝忽然瞪⼤了眼睛,“你的意思是……学⽣?但邹昊阳的DNA⽐对不上啊。”
我没有回答李筝,站起⾝⾛到窗前,“这个现场有个特点,那就是⾎痕⾮常多,我们可以根据⾎迹来分析⼀下整个⾏凶过程,或许嫌疑⼈已经浮出⽔⾯了。”
“冯⼤队,您怎么来了?”王猛站起来,给⼤队⻓倒了杯⽔。冯⼤队笑着摆了摆⼿,“你们继续,我旁听。”
冯⼤队找了把椅⼦坐下,我们把所有证据和线索串起来,推理了整个杀⼈及分⼫过程。
周六中午,嫌疑⼈敲⻔进屋,不知为何与死者发⽣争执,在客厅发⽣厮打,死者体表有⽪肤损伤,同时嫌疑⼈也受了伤。
两⼈撕扯中来到卫⽣间,嫌疑⼈拿出随⾝携带的⼔⾸,从下往上刺向死者胸部。由于⼒量较弱,准确度差,其中⼏⼑被肋⻣挡住。但还是有两⼑从肋间隙进⼊胸腔,⼀⼑刺破⼼包,⼀⼑刺破肺脏。
嫌疑⼈并没有收⼿,⼜朝腹部捅了⼏⼑,导致张⼩琴肝破裂、肠破裂,胸腔和腹腔内⼤量出⾎,地⾯和墙上留下了甩溅⾎痕。
这些伤虽然是致命伤,但短时间内不会死亡。嫌疑⼈摸起⼀把⼩凳⼦打击死者头部,并在卫⽣间找来⽑⼱,⼀块⽤来绑住⼿腕,⼀块塞进死者的嘴⾥,然后勒住死者的颈部,造成⼀定程度的窒息。
不知张⼩琴当时还能不能说话,但她⼀定是清醒着经历了被虐杀的过程,然后因为失⾎性休克⽽死亡。
但嫌疑⼈并不确定张⼩琴是否死亡,在卫⽣间内进⾏了割颈和割腕,但张⼩琴已经死亡,⼼脏不再泵⾎,所以没有喷溅⾎迹。由于颈动脉和颈静脉断裂,出⾎量不⼩,地⾯留下⼤量⾎迹。
嫌疑⼈作案后将死者缠满保鲜膜,蜷缩着装进⾏李箱,拖到了卧室。对犯罪现场进⾏清理后,他拿⾛死者挂在⽞关处的钥匙,将⻔从外⾯反锁。
傍晚时分,冷静下来的嫌疑⼈⼜重返现场,为了寻找财物和掩盖犯罪。他将⾏李箱取出,在死者⾝上⼜缠了⼀层保鲜膜并撒上了活性炭,重新装进⾏李箱并裹上了被⼦。这个过程导致死者体位发⽣变化,⼫斑发⽣转移。
为了确保安全,嫌疑⼈⼜拖了⼀遍地⾯,然后打开空调,把温度调到最低,并且定了24⼩时,然后放⼼地离去。
“精彩!”冯⼤队猛⼀拍⼿,“我看这案⼦快破了!
专案组找到了外卖⼩哥,作为当天中午到过张⼩琴住处的⼈,并且敲开了死者的⻔,他⾃然也有嫌疑。但通过调查,他当天中午送了六份外卖,时间⽐较紧凑,据他反映,当时开⻔的是个男的,应该就是朱浩。
根据我们的推测,犯罪嫌疑⼈⼒量⼩、⾝⾼矮,倾向未成年⼈;房间没有暴⼒撬锁的痕迹,说明凶⼿应该是张⽼师认识的⼈。张⽼师是个孤⼉,交际圈很⼩,认识的未成年⼈,⼤概只有她的学⽣了。
经过分析,我们开始对张⽼师的学⽣们进⾏排查。在她教的两个班߬3名学⽣中,筛出周六有作案时间的学⽣,⼀共有15名。然后经过采⾎与现场的DNA进⾏⽐对,匹配上⼀名叫谭刚的学⽣。
谭刚是留守⼉童,家境不好,⽗⺟常年不在⾝边。据⽼师和同学反映,张⼩琴对谭刚⼗分关照,还帮他申请了助学⾦,张⼩琴算是谭刚的恩⼈。因为这个,还有⼀些同学在暗地⾥说张⼩琴偏⼼。
⽽谭刚也⽐较上进,脑⽠也聪明,特别有逻辑思维,理科⼀直学得很好,只是偏科很厉害,近期成绩有所下滑。
按理说,⽼师对学⽣这么好,学⽣怎么可能去杀害⽼师呢?
在审讯室⾥我⻅到了谭刚,他⼜矮⼜瘦,⽪肤⿊⿊的,远远看去,活像⼩⼀只瘦猴⼦,毫⽆⼒量感,外貌倒是⼗分符合我们刻画的嫌疑⼈特征。
他有着与年龄不太相符的镇定,在审讯室⾥,当他被问及周六是否去过张⼩琴⽼师家时,他毫不慌张,⽬光淡定,回答我们,他只是去蹭了顿饭,吃的披萨,吃完饭便直接离开了。
他的样⼦,看起来不像在撒谎。⼯作⼗⼏年的⽼刑警告诉我,如果这孩⼦真的是凶⼿,那⼼理素质也太强了,⽐⼤部分成年⼈都强。
假如他否认去过张⼩琴家,那就是明显在说谎,但他却承认去过,这让审讯⼈员⼼⾥没了底,现场的DNA或许就不那么有说服⼒了。
但谭刚作为⽬前嫌疑最⼤的⼈,不能轻易就这么放他⾛。
我们继续调查,发现了⼀些线索,据和谭刚要好的同学反映,谭刚近期从不知从哪⾥买了⼀把⼔⾸,很漂亮,还在同学⾯前显摆过。事发后,谭刚有些反常,好⼏天没出去上⽹。
很快,我们在谭刚宿舍⾥搜出了那把造型⼗分漂亮的⼔⾸和⼀部⼿机。
⼿机是张⼩琴的,⼔⾸的⼑柄缝隙中做出了死者张⼩琴的DNA,这下证据确凿了。就算证据板上钉钉,⼤家还是很难相信谭刚就是凶⼿,可证据不会说谎。
术业有专攻,审讯组审了⼀天⼀夜,谭刚招了。
谭刚的冷静程度让我们⼗分惊讶,他供述犯罪过程时,语⽓中没有丝毫的悔意,甚⾄还带着笑容,最担⼼的事情是⾃⼰的游戏账号因⻓时间不玩会导致排名下降。
谭刚⾃幼跟随爷爷奶奶⻓⼤,⽗⺟在南⽅打⼯,⼀年⻅不了⼀次。爷爷奶奶虽然溺爱谭刚,但家庭情况很差,物质⽅⾯⼀直⾮常⽋缺。
所幸谭刚是个聪明孩⼦,⼩时候学习不错,考上了不错的中学。
但⾃幼就没有什么管束,上了寄宿制中学后,他就像是⼀匹脱缰的野⻢,疯狂地迷上了⽹络,⼀有机会就跑去附近的⽹吧。
谭刚能和邹昊阳玩在⼀起,纯粹是因为两个⼈在玩同⼀个游戏。游戏⾥,他俩是“盟友”,游戏外,他俩⾃然⽽然地成了好朋友,邹昊阳家境富裕,时常帮谭刚付⽹费。
由于沉迷⽹络游戏,谭刚再也⽆⼼学业,成绩断崖式下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成⽇沉浸在虚拟世界⾥,体验英雄⼀般的成就感。
为此,班主任张⼩琴找过谭刚谈过⼏次。每次谈完话,他都会收敛⼏天,可耐不住⽹瘾,⽼实不了⼏天⼜跑出去上⽹。
玩游戏不光需要充值⽹费,还需要充值⼤量⾦钱,购买各种装备,来提升游戏⻆⾊的战⽃⼒。如果是邹昊阳这种家庭也就算了,可谭刚每个⽉的⽣活费都是固定的,零花钱基本没有,别说上⽹,买个零⻝都要慎重考虑。
有⼀次,他偷偷把⽗⺟寄回的学费被挥霍在⽹游世界⾥,然后找到张⼩琴,谎称家⾥凑的学费在⻋站被偷了,以此博得了张⼩琴的同情。
张⼩琴⾃⼰是个孤⼉,当她看到留守⼉童谭刚时,感怀⾃⼰的⾝世,⽣出了⼀种强烈的同情⼼,因此对谭刚格外照顾。不光主动联系学校减免了谭刚的学费,还从⾃⼰⼯资⾥拿出⼀部分钱借给谭刚当作⽣活费,并告诉谭刚在学习或⽣活上有困难就去找她。
⾃此之后,谭刚便经常去找张⼩琴,有时是为了补习功课,更多的是去借钱。张⼩琴性格善良温柔,⼏乎没拒绝过谭刚。⽽谭刚也⼀直保证,说等他⽗⺟回来之后,第⼀时间便给张⼩琴还钱。
就这样,谭刚渐渐习惯了张⼩琴的善良,没钱了就去找张⼩琴要,偶尔也会蹭顿饭。
之前总以吃饭或者买教辅什么的,跟张⼩琴借钱,张⼩琴都慷慨资助了。
后来,张⼩琴发现谭刚经常逃课去打游戏,就不再愿意轻易借给他钱了,为此还严厉批评了谭刚⼏次。
周六中午,谭刚去张⼩琴住处准备再次借钱,在⻔外听到了张⼩琴和男友争吵的声⾳,于是悄悄躲在楼道⾥,⻅张⼩琴男友离开后,他敲开了张⼩琴的⻔。
没错,谭刚⼜是去借钱的。可张⼩琴正在⽓头上,就没给谭刚好脸⾊,没招呼谭刚吃披萨,也没给他钱,还教育他不该沉迷于游戏,要把⼼思放在学习上。
虚拟的游戏世界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谭刚的性格,他变得易怒,暴躁。被张⼩琴这么⼀批评,谭刚瞬间恼羞成怒——⽤随⾝携带的⼔⾸刺向了⾃⼰的⽼师。
张⼩琴在没防备的情况下,被谭刚⼀击刺伤。
因为不知道怎样能杀死⼀个⼈,再加上⼒量弱⼩,他采取了多种⼿法,以⾄于⼫体上很多⽣前伤和死后伤。
谭刚供述的杀⼈藏⼫及重返现场清理痕迹的过程和我们分析的⼤体⼀致。但他开空调只是为了延缓⼫体被发现,并没有想给法医出难题。
作案后,谭刚也很害怕,毕竟是第⼀次杀⼈。他在宿舍躺了⼀下午,渐渐冷静下来,策划着重返现场进⾏清理。他的⼿段可不只是清理现场,还有转移视线。
他知道邹昊阳和⽼师有⽭盾,就趁着邹昊阳不在宿舍,偷拿了邹昊阳⾐服上的胸牌。他趁着夜⾊清理了现场后,把邹昊阳的胸牌扔到了张⽼师⼩区⻔⼝。
当晚邹昊阳回了家,第⼆天回校后发现胸牌不⻅了,谭刚出谋划策,让邹昊阳去上学必经之路——张⽼师⼩区附近找胸牌,成功把公安局的视线引到了邹昊阳⾝上。
挖掉⽼师的眼睛,是因为谭刚认为⽼师的眼中会留下最后的影像,能映出⾃⼰的样⼦,没想到这⼩⼦还挺迷信的。⾄于张⼩琴的眼球,被谭刚冲进下⽔道后就再没找到。
谭刚被刑拘后,⼤家对那个案⼦⼀直很关注,社会上也传得沸沸扬扬。
“谭刚不满1ߪ周岁,判处死刑的概率很低。”李筝对着窗外发呆,“张⽼师那么善良却惹上杀⾝之祸……”
“或许有些⼈习惯了消费别⼈的善意吧。
我合上案卷,想起了之前办过的两个案⼦。
其中⼀个是两名⻘少年,抢劫出租⻋司机,仅抢到了200元,将出租⻋司机杀害。两⼈都未满1߬岁,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年,10年。
还有⼀个13岁的男孩去邻居家偷狗,被⼥主⼈发现后,⽤⼔⾸刺死⼥主⼈。因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被送去劳教了。
去年(2013)年底,劳动教养被废⽌,现在未满⼗四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后,都只能释放。
浏览器扩展 Circle 阅读模式排版,版权归 www.zhihu.com 所有
文章作者 知乎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