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文章目录
为什么说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大家应该都看过《阿甘正传》吧~
你们对阿甘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傻人有傻福的傻子」、「主角光环的美国精神代表」、「草根逆袭的传奇人物」、「功成名就来接盘的老实人」……
对这部经典影片,网上有许多或正能系或暗黑系的解读,作为一个倒鸡汤人士我就不炒励志冷饭,今天就说说,阿甘这个角色所影射出的「傻子理论」。
阿甘的成功,到底是运气、天赋、造化,还是什么更本质的东西使然?
其实是因为他傻。
《阿甘正传》有许多经典台词,但我最喜欢的一句其实是—
知乎盐选 | 为什么说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加载中…
(图片来源《阿甘正传》)
「妈妈说,做傻事的才是傻子。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做傻事的才是傻子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什么叫「傻事」。
把锅盖顶自己头上绕着操场跑一圈?贴墙倒立把手插在鼻孔里喝水?
不,这都不叫傻,这叫比较闲或者有特殊想法,没准儿人家玩的就是行为艺术呢?
觉得傻的只是看不懂的局外人而已,或许当事人是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有着明确的做这种迷惑行为的动机。他们不觉得自己傻。
这里指的「傻」,是对局内人,也就是对你自己而言的傻。
真正的「傻事」,应该叫:
明明做着与自己的初衷相违背的事情,但自己却对此浑然不觉又毫无自我觉察度,自以为自己做得没毛病。
每当我打出 ?
的时候不是我有问题,而是我觉得你有问题。
加载中…
揪着自己的羊毛让人薅,被别人卖了帮着验钞机数钱,当着别人的韭菜给自己浇水……
做傻事的人,不在少数。随便举个栗子:
有的男生在女生宿舍楼下捧着一大束花摆蜡烛,拿话筒喊麦告白,就有女生冲下楼热泪盈眶的接过花说「我愿意」。
这叫通过公开告白来确定关系。
但有的男生模仿做个一模一样的阵势,结果把人家女生吵得鬼火冒,脾气好的会下楼发张好人卡,脾气差的冲下楼就是一巴掌扰民警告。
这么公开告白就叫性骚扰。
虽然初衷都是跟喜欢的女孩子告白,但因为环境、铺垫、感觉的不同,同样的行为有人就会做成违背初衷的傻事。被拒绝还不算很傻,最傻的是被拒绝了还在自我感动自己真情一片,她却无福消受。
真正的傻事,都来源于自我认知太浅或太深,以致于无法分明当下环境中最该做的到底是什么,最后一着急就东施效颦随大流,做了个不适合自己的决定。
加载中…
18 岁没考上大学就出去搬砖不傻,傻的是毕业后进个不匹配自己的企业混吃等死。
什么问题都爱逮着人问也不傻,傻的是一个人闷头苦干连做错了都不知道。
好啦,既然你知道什么叫做傻事了,我们再来说个反直觉的事:
为什么越聪明的人,反而越容易做傻事?
无定力的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有段话: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
阿甘是个傻子,但却从来没有做过傻事。
傻事的判断标准,是违背了初衷而不自知,但阿甘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初衷。
而之所以他做过的事情都没有变成傻事,都是因为他足够有定力。
1、阿甘的定力,让他保持着对生活的钝感力阿甘相当佛系。
「Nothing just happens, it’s all part of a plan(没有事情随随便便发生,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生活中的一切磨炼苦难他都欣然接受,他对生活别无所求的热爱,保持着「钝感」,忽略那些对自己不友好的部分。
加载中…
但聪明人往往是无法保持钝感力的,他们总是想从生活中洞察,探索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我应该不算比较蠢的人,目前跨界学了不少领域的知识也小有内容积累,还经常有读者夸我有天赋或者好学(怪不好意思的),但我也感觉到了「聪明」所带来的代价。
厚脸皮用我的感觉举个栗子,「顿悟阈值低」,这是我的感觉。
我习惯分析了,无时无刻都试图从身边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上,去找到更大的逻辑和道理。
看一篇文章,我想拆解出作者写作的万能结构套路,在菜市场买一根葱,我想找到大妈讲价的话术逻辑……
但认知角度太多,这就导致我对同一件事物有着多种不同角度、很多时候会是不兼容、甚至是矛盾的认知,结果让我无法理出头绪究竟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对的。
而这一点,是导致人行动力低下,也就是拖延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2、阿甘的定力,让他不芥蒂世事变数巧克力是一句经典的台词:「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
加载中…
(图片来源网络)
阿甘觉得想做什么就去做,就像一盒巧克力,吃到什么口味就安心享用什么口味。
但是聪明人无法不关注变化,他们普遍有一定的完美主义倾向,当计划不按照原定路径走,他们就很容易被扰乱心神,打乱阵脚……
完美主义者容忍错误的能力非常差,任何事情只要有一点瑕疵,就全盘否定。计划有变?不好意思那直接终止交易吧。
尤其是聪明人,还比一般人更敏感也更容易发现问题,那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
完美是优秀的敌人。追求卓越没有错,但是苛求完美就会带来麻烦,消耗精力,浪费时间。关键是找到平衡点。——伏尔泰
3、阿甘的「定力」,让他游离于时代大潮之外当珍妮气恼的问阿甘「你有没有为将来打算过呢」?时,阿甘却很奇怪地反问了一句
「Ain’t I going to be me? (我不能做我自己么?)
*阿甘真的傻吗?智商真的太高了吧无论身处何种变数的时代,他始终固守那一套平淡朴实的处事哲学——「只做自己」。
知乎盐选 | 为什么说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加载中…
聪明人,总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洞察趋势,想要跟上浪潮,短视频火了就马上去玩抖音,区块链大热就立马投身,但他们却忘了,机会只留给早有准备的人。
聪明人看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感觉处处都充满了机遇。
但处处有机会,就等于处处都没有机会。因为强者跨界比你更远,专注者比你前进更快,之所以他们能够借助趋势成功,是因为他们早有积累。
聪明人发现了机遇的巨人,立马就顺着巨人裤管往上爬。
但有的人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或者从隔壁山顶跨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知乎盐选 | 为什么说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加载中…
是的,所以越聪明的人越容易平庸,但得把前提加在「没有足够的定力」上。
没有定力,就无法分辨何为自己的原则。没有定力,就忍受不了环境的变化。没有定力,就难以有自己的积累。
定力,就是我们不受自身感受和心理的影响、而能够持续的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人的欲望是无限,也不可能被满足的。如果没有定力,就会不断地去追求利己的「舒适」,东一榔头西一棒,从而半途而废了许多原本能够做好事情的机会。
这太可惜了,不是吗?
那么,如何保持定力?
1. 长期地坚守某个原则
阿甘「傻」,他一直听珍妮的话,「阿甘,快跑,跑到谁也追不上你」;「阿甘,你若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跑开」。
他跑回了自己的双腿,跑进了橄榄球队,跑进了大学。在越战战场上跑回自己的生命,最后跑出美国传奇。
加载中…
阿甘的原则相当简单,只不过是「If you are ever in trouble, don』t try to be brave, just run, just run away.」。
事实是,许多人都学不会「跑」,学不会逃避,放弃,拒绝。
但人的价值,都从拒绝中得来。
原则是个非常好用的东西,它既能帮你选择,也能帮你拒绝,帮你做出始终不偏移自我的决定。
原则最好也别变来变去,不然你会对人生相当迷茫。记住,「长期坚守」。
2.摒弃完美主义,乐于接受现状
加载中…
许多完美主义者与其说是追求完美,不如说是在借「反正也做不到完美」的借口来拖延。
许多研究都表明,完美主义和自我妨碍行为(self-defeating behavior)有很高的相关。
但仔细判断一下自己的做事动机,只为了完美的结果,还是想解决问题?哪个更重要?
追求完美经常妨碍及时性,不确定则带来拖延,最后的确没有不完美了,因为压根都没做。
其实许多人光是去做都懒得动,你能把它做完,就已经很完美了。
没关系,咱们也不是生活在无菌环境中,不用那么缺陷洁癖也没问题。
3.努力不计成本,输赢不算得失
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社会风气,学习都得偷偷摸摸的,就因为怕被别人发现自己在努力,如果最后没考好就会被嘲笑。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在担心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所以我建议你进行一种思维的转变:
把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切换为成长型思维(growthmindset)。
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Dweck(卡罗尔·德韦克)在她的著作《mindset》中首次提到的概念,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又叫《终身成长》。
什么叫固定型思维?
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他们自身的品质和属性是固定且无法改变的,除了天赋以外,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能够提高他们智力和能力的方法。
什么叫成长型思维?
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潜意识地相信自己的知识、智力可以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增长,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自我,掌握新技能。
加载中…
给你举几个例子对比,你就懂了:
1
放弃(give up)
I give up— 我放弃了。
I ll use some of the strategies I ve learned——我得试试我学过 的(别的)方法。
把思维从「我的能力达不到,只有放弃了」,换成了「问题没有方法多,此路不通,换个方法就好了」。
错误(mistake)
I made a mistake 我犯错误了。
Mistakes help me improve— 犯错能让我变得更好。
把思维从「我做错了,我很沮丧。」换成了「虽然这次错了,但以后我就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又 get 一招,nice!
3
困难(hard)
This is too hard— — 这太难了吧。
This may take some time and effort——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
把思维从「这太复杂了,我不可能完成。」换成了「只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固定型思维,成功来源于结果,根据结局来证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而成长型思维,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并且感受到学习和自我提高。
当你将固定型思维切换为成长型思维,就会发现自己对一切结果和得失都不会太在意了。
加载中…
当别人觉得你在做傻事时,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有没有偏离你的初衷和规划。
航线稳不稳,别看旁边嗑瓜子说风凉话的水手,看你手头的舵。
只要你心中始终有答案,你肯定就不傻。
当然,最后也得给你一杯冰水清醒一下。
电影终究是电影,阿甘的幸运,只不过导演故意用夸张荒诞的手法塑造的剧情反差。你不能指望从一部美国精神电影里悟出神启。
阿甘是有天赋的,有主角光环的,但一切都基于他傻得够有定力,稳稳接住了一切机遇。
所以如果你想拥有阿甘的好运,但又不肯变傻,这就难办了。
想拥有好运,就得适当地「变傻」。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傻子、慢性子们,往往比我们活的更加的纯真和有趣。
因为「变傻」的本质,其实就是变得纯粹。
运气从来都是纯粹的。
文章作者 知乎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