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_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目录
如何理解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共同发展
引言
自 2013 年起,中国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随之,寻求人类共同利益的新理念也被播撒到更广袤的大地上。本文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以及实质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力论证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时代的现实需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国际形势的现实需求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人类社会处在一个风险日益增多、挑战频发的时代,如金融危机、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还将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度又越来越高。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需要全人类来共同应对,并且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全球发展体系之中,我们需要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念[1]。
2、中国贡献给人类世界的全球治理方案
中国首先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切实回应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与担忧。中国坚持本国发展的正确方向,高举和平与合作的旗帜,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同时也是为整个人类进步而奋斗的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与使命担当。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立身处世之道,中国注重以和为贵,这些理念与基于人性本恶、物竞天择的西方政治哲学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只有中国才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战略思想[2]。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
在十九大报告中我们便已提出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开放包容,共同繁荣和清洁美丽的世界。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综合性、多向度、五位一体的概念。它包含政治、安全、经济、文明、生态五大领域[3]。
1、政治上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各国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强权政治,要建立走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关系。这是中国与世界处理国际外交领域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明确了促进世界和平的主张。中国人民深知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渴望和平,所以我们要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各国间就要建立平等相待与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2、安全上
安全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自古中华传统文化就强调追求天下一体、世界大同的思想,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思想。我们应坚持以对话来解决事端,各国共同应对人类社会的风险挑战。无论国家大小、强弱、贫富,我们都应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携手前行,共建世界的安全格局。
3、经济上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我们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体制。各国的经济各有发展优势,只有坚持各国的合作共享,才能实现持续长久的共同繁荣。我们要同舟共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努力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加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4、文化上
文化上坚持交流互鉴,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以尊重各国文化多样性为前提,推动各国文化融合发展。我们要尊重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各国的文化没有优略之分,要在交流互鉴中寻求共同发展,增进各国间人民的友谊。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开辟更多的合作渠道,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
5、生态上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只有各国都共同走向绿色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观,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统一起来,要坚持环境友好,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三、「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与目标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途径。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的行列,一带一路也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产品。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3]。
「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促使世界各国共同完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正是继承和弘扬了古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共同体意识。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构建新型的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模式,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使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世界各国开展最广泛合作的重要平台。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单边的霸权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它与西方人崇尚的霸权主义、零和游戏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历史上,许多西方的大国崛起都是通过数不清的战争与掠夺实现的,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只能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一些西方国家是通过恶意竞争来取得自己的进步,而中国是要通过合作来推动世界的进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这也符合中国崇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中国决不会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国的痛苦之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我们是要在国际合作中谋求互利共赢,与其他国家平等相待,共同发展[4]。
结语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我们必须摒弃零和思维,只有兼顾各国的利益得失,才能实现各国的共赢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它已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界限,它为全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苏苗苗.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8.
[2] 杜正艾.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行政管理改革,2017(11):97-100.
[3] 吕东洋. 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4]周素丽,温祖俊. 来自于十九大的 10 个观点[J].人民论坛,2017(36):14-15.
作者 张义婕
文章作者 知乎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