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拥有安全感?

2020 的开局有点坑,先澳洲野火,又新冠疫情,再科比去世,后塔利班击落 CIA 客机。

而最近全球变暖,我还想起来我以前看过的一篇论文,大致是说「全球变暖导致南北极的永久冻土层融化后,被冻土冰封万年的远古病毒可能会重回人间」,现在青藏冰川已经发现了 28种新病毒。

坏事有秩序得像喜茶门口排的队一样。

通过这场坑爹的开局,大家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多变性。

但 2020,不止有疫情的黑天鹅,也有藏在混乱中的人生金手指。这也是今天想要为你介绍的一种底层思维——如何从容地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变化与趋势?

如果你也曾被一连串的坏消息打懵,为之难过,那我希望你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今天的文章啦。

01

我一直都明白,这个世界是复杂的。

但它对外呈现的环境「状似」平和太久,所以许多人都认为,大环境是稳定的,就算有意外,也是可观察、可预测的。

上一次大事件是 2003 年的非典,亦或是 1966 年的动乱,人类社会的翻天覆地好像都该以十年或百年为一个单位,总感觉距离现在的我们应该非常遥远。

于是当 2020 开端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出现后,世界突然翻了个脸,像个斯文败类一样突然从衣冠楚楚变得不伦不类,许多人都被震懵了,纷纷想 TD2020。

但不是世界突然变流氓了,只是它将自己原本的复杂性,本分地展示了出来。

而且,你也应该早就感受过了。

小时候我们被问到「十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呀?」,总是能想到许多答案,做许多规划。

但若是现在再被问到「十年后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似乎一时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早已不是一个能够轻松看到未来 10 年、20 年的时代了 —— 它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让人无法预料。

腾讯在一次访谈中说到:腾讯做战略从来只看 3 年,为什么?因为 3 年后的未来,没有人能看得出来。

曾经的人工作都追求稳定,但 2017 年时,许多招聘平台的报告就提到:90-95 年职场人士的平均跳槽间隔,已经降低到不足一年。

而不久前的大裁员潮也很喜感的揭示出:几年前,招人招得多的 HR 吃香,现在,辞人辞得多的 HR 吃香。

仔细回顾对比一下,还真是挺反直觉的。

但这也就是世界的真面目,比女朋友翻脸还快,比熊孩子串门还坏。

02

有一个有趣的学科 《系统科学》,是专治这个复杂世界用的。

系统科学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它以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和演化规律。

系统科学这个概念,在 20 世纪 20 年代率先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提出,是个内容非常广泛的跨领域学科。

类比一下它的重要性,比如物理学,它的地基是宏观相对论和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那么现代三巨头——互联网、自动化、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他们的地基就是系统科学。

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学科,也是因为人类才刚刚意识到世界是怎么运作的,顺便也发现世界的复杂性,靠单一的学科知识来研究已经不管用了,要用跨领域的,交叉的知识来一套组合拳才能有解。

进五成的大学生毕业后都不得不跨领域就业,也是因为大学里面的教材非常单一,理论与实操严重脱节,而这个时代又发展变化的太快,互联网的认知刚刚建立,结果互联网 $^+$ 就突然普及到各行各业,互联网 $^+$ 还没有完全得到大家的彻底理解,结果人工智能就已经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大学学会的垂直单一的知识,明显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不管用了。

又比如几十年前的数学老师,他的确只用会数学就好了。但今天这个复杂世界的数学老师,不仅得会数学,还得懂点心理学,懂点管理学,懂点设计审美,如果上网当主播,那又得学学营销……

能把这些跨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用好,才能成为一个五星好评的现代数学老师。还只会数学的,只能去当化石算了。

大人,时代变了。

加载中…

所以,如果世界变复杂了,那我们也需要一套应对复杂系统的思维方法,不然随时会被浪潮淘汰和淹没。

当然,我们不用去学系统科学,这个东西现在还处在洪荒时代,想去开荒头发也不够,所以我这里就告诉你一个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好啦~

那么容我隆重介绍今天的重头戏——演化箱。

03

演化箱

众所周知,鸟有翅膀,会飞。

关于鸟如何进化出翅膀,一个有趣的假说是树栖说,简单说来就是某恐龙先上树,然后逐渐在树—树、树—地面之间进行短距离跳跃滑翔,因为这样贼快,有益于逃避敌害和捕食。

而更长的前肢羽毛又有利于滑翔,因此经过选择,前肢飞羽越来越长的性状就保留下来,最终由肢变翅,学会飞行,然后就变成了鸟。

至于跳不到对面树上的恐龙呢?就都摔死灭绝了呗。

加载中…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故事先听着玩玩,我们接着说。

1859 年 11 月 24 日,查尔斯·达尔文发布《物种起源》轰动全球,一个新概念「Theory Of Evolution」来到我们的世界,在中国,它被翻译成了:进化论。

进化和演化,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区别,我感觉进化的有明确目的性的,而演化则是随机性的。

而演化,不止是生物之间才发生的,不是只有水里游的演化成地上走的才算,因为科技也会演化。

比如计算机的演化,从最早的大型机,到后来的个人电脑,再到笔记本,再到如今包里的 pad、口袋里的手机…

加载中…

(图片来源网络)

演化也永远不会有尽头,不是猴子演化成人,猴子的演化就结束了,因为人的演化才刚刚开始。

「在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达尔文自传

加载中…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说进化是朝着某个理想中的状态改变,那演化就是跟随环境随机变化成自己也想不到的样子了,而对我们来说,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谁也料不到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所以,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选择去演化。而在这个「演化箱」里,包括了两个系统:

1、情景理解(Scence understanding)

有个词叫「三季人」。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贡遇到一位一身青衣的人,非与他争辩「一年到底有几季」,并且坚持「一年明明只有三季,不可能有四季」,孔子来了,说「对,是三季」,那人才大笑而去。

子贡迷惑,孔子说,「你看那人一身青衣,应是蚂蚱所变,蚂蚱春生秋亡,哪里见过冬天?他根本就是个三季人,你和他讨论上的三天三夜,也没有用啊。」

当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超过你的认知度,就像世界在你眼前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运转着,如果不能察觉,无法接纳,也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那你也是个现代社会的三季人。

或者说,就和《哈利波特》里的不会魔法的麻瓜差不多。

所以演化的第一步,是情景理解,你必须知道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你应该做何选择适应环境。这包括两个步骤:

1.保持声音开放,并客观理性的接收,不要被愤怒或狂喜等极端情绪冲昏头。

过度便利的互联网在特殊时期,助长了大量情绪性内容对我们大脑的狂轰滥炸,此时及时跳出情绪,客观审视自己当下的感受很重要。

你既要及时和外界保持距离,但也不能和它切断联系,接收足够多的多元信息,再用理性的大脑去客观审视,才能稳稳立足于混乱的信息洪流,找准一个靠谱的来源去信任。

2.整合这些声音,判断当下环境为何,如果这些声音高度一致,就迎合,如果这些声音各有千秋,就沉默。

当你通过开放的各声音渠道接收了足够多的信息,就需要去整合与辨别了。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的人往往会呈现「金鱼记忆」,也就是前一秒接收的信息记忆,后一秒就容易被另一个更劲爆的信息取代,从而导致见一个,信一个。

但若是你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就能明显的发现这些信息会有矛盾或者相悖的地方,也会有些高度一致的地方,此时对自相矛盾的信息存疑,对高度一致的信息进一步求证,自然也就更容易摸索到真实可信的内容了。

比如这次疫情造成的一片混乱,公信力遭到质疑,各种相反言论满天飞,今天刚通告明天又辟谣,整得量子纠缠似的,那么你就要及时意识到你处在一个信息不再可靠的环境中,要跟随演化成「鸭子」,小心谨慎暗中观察,而不是演化成「大鹅」,逮谁咬谁毫无风度。

OK,那我再问你,如果当疫情通报结束,可以出门了的时候,你第一件事最该做什么?

不是喝奶茶也不是吃火锅,而是— 继续在家再等一天。

不然万一又辟谣了呢?

知乎盐选 | 怎么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拥有安全感?

加载中…(图片来源网络)

2、反脆弱生存(Antifragile survival)

通过这次疫情黑天鹅,大家都看见了很多人生百态,人间疾苦。

虽说人生一方面的意外肯定会影响到心情,但在有一种情况下,人会直接崩溃。

如果爱情是你的全部,那失恋就很容易陷入崩溃。

如果工作是你的全部,那失业就很容易陷入崩溃。

如果王者是你的全部,那掉分也很容易陷入崩溃。

发现了吗?之所以在应对复杂变化时人很容易崩溃,是因为自己拥有的太单一了,当自己唯一拥有的东西受到波及,就会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这就是「脆弱」。拥有的东西太脆,破裂了人就只能变弱。

所以,我们都该学会「反脆弱生存」。

增加你的人生支点,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把希望寄托在一件事上。

如果你的生活圈很大,只要对象换得快,没有悲伤只有爱。

如果你同时做着一份副业,那失业就当是自己炒了公司。

如果你同时玩着王者、吃鸡、塞尔达,那掉分……好吧,还是很气,我一定要举报对面。

所以「反脆弱生存」,你也要学会两件事:

1.增加「支点」,做着自己 Plan A 的同时,同时发展 Plan B,并再酝酿一个 Plan C。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多因素构成的,家庭、亲密关系、朋友、娱乐、职业发展、个人成长、艺术、兴趣爱好等,但人的惰性本能的倾向于只做自己熟悉的哪一件事。所以若是个人生活太单一,就像是意志力只有一个支点,必定遭遇挫折也会很脆弱。

建议你用 ABC 三支点的方法,也就是,Plan A 作为你现在带来稳定收入的本职工作,同时再用业余时间学习精进一个能带来附加价值的 Plan B,将它作为副业培养起来,同时再寻找兴趣爱好空闲时间去了解和尝试,将之作为有发展潜力的 Plan C。

2.设置「灯塔」,给自己设置一个长期目标,当被意外打垮或遭遇逆境,就看看这个目标灯塔,重新给自己指引前进的方向,

不随波逐流。

面对一些意外的黑天鹅事件,许多人的现有计划都会被打乱,无所适从之后干脆破罐子破摔……所以此时一个能够让你稳定下去,重回规律的重要因素就是一个长期固定的目标。

一个有长期目标的人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因为目标对你长期潜移默化的暗示,会让你很快清醒过来「现在的任何变动,都不应该影响我未来的人生计划」,从而调整自我状态,回归到计划的实现路上。

拥有一个明确的长期目标,就相当于是获得了「内在稳定性 的那盏灯塔。

哆啦 A 梦就是「反脆弱」的典型代表,每次它遭遇危机的时候就在兜里掏啊掏,先拿出 A 道具来试一下,不行又掏出 B 道具来试。它的兜兜里不仅有 Plan A、Plan B,还有 N 多种不同的道具,还能组合使用,猫生赢家。

但我们不是大雄,也没有哆啦 A 梦,我们只有靠自己(摊手)。

04

我之前在丁香医生工作时,他们衡量绩效的指标不是一般公司说的 KPI,而是一个叫 OKR 的东西。因为互联网公司随时在错位改变,所以死板的 KPI 没办法用来工作。

KPI 强调的是「要我做的事,定了就要一步步完成」,而 OKR则致力于「监控我要做的事,只要能达成目的,管你怎么完成」。

换句话说,OKR 就是演化后的 KPI。

比如:

你想成为一个口才好的人,一开始你给自己定了 OKR:每个月看完 2 本书,一年内看完 25 本书。

但半年后,你发现看书不如听演讲课,所以你把 OKR 改成了:每天听两个演讲课。

你想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一开始你给自己定了 OKR:每天背30 个单词,一年掌握 10000 个词汇。

但两个月后,你发现背单词不如直接做阅读,所以你把 OKR 改成了:每天做三篇阅读。

你看,你并没有完成自己一开始制定的 OKR,甚至还看似「半途而废」了,但其实,你仍然在不断地向你的目标靠拢。

同理,人生和未来这种充满变数的东西,根本不能定 KPI,而应该定 OKR。

加载中…(图片来源网络)

05

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年代了,现在是稍不留神忘系安全带就会被甩飞出车门的年代。

如果想要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就要学会演化,如果想要学会演化,就要时刻摄取信息理解情景,同时保持生存敏感。

鸟儿不是为了飞才演化出翅膀的,因为人家当时都不知道飞是啥。

曾经的 papi 酱、许多自媒体创业者也并没有想到未来会有短视频和公众号,更不知道「网红」&「大 V」这个词的存在。

但他们都做了一件事:「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演化自身」。

这就是适应这个复杂世界的真谛。

不适应也得适应。

本文由 Circle 阅读模式渲染生成,版权归原文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