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默读相比有哪些好处为何备受推崇
文章目录
朗读与默读相比有哪些好处?为何备受推崇?
重新审视「朗读」的好处
不久前,我出版了题为《必能找到「座右铭」——寺子屋的451 个人生训条》的书。这本书针对《金言童子教》 [1] 中收录的 451 个训条做了讲解。
虽说《金言童子教》一书是面向当时的儿童的,但其内容的水准之高令人惊叹。关于汉文部分,我在书中按日语词序做了改写,但现在的成年人读起来,速度可能也会很慢。可在当时,甚至连改写也没有,完全是只标有读音顺序符号的汉文,而当时的孩子就已经能读这样的书了。
作为教育的一环,并不是要学生默读,而是出声朗读。这是一种训练, 目的是让语言沁入身体。通常的模式是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如此反复,直至能像读日语一样流利地阅读汉文。而且,事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后再朗读,效果会更好。
这样的教育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带来非常好的影响。从短期考虑,首先对汉字的认知能力会变强。这种变强,并非仅指在汉字测验中取得好成绩。熟语 [2] 是日语的柱石,而通过学习汉文,你所掌握的熟语的质和量都能得到提高。熟语的运用能力提高,日语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事实上,无论书籍还是工作中的资料,内容越有深度,汉字的熟语就越多。这也体现了熟语在表现力上的丰富程度。要想在看见熟语的一瞬间就能理解,相应的日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能够训练这些能力的,正是朗读。
再从长期考虑,在孩提时代就灌输具有普适性的人生训条,会在将来发挥作用。即使孩子们眼下还不明白这些训条的深意也不要紧,长大成人以后它们自然会成为其心灵支柱。到了花甲的时候,或许就能恍然大悟。依照这些观点来看,对孩子的教育若是少了朗读,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事。
然而,现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科书,几乎完全充斥着「日本传说故事」,与当时的教科书差距巨大,幼稚得令人难以置信。连当时承担民间教育的寺子屋都使用了那么出色的教科书,而在对智慧要求远超当初的现在,在国家的管理之下,使用的教科书却只有这种水平,真令我感到无比遗憾。从消极意义上讲,简直恍如隔世。
既然如此,就只能自学了。我们自己就不用说了,至于家里有小孩的人,请务必让孩子朗读优秀的汉文典籍(朗读日语改写文亦可)。例如《论语》等经典,就是最合适的。
而且不光是汉文典籍,日语古典作品也洋溢着古文所特有的魅力。这些作品同样不问年龄大小,最好让孩子从小就彻底朗读,这样比起孩子到了初中或高中再催促学习,会有效率得多。
[1] $\textcircled{1}$ 江户时代的寺子屋将其用作道德教育的教材。 编者注
[2] $\textcircled{2}$ 日语中以两个以上汉字结合的形式表示的汉语词。编者注
该电子书共 47 章, $97%$ 未读
继续阅读
VIP の后浪
著 译
电子书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斋藤孝
共 47 节
会员专享 ¥21.60
发布于 2019-06-06
浏览器扩展 Circle 阅读模式排版,版权归 www.zhihu.com 所有
文章作者 知乎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