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届的神_007邦郎原型
文章目录
间谍届的女神:007 邦女郎原型
一、打破电影与现实「次元壁」的「间谍女神从 20 世纪 60 年代「007」系列电影登上大屏幕开始,几十年来谍战电影俨然已经成为了电影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类型。电影中的间谍们个个身手不凡,全知全能,用假身份混迹各种场所,上天下地各种折腾,滑雪翻山、孤胆擒贼、徒手攀岩、高空跳伞,在各种紧张刺激的打斗中完成着一项项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好地诠释了普通人内心深处对于另一种生活的假想。
但实际上,间谍的工作往往是非常枯燥而乏味的,像詹姆斯·邦德或者杰森·伯恩经常干的那种在第一线打打杀杀的活现实中基本都被「外包」给了花钱雇佣的外围人员,真正的间谍可能一辈子连枪都没开过几次。甚至像余则成那样亲身冒险盗取情报的行为在间谍界看来都是很轻佻的做法。
所以,如果电影屏幕上的那些超级间谍们,不论是詹姆斯·邦德、伊森 · 亨特还是杰森·伯恩,真的穿越到现实的间谍战场上,大概率都活不过几集。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要是电影《007 大战皇家赌场》里的「邦女郎」维斯帕·琳达穿越到现实的间谍战场上,应该就能游刃有余的应付局面,因为这位「邦女郎」的原型真的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从事过六年的间谍工作。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美女间谍顶着一张选美小姐的脸,六年里把电影中超级间谍们那些上山下海带蹦极、孤身潜入灭全场的精彩桥段全部玩了个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影迷们:间谍电影里的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非都是虚构的,你看姐来给你亲身示范!
这位亲手打破了电影与现实之间的次元壁,一生都在走「偶像路线」的超级间谍,名叫克里斯蒂娜·格兰维尔(ChristineGranville)。
二、女神的诞生
克里斯蒂娜·格兰维尔,波兰人,1915 年生于华沙的一个富裕家庭,母亲是犹太银行家的女儿,父亲则是有着世袭爵位的波兰贵族。从出生开始,父母就已经给自己清纯美丽的女儿规划好了一条「偶像之路」:格兰维尔从小就开始跟着父母聘请的顶尖的老师们学习滑雪、登山、骑马和各种贵族礼仪,15 岁就在波兰全国选美大赛中艳压群芳,获得了「波兰小姐」的桂冠。
如果一切继续按部就班发展下去,天生丽质的格兰维尔接下来的人生轨迹可能会跟绝大多数的「普通偶像」们一样,出道、成名,然后红透半边天。但是这条「普通偶像之路」在战争面前戛然而止。1939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作为二战全面爆发的主要标志之一,9 月 1 日纳粹德国全面侵略波兰,波兰军民虽然奋力反抗,但在德国的「闪电战」面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波兰很快亡国。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因为本身就有犹太人血统,格兰维尔原本富裕幸福的家庭转瞬间就被炮火彻底毁灭,她自己也只能被迫流亡英国。
到英国后不久,在战争前期损失惨重的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四处搜集好的间谍苗子,试图重组自己的间谍系统,。就跟军情五处那次史无前例的「公开招聘」炸出了胡安·普约尔·加尔西这尊靠编小说搞谍战的大神一样,军情六处的这次间谍「招聘」在无意间将未来的「明星间谍」格兰维尔纳入了麾下。
有可能是军情六处的考题要比军情五处简单,格兰维尔没有遇到加尔西当年面试四次都无门而入的囧况,很顺利的一次通过成为了军情六处( MI6)特别行动处(S.O.E.)下属的一名正式特工。
但跟她从小听说过的那些紧张刺激的间谍故事不同,军情六处的间谍的工作非常的枯燥乏味:低级间谍就好像是现在每天996 的小白领,每天按部就班的去搜集各类信息,汇总,再打包发出去;中层间谍好像现在大学里的小讲师,每天按部就班的接收下一级间谍们提交的各类数据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鉴别,最后形成「论文」提交;而最上层的间谍们则更像是政治家或军事家,每天几乎面都不露,只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对着成百上千的「论文提案」去伪存真,最终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上报英军大本营。
而且间谍这个行业本身「性别歧视」还是很严重的,在一般情况下,间谍的第一准则都是要尽量藏匿行踪,这就要求间谍的相貌要尽可能的「低调」,过于俊美或丑陋都不行,一身的腱子肉更是会凭空惹人怀疑,长着一张让人「过目就忘」的普通上班族的脸是最安全的选择。
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女性的相貌本身就要比男性更引入注目,所以起码在 1940 年的英国军情六处看来,女性从事间谍工作是有先天劣势的。当时军情六处下辖的几百名间谍中,女性只有 39 人,而这 39 人也大多是在从事抄抄写写的「低级间谍」工作。
而格兰维尔因为实在太过美貌,所以特别行动处的管理层认为虽然她其余各项能力都比较优秀,但「不惹人瞩目」这一项丢分太严重了,连「低级间谍」都当不了,所以一直就让她在总部闲置。
本身长得美貌就容易招惹流言蜚语,而格兰维尔长期被闲置在总部无所事事更是让很多自认在「一线奋战」的间谍们觉得不公平,纷纷讽刺说格兰维尔就是特别行动处总部的招牌——最适合挂在门口,更有人偷偷散布流言说格兰维尔赖在总部就是为了勾搭高级军官好去当官太太。
终于有一天,当总部的一位「碎嘴」职员又当着格兰维尔的面讽刺说她「为战争所做的最突出贡献就是煎鸡蛋」时,忍无可忍的格兰维尔猛然出手,直接一肘打断了那位职员的鼻梁骨。办公室里顿时大乱,吵得走廊尽头的特别行动处领导怒气冲冲地打开门出来查看情况。
当弄清事情原委后,本来就对格兰维尔与生俱来的高傲有点看不上的这位特别行动处军官更是勃然大怒:本来德国鬼子就打得我们够惨了,你现在居然还殴打自己的同伴!这么有本事为什么还待在英国?怎么不去欧洲大陆打德国鬼子去!
「因为你们不让我去!我恨不得现在就回波兰去手刃几个德国人报仇呢!」
几个月来被无视、嘲讽、羞辱的委屈仿佛一瞬间全爆发了出来,格兰维尔就站在办公室中央跟那位军官当面锣对面鼓的吵了起来。那种气场全开的气势让身旁的同事们目瞪口呆,简直难以想象这就是几个月来自己身边那位唯唯诺诺的小姑娘。
最后,还是跟那位军官同时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的一位年轻人结束了这场闹剧。这位衣领处挂着安全保障调整局(BSC)身份标识的年轻人在旁边饶有兴趣了观察了格兰维尔良久,眼看着那位领导被格兰维尔犀利的语言气的浑身颤抖却又无话可说,这才走到两人中间,按了按那位领导肩膀让他冷静下来:难得咱们情报机构有如此积极请战的女特工,这是可以鼓舞士气的好事啊!既然我听小姐说她几个月来都在总部无所事事,那何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有了这个空隙,旁边的同事们才反应过来,急忙一拥而上拉走了格兰维尔……
这场小冲突虽然被强行结束了,但「总部的那个波兰贵族小姐要亲自回波兰手刃德国鬼子」的笑话却马上传遍了整个特别行动处。恼羞成怒的特别行动处官员当天下午就真的给了格兰维尔一份任务书:协助安全保障调整局特工人员深入波兰境内,寻找波兰敌后反纳粹武装。
当时整个欧洲已经沦陷在了纳粹德国的铁蹄下,军情六处之前深耕十余年的欧洲大陆情报网几乎已经被完全摧毁,此时深入欧洲大陆无疑是九死一生。但是性格倔强的格兰维尔咬着牙就是不说求饶的话,而是真的四处忙碌着开始做临行准备了。
得罪了方丈还想走,哪有那么容易?
军情六处各部门面对格兰维尔征调武器装备的要求都是爱理不理,什么装备都没给,直接给了一个联系方式,让她去找安全保障调整局「协调解决」,然后就将她打发出门了。
无奈之下,格兰维尔只能按着联系方式去找到安全保障调整局的行动联络人,到了约定的地点后,她发现原来这位联络人恰恰就是那天吵架时帮她解围的那位年轻人。
年轻人自我介绍自己叫伊恩·兰开斯特·弗莱明,是本次深入波兰境内行动事实上的总指挥。
格兰维尔认真的上下打量了弗莱明一番,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你能给我提供什么样的武器装备?」
弗莱明摊了摊手:「小姐,这是一次潜入行动,并非作战行动,所以…………」
「好吧」 格兰维尔点了点头,站起身就要走。
弗莱明急忙一把拉住了他:「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其他建议。」
眼看着格兰维尔重新坐下,弗莱明清清嗓子:「如果没有我的帮助,这次任务你几乎必死无疑。这次任务由两个部门携手进行,本身就是几个情报机构互相斗争后又妥协的产物。各大情报部门都眼热欧洲的情报资源,却都难以承担打通大陆情报网所要付出的巨大损失,都希望由别人去承担人员损失,自己搭顺风车。这次特别行动处塞给我的全部是花钱雇佣来的外围人员……以及你,这证明你其实已经是一枚弃子了……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格兰维尔突然打断了弗莱明的喋喋不休。「以及你,我也知道。」
「伊恩·兰开斯特·弗莱明,安全保障调整局局长约翰·戈弗雷海军上将的私人助手,在部门内所拥有的权力甚至超过了许多高级军官。但是…………
格兰维尔嘲讽的忽闪着大眼睛:「你从来没有指挥过任何一线行动,你衣服上的军衔只是上尉,权重位却不高,高级军官们不一定会买你的帐,甚至可能还会嫉恨你,所以你什么武器装备都要不来。从知道你是行动总指挥起,我就知道整个行动都只是一次投石问路的尝试,我们都是弃子!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我面前喋喋不休的目的么?」格兰维尔有些厌恶的扭过头,「我十二岁时有第一个男朋友,十五岁当选波兰选美冠军,十九岁结婚,在我面前献殷勤的男人每时每刻都有,你不过是想让我惊慌失措,然后趁机占点便宜而已。」
「您的思维确实很敏锐,从你在办公室跟人吵架那次我就看出来了」。 格兰维尔扭过头,正对上弗莱明真诚的眼睛,「确实,我对您有种一见钟情的爱慕,但请您相信我并不是一个乘人之危的小人,我之所以跟您说这么多,是因为我觉得咱们两个人在这一点上想法一致,我们都不愿去做弃子。」
说完,弗莱明站起身来,将随身带的一个公文包递给了格兰维尔,然后很绅士的鞠了个躬,转身走了。
格兰维尔打开公文包,发现里面是全套的美国记者证件以及一幅波兰边境附近塔特拉山的地图……
三、女神的自我修养
很快,格兰维尔就跟随那一票被雇佣的外围人员被运送到了波兰边境喀尔巴阡山脉边缘。在当时,属于喀尔巴阡山脉的塔特拉山几乎阻断了所有通往波兰的道路,要想进入波兰就必须要绕行这座山。但是大部队在进入喀尔巴阡山脉的第一天晚上就出现了意外:那位看上去什么都不懂的贵族小姐失踪了!守夜的哨兵最后看见她仿佛是独自一人向着塔特拉山的方向前进了。
这一票人本来就是临时集合起来的雇佣军,现在没有了一个貌似是拖累的「总部监军」高兴还来不及,在短暂等候后,他们向总部发出了「格兰维尔已失踪」的消息,然后继续前进。几天后在喀尔巴阡山脉出口处,被设卡拦截的纳粹武装全部擒获。
但这些外围人员的命运没有引起特别行动处的丝毫注意,因为他们被另外一个消息所震惊:看似弱不禁风的格兰维尔,竟独自一人依靠雪橇滑雪翻越了塔特拉山,顺利进入到了波兰境内,并且巧妙地将自己伪装成了当时的中立国美国的记者,已经联系到了波兰抵抗组织!
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来格兰维尔在应聘时说过自己从小就受到过严格的滑雪训练……
思维更敏捷一点的则会回想起来弗莱明曾经在短期内连续调阅 过格兰维尔的档案……
被圈养的孔雀跳出樊笼,突然就变成了翱翔的苍鹰。格兰维尔在波兰秘密战线上如鱼得水的表现让整个军情六处都目瞪口呆:不知通过什么关系网,格兰维尔很快就查明了一处关押盟军被俘军官及飞行员的秘密监狱,她亲自带领波兰抵抗武装力量破坏了这个监狱,成功救出了十余名盟军官兵,并通过秘密渠道将他们送回了英国;英国情报机构的信使在波兰被纳粹逮捕,又是格兰维尔依靠个人魅力使纳粹军官双手奉上了信使被关押的地点,让波兰地下抵抗组织顺利营救出了信使。
一方面本身就是波兰人,另一方面在各项行动中又总是身先士卒,表现彪悍,波兰的地下抵抗组织成员将格兰维尔视作女神般爱的发狂,在给特别行动处的电报中屡次提到格兰维尔能力非凡、身先士卒,甚至专门为格兰维尔作证:他亲手杀了不止一个德国人。
「那个波兰贵族小姐真的手刃了德国鬼子」的消息在特别行动处传了又传,格兰维尔终于摆脱了「花瓶」的印象,开始有人认为她就是一名「天才特工」。但上层此时还有疑虑,觉得有可能是波兰的抵抗组织在照顾「老乡」,故意夸大了格兰维尔的功劳。
于是格兰维尔被孤身一人空降到了法国南部,去联络边界对面的意大利游击队,结果一个多月过后,特别行动处发现格兰维尔又收获了一批意大利「铁粉」。
紧接着,格兰维尔又被紧急派往北非,去营救在那里行动失败被俘的一个英国特工小组。这一次格兰维尔的动作更加大胆,她通过内线关系直接将自己「送」到了北非德军的军官舞会上。常年在大沙漠里钻来钻去的德国人什么时候见过「波兰选美小姐」的风情,转瞬间就被迷得五荤八素。格兰维尔很顺利的就跟德国当地的驻军军官「谈起了恋爱」,情到浓时,格兰维尔又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是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将军的侄女,劝驻军军官弃暗投明跟自己回英国共享荣华富贵。
一边是美女娇娃的陪伴跟英国元帅的庇佑,一边是漫天的黄沙,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派去前线送死的恐惧,德国小伙二话没说就把军服上的纳粹标志摘下来踩了两脚,然后带着格兰维尔就去了监狱,把俘虏们都放出来,准备纳「投名状」。
而在那一堆俘虏中,格兰维尔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伊恩·兰开斯特·弗莱明。
再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见面,弗莱明窘迫的满脸通红。
本来自从那次波兰任务后,弗莱明跟格兰维尔两个人一个在后方提供情报出谋划策,一个在前方招兵买马冲锋陷阵,配合的天衣无缝。但弗莱明逐渐发现,格兰维尔对自己提供的情报资源来者不拒,但每次想要跟她谈点工作之外的「感情问题」时却总是不怎么顺利,不是被调侃一顿就是被转移了话题。再联想到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格兰维尔对自己「从未指挥过一线任务」的嘲讽,急于在「女神」面前表现自己的弗莱明脑子一热,便趁着 1942 年夏天英国海军配合英美联军进攻北非的机会,运用权力组织了一支特遣队跑去了德军后方,准备好好过一次真刀真枪的瘾。
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弗莱明在德军后方确实搜集到了很多情报资源,但他们一次偶然机会跟德军的巡逻队相遇后,立即用全军被俘的实际行动教育了影迷们:现实中的大多数间谍都是不能打的……
此时此刻,弗莱明就像一个犯错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任凭格兰维尔一边帮他解绳子一边教训他:正纳闷为什么这几个月你的情报突然就断了!害的老娘还得牺牲色相来换情报来救你们!就你这文质彬彬的样子!还想当英雄?
只见格兰维尔越说越气,突然走到那位正在一旁嗑瓜子看戏的德国军官身边,一把拔出了德国军官的手枪,流畅的拉栓上膛。
弗莱明大吃一惊,脑子里迅速天人交战:女神要是开枪打我,要不要躲?
正犹豫间,只见格兰维尔调转枪口,一枪打死了正对着她微笑的德国军官,然后一把扯下了那名军官的军衔标识,拍在弗莱明手里:不是相当英雄么!这个给你!拿着这个功劳去当英雄吧!
看着呆若木鸡的弗莱明,格兰维尔展颜一笑:想当我的男人,就永远不要低着头!
现在拿着枪,跟着我杀出去!
四、女神的永生
在成功将弗莱明等人营救回英国本土后,格兰维尔一系列神奇的表现终于让她赢得了特别行动处乃至整个英国情报系统的尊重,很多人都将她视为军情六处最为出色的行动间谍,年轻一辈的间谍们更是将其视为超级偶像。这位曾经生长在贵族家庭的乖乖女,在几乎绝无可能的绝境中逆袭杀出,终于成为了 20世纪 40 年代的欧洲秘密战场上一朵怒放的玫瑰。
因为她的影响,很多高层军官也彻底改变了之前对女性从事间谍工作的歧视,各大情报机构一时间竟然涌起了一波广泛使用女间谍的「潮流」, 南希·韦克、康斯坦斯·巴宾顿·史密斯、瓦奥莱特·绍博等女间谍纷纷在英国情报系统崭露头角,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就像现代的偶像们一样,「偶像光环」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柄双刃剑。本身就美艳非凡的格兰维尔从来就不缺少追求者,而随着她在英国情报系统内的名气越来越大,追求者的队伍不但越来越庞大,人员级别跟权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些追求者中,最特殊的就要算弗莱明了。说起来,从 1940年开始两个人的命运就互相纠缠在了一起,弗莱明先是对格兰维尔有指点之功,并且在背后助力格兰维尔叱咤欧洲,而随后格兰维尔对佛莱明又有救命之恩,而且因为她在前线屡立奇功,在后方提供情报的弗莱明也跟着屡次升迁。
在从北非回来后,原来一直天各一方的两个人在英国终于有了一段朝夕相处的时光。从一开始就对格兰维尔表露过心迹的弗莱明,趁着这段时间对自己心中的女神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追求,不但每日对格兰维尔关怀备至,还竭尽全力的工作中对她进行支持。
在已经因功升至中校的弗莱明大力引荐下,一大批情报机构的中高级军官成为了格兰维尔的忠诚支持者,她被授予的任务级别越来越高,被赋予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最顶峰时有超过 500人供她调动,甚至 1942 年后弗莱明所掌握的安全保障调整局所有资源也完全供格兰维尔调动。她的情报网遍布土耳其、埃及、法国、意大利、匈牙利等数个国家,德国盖世太保曾悬赏500 万英镑捉拿她。
在弗莱明的穷追猛打下,格兰维尔对弗莱明的态度也有了明显改变,不再动不动就对他百般嘲讽,而是逐渐开始接受弗莱明的约会邀请,两个人经常一起相约晚餐,携手散步,在旁人看来宛若情侣。
心中女神终于开始垂青自己,弗莱明激动万分,他甚至提前在多佛市购买了房产,畅想两人将来能够在那里生活。但是最终他自认准备周全的求爱依然遭到了格兰维尔的拒绝。格兰维尔告诉他自己早在 1934 年就已经跟波兰外交官杰兹·吉兹基结婚了。作为有夫之妇,她希望弗莱明能够将对自己的爱慕深深的埋在心里,不要去打扰自己的婚姻生活。
随后,为了避开弗莱明的纠缠,格兰维尔主动离开了英国本部,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继续自己的间谍工作。
抵达布达佩斯不久,格兰维尔突然发现自己在匈牙利的联络人居然就是自己十二岁时的那位初恋安德鲁!此时的安德鲁已经是东欧反纳粹组织中的一名中层军官,每天战斗在反法西斯的第一线,他身上那种从战火中磨砺出来的气质显然比弗莱明那种文质彬彬的书生气更投格兰维尔的意,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两个人的关系便迅速升温,从普通的工作关系迅速升级成无话不说的好友,最后居然双双抛开了彼此的婚姻,成为了一对公开成双入对的战时夫妻。
自己的偶像女神跟别人好上啦!
还是婚内出轨!
这一消息迅速在盟军「间谍圈」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格兰维尔的爱慕者都有一种「女神怎么可以这样」的幻灭感。而幻灭感最深的恐怕就是弗莱明了,这一边格兰维尔刚强调完自己「已有婚姻」,给弗莱明发了「好人卡」,另一边居然没过几个月就完全不顾自己「已有婚姻」的情况跟别人成双成对了?
这种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惨况让弗莱明顿时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他专门写信怒斥了格兰维尔这种脚踩几只船欺骗别人感情的行为,气头上甚至还专门通知了自己情报系统的其他人员:今后严禁格兰维尔再打着自己的招牌任意调用本系统的资源,他要跟格兰维尔恩断义绝!
巧合的是,就在弗莱明在英国大发脾气的当口,纳粹德国盖世太保突袭了格兰维尔在布达佩斯的住所,成功逮捕了格兰维尔跟安德鲁。
在狱中,聪明绝顶的格兰维尔很快想到了咬破舌头假装肺结核吐血的招数,在匈牙利关系网的掩护下,赶在盖世太保正式审问前就办理了因病假释出狱。但另一边安德鲁就没有这么好运气,遭到了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最后还是靠着出狱后格兰维尔的营救才涉险出狱。
一方面时间太过巧合,一方面她跟安德鲁又被明显的区别对待,敏感的格兰维尔立即认定这就是弗莱明对自己跟安德鲁的报复。心高气傲的她觉得自己已经跟弗莱明说的很清楚,是弗莱明自己自作多情,而且这种背后下手的做法实在下作。为此,她拒绝了听说自己入狱后心急如焚赶来匈牙利的弗莱明见面的请求,也拒绝了弗莱明这一系统的军官们对她的帮助,独自飞回伦敦为这次突袭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负责。
最终,因为这次突袭事件导致英国情报系统在匈牙利损失巨大,格兰维尔被调离了匈牙利战线,在情报系统内的声誉受到了很大损失。而她从此也跟弗莱明形同陌路,不但没有再见过面,也再没有接受过弗莱明的任何帮助。
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临近尾声,盟军大获全胜几乎已成定局,很多为英国情报机构服务的外国间谍都开始谋划起自己的退路,像加尔西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更是没等二战结束就溜之大吉了。但在失去了弗莱明等高级情报人员的信息后,格兰维尔却始终对大势不甚明了,依然舍不得自己的「偶像光环」,继续在情报一线奋战。
果然,二战刚一结束,英国情报系统就对本系统内的外国人进行了一轮「大清洗」。格兰维尔不但在六年时间里接受过众多保密级别非常高的任务,而且她本人一度跟很多高级情报军官也走的非常近,掌握着大量的英国高层机密,很快就在「大清洗」中被秘密控制了起来。
在经过了长达四年的隔离甄别后,直到 1949 年,格兰维尔才最终被英国情报机构予以释放并扫地出门。此时曾经纵横欧洲的「间谍女神」已经变得一无所有。
因为二战结束后波兰加入了共产主义阵营,已经是英国国籍的她根本无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她那曾经庞大的贵族家庭因为犹太血统的关系,在二战期间几乎死伤殆尽,而她两任丈夫吉兹基和安德鲁也都在她隔离甄别期间离开了她。最后,等她只身一人走出军情六处大门时,在门口迎接她的依然只剩下那个数年前唯一愿意向她提供帮助的弗莱明。
弗莱明将她接到了那座曾经想要作为两人爱巢的多佛市的小房子里。在那里,两人进行了他们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面对面谈话。
弗莱明觉得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两个人完全可以抛下过去的是是非非重新开始。
但本性高傲的格兰维尔也再次并且是最后一次拒绝了他:「过去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对错,而是我们都是第一次见面时你所说的「弃子」,别无选择,只能一往无前。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我们可以退回到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重新开始,而不是现在你让我抛下过去的自己。毕竟要是抛下过去的自己,现在的我就也不存在了。
「而只有电影可以重新开始,人生又怎么能重新开始呢?所以……不要去试图重新开始了,就让我们彼此活在对方的记忆里吧」
就像之前无数次一样,在这般对话后格兰维尔再次选择了离开,只身前往一艘国际邮轮上当服务员以维持生计。弗莱明就此也彻底死心,退出现役,离开了英格兰这片伤心地。两人此时都没想到,这将是他们人生中的最后的别离。
满以为漂泊在大海上可以获得暂时的宁静,但格兰维尔没想到「偶像光环」这柄双刃剑依然如影相随。因为她过去实在是艳名远播,很快邮轮上的乘客就发现她就是曾经的「谍海女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特意选择乘坐这艘邮轮,就为了一睹格兰维尔的芳容。甚至邮轮老板也隐然把她当成了邮轮上的一个「景点」,不但在报纸上打了广告,还专门安排她在邮轮的欢迎宴上亮相,就差在她身上挂个牌子,写上「任人参观」了。
最终,不堪骚扰的格兰维尔只能主动辞掉了这份工作,转而在伦敦市区的酒店内租了一个房间,跟伦敦的书商们商量想要出一本回忆录,靠稿费来维持生计。
但此时她的行踪已经被安全暴露,而之前最大的「保护伞」弗莱明又已经伤心的远走他乡,六年多谍报生涯中那些对她痴迷的狂热追求者,被她利用过、引诱过的情报提供者,甚至单纯嫉妒她当年风头的前同事们纷至沓来,让格兰维尔烦不胜烦,而她本身直爽高冷的性格从来都并不擅长处理这些事情。过去这些「杂事」都有身边的忠实舔狗弗莱明来搞定,现在突然没有了这个人,与寻访者们的冲突几乎每日不断。
终于,在她这部回忆录快要完成的时候,一名陌生男子突然突然闯进了格兰维尔房间,近距离对她连开数枪,这位曾经纵横谍海六年,在纳粹德国的枪口下、盖世太保的监狱里都能全身而退的明星间谍猝不及防,当场身亡,年仅 37 岁。
而更加诡异的是,伦敦警方只进行了几天的草草调查,便认定这只是一场「普通谋杀案」:那名男子是格兰维尔的疯狂追求者,因为求而不得便杀死了她。至于这位追求者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追求格兰维尔的?从哪知道的格兰维尔住址?为什么会精准的几枪全部命中要害?这些细节已经完全没有人再去关心,毕竟曾经最关心她的那个人早已经远走他乡了…
直到一个多月后,已经远走牙买加的弗莱明才在自己的公寓里得知了格兰维尔的死讯。
此时的弗莱明依然单身未婚,在确认了格兰维尔的死讯后,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间谍小说的创作中,在自己位于牙买加的别墅中创作出了日后闻名遐迩的「007」系列小说。
在 1953 年出版的第一部《007 大战皇家赌场》中,「邦女郎维斯帕·琳达美艳迷人、性格爽朗、作风彪悍,集性感跟狂野于一身,俨然便是另一个活着的格兰维尔。
在小说中,维斯帕·琳达的第一次登场众人瞩目,宛若弗莱明跟格兰维尔的第一次相逢。弗莱明用这种方式实现了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时格兰维尔的梦想,让他们一次次重新相遇,永远的活在了小说里与电影大屏幕上,直到今天。
部分情节有合理虚构。
文章作者 知乎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