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_试_需求落地模块避坑指南
文章目录
附【试——需求落地模块】避坑指南
你好,欢迎来到腾讯大学出品的《腾讯产品 18 讲》。
在【试— 需求落地模块】,我们来聊一聊三种需要避免的坑。
避坑第一条,避免其他需求取代真实的用户需求
产品经理有时要面对一个非常特殊的用户,那就是老板。作为打工人,我们挑战老板的权力与权威是很需要勇气的;但作为专业的产品经理,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坚守初心、实事求是。既要站在老板的视角,思考老板提这个需求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也要站在普通用户的视角,分析需求的合理性,从而结合这两方面的思考,整合考虑对老板的需求,如何实现满足、引导修正或者委婉拒绝。
几年前,腾讯手机充值业务曾经收到老板提出的一个需求:将单次充值的最大额度,从之前的 500 元增加到 2000 元。团队领命快速完成了任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除了老板产生了一单 2000 元充值后,很久都没有再产生一单,于是对这个需求进行了专项复盘:数据发现,充值 500 元都是一个比较小的量,已经可以说明绝大多数用户的充值需求是集中在500 元以下的;单次充值 2000 元可能确实是一部分用户的真实需求,但这部分人群的数量,相比这款产品入口数以亿计的用户量级来说,实在只能算极个别。
因为老板自己有这个需求,容易认为其他用户可能也会有类似情况,也就是说这个需求在决策过程中犯了「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毛病,放大了单一用户的小众个性化需求,取代了普适大众的真实需求。
经过这番审慎分析,团队上下达成了一致,还是要秉承需求规划中「围绕核心目标做规划」的原则,快速下线了充值 2000 元这个功能,也得到了老板的理解和肯定。
除了来自老板的需求,我们有时候还会面临来自公司内部兄弟部门的需求,当这些组织内外的需求纷纷到来时,产品经理一定要保持清醒,时刻将用户的真实需求摆在第一位,时刻要问自己,产品的核心目标究竟是什么。
避坑第二条,避免被虚假繁荣数据蒙蔽双眼
什么是虚假繁荣数据呢?就是看起来很好看、但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指标。比如对一个新产品进行拉新推广,外网的活动曝光数据量级高,用户参与热情,但衡量活动效果最关键的是拉新用户的质量。
在天天 P 图的运营工作中,曾经蹭热点策划了一个上传照片测用户年龄的活动,操作简单有趣,活动上线后,很快就有上亿用户参与。看上去数据非常火爆,但活动主题和产品的关联度不大,没有做好产品核心功能的引流,导致最终拉新效果很差,活动很快就叫停了。
如果我们只看活动的曝光量、参与量,会觉得很兴奋,但其实离产品的核心目标很远。这样的活动就是自嗨,就是虚假的繁荣;在运营活动的策划中,一定不能被这样「自嗨」的数据蒙蔽了双眼,而要关注整体活动路径的转化。
避坑第三条,避免过度追求点击率伤害用户
腾讯内部有一款产品,曾给用户推送过一个活动,标题是「你有一个 iPad 未领取」,用户点进去后,发现需要参加活动,抽奖才有机会获取 iPad。这个案例立刻在腾讯内部引起了小伙伴们的广泛吐槽——标题吸睛,固然会提升活动的点击率,但却会伤害用户的体验。
类似这样夸大其词、标题党的消息推送,在很多产品运营推广中屡见不鲜。腾讯创始人之一、腾讯人尊敬的大师兄张志东(Tony)就曾在公司内部的培训中批评了这种现象——团队为这种好看的数据而沾沾自喜,殊不知这种勤奋的打扰,长期来看是在损伤用户的利益,透支产品的信用,自然是无法持久的。产品经理要学会克制和善良,做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运营活动。
总结
今天,我们围绕【试——需求落地】模块,讲了三大「雷区—— 其他需求取代真实的用户需求、被虚假繁荣数据蒙蔽双
眼、过度追求点击率伤害用户。
课后分享
这些产品经理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你也经历过吗?你对哪一点感受最深?也有一些踩坑经历与我们分享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悬念预告
到这里,《腾讯产品 18 讲》的主体部分——产品三步法就全部讲完了。如果一定要高度概括腾讯产品经理从 0 到 1 做产品的方法,我们可以简化为三步:找——比——试。找,多方挖掘,找到需求;比,对比环境和自身,确定产品策略;试,快速尝试,实践才出真知。
下一讲,也是课程的最后一篇,我们将站在更高处去审视,在这么多产品方法的背后,产品经理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品质,才能走得更远,做出更有价值的产品。
欢迎继续收听《腾讯产品 18 讲》的最后一讲《产品经理精神篇哪些品质,助产品经理走得更远》。
恭喜你又学完一节课,如果你觉得有收获,别忘了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共同成长进步。
文章作者 知乎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