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笔杆子丨

用互联网思维分析网络舆情(二)

上一篇文章,我们从网民规模、男女比例、年龄层次、城乡学历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网民的特征情况,以及这些特征在网络舆情方面的传导影响。

这一篇,我们依然从网民主体出发,来分析下中国网络舆情的一些特征。

在这里,请让岱岱先介绍下一些互联网思维热词和心理学概念。

首先是这个互联网思维热词:

IMG_256

是的,从商业角度来看,一切的财富都是建立在市场需求之上,而一切的需求则是建立在客户的痛点之上。

举个例子,比如图像处理软件PS的成功,就是抓住了用户需要处理图像的需求,而处理功能不强大、但操作异常简单的美图秀秀之所以能成功,则是抓住了用户对高门槛PS软件难以操作的痛点,让每个热衷自拍的妹子都能轻松上手,自拍美美哒。

商业产品如是,网络舆情也如是。

抓住用户的痛点,产品就能成功,抓住网民的痛点,舆论就能引爆。

什么是网民的痛点?

两个——

IMG_257

任何事件有了这两项驱动,就好比火箭有了燃料,媒体就会持续跟进,深入解读,成为热点水到渠成。

情感驱动的最好范例,就是爱国话题、弱势群体话题。

爱国话题永远是网络上的热点,不管是南海仲裁案引爆十三亿人爱国情怀,还是在此背景下全民对启动台独艺人的赵薇的声讨,不管是中美贸易战点燃国人爱国情怀,还是在此背景下全民对买办企业联想的声讨,背后都是大家的情感驱动。

弱势群体话题也永远是网络上的热点: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能引爆全网,让岱岱看到了吃瓜群众金子般的心。

IMG_258

这是情感驱动,还有利益驱动。

在网络上,涉及人身安全、收入分配、孩子教育、住房等领域的话题,一直都处于热点领域,因为这些都和国人生活息息相关,属于利益驱动。

如“学区房”话题、医改教改话题、资管新规话题、各城市新一轮楼市调控及租房政策改革等网络话题,从来都是自带流量,无需炒作,一直都是网民们热议的焦点。

新闻学里有句大白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在网络舆情领域,“人咬狗”只会成为新闻,不会成为热点,因为“人咬狗”过于少见,过于脱离网民的生活,网民们出于猎奇心理会进行关注,但网民们没有足够的情感驱动和利益驱动,不可能推进该事件成为热点。

而当一件新闻涉及到群众的感情和利益,让群众感同身受时,就有可能触发心理学上的**“移情效应”。**

IMG_259

**移情效应也叫“同理心效应”,**从舆论心理层面而言,网民对舆情事件中的当事人也会产生同理心效应,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体验其内心感受。

如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因遭老师性侵而自杀的事件,就是“同理心效应”的典型案例。

IMG_260

女作家被性侵而自杀,在引发广大网民愤慨的同时,也激发了网民的同理心效应,在知乎“如何看待台湾 26 岁女作家林奕含自杀事件”的问答中,就有不少网民匿名分享了自己幼年遭猥亵、性侵的经历,而北京电影学院的“阿廖沙”,更是主动曝光自己被班主任性侵的经历,并称**“如果大家对林奕含的惋惜和怜悯不是伪善,那希望大家也稍微能重视下我曾经的经历”。**

正是在林奕含、“阿廖沙”等人影响下,很多不吭声的受害者匿名坦白同类遭遇,**为推高舆情提供更多“燃料”,**让网民们知道性侵事件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引起媒体的持续深入报道,最终大家都为推动此类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

而在舆情热点的背后,媒体们的助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情决定舆情,舆情是实情的重要反映,每一起舆情事件背后都有其深层指向,解决最终的现实问题才能实现舆论的彻底根除,换言之,在很多社会问题上,网民们之所以卖力推动舆论,就是为社会为他人也为自己做贡献。

从徐玉玉案引发电信诈骗报道井喷,到李文星案引爆舆论对网络招聘传销陷阱的高度关注,从魏则西案件引爆网民对莆田医疗黑幕的人人喊打,再到空姐滴滴打车被害引发女性自我保护措施大讨论,媒体在短时间内,就对这些同类事件进行了持续密集的报道,深挖了这些典型个案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民众和媒体一起聚集的强大的舆论压力,不仅倒逼政府部门采取相应举措,也教导全社会对电信诈骗、传销组织、自我保护等提高认识,最终为推动此类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

当然,一个热点问题可扩散成另一个热点,引出一些新热点和舆论压力,从而形成舆论的连环爆破,这既有可能是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有可能是政治力量的暗中操控。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找到舆论热点的全部原因了,说到底,就是情感驱动和利益驱动嘛。

然而,舆论热点的背后,真是用这两个驱动就能全部概括吗?

岱岱举一个热点的例子,请大家看下这属于什么驱动。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那条裙子吗?

IMG_261

IMG_262

IMG_263

一条普通的裙子也能火?世界就是这么精彩。

  • 近日,外网上曝光了一张蕾丝连衣裙的照片,而引起众人热议的焦点就是这条裙子的颜色。
  • 一条裙子如此迅速点燃了几乎全世界的各大社交网络,引发巨大争论,实在有些出人意料,这使得国外各大新闻媒体也不得不对这一现象进行关注。
  • 包括BBC、每日邮报、《时代》周刊等在内的知名媒体也纷纷对此报道,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技术分析贴随处可见,外国网友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国内也越演越烈,迅速登上微博热门榜

是的,这还是外网上的爆出来的,结果引发了全球讨论,BBC时代周刊都上来,在那段时间内,岱岱一翻朋友圈,都能刷出几条裙子来。

真是咄咄怪事,没有流量网红,不是社会问题,更非国家大事,一条裙子竟成了网络热点。

可谓是:

IMG_264

那么请问,这个热点里,是情感驱动还是利益驱动呢?

怎么可能是利益驱动呢,这裙子是什么颜色关我屁事,关你屁事。那么这是情感驱动吗?怎么可能是情感驱动,这个裙子还能让我们产生感情?

可是这个裙子怎么就成为舆论热点了呢?怎么就力压各大社会新闻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呢?而且是引发全球性的大讨论?

IMG_265

裙子:我就笑笑不说话

这时候,我们就不能从两个驱动分析了,要从**“群众心理学”**分析了。

是的,这个裙子的颜色之争,很好的诠释了群众心理学的这条:

IMG_266

物质在宏观时和微观时的运动规律是不一样的,心理学在个人状态和群体状态下的机制规律是不一样的。

当个人融入群体时,个人心理就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就曾发出这样露骨的指摘:

  •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认为,**站队心理是个体盲从寻求集体认同感。**如这个裙子热点一样,这个话题先天带有鲜明的站队属性,网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分为两大阵营,要么是站队蓝黑,要么是站队白金,于是乎,一方说裙子是蓝黑色,一方说裙子是白金色,引发了双方无休止的撕逼战,从而导致舆论的不断升级。

世上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人类并为之撕逼了千年,世上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争,人类并为之撕逼了千年,连“狮子”“老虎”谁更厉害都在网上被讨论了多年,就是因为这种先天性非此即彼、带有阵营划分的争论,是最好激发参与者积极性的争论。

都说人有各种马斯洛需求,实际上,撕逼也是一种需求啊。

特别是在网上,网民们接受不了复杂概念的话题,那些很难让网民下定性判断的话题,对网民来说是讨论门槛过高,让参与者表达受限,在网络上,能粗暴直接划分阵营的话题讨论,才是最好的热点讨论。

比如老虎狮子谁更厉害的争论,网民们要么支持老虎,要么看好狮子,那些认为狮子老虎打不起来的言论被彻底无视。

比如韩寒方舟子的争吵,网民们要么站队韩寒,要么声援方舟子,那些指出两人都有问题的言论没有市场。

比如转基因之争,网民们要么抵制转基因,要么支持转基因,那些指出国家应该在监管国外转基因技术在于国内应用的同时,大力自主研发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的声音,得不到任何回应。

再比如毛邓的前后三十年之争,网民们要么尊毛反邓,要么尊邓反毛,任何试图弥合毛邓裂缝,弥合前后三十年的言论说法,都将被两方阵营视为**“叛徒言论”**,两方阵营都将群起而攻之。

我们都知道,世事很复杂,凡事无绝对,但是,我们在网上的一切热点争论,几乎都是在定论为结果下的讨论,当一个讨论被划分为两大阵营时,任何偏离于这两大阵营的声音,都将被认为是“和稀泥”,是“无用功”,是“混淆视听”。

换言之,从群众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舆情,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网络热点的讨论中,有的网民如此卖力的跟进,并不是为了追求背后的真理,而是在享受站队过程中的群体认同感和撕逼言论中的心理快感。

是的,岱岱再重复一遍:

  • 在很多网络热点的讨论中,有的网民如此卖力的跟进,并不是为了追求背后的真理,而是在享受站队过程中的群体认同感和撕逼言论中的心理快感。

所以,当有一天真相终于大白,争论就要停止的时候,**在真相面前最不肯妥协的就是这些人。**因为这个真相终结了阵营对立,终结了争论撕逼,这些人失去了群体认同感和言论快感。

可笑吗?

有时人们的讨论,不是为了真理,而是为了撕逼,可笑吗?

但微不足道的裙子颜色之争,竟然引爆了全球大讨论,还上了全球的热搜排行榜,你还觉得可笑吗?

在网络舆情方面,任何一个事件,如果能先天带有争论性,最好是能划分为非此即彼的“两大对立”阵营,就能更好的成为热点话题。

比如被审判的快播是有罪还是无罪,比如学者汪晖的论文是抄袭还是没抄袭,比如公共场所妇女是可以哺乳孩子还是不可以哺乳孩子,比如联想投票是卖国还是不卖国,等等话题,非此即彼,简单粗暴。

这样子带有先天的争论性的舆论话题,能让舆论在发酵过程中,就吸引到网民的非此即彼的自发争论,而这些截然对立的争论将带来了更多的瞩目,更多的瞩目将带来更多的人气,更多的人气将带来更多的争论,形成正循环,一步步推进事件成为舆论热点。

至此,在舆论热点的成因中,除了情感驱动和利益驱动外,我们还要加上这一条:

IMG_267

真可谓是:

IMG_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