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_行测_真题答案_解析不完整_不建议打印和练习
文章目录
2007年云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
来源:W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1.D 【解析】各项分别是 $2^{2}\substack{+1,4^{2}+1,6^{2}+1,8^{2}+1,(10^{2}+1)}$
2.A 【解析】两项之商分别是5,4,3,2,1。
3.8 【解析】每组两数之差分别为9,15,21,27,(33)
4.A 【解析】略
5.D 【解析】 $1+2+2=5$ $2+2+5=9$ $2+5+9=10$
6.C 【解析】略
7.D 【解析】略
8.D 【解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9.D 【解析】略
10.C 【解析】略
11.B 【解析】最多应该有4人。
12.A 【解析】 $\mathbb{P}^{2}\eta\mathbb{P}^{4}{}_{13}{+}\mathbb{P}^{3}{=}308$
13.8 【解析】略
14.A 【解析】略
【解析】四张牌肯定有大有小,排列总数是4*3*2*1=24,所以是1/24
6.D【解析】关于含"1"的页数问题,总结出的公式就是:总页数的1/5,再加上100
17.D 【解析】略
18.B 【解析】16+21-(40-10}=7人。
19.8 【解析】略
20.D 【解析】略
21.C【解析】文中只说到人体血液呈酸性的话,就容易疲劳,但是没有说吃含碱量高的海带就能驱除疲劳,所以A不正确;文中说“人就容易疲劳”B说法绝对;文中说的是“健康的人体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以PH值在7.3左右为宜。”所以D不正确。答案选C。
22.D【解析】本文意在说明有些媒体的浮躁行为,希望其能重拾职业操守。都是围绕“职责”展开的。A、B、都没有提到职责。故选D。
23.C 【解析】本段意在说明人为构件对人类演化的影响。故选C。
24.A 【解析】文章第一句话说明了文意,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B项不能直接从以上文字中推出。故选B。
A【解析】首句“目前中国教育仍存在乱收费现象”为主旨句。故选4。
27.D 【解析】其它三项不全面,D项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故选D。
28.A【解析】本题D项均符合文意,但是从贴近性上来考虑,A项与原文最为契合,属于材料的主旨句,而D项属于推论,相对来讲,在片段阅读题中,推论的权威性要稍逊于主旨句。
29.C 【解析】略
30.A 【解析】略
31.C 【解析】略
32.C 【解析】略
33.0 【解析】略
34.D 【解析】略
35.8 【解析】略
36.B 【解析】略
37.8 【解析】略
38.D 【解析】略
39.0 【解析】略
40.8 【解析】略
41.c 【解析】略
42.D 【解析】略
- C 【解析】略
44.B 【解析】略
45.A 【解析】略
- C 【解析】略
47.C 【解析】略
- D 【解析】略
49.B 【解析】略
-
C 【解析】略
-
C 【解析】图形中的规律是角逐渐少一个,所以答案为C
52.B 【解析】把问号前的两个图对换,组合在一起就是答案了。
B 【解析】第一组图的三个图形的重心依次下移。
4.D【解析】第一组图中间部位分别是三角、长方形和半圆,所以第二组图中无长方形。
55.B 【解析】略
56.D 【解析】第一组图的线条是逆时针顺序的。
57.8 【解析】把前两组图形上下交叉放置就得到第三幅图了,
58.C 【解析】略
B 【解析】把前两个图形重鑫在一起就得到第三幅图,注意前后顺序。
【解析】第一组图的第三个图形把整个图形分成了4份,所以第二组图形相同。
- D 【解析】根据题意,情绪不属于个性概念。故答案为D。
62.D【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对内容效度考查"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内容效度”,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测验题目(2)所测内容范围,(3)代表程度。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断。显然,A项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师着装、教学语言”,B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C项的"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等等,都不是针对“测验题目"似及“所测内容范围"的,因而都不属于对内容效度考查。只有D项的"对新增加后的考试内容进行评估”,符合"内容效度"的定义要求,属于对内容效度的考查。
所以,正确选项是D。
63.C【解析】A项属于渎职行为,B项不属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D项中老张被群众殿打并没有发生在执行公务时。C项中厂领导纠集大批职工阻挠税务人员依法查税属于干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故选C。
64.C【解析】“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与循环经济中的"低开采"等特征不符。
5.A【解析】信贷杠杆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为国家,二是对利率进行调节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A。
6.C【解析】选项A属于勘验笔录;B项属于录音、录像;选项D属于鉴定结论,只有选项C符合物证定义。
67.A【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点可分解为:①基于公共需要②根据法律法规③强制方式④无偿取得5财产所有权收取罚款并不是基于公共需要,行政机关收取罚款实际上是一种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处罚。其他三项都属于行政征收。
68.B【解析】这道题对稍有点法律常识的考生来说应该十分简单。但是定义判断这种题型是不会考查具体的专业知识的。考生只要抓住所给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得出答案。A项只要注意"虽不构成犯罪"卿可知肯定不属于速捕。C项只要抓住“在一经济纠纷案的开庭审理中"和"严重扰乱法庭秩序"限可,法院采取的行为属于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D项就更为容易了,注意"村干部”,其不属于题干中所要求的主体。
69.D【解析】A项是政府公债,B项是银行存款凭证,C项是钞票,只有D项不属于外汇。
70.C【解析】技术创新具有非独占性、不确定性、市场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71.C【解析】上网一族不符合“同一民族的人们这一主体要件,因此答案是C。
72.B 【解析】日项属于回归教育的定义。
73.A【解析】BCD是由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的解决。而发散思维则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
74.c 【解析】C项不属于检测市场效果。
75.C【解析】文饰作用的基本特征是“受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小李生意失败,股票下跌后没有这样做,而是吃安眠药自杀了。
76.C 【解析】略
77.A 【解析】略
78.A 【解析】略
79.D 【解析】略
80.D 【解析】略
81.D 【解析】略
【解析】题干断定,在无穷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整体。这和B项矛盾。
83.D【解析】由材料可知,材料重在分析销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但只涉及一方面,即商品价格。而消费者购买日本电器的原因在于其商品质量,所以价格不是影响日本电器在中国销量的主要因素。A项没有根本解释题目中现象产生的原因,B项属于干扰项,我们必须认清"涨幅”的含义,这个概念必须依托于基数,C项属于臆测,所以D项最为合理。
84.D【解析】甲说的是“男婴的出生率略高于女婴”,而乙用来反驳甲的论据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女人比男人多”。这个反驳是不成立的。“男婴的出生率略高于女婴"并不意味着“男人一定多于女人”,因为还有男婴,女婴的存活率、男人女人的相对寿命等众多因素。所以,乙的反驳实际上混淆了概念。没有证据去断定选项A、B、C的正误。
85.A【解析】第一句就说"现实的情况与理论的预期正好相反”。举"美国"的例子,这明显是论证中的例证.所以选项中与例证内容相同都可以排除。
86.A【解析】从"素质的好坏体现在情绪、心态、潜意识当中,是在竞争环境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可知A正确。
87.C【解析】A、B先被排除。题目"最适合"的含义有两层意思,1是说可行性、2是说强制性,就这来说C的答案更合适,一是规定简单比较符合实用原则,二是它是强制性措施,人们一定要遵守的,而D项只是允许,并没有带强制性,可以去也可以不去,所以最后的结果可能没有C项来的有效。
88.C【解析】北亚最近几年的气候普遍太冷太干燥使得许多庄稼害虫不能大规模地生长。如果下个世纪北亚的气温和湿度都偏高,那么因为以前气候普遍太冷太干燥而不能大规模地生长的庄稼害虫会因为有了适宜的气温和湿度而大规模地生长,使庄稼的年产量受到虫害的损失。解释了科学家预测:在下个世纪大多数地区的庄稼的年产量会下降。
89.B【解析】上述七件商品只有按以下排序,才符合题干所陈述的所有条件:方便面、酸奶、饼干、水果汁、可口可乐汽水、肉松、蛋糕。因此,只有Ⅱ项真。
90.C【解析】A项的"长时间等待”,B项的"成功概率很小",D项的"无所适从,失去信心",这些上网过程中的情况都能够让人感到紧张、烦躁和恼火,从而引引起"互联网狂燥症”,因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网导致"互联网狂燥症"的原因,排除。C项说"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既然交费限制了人们的上网时间,那么应该是可以减少上网引起的紧烦躁和恼火,从而避免导致“互联网狂燥症”。显然C项不能解释"互联网狂燥症”的原因。所以,正确选项是C。
91.C 【解析】C项不属于代理商应具有的特点。
92.D 【解析】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打击犯罪,保卫人民。
93.D 【解析】D项符合行政行为无效的概念。
94.D【解析】用“民法”来表述部门法,来源于日本学者创造性的翻译。
95.8 【解析】杨某与其父的人身权受到严重伤害。
96.A 【解析】A项表述错误。
97.C 【解析】略
A【解析】李某与张某已领取了结婚证具有法律关系,其他三项都不具有法律关系。
99.8 【解析】其他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
100.D 【解析】D项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
101.B 【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102.B【解析】其他三类人员都不可以录用为公务员。
103.C【解析】影响人口增长最根本的因素是社会因素。
【解析】这是在行使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105.D 【解析】略
6.C【解析】我国公布法律的正式刊物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107.C【解析】略
108.D 【解析】附注属于公文的主体部分。
109.B【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指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0.C【解析】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111.C【解析】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12.A【解析】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原则。
113.8 【解析】略
114.B 【解析】B项属于要约的内容。
115.D【解析】只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才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选B。在我国航空器内,无论飞行在何地,均适用我国刑法。
116.C 【解析】略
117.B 【解析】略
118.A 【解析】略
119.A 【解析】略
120.D 【解析】略
121.B 【解析】略
122.C 【解析】略
123.D 【解析】略
124.D 【解析】略
125.8 【解析】略
126.8 【解析】略
127.A 【解析】略
128.C 【解析】略
129.C 【解析】略
130.D 【解析】略
131.C 【解析】略
132.A 【解析】略
133.D 【解析】略
134.B 【解析】略
135.C 【解析】略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