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卷(解析)

来源:F 整理:杨柳(微信:gwy288)

1、原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

后项减去前项

成等差数列故正确答案为D。

2、表格中各行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各列是公差为一1的等差数列,因此,第14行第1列的数是$2-(14-1)=-11$ ,第14行第16列是 $-11+2\times(16-1)=19$ 。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3、表格中各行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各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第10行第1列的数是$2-(10-1)=-7$ ,因此11在第 $(11+7)\div2+1=10.$ 列。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4、原数列为交叉数列。
奇数项:2、8、32、128,成等比数列;
偶数项:3、27、(243),成等比数列。
故正确答案为B。
5、原数列可化为1、3、2、5、3、7、()。
商数项:1、多、多、 $(\frac{7}{4})$ ,分子是公差为 2的等差数列,分母是公差为 1的等差数列;
偶数项:3、5、7,分子是二级做差数列,分母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4,即8。
故正确答案为C。
6.男员工增加30人后,总员工为570人,男员工是女员工的2倍,得女员工为 $570\div3=190$ ,则原有男员工$540-190=350$ ,男员工比女员工多 $350-190=160$
故正确答案为C。
7、套用公式,过河次数4-1=13.33, 3.33,过河次数为整数, $13\le13.33<14$ ,要使所有人都过河,只能取14。所求次数为单程次数,来回总共 $14\times2-1=27$ 次(最后一次过河不再返回)。
故正确答案为C。
公式:过河问题中每次过河都需要有一个人将船划回来,而最后一次过河不再需要划回来。Ⅱ个人过河,船最$N-1$
多载M人,则过河次数为 $\overline{{M\mathrm{-}1}}$ 。过河次数指单程次数,注意最后一次过河不需要人划回来,总次数 $=$ 单程次数 $\times2-1$ 。
8、这是一道三者同笼的鸡兔同笼问题。
首先,蜻蜓和蝉都是6条腿,计算腿的数量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假设全是6条腿的小虫,则可知蜘蛛的数量:蜘蛛有 $(118-6\times18)\div(8-6)=5$ 只,那么蜻蜓和蝉共有 $18-5=13$ 只。再假设这13只都是蝉,则可知蜻蜓的数量,为 $(18-1\times13)\div(2-1)=5$ 只,蝉有 $13-5=8$ 只。
故正确答案为A。
注释:算出蜘蛛的数量后选项C、D排除,选项B总数为17,也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9、解析1:设原来茶叶的销量为1,那么现在销量为8,原来收入为30元,现在收入为 $30\times(1+{\frac{3}{5}})=48.$ 元,每包茶叶为 $48\div3=16$ 元,降价 $30-16=14$ 元。

解析2:若不降价,销量增加2倍,变为原来的3倍后,收入也变为原来的3倍,现降价后,收入增加 $5$ ,变为原来的,则现价是原价的 ${\frac{8}{5}}\div3={\frac{8}{15}}$ ,则降价 $\mathbf{3}0\times(1-{\frac{8}{15}})=14\mathbf{,}$ 元。
故正确答案为B。

10、解析1:

因为路程和时间均相同,则可设路程为2,时间为2,那么平路的速度为 $2\div2=1$ ,又因为上坡路和下坡路各
一半,那么上坡和下坡的路程均为1,则下坡速度为1.5,下坡时间为1÷1.5= ,则上坡时间为 $2-{\frac{2}{3}}={\frac{4}{3}}$ $1\div\frac{3}{4}=\frac{4}{3}$ 4
上坡速度为 ,为平路速度的 $^{-3}$

解析2:

由于小张在两条一样长的路上所用时间相同,这说明小张在两条路上的平均速度相同 $^\circ$ 赋值小张在平路上的速
度为1,则在下坡路上的速度为1.5,那么上坡路与下坡路的平均速度应为1。假设小张在上坡路的速度为”,
根据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frac{2v\times1.5}{1.5+v}=1$ ,解得=0.75。
故正确答案为D。11、每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375\div15=25$ 平方厘米,则边长为5厘米,这个图形由32个长度为正方形边长的线构成,故周长为 $5\times32=160$ 厘米。
故正确答素为C。
12、该题考查错位排列问题,元素个数为1—5的错位排列数分别为0、1、2、9、44,题干中为4包商品,故有9种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D。13、甲每跑100米休息5秒,所以甲每跑100米共用时间为 为100÷9+5=16秒;乙每跑100米休息5秒,乙每跑100米共用时间为 $100\div7+5=19\frac{\dot{-}}{\dot{-}}$ 秒。比较分析,结合选项,考虑出发后75秒时的情况,甲休息了四次,跑了 $(75-4\times5)\times9=495$ 米;乙跑了 $420$ 米。甲比乙多跑了75米,甲没有追上乙。所以甲追上乙的时间应大于75秒.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I}$

14、根据题目给出的时刻,列出表格如下。

时刻弟弟
现在
当年y/2

根据年龄差保持不变,可得: 2。
根据题意可得:+=35联立解得x=21,y=14。
因此哥哥今年21岁。
股正确答案为B。

15、小王每算出80题比小张算同样多的题少用2秒,那么小王算1200道题时,小张还需 $1200\div(80\div2)=30$ 秒,即还差半分钟算完1200道题,因此小张还有10道题没做。

故正确答案为A。

16、原来的浓度为 $15\div(15+135)\times100%=10%$ ,水挥发后,盐的质量不变,盐水质量变为100克,则挥发后浓度为 $15\div100=15%$ ,比原来提高 $(15%-10%)\div10%=50%$
故正确答案为C。17、解析1:由题意知,学生数除以4、5、6均余2,直接代入,只有B项满足条件。
解析2:此题为同余问题,余同取余,余数均为2,4、5、6的最小公倍数为120,根据公式,被除数的表达式为120n+ 2
故正确答案为B。
公式:同余问题口诀:余同取余,例如“一个数除以 $4$ 余2,除以5余2,除以6余 $\sum\limits^{\infty}$ ,可见所得余数恒为2,则取2,被除数的表达式为几个除数的最小公倍数 $\yen12$ 余数。
18、小王工作5个月的酬金为 $1800-550=1240$ 元,因此他工作一年的酬金相当于 $1240\div5\times12=2976$ 元,洗衣机相当于 $2976-1800=1176$ 元。
故正确答案为A。
19、小王实际步行时间为 $12\div3=4,:5,7=240$ 分钟; $240\div50=4$ 余40,故他一共休息了4次,共40分钟,则小王 $12:40$ 到达同学家。
故正确答案为D。
$\cdot={\frac{1}{31}}+{\frac{2\times101}{31\times101}}+{\frac{5\times10101}{31\times10101}}+{\frac{13\times1010101}{31\times1010101}}={\frac{1}{31}}+{\frac{2}{31}}+{\frac{5}{31}}+{\frac{13}{31}}={\frac{21}{31}}.$
故正确答案为B。
21、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mathring{\Xi}$ 项各词解释都正确。
B项“引以为荣”中“荣”字意为光荣;C项“电闪雷鸣”中“闪”字意为突然显现:“步履瞒珊”的“螨珊”为连绵词,形容跛行、行而不进的样子,单一“珊”字无意;D项“屡见不鲜”的“鲜”是新奇、新鲜的意思,“于心不忍”的“忍”指忍心。
故正确答案为A。
21、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A项各词解释都正确。
B项“引以为荣”中“荣”字意为光荣;C项“电闪雷鸣”中“闪”字意为突然显现;“步履瞒珊”的“螨”为连绵词,形容跛行、行而不进的样子,单一“珊”字无意;D项“屡见不鲜”的“鲜”是新奇、新鲜的意思,“于心不忍”的“忍”指忍心。
故正确答案为A。
22、本题为病句辨析题。
$\mathring{\Xi}$ 项搭配不当,“理论”应对应“说明”,“政策”应对应“规定”;B项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项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原句要表达的意思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22、本题为病句辨析题。
A项搭配不当,“理论”应对应“说明”,“政策”应对应“规定”;B项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项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原句要表达的意思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23、本题考查近义虚词的语境搭配。
第一空,“偶然”强调意外,与“必然”相对,“偶尔”没有这个意思,仅说明频率少。根据句①要表达的意思,应填“偶尔”。
第三空,“难免”有惋惜义,后一般跟负面信息,有客观色彩。”不免“表示不禁、免不了,后面可以跟中性信息,有主观色彩。根据句义这里应该填“不免”。

第四空,“当然”,表示肯定,不容反驳。而“诚然”语气没有那么强烈,有“固然”之意,一般表示让步意味。④括号处表示肯定,不容反驳,语气比较强烈,应填“当然”。

故正确答案为D。

23,本题考查近义虚词的语境搭配。

第一空,“偶然”强调意外,与“必然”相对,“偶尔”没有这个意思,仅说明频率少。根据句①要表达的意思,应填“偶尔”。

第三空,“难免”有惋惜义,后一般跟负面信息,有客观色彩。”不免“表示不禁、免不了,后面可以跟中性信息,有主观色彩。根据句义这里应该填“不免”。

第四空,“当然”,表示肯定,不容反驳。而“诚然”语气没有那么强烈,有“固然”之意,一般表示让步意味。④括号处表示肯定,不容反驳,语气比较强烈,应填“当然”。

故正确答案为D。
24、根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常识题。
A项的“丁卯”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其他三项均使用当朝皇帝的年号纪年。
故正确答素为A。
24、根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常识题。
A项的“丁卯”是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其他三项均使用当朝皇帝的年号纪年。
故正确答案为A。
25、根据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更是贯穿全篇,表现了词人威武豪迈的气概,而并非“无所顾忌的疯劲”。
因此A、C、D项理解正确,B项理解偏颇。
故正确答案为B。
25、根据提问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更是贯穿全篇,表现了词人威武豪迈的气概,而并非“无所顾忌的疯劲”。
因此A、C、D项理解正确,B项理解偏颇。
故正确答案为B。
26、本题考查虚词的语境搭配。
句中关联词所连接的两部分为假设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
26、本题考查虚词的语境搭配。
句中关联词所连接的两部分为假设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
27、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中提到“在学习任何一种艺术时,必要的步骤是什么呢?一一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因此,B项说“掌握一门艺术理论知识还不是必要的”说法是错误的。
其他各选项在文中均有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B。
27、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中提到“在学习任何一种艺术时,必要的步骤是什么呢?一一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

因此,B项说“掌握一门艺术理论知识还不是必要的”说法是错误的。

其他各选项在文中均有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B。

28、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章前半部分提到学习艺术的两个必要步骤一一”理论+实践“是”技“,而后半部分讨论的”艺术在心中的地位“是”道“。题干中提到的驾驭一门艺术的中心问题,固然是”道“的问题。最后一段对现在人们不重视爱的艺术,因而无法学习这一艺术的论述可以为证。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
B、C、D项均不是作者认为的中心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A。

28、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章前半部分提到学习艺术的两个必要步骤一一”理论+实践“是”技“,而后半部分讨论的”艺术在心中的地位“是”道“。题干中提到的驾驭一门艺术的中心问题,固然是”道“的问题。最后一段对现在人们不重视爱的艺术,因而无法学习这一艺术的论述可以为证。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
B、C、D项均不是作者认为的中心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A。

29、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第一段就明确表述了“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艺术”这一观点,最后一段表达的恰恰是提出“人们忽略了对于爱的学习”这一观点,因而D项说“爱是不学而成的”最不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D。

29、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第一段就明确表述了“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艺术”这一观点,最后一段表达的恰怡是提出“人们忽略了对于爱的学习”这一观点,因而D项说“爱是不学而成的”最不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D。

30、本题为标题选择题。

文章开头说“明确爱是一种艺术”,结尾又说“难怪乎没有谁来学习爱的艺术”,首尾呼应,整篇文章都在讨论爱的艺术。只有B具体到“爱”这一关键词。

故正确答案为B。

30、本题为标题选择题。

文章开头说“明确爱是一种艺术”,结尾又说“难怪乎没有谁来学习爱的艺术”,首尾呼应,整篇文章都在讨论爱的艺术。只有B具体到“爱”这一关键词。
故正确答案为B。

31、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题干问的是“所强调的是”,也即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在第一段,文中提到“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为了说明这句话,举出铅块和金属球融合的例子。因此这句话所强调的就是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故正确答案为D。

31、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题干问的是“所强调的是”,也即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在第一段,文中提到“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为了说明这句话,举出铅块和金属球融合的例子。因此这句话所强调的就是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故正确答案为D。

32、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第三段主要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且举了几个例子,其中就有“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A、B选项强调的是事物出现模糊性的时间短长;C是说人脑中概念的模糊性而非客观世界的模糊性。
故正确答案为D。

32、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第三段主要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且举了几个例子,其中就有“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A、B选项强调的是事物出现模糊性的时间短长;C是说人脑中概念的模糊性而非客观世界的模糊性。
故正确答案为D。

33、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题干“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定位到文中第三段,只有C选项的例子出现在第三自然段。

A项说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模糊性的认识,而非对其利用;B项只是例证“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没有提到人们如何利用它;D项偷换概念,举的是以前人们利用模糊理论的例子,而非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因而与题干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C。

33、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题干“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定位到文中第三段,只有C选项的例子出现在第三自然段。

A项说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模糊性的认识,而非对其利用:B项只是例证“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没有提到人们如何利用它;D项偷换概念,举的是以前人们利用模糊理论的例子,而非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因而与题干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C。

34、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C项文中最后一段说到“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以把人类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还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故符合文意。

A项客观世界的发展与模糊和清晰的矛盾并无因果关系,只不过是并列关系;B项中的“模糊的语言”是无中生有;D项中“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文中并没有做这个比较,只是说“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

故正确答案为C。

34、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C项文中最后一段说到“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以把人类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还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故符合文意。

A项客观世界的发展与模糊和清晰的矛盾并无因果关系,只不过是并列关系;B项中的“模糊的语言”是无中生有;D项中“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文中并没有做这个比较,只是说“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
故正确答案为C。

35、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原文最后一句: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故正确答案为D。

35、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原文最后一句: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故正确答案为D。

36、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提到“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
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由此可见,基础物理学家选择探求的美是激起审美感受的描述自然的方程。
故正确答案为D。

36、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提到“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
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由此可见,基础物理学家选择探求的美是激起审美感受的描述自然的方程。
故正确答案为D。

37,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文段意思,设计宇宙的只能是“终极设计者”,即自然,人类是无法设计宇宙的,A项解释不符合原文。从第二段中的“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可知B项正确;从“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可知自然在设计这个宇宙的时候还是一“美”为出发点的,故C正确;D项为第四段第一句的原话,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37、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文段意思,设计宇宙的只能是“终极设计者”,即自然,人类是无法设计宇宙的, $\mathring{\mathfrak{L}}$ 项解释不符合原文。从第二段中的“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可知B项正确;从“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可知自然在设计这个宇宙的时候还是一“美”为出发点的,故C正确;D项为第四段第一句的原话,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38、本题考查态度理解。

文中第二段提到“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否定了D选项的说法。

A项从第二段中“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能得出为正确;B项从第四段第一句可以得出是正确的;C项为第四段原文“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为作者肯定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38、本题考查态度理解。

文中第二段提到“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否定了D选项的说法。

A项从第二段中“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能得出为正确;B项从第四段第一句可以得出是正确的;C项为第四段原文“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为作者肯定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39、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第五段中“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这一句可知c项正确。

4、B项的主体词都为“圆”,A项解释圆为什么是对称图形,B项解释为什么圆会被认为最美,均不是本题“对称等同于美”的解释;D项主观性太强,且在文中未得到体现,所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9、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第五段中“按古希腊人对球开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这一句可知c项正确。

4、B项的主体词都为“圆”,A项解释圆为什么是对称图形,B项解释为什么圆会被认为最美,均不是本题“对称等同于美”的解释;D项主观性太强,且在文中未得到体现,所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0、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中提到“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他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度、180度、270度和360度时才保持不变”,由此可知,正方形对称性的保持要比圆的要求苛刻,故圆比正方形对称性高,C项与作者本意相悖。

A项为最后一段第一句,正确;文中提到“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而“对称性涉及到不变形”,故“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B项正确;D项从最后一段末句可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C。

40、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中提到“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他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度、180度、270度和360度时才保持不变”,由此可知,正方形对称性的保持要比圆的要求苛刻,故圆比正方形对称性高,C项与作者本意相悖。

A项为最后一段第一句,正确;文中提到“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而“对称性涉及到不变形”,故“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B项正确;D项从最后一段末句可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C。

41、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A项是作者对成语“韦编三绝”所做的解释,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且出现在提出“韦”字解释错误后下文的解释中,故不能构成依据。其他选项的内容均可在第二段中找到,第二段主要在为“韦”字的错误解释找依据,所以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41、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A项是作者对成语“韦编三绝”所做的解释,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且出现在提出“韦”字解释错误后下文的解释中,故不能构成依据。其他选项的内容均可在第二段中找到,第二段主要在为“韦”字的错误解释找依据,所以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42、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全文着力论证了《辞海》将”韦编三绝“中的”韦“字解释为”皮绳“是错误的,最后一句“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这一事实也侧面论证作者观点,C选项“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是错误的”理解正确。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

A项”可能错误“不符合文章意思,作者对其解释是错误的观点很肯定;B项理解错误,该句主要是为了论证“韦”字解释的错误,而非指出“韦编三绝”中“韦”的特殊性;D项错在“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只是《辞海》的解释,并没有其他史书的记载。

故正确答案为C。

42、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全文着力论证了《辞海》将”韦编三绝“中的”韦“字解释为”皮绳“是错误的,最后一句“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这一事实也侧面论证作者观点,C选项“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是错误的”理解正确。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

A项”可能错误“不符合文章意思,作者对其解释是错误的观点很肯定;B项理解错误,该句主要是为了论证“韦”字解释的错误,而非指出“韦编三绝”中“韦”的特殊性;D项错在“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只是《辞海》的解释,并没有其他史书的记载。

故正确答案为C。

43、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对照原文“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可见 $\mathrm{I}$ 选项的说法正好与原文中的说法相反。

因此应该选择D。

A项可以从“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

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推断出来:“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B项正确,除了陈梦家《汉简缀述》,还有荀《穆天子传》,《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和《考工记》;C项从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可以得出为正确的。

故正确答案为D。

43、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对照原文“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可见D选项的说法正好与原文中的说法相反。

因此应该选择D。

A项可以从“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推断出来:“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B项正确,除了陈梦家《汉简缀述》,还有荀《穆天子传》,《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和《考工记》;C项从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可以得出为正确的。
故正确答案为D。
44、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汉人后边用括号注明是“司马迁”,可见根据上下文,这里的汉人应当解释为汉代人,所以B选项错误,其他选项均能从原文推断出来。
故正确答素为B。
44、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汉人后边用括号注明是“司马迁”,可见根据上下文,这里的汉人应当解释为汉代人,所以B选项错误,其他选项均能从原文推断出来。
故正确答案为B。
45、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章第二段为“总分”结构,先提出作者的观点,然后进行解释。作者的观点即为作者的意图,C项正确。A项中作者只是怀疑“韦”字的解释,从未怀疑”韦编三绝“的真实性;B项太过片面,“韦”是汉代“纬”的假借字只是论据而非文章的目的,故排除:D项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它只是为了侧面论证C项。故正确答案为C。
45、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章第二段为“总分”结构,先提出作者的观点,然后进行解释。作者的观点即为作者的意图,C项正确。A项中作者只是怀疑“韦”字的解释,从未怀疑”韦编三绝“的真实性;B项太过片面,“韦”是汉代“纬”的假借字只是论据而非文章的目的,故排除;D项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它只是为了侧面论证C项。故正确答案为C。
46、元素组成相似,综合考察位置和数量规律。
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并在圆内增加一个小方块得到下一个图形,D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
47、部分元素周遍,题干图形均有元素“二”,选项中只有D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
48、图中都有封闭区域,C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
49,由左边的图形可知,A面和c面、B面和D面、E面和F面分别是相对的,不可能相邻,注意此题目已经不再考虑字母的方向,只代表面本身。只能选择A。
故正确答案为A。
50、元素组成相同,考察位置规律。
每个图形中第一个图形元素依次在平面上顺时针旋转 $[j|]^{5}$ ;第二、四个图形元素在立体上旋转90”;第三、五个图形元素依次在平面上逆时针旋转 $\bar{\mathsf{L}}\mathsf{i}\bar{\mathsf{D}}^{\sharp}$ 。按此规律,D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

51,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娱乐性极强的身体活动”、“娱乐手段”、“身体锻炼的手段”。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D项“CBA比赛”是职业比赛,而不是一种在余暇时间进行的身体活动,因此不属于娱乐体育;
A项“放风筝比赛”、B项“大型钓鱼比赛”、C项“拔河比赛”三项都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52、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本无血缘关系”,“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其为亲戚关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D两项中的两者都没有确认为亲戚关系,C项中两者没有经过法定程序。
只有A项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其为亲戚关系。
故正确答案选4。
53、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直接融资的关键词包括“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不经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与最后贷款人进行的”。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中银行属于金融机构,而企业向银行贷款不符合“不经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应属于间接融资;
A项“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C项“政府发放国债”、D项“股东对其公司追加投资”都符合“不经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以及“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与最后贷款人进行的”,A、C、D三项均属于直接融资。
故正确答案为B。
54、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准予缓交或者免交”。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C项“聋哑人刘某”符合“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检察院委派一律师担任其辩护人”体现了“准予缓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
A项“某业主准备起诉房产开发商”的行为不符合“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
B项“义务法律咨询”与D项“普法教育”均与法律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无关,且B项市民和D项民工并不一定“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
故正确答案为C。
55、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以信息和新技术为基础”、“高新科技产业”。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太阳能利用产业是高新科技产业,所以是新经济,而纺织业、钢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都是传统行业。
故正确答案为B。
56、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以外国货币表示”、“用于国际结算”。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题干强调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而B项以人民币表示,因此不属于外汇;
A、C、D三项都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属于外汇。
故正确答案为B。
57、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承认自己犯罪”、“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C两项不符合题干中“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
B项不符合题干中“承认自己犯罪”;
只有D项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D。

58、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不自觉地按照”、“不加判断地接受”。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C、D三项都是以直接的方式进行,不符合题干中“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
A项中领导多次提到小王最近取得的成绩,是采用了含蓄的方式表明小王应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因此属于暗示。
故正确答案为A。
59、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有“不符合事实”、“仍坚信不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专家诊断他无病,而他还是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体现了“不符合事实”,而“反复就医”也说明了他“仍坚信不移”;
A项“实验失败了5次”符合事实;
选项C只是对妻子的怀念,并不是“坚信不移”。D项“学习再认真点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与题干定义没有明显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
60、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小孩乙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损害,应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由于幼儿园的教师有过错(途中教师甲因取东西暂时离开),没有起到照顾好小孩的作用,根据法律,应当由幼儿园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D。
61、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间是包容关系,且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者由后两者组成。歌曲需要有作词和作曲。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D项诉讼应该有原告和被告组成,符合题干逻辑;
A、B、C三项第一个和后两个均构不成组成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62、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前者是偏正结构,后者为名词。义务劳动和植树节都是偏正结构,其中,义务是名词,植树是动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体育活动是偏正结构,体育是名词,解放是动词;
其他选项与题干逻辑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A。
63、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全同关系,且题干中的两个词语为反义词。颓废和奋发是反义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厌恨和发怒词意相近,不符合题干逻辑;
B项爱戴和憎恨是一对反义词;
C项恋爱和分手不是反义词关系,分手的反义词应是和好;
D项隐藏的反义词应该是暴露而不是发现。
故正确答案为B。64、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前者是诗句,后者是诗句所描写的地点或景物。题干诗句出自李白的 $\therefore$ 望天门山 $\ggg$ ,描写的是长江。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诗句出自元朝张养浩的《登岳》,描写的是泰山;
B项诗句出自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寒山寺位于苏州而不是南京;
C项诗句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位于敦煌而不是指山海关;
D项诗句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写的是长江三峡而不是黄河。
故正确答案为A。
65、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婚纱照是摄影的一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C项户外展示是广告的一种,符合题干逻辑;
A项、B项都是并列关系。D项新闻记者和采访市长构不成包容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C。
66、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前者的主要功能或作用是盛放后者,且两者都是抽象的。烟斗用来盛放烟叶。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酒柜主要功能或作用除了盛放茅台,还可以是其他酒类,茅台是具体的;
B项、D项与题干逻辑不一致;
C项酒杯用来盛放啤酒,符合题干逻辑。
故正确答素为C。
67、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成语是并列关系,且“南”和“北”、“东”和“西“相对。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B、C项均不符合题干逻辑,其中A项“短”和“少”、B项“缺”和“少”、C项“穷”和“末”均不相对。而D项构成并列结构,且“朝”和“夕”、“上”和“下”相对。
故正确答案为D。
68、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且是包容关系中种属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一种。迪斯尼有“乐园”之名,迪斯尼是众多“乐园”之一。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C、D项均构不成包容关系中种属关系;
B项蓬莱阁有“仙境”之称,瑾莱阁是众多“仙境”之一。
故正确答案为B。
69、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构成并列关系。前者为小说,后者为史书,《红楼梦》是小说,《清史稿》是史书,且两本书记载的事件都发生在清朝。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A项《六国论》不属于小说,而《左传》是史书;
B项《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且二者记录的事件都是发生在三国时期:C项《西厢记》是戏剧,《资治通鉴》是史书;
D项《鸿门宴》是《史记》中的一篇;因此符合题干逻辑关系的只有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70,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前者是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而后者是针对前者的有效措施,有利于环保。白色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生物降解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利于环保。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工业用电和太阳能没有直接关系;
B项”生活用水“不会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C项“中药方剂”和“医学研究”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D项工业废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余热发电可以有效解决工业废气产业的污染,有利于环保,符合题干逻辑。
故正确答案为D。
71、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且按时间顺序排列。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是并列关系,且按时间先后排列。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青年、中年和老年是并列关系,且按时间顺序排列,符合题干逻辑:B项中的骄阳形容酷热的阳光,而不是专指某个时间段的阳光,且晨曦和骄阳都指阳光,而夕阳指的是太阳;
C项高原、深山、沟壑不是并列关系;
D项月满和月亏分别是月相的一种状态,且前者和后两者均不是并列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A。
72、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等号两边是对应的两个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中天干和地支不是对应关系,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B项中公历和阴历不是对应关系;
C项等号两边也是对应的两个词,符合题干逻辑;
D项中重阳和中秋不是对应关系,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而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
故正确答案为C。
73、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且是包容关系中种属关系。青花瓷属于瓷器。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官窑指古代的贡器,属于古董,符合题干逻辑;
B、C、D项均不是种属关系,B项花脸不一定是关于京剧的,C项落款不一定是关于书法的,D项龙井茶和茶具之间逻辑关系也和题干不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A。
74、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且是包容关系中组成关系。油画的原材料之一是松节油。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D项牙雕的原材料之一是象牙,符合题干逻辑;A、B、C三项词语之间均不是组成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75,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前者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后者。出版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发行。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D项编辑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勘校;

4、B项逻辑关系与题干不一致,排除站;
C项无明显逻辑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76,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第一句强调商业伦理调查员的观点,即大仓号古董交易所夸大宣传,实际上一些古董是比较常见而且很容易得到的。第二句说明大仓号古董交易所的回答只列出了自己的优势,而没有对商业伦理调查员进行反驳。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D项“列出大仓号古董交易所的优势,但没有对商业伦理调查员的问题做出回答”恰当地说明大仓号古董交易所的回答。

A项“故意夸大了商业伦理调查员的论述”不符合题干中论述;B项和C项并没有在题干中体现;A、B、C三项均属于答非所问。

故正确答案为D。

77、第一步:找突破口,

突破口为李老师,由“劳动老师和李老师爱打篮球”可知,李老师不教劳动。

第二步:将题干信息列表分析。

(表1)

劳动数学自然手工语文思想品德
X1
X
X

(表2)

劳动数学自然手工语文思想品德
1
XXX
XXXX

(表3)

劳动数学自然手工语文思想品德
X
XXX

由“数学老师比手工老师岁数大,比王老师岁数小”可知,王老师的年龄最大,其次是数学老师,年龄最小的是手工老师。又“张老师最年轻”,所以张老师教手工,李老师教数学。如表(1)所示。

再由“三人中最大的老师住得比其他两位老师远”和“自然老师和劳动老师住同一个宿舍”可知,王老师不教自然和劳动,由第一步分析可知李老师不教劳动,那么张老师必然教劳动,又知张老师教手工,那么张老师不教自然、语文、品德,如表(2)所示。

由张、王都不教自然,那么只有李老师教自然,而李老师又教数学,那么剩下的语文和品德只能由王老师教。
如表(3)所示。

故正确答案为C。

78、第一步:抓住题干的对象及其关系。

题干强调参加者平均减肥10千克,男性参加者平均减肥14千克,女性参加者平均减肥8千克。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设男性参加者为 $\mathfrak{X}$ 人,女性参加者为y人,根据题意可知 $14x+5y=10(x+y)$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解得 $z=2x_{0}$ 可知女性参加者比男性参加者多。
故正确答案为C。79、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们通常认为通过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测海啸是没有根据的。
论据: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刻都有猫行为异常。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项的回答可以说明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否与海啸有关,有助于评价论证。
对c项的回答可以说明有异常行为的动物是否占多数,如果是,说明预测是有一定根据的或者没有根据,所以对c项的回答也有助于评价论证。
如果大部分异常行为没被注意,则说明即使有异常行为,用其来预测海啸也是很难的,对D项的回答也有助于评价论证。
而B项说两种不同类型的动物,在海啸前的异常行为是否类似?题干强调是动物是否有异常行为,而不是异常行为是否类似。
故正确答案为B。
80、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博物馆可以通过海内外的捐赠来改善经济状况,以扭转办展费上涨的趋势。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只有论点,需要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D项说明博物馆对捐赠款项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可能无法以此来改善经济状况,从而削弱了题干的结论;A项加强了结论,B项是无关项,C项也说明这种方法对一些大型博物馆是可行的:但不一定是所有的博物馆都有捐款,对题干的削弱程度不如D项。
故正确答案为D。
81、第一步:抓住题干对象及其关系。
由题干信息可知,假设男护士、女护士、男医生、女医生人数分别是 $\Xi_{\gamma}$ b、c、d,那么(1) $x+b=-c+d$ (2)$E^{-z-\cdot z}$ (3)a>b;(4)d≥1;(5) $a+b+c+d=15、$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根据第一步信息可知,c三 $\Xi+1$ $=====6+1$ ,那么 $x+6=\pm2b+1$ $^{\sharp+}$ d三 $\Xi+\bar{\bar{z}}$ $\hslash+3$ ,那么 $a+b+c+d=15$ $\exists{}{\mathsf{b}}+1+{\mathsf{b}}+\bar{\mathsf{\Omega}}:=\bar{\mathsf{\Omega}}:{\mathsf{b}}+4$ ,即3b≤11,b $\sum\limits_{i=1}^{n}$ 由(1)(5)可知, $z+d=\equiv7$ , a+b3 $B$ ,那么 $\Xi_{1}^{-=-\sqrt{5}}$ ,c6,d1。又知(4),故 $\Finv$ $\a=5$ $\mathsf{b}{=}\breve{\mathsf{J}}$ $c=15$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若B项为真,那么男护士、女护士、男医生、女医生人数分别 $5、4、17、1、$ 符合题干逻辑。若医生人数增加,那么 $a+b=c+d$ ,不符合条件(1),因此排除AD项。若 $C$ 项为真,那么男护士人数为6人,与男医生人数相等,不符合条件(2),排除 $C.$
故正确答案为B。
82、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较多,可用排除法逐一排除。
由(2)可知,老张的女儿不是小媚,排除B项;
由(3)可知,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排除D项。第二步:结合其他信息判断选项。
由(1)、(2)可知,老王家孩子是女儿,而老张的女儿不是小媚,说明老王家女儿是小媚,排除A。
故正确答案为C。83,第一步:分析题干每句话。
由小玲的话可知,小玲在小丽之后回宿舍。
由小华的话可知,小华在小芳之后回宿舍。
再由小芳的话可知,小芳在小玲之后回宿舍。
第二步:分析整体排序。
四人回宿舍的顺序是:小丽,小玲,小芳,小华。
最迟返回宿舍的是小华。
故正确答案为A。84、第一步:翻译题干。
(1)小王是工人 $\yen1$ 小张是医生;
(2)小李是工人/小王是工人;
(3)-小张是医生 $\rightleftharpoons-$ 小赵是学生:
(4)小赵是学生/小周不是经理。
根据逆否规则可知:小赵是学生 $\rightleftharpoons.$ 小张是医生 $\rightleftharpoons-$ 小王是工人。如果小李是工人,根据(2)是相容选言命题可知,只有否定一个选言才能肯定另一个选言,要求小王不是工人,因此排除B。
第二步:结合其他信息判断选项。
根据第一步逆否规则可知小王不是工人,要求小张是医生。同理小张是医生,就要求小赵是学生,由(4)是相容选言命题可知,小周是经理。D项符合推断,A、C不符合推断。
故正确答案为D。
85、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较多,可用排除法逐一验证。
第二步:结合其他信息判断选项。
由题干可知,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假设A的话预测错误,则由B的话可知,乙不是第1就是第3;再由C的话可知,乙是第3;结合D的话可知,丁是第1,丙是第2,则甲是第4,则A项的预测错误,不符合题意。
假设B的话预测错误,则乙是第2或第4;由A的话可知,甲第4,乙第2;又由C的话可知,丙第1,则B项的预测也错误,不符合题意。
假设C的话预测错误,则由A和D的话可知,甲第4,丁第1;再由B的话可知,乙第3,所以丙第2,与C的预测错误矛盾。
假设D的话预测错误,则甲第4,丁不是第1,乙是第1或第3;且丙在乙之前,所以乙第3,丁第2,丙第1,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
86、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故正确答案为C。
8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间、空间本质的正确揭示,是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基本内容。
任何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和运动,都必然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据一定的空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而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故正确答案为B。

88,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就是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以前我们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现在认识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B、C两项是市场经济的特点,而D项并非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故正确答案为A。

89、A选项错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皆是有害气体,但一氧化碳并不广泛存在;

B选项错误,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并非有害污染气体;

C选项正确,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嘎觉的气体,易溶于水,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在催化剂作用下,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遇水即可变成硫酸,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D选项错误,氢氧化物主要是指水,无害。
故正确答案为C。

$g(0,\frac{\sqrt{5}}{2}$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活动于唐朝高宗、武后时期。他们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有较大突破,并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相关知识点: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诗人,代表作有《登鹤鹊楼》。孟浩然是盛唐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高适和岑参为边塞诗人,并称“高岑”。

91、地震和火山、矿藏的形成、大陆板块运动都与地幅软流层活动密切相关,而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故正确答案为A。

92、核酸和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搭建生命体的基础单位,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对物种延续和遗传有着决定作用。糖类是无机物,它和脂肪属于能量来源,并非构建生命的物质基础。

故正确答案为B。

93、高锟发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因此被冠以“光纤之父”的称号。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其一半奖项,以表扬他“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成就”。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亚历山大·贝尔是电话发明者,朱禄文从事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后担任美国能源部陪部长。茨沃里金也译为兹沃里金,为贮存式摄像管、红外图像管和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做了贡献。

94、神舟一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故正确答案为A。95,领导干部是社会各项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B。

96、嘉陵江古称阅水、渝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直至陕西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全长为1119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汉江是长江第一长支流,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渭河是黄河支流,淮河为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故正确答案为C。

97、2008年3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若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在内,则为28个。

故正确答案为A。

98、图表显示,植物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增反减,最先降低,因此最适宜在荫蔽条件下生长。而植物申则恰恰相反,最适合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

故正确答案为D。

99,区土地管理局和乡政府虽指出邓某建筑是违章建筑,但并未付诸具体行政行为。市城管监察大队是行政机关的委托组织,而某区中队仅为其内部机构,因此作为被告应是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市城管监察大队。故正确答案为A。

100、本题考核以要约方式订立合同的成立时间。根据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自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采取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承诺到达时间。本题中,甲于5月3日收到乙的承诺短信,此时合同成立。

故正确答案为C。

101、不同国有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其原因在于不同的企业,其经营成果也不一样,生产经营好的劳动者所得就高。可见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果是联系在一起的。故正确答案为D。

10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故正确答案为C。

103、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解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B。

104、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主要内容或发文目的)、文种三部分构成,选项D错误。通报按内容可分为表章性通报、事故通报、批评错误典型的通报,选项B、C的事由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105、科学和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首的知识分子依靠《新青年 $y=\frac{1}{2}$ 等刊物针对封建陋习和政治上的复古风气等现象,在知识界和青年学人间打出“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普及科学与民主常识。

故正确答案为D。

106、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因为这最多带来 $\sqrt{5}y+1=2^{5}$ 的效果,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上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 $\sqrt[3]{1+1}\geq\sqrt[7]{1+1}$ 的绩效。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故正确答案为A。

107、领导者使用人才的基本原则包括:

(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
(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
(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
(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其中量才用人,职能相称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根据人才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
故正确答案为B。
108、月球上没有空气,凡是与大气相关的问题在月球上都不可能发生,放风筝不可能、电风扇不可能,雷声需要空气做为介质传播,遂也不可能听到雷声。但金属的氧化作用也会因此失效,因为月球上几乎没有氧气。
故正确答案为B。

109、本题考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

B选项错误,承担责任形式上,合作企业以其投资或者提供的“合作条件”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C选项错误,根据规定,合营企业和合作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可以是个人,“中方投资者”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组织;

D选项错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合营各方遵照平等互利原则,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按各方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

故正确答案为A。

110,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但法律责任并不必然导致法律制裁,如刑诉定罪免责。法律责任都是过错责任,就民诉来看显然错误。惩罚是法律责任的最主要功能则不恰当,如民事责任基本上是补偿性的。

故正确答案为C。

111、2008年云南省昆明市二手房均价为3906.2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 $4.5%$ ,2007年同比涨幅为 $6.8%$ ,可得2006年二手房均价为 $3906.21\div(1+4.5%)\div(1+6.8%)<3960\div1.1=3600_{\circ}$
故正确答案为A。112、2008年昆明市城四区二手房均价为4686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 $6.5%$ ,可得2007年昆明市城四区二手房的交易价格为 $4686\div(1+6.5%)\approx4700\div1.07\approx4400.$ 元平方米。
故正确答案为C。
113.2008年呈贡、东川、安宁和宜良四个郊县的二手房均价为3199.2元/平方米,相比去年上涨3.2%,则20073199.2_3199.2
年四个郊县二手房的交易价格为 $\overline{{1+3,2%}}^{-}=\overline{{1,032}}$ ,用直除法,可得首位为3,A、B项排除,又因为
3000 x 1.032 = 3096 < 3199.2。
故正确答案为D。
114、2008年云南省昆明市二手房均价为3906.2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 $4.5%$ ,则2007年昆明市二手房均价3906.21
为 $1+4.5%$ ,2008年昆明市商品房住宅期房的价格为5520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上涨 $15%$ ,则2007年期5520
房均价为 $\mathbf{\bar{1+15}}\mathbf{\bar{\rho}}$ ,则2007你那昆明市期房均价与二手房的交易均价的差价为55203906.2155203900
$\overline{{1+15%}}^{-}\overline{{1+4.5%}}^{\approx}\overline{{1.15}}^{-}\overline{{1.04}}=4800-3750=1050$ ,与选项B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B。

115、A项:由材料可知“昆明市现有住宅存量面积约有3000万平方米,已购公房的存量房面积接近1950万1950
平方米”,则其占比为 $\overline{{3000}}$ ,直除判定首数为6,错误;
B项:由材料可知 $\therefore\sum\limits_{i=1}^{n-1}[11]\cdot E$ 年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措施,这些措施使得二手平房价格涨幅趋缓”,错误;$C$ 项:2006年昆明市二手房交易价格是3500元/平方米,2008年是3906.21元/平方米,由年均增长率的公式为 $A(1+r)^{n}=B$ ,代入数据 $3500\times(1+r)^{2}=3906.21$ 若 $r=5.5%$ ,则 $(1+r)^{2}=1+2\times0.056+0.056^{2}\approx1.11$ 3500×1.11=3500+350+35=3885,与2008年二手房交易价格接近,正确。
$\mathbf{I}$ 选项,昆明市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住宅面积为36万平方米,现有住宅存量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frac{36}{3000}=1.275$ =1.2%,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116、观察白色柱形,最高的是3月份。
故正确答案为A。
117、黑色柱形与白色柱形相比,二者差距超过30万元(三个横格)的只有 $f$ 月份。
故正确答案为C。118、白色小于黑色柱形的月份有2、4、5、7、9、11月,一共有6个月。
故正确答案为D。
119、白色柱形超过50万标线的有3、8月,一共2个月。
故正确答案为B。
120、30万相当于三个横格,则只有9月份差距大于30万。
故正确答案为A。
121、观察带小正方形的折线,最大值出现在2004年。
故正确答案为C。
122、观察带小菱形与小长方形的折线,对应的数值之和最大出现在2006年。
故正确答案为C。
123、观察带菱形的折线,最大值出现在2005年。
故正确答案为B。
124、观察带小圆形的折线,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
故正确答案为C。
125、2006年、2007年没有90分以上的成绩,一共有2个年份。
故正确答案为B。
126、观察第4列,稀土铝实际产量最大。
故正确答案为D。127表格中第3、4列做差,氢氧化铝、稀土铝、电工铝、拉丝铝计划产量与实际产量相差分别为 $250-50=200$ $700-850=-150$ 、(电工铝无法计算)、 $550-300=250$ ,最大的是拉丝铝。
故正确答案为 $\mathrm{D}$ 128、表格中第5、6列做差,稀土铝、拉丝铝、普通铝锭、氢氧化铝计划产值与实际产值相差分别为:$\mathrm{280000-340000=-60000}$ 、1100000 600000 = 500000,190000 210000 = 20000、250000 - 5000 = 245000最大的是拉丝铝。
故正确答案为B。

129,稀土铝的实际产值是340000元,计划产值为280000元,则实际产值比计划产值增加$340000\div280000\times100%-1=21.43%_{\scriptsize\mathrm{\small\small~\small~\alpha~}}$

故正确答案为C。

130、由表中可直接看出普通铝锭的产量和产值的实际值都超过了计划值,A项正确;
拉丝铝的产量和产值的实际值都小于计划值,B项错误:没有电工铝计划产量和产值的数据,C项无法判断;
氢氧化铝的产量和产值的实际值都小于计划值,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淘宝店铺

微信扫码,关注“公务员考试挺简单”公众号,获取更多公考经验、公考资料,时政等,真题更新也会通过公众号发通知哦。


微信公众号

手淘扫码,进入扬柳直题淘宝店铺,可购买历年公考真题、事业单位真题等,纯手工整理,一手资料,包您满意,助您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