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近四年时间节点梳理… 3
二、省考历年招聘人数及岗位分析. . 3
1.近四年招聘人数分布一览表. .. 3
2.近三年各地市招聘人数一览表… . 3
3.近三年学历分析情况一览表… . 4
4.近三年完全不限专业情况一览表. . 4
5.近三年户籍限制情况一览表……. …. 4
6.近三年限制应届毕业生情况. …. 5
7.近三年“项目人员”定向招聘人数一览表. . 5
8.近三年政治面貌情况分析一览表.. . 5
9.近三年基层工作经历要求分析一览表. . 5
10.近四年热门专业招录人数…….. . 5
三、报考的基本条件(参照 2023 年招聘简章) .. 6
四、报名 …… .7
省考历年报名情况分析……….. .. 9
(一)近四年省考综合竞争比(报名人数/招聘人数) ….9
(二)近三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 .. 9
1.2023 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 .. 9
2.2022 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截至 2 月 28 日 17 时) …. 10
3.2021 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 ……10
(三)近三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11
1.2023 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11
2.2022 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 12
3.2021 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12
网上打印准考证……… …….. 13
七、 笔试 ……. ..13
(一)笔试科目… . 13
(二)笔试题型题量分布… ….. 14
(三)笔试成绩计算. … 14
(四)笔试地点.. . 14
(五)近四年进面分数线(仅供参考) ….. 14
八、资格复审 . 15
面试的组织……. …… 16
总成绩计算…… …. 16
、体检和考察… . 16
(一)体检… …. 16
(二)考察. . 17
、公示 …………. …. 17
十四、审批、录用 . 18
附件 1:2023 年度甘肃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19
一、报考条件 . 19
二、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 . 20
三、笔试.. . 21
四、资格复审. . 22
五、体能测评. . 23
六、面试. . 23
七、总成绩确定. 24
八、体检. 24
九、考察. . 24
十、公示.. 25
十一、审批录用与备案 . 25
十一、 特别提示.. . 25

附件 2:甘肃省 2023 年度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报考指南26第一部分报考政策规定

一、关于报考条件 26
二、关于报名. . 30
三、关于资格审查. . 30
四、关于资格复审 . 31
五、关于体能测评. . 31
六、关于体检. . 32
七、其他相关政策. . 32

第二部分 报名技术问题. 33

一、网上报名前准备事项. . 33
二、网上报名具体步骤 . 33
三、资格审查状态说明 . 37
四、如何办理报名费减免手续 . 37

一、近四年时间节点梳理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发布时间6月16日2月24日2月25日1月31日
报名时间7月11日-7月20日2月25日-3月5日2月26日-3月4日2月1日-2月6日(顺 延到2月8日)
笔试时间8月22-8月233月27日-28日原定3月26日-27日 后延期至7月9日-10 日2月25日-26日
笔试成绩查询9月7日4月26日7月25日3月22日
资格复审9月9日-14日5月6日-8日7月27日-8月2日3月25日-29日
面试时间9月19-20日5月16日-5月298月6日-7日4月15日-25日

二、省考历年招聘人数及岗位分析

1.近四年招聘人数分布一览表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招聘人数2109246123644249
岗位数1521205419774214

2.近三年各地市招聘人数一览表

2021年2022年2023年
省直192347308
临夏108120276
酒泉285245388
兰州423400517
武威170182321
张掖160174303
天水11991303
陇南203173434
庆阳210101272
平凉158131298
定西13080278
白银135105205
甘南州4799157
嘉峪关311034
金昌90106155

3.近三年学历分析情况一览表

2021年2022年2023年
大学专科及以上122151280
大学本科及以上229721753904
研究生423865

4.近三年完全不限专业情况一览表

2021年2022年2023年
完全不限专业6896421862
占比28%27%43. 8%

5.近三年户籍限制情况一览表

2021年2022年2023年
限制户籍180164324
占比7. 3%7%7. 6%

6.近三年限制应届毕业生情况

2021年2022年2023年
限应届毕业生98611912208
占比40%50. 4%52%

7.近三年“项目人员”定向招聘人数一览表

2021年2022年2023年
项目人员121154447
占比4. 9%6. 5%10. 5%

8.近三年政治面貌情况分析一览表

2021年2022年2023年
无限制235522714058
中共党员10185191
民革党员02¥0
民建会员010
民盟盟员04¥0
群众510

9.近三年基层工作经历要求分析一览表

2021年2022年2023年
无限制238522704156
2年以上769490

10.近四年热门专业招录人数

2021年2022年2023年
法学类236561770
税收173958
工商管理类654586
经济学类12094197
会计学208229304
统计404466
审计104120153
计算机类265283423
财政学80100148
金融学5976111
公安学类8673118
汉语言149108221

三、报考的基本条件(参照 2023 年招聘简章)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为 18 周岁以上、35 周岁以下(1987 年 2 月至 2005 年 2 月期间出生),对于 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放宽到 40 周岁以下(1982 年 2 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招考职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

9.具有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0.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计算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1.专门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招考的职位,报考人员须是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甘肃省“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民生实事项目人员”以及军队服役 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12.2023 年从优秀村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工作继续纳入全省“四级联考”一并进行。面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职位,笔试环节需要加试专业知识,重点考察解决农村基层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近三年考核结果中至少有 1 次‘优秀’等次”作为乡镇党委推荐报考的必备条件。因村(社区)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由原书记(主任)改任,仍享受原职级待遇的副书记(副主任),可以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得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 5 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以及有其它影响公务情形的职位。

四、报名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程序如下:

1.提交报考申请

报名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6 日 $18:00$ ,报考人员登录甘肃组工网,进入报名系统,先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完成后,上传经“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软件审核并自动生成的照片。报考人员必须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附件,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符合选报职位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一经发现,取消报考资格,按照《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对职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需要咨询时,请直接与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直接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

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负责网上资格审查工作,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月 7 日 $18:00$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报考人员于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7 日 $18:00$ ,登录甘肃组工网,查询本人是否通过资格审查。报名期间,已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如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职位的,责任自负。

4.报名缴费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于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8 日 $18:00$ 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根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公务员报名考试费收费标准的批复》(甘发改收费〔2013〕800 号),报考人员缴纳报名考试费 150 元。未按规定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户家庭和残疾人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6 日 $18:00$ 。

5.报名信息修改

为确保考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省直单位(包括垂直管理系统)及其直属单位报考人员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审核、修改,市州以下单位报考人员到市州考录办提交申请,市州考录办汇总后及时上报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进行审核、修改。报名信息修改截止日期为 2023 年 2 月 5 日 $18:00$ ,逾期不予受理。

6.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考人员在报名确认和缴费成功后,于 2023 年 2 月 19 日 $9:00$ 至 2 月 26 日 $9:30$ 期间,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并妥善保管

五、省考历年报名情况分析

(一)近四年省考综合竞争比(报名人数/招聘人数)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招聘人数2109246123644249
报名人数9105710862880350152444(截止到2 月7日16:30)
综合竞争比1:42.951:40.761: 31.991:35.88

(二)近三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

1.2023 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截至 2 月 7 日 16 时 30 分)

招考单位职位名称及代码招考人数报名人数竞争比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兰州 市委员会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164]110641064:1
永登县城镇居民收支调查 队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303]110881088:1
甘肃省人民政府劳务工作 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3552]3977325:1
榆中县城关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366]1925925: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兰州 市委员会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163]1791791:1
灵台县国有资产综合事务 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2063]1893893:1
兰州市总工会一级科员[0161]3507169:1
甘肃省合作监狱人民警察[3535]1715715:1
康县太石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2829]2544272:1
金川区房地产管理所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541]1525525:1

2.2022 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截至 2 月 28 日 17 时)

招考单位职位名称及代码招考人数报考人数竞争比
永登县连城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282]1130130:1
岷县蒲麻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360]117117:1
中共兰州市安宁区委员会办 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227]18989:1
正宁县周家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266]18989:1
中共兰州市安宁区委员会办 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228]16666:1
宁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1244]17474:1
兰州市七里河区社会救助管 理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188]17979:1
金川区双湾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364]18181:1
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镇人 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206]24522.5:1
宕昌县狮子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449]16666:1

3.2021 年省考报名人数最多的十大岗位

单位名称职位名称招考人数报考人数竞争比
榆中县园子岔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803803:1
0308[62010308]
古浪县妇女联合会一级科员0887[62230887]2817408.5:1
康县三河坝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1700[62261700]2785392.5:1
兰州市人民政府驻厦门办事处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225[62010225]1474474:1
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兰州市城关区 人民政府督查室一级科员0248[62010248]1316316:1
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154[62070154]337337:1
肃北县石包城乡人民政府一级科员0616[62210616]1398398:1
高台县罗城镇人民政府一级科员0740[62220740]1387387:1
兰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心一级科员0188[62010188]2267133.5:1
庄浪县赵墩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1253[62271253]1344344:1

(三)近三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1.2023 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截至 2 月 7 日 16:30]

单位名称职位名称招考人数审核通过竞争比
永登县城镇居民收支调查 队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303]1963963: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兰州 市委员会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164]1958958:1
灵台县国有资产综合事务 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2063]1859859:1
榆中县城关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366]1802802: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兰州 市委员会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163]1704704:1
甘肃省合作监狱人民警察[3535]1551551:1
白银区地震局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689]1487487:1
金川区房地产管理所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541]1482482:1
永昌县交通运输局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577]1404404:1
山丹县清泉镇人民政府一级科员[1139]1384384:1

2.2022 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招考单位职位名称及代码招考人数报名人数竞争比
中共兰州市安宁区委员会办公 室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227]11160695:1
永登县连城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282]1928689:1
岷县蒲麻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360]1700548:1
金川区双湾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364]1590505:1
宁县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1244]1649497:1
兰州市七里河区社会救助管理 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0188]1947479:1
正宁县周家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266]1592472:1
康县太石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487]1566462:1
宕昌县狮子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449]1514453:1
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 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1902]1604435:1

3.2021 年省考竞争最激烈前 10 大岗位

单位名称职位名称报考人数审核通过竞争比
榆中县园子岔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308[62010308]1929929:1
兰州市人民政府驻厦门办事处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571571:1
0225[62010225]
肃北县石包城乡人民政府一级科员0616[62210616]1513513:1
古浪县妇女联合会一级科员0887[62230887]21007503.5:1
高台县罗城镇人民政府一级科员0740[62220740]1496496:1
康县三河坝镇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1700[62261700]2956478:1
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0154[62070154]1455455: 1
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兰州市城关 区人民政府督查室一级科员0248[62010248]443443: 1
庄浪县赵墩乡人民政府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1253[62271253]425425:1
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1160[62271160]373373:1

六、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考人员在报名确认和缴费成功后,于 2023 年 2 月 19 日 $9:00$ 至 2 月 26 日 $9:30$ 期间,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并妥善保管。

七、笔试

(一)笔试科目

科目考试时限备注
行测120分钟公共科目笔试按照省市级综合管理类和县乡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分别 命制试题。 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笔试采用
申论150分钟闭卷方式进行,一律用汉语作答。 笔试需要加试专业知识职位的人员,还要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 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与专业科目考试成绩按照25%、25%、
50%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

注:报考增加专业科目考试职位的报考者,还须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考试。

(二)笔试题型题量分布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常识判断20202020
言语理解与表达35353535
判断推理35353535
数量关系10101015
资料分析20202015
合计120120120120

(三)笔试成绩计算

职位性质计算明细
仅公共科目考试职位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增加专业科目考试职位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5%+申论成绩×25%+专业科目考试成绩×50%。

(四)笔试地点

笔试按省直和市州分设考区,省直单位(包括垂直管理系统)及其直属单位报考人员在省直考区(兰州)参加笔试,市州及以下单位报考人员在报考职位所在市州考区参加笔试(注:报考嘉峪关市职位的考生,在酒泉市考区参加笔试;报考兰州新区职位的考生,在兰州市考区参加笔试)。应试人员应按照《准考证》标明的考点提前熟悉具体前往路线,避免耽误正常参加笔试。

(五)近四年进面分数线(仅供参考)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省直84.335.7561.935.65
临夏93.141.958840.8
酒泉67.342.168.142.4
兰州69.240.7577.843.55
武威118.642.4580.535.45
张掖97.148. 482.145. 05
天水104.843.878.243.3
陇南95.248.782.234.6
庆阳80.342.671.238.35
平凉108.750.556242.45
定西75.447.557342. 45
白银116.550.6573.545.5
甘南州102.94675.945.73
嘉峪关122.547.992.845.95
金昌120.949.491.742.7

八、资格复审

体能测评前进行资格复审,招录单位根据网上报名信息(报名登记表),报考人员提供的本人有关证件(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职称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进行资格复审。招考职位有政治面貌、户籍和工作经历等要求的,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其中 2023 年毕业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可凭学校或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和有关证件材料办理资格复审。
招录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核认定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报考人员,一律取消面试资格。
资格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九、面试的组织

报考省直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面试工作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报考市级及以下机关的面试工作由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面试满分为 100 分,合格分数线为 60 分,未达到合格分数线不得录用。

面试后出现的职位空缺,不再进行递补。

面试形式一贯采用:常规结构化面试
面试题量甘肃面试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半场,一般全天一套试题,但是个别部门和 地区,如省直机关、酒泉市则是上午、下午各一套试题。
面试时间时长:10分钟三题为主,也有8分钟的情况。
考查方式一种是考场内放题本,并且提供草稿纸和笔,考官读题,考生听题作答, 例如庆阳市、白银市的面试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另外一种是考场内没有题 本,考官读题,考生听题作答,例如,酒泉市、省直部门、金昌市的面试 就采取了这种方式,且在金昌市的面试中,考官会读两遍题目。一般要求 考生思考一道,回答一道,每道题目单独计时,上一题的剩余时间不能用 在下一题,考场内会有时间提醒。例如,在酒泉市的公务员面试中,考试
能力考察剩余2分钟时,会有时间提醒。 总体特征:甘肃之前基本都为传统的结构化面试,考察题型比较比较均衡, 综合分析考察最多,计划组织、应急应变、人际关系和言语创新都有一定 的考察,自我认知考察较少。

十、总成绩计算

省、市州考录办负责计算出报考人员总成绩(笔试平均成绩占 $60%$ ,面试成绩占 $40%$ )。计算公式为:总成绩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 $^+$ 申论成绩) $\div2]\times60%+$ 面试成绩 $\times40%$ 。加试专业知识职位人员总成绩 $\asymp$ 笔试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 $\times25%\cdot$ +申论成绩 $\times25%$ $+$ 专业知识成绩 $\times50%$ ) $\times60%$ +面试成绩 $\times40%$ 。

十一、体检和考察

(一)体检

根据应试人员的总成绩,按职位拟录取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由省、市州考录办按考区组织体检。参加体检的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

体检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 号)规定组织实施。人民警察职位体检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2 号)有关规定执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中的所有体检项目不进行复检。

体检不合格或本人放弃体检资格者,该职位经省、市州考录办核准后,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体能测评不合格者、面试缺考或成绩为零,不得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在考察环节再递补情形除外)。

(二)考察

考察工作在省、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招录单位负责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招录单位按照好干部标准,根据《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中组发〔2021〕11 号)、《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做好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的通知》(国公局发〔2013〕2 号)、《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办法》(公通字〔2020〕11 号)要求,结合拟录用职位条件开展录用考察工作。考察组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学校或者单位,采取个别谈话、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考察人选面谈等方法,根据需要也可进行民主测评、家访、见习考察、延伸考察等,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位匹配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考察突出政治标准,重点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意识和政治表现。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录用。考察后,出具书面考察材料,填写《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察表》或《甘肃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录用考察表》。

考察不合格者或本人放弃考察资格者,该职位经省、市州考录办核准后,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

十二、公示

市州考录办、省直招录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察合格人员中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在市州组织部门、省直招录单位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5 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招录

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或者工作单位,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十四、审批、录用

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录用手续。经批准录用的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予以任职,不合格者取消录用。新录用人员必须进行初任培训,培训不合格者,不予任职。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新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 5 年(含试用期)。对于通过降低进

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州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 5年(含试用期);未满 5 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州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我省其他市州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附件 1:2023 年度甘肃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等法律法规,现将甘肃省 2023 年度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为 18 周岁以上、35 周岁以下(1987 年 2 月至 2005 年 2 月期间出生),对于 2023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放宽到 40 周岁以下(1982 年 2 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招考职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

9.具有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0.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计算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1.专门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招考的职位,报考人员须是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甘肃省“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民生实事项目人员”以及军队服役 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12.2023 年从优秀村干部、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工作继续纳入全省“四级联考”一并进行。面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职位,笔试环节需要加试专业知识,重点考察解决农村基层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近三年考核结果中至少有 1 次‘优秀’等次”作为乡镇党委推荐报考的必备条件。因村(社区)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由原书记(主任)改任,仍享受原职级待遇的副书记(副主任),可以报考

符合条件的职位。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得报考。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 5 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以及有其它影响公务情形的职位。

二、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

(一)职位查询

报考人员登录甘肃组工网(www.gszg.gov.cn),认真阅读招考公告及其附件和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职位简表》,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职位。

(二)报名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程序如下:

1.提交报考申请

报名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6 日 $18:00$ ,报考人员登录甘肃组工网,进入报名系统,先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完成后,上传经“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软件审核并自动生成的照片。

报考人员必须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附件,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符合选报职位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一经发现,取消报考资格,按照《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对职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需要咨询时,请直接与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直接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

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负责网上资格审查工作,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月 7 日 $18:00$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报考人员于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7 日 $18:00$ ,登录甘肃组工网,查询本人是否通过资格审查。报名期间,已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如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职位的,责任自负。

4.报名缴费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于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8 日 $18:00$ 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根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公务员报名考试费收费标准的批复》(甘发改收费〔2013〕800 号),报考人员缴纳报名考试费 150元。未按规定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户家庭和残疾人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6 日 $18:00$ 。

5.报名信息修改

为确保考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省直单位(包括垂直管理系统)及其直属单位报考人员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审核、修改,市州以下单位报考人员到市州考录办提交申请,市州考录办汇总后及时上报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进行审核、修改。报名信息修改截止日期为 2023 年 2 月 5 日 $18:00$ ,逾期不予受理。

6.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考人员在报名确认和缴费成功后,于 2023 年 2 月 19 日 9∶00 至 2 月 26 日 $\mathfrak{g}:30$ 期间,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公共科目笔试按照省市级综合管理类和县乡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分别命制试题。

(一)笔试科目

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一律用汉语作答。

笔试需要加试专业知识职位的人员,还要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与专业科目考试成绩按照 $25%$ 、 $25%$ 、 $50%$ 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

(二)笔试地点

笔试按省直和市州分设考区,省直单位(包括垂直管理系统)及其直属单位报考人员在省直考区(兰州)参加笔试,市州及以下单位报考人员在报考职位所在市州考区参加笔试(注:报考嘉峪关市职位的考生,在酒泉市考区参加笔试;报考兰州新区职位的考生,在兰州市考区参加笔试)。应试人员应按照《准考证》标明的考点提前熟悉具体前往路线,避免耽误正常参加笔试。

(三)笔试时间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2023 年 2 月 25 日上午: $0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6∶30 《申论》

专业知识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2023 年 2 月 26 日上午: $09:00{-}11:00$

应试人员必须携带网上打印的《准考证》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或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进入考场。身份证遗失的报考人员,应及时在公安机关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和各市州考录办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对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进行有力查处打击。各考点对所有进入考场的考生进行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试卷的考生,组织考试的机构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考生,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视具体情形按照《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相关规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违规违纪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 3 月底前在甘肃组工网公布,供考生查询。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资格复审

体能测评前进行资格复审,招录单位根据网上报名信息(报名登记表),报考人员提供的本人有关证件(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职称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进行资格复审。招考职位有政治面貌、户籍和工作经历等要求的,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其中 2023 年毕业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可凭学校或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和有关证件材料办理资格复审。

招录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核认定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报考人员,一律取消面试资格。

资格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五、体能测评

报考人民警察职位且资格复审合格人员,需进行体能测评。参加体能测评的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体能测评通知在甘肃组工网、各市州组织部门网站发布。

体能测评工作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人社部发(2011)48 号)、《关于明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体能测评次数的函》(国公局函〔2012〕1 号)、《关于同意调整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有关项目测评次数的复函》实施。

六、面试
省、市州考录办分别按职位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按计划招录人数与面试人数 1∶3 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笔试有一门缺考或一门成绩为零者,不得确定为面试人选,人民警察职位体能测评缺考或不合格者也不得确定为面试人选)。对我省原 58 个集中连片特困县、17 个插花型贫困县区的职位,可适当降低面试比例;基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机关专业性强的特殊职位,可适当降低面试比例,但不得低于 $1:2$ 。
对于达不到面试比例的职位,采取核减招录计划的方式直至达到 ${}^{1}:3$ 面试比例。通过核减招录计划仍达不到 1∶3 比例的职位,可采取降低面试比例的方式,确定进入面试人选,但不得低于 1∶2,且面试后最终总成绩不低于 60 分,方可进入体检环节。对于无竞争性职位,通过资格复审人员可进入面试,但面试成绩应达到 70 分以上,且最终总成绩不得低于 60分,方可进入体检环节。
省、市州考录办分别将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准考证号、笔试成绩,以及面试时间、面试地点、面试须带证件、面试要求等内容,在甘肃组工网和各市州组织部门网站发布,各招录单位通知面试人员按期参加面试。
面试采用结构化等方式,实行百分制。参加面试的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面试通知书》(进入面试人员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自行打印《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面试。
面试结束后,当场公布面试成绩,并由应试人员签字确认。

七、总成绩确定

笔试、体能测评、面试工作结束后 5 日内,省、市州考录办负责计算出报考人员总成绩(笔试平均成绩占 $60%$ ,面试成绩占 $40%$ )。计算公式为: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 $^+$ 申论成绩) $\div2$ ] $\times60%-$ +面试成绩 $\times40%$ 。笔试、面试和总成绩如出现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加试专业知识职位人员总成绩 $\mathbf{\bar{\rho}}=$ 笔试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 $\times25%+$ 申论成绩 $\times25%+$ 专业知识成绩 $\times50%$ ) $\times60%+$ 面试成绩$\times40%$ 。如出现总成绩相同情况,烈士子女、退役士兵优先录取,其他人员依次按照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从高到低顺序确定名次。

八、体检

根据应试人员的总成绩,按职位拟录取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由省、市州考录办按考区组织体检。参加体检的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

体检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 号)规定组织实施。人民警察职位体检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2 号)有关规定执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中的所有体检项目不进行复检。

体检不合格或本人放弃体检资格者,该职位经省、市州考录办核准后,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体能测评不合格者、面试缺考或成绩为零,不得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在考察环节再递补情形除外)。

九、考察

考察工作在省、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招录单位负责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招录单位按照好干部标准,根据《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中组发〔2021〕11 号)、《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做好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的通知》(国公局发〔2013〕2 号)、《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办法》(公通字〔2020〕11 号)要求,结合拟录用职位条件开展录用考察工作。考察组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学校或者单位,采取个别谈话、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考察人选面谈等方法,根据需要也可进行民主测评、家访、见习考察、延伸考察等,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位匹配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考察突出政治标准,重点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意识和政治表现。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录用。考察后,出具书面考察材料,填写《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察表》或《甘肃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录用考察表》。

考察不合格者或本人放弃考察资格者,该职位经省、市州考录办核准后,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

十、公示

市州考录办、省直招录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察合格人员中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在市州组织部门、省直招录单位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5 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或者工作单位,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十一、审批录用与备案

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录用手续。经批准录用的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予以任职,不合格者取消录用。新录用人员必须进行初任培训,培训不合格者,不予任职。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新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 5 年(含试用期)。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州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 5 年(含试用期);未满 5 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州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我省其他市州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十一、特别提示

1.本公告所附《报考指南》的具体阐释与公告内容有同等效力。
2.在考录组织实施过程中,必要时对有关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考生要随时关注甘肃组工网,自觉遵守相关要求。
3.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培训班。对不法利益团伙举办的各类违规培训、短信诈骗等行为,广大应试人员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附件 2:甘肃省 2023 年度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报考指南

本《报考指南》是对《甘肃省 2023 年度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中有关条款的补充说明,用于指导考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招考政策。为避免在报名过程中出现失误,失去报考机会,报考人员务必在提交报名申请之前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及其附件和其他有关政策规定。

第一部分报考政策规定

一、关于报考条件

1.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

答: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职业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可以报考。

2.应届高校毕业生及 2023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范围分别是什么?

答: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指国家统一招生的 2023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国家统一招生的 2022、2021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在报名前未签订过劳动合同、未缴纳过社会保险),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以上考生可以报考“限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职位。

2023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指国家统一招生的 2023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报考“限 2023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和“限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职位。

3.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入伍,退役后能否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

答: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入伍,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可以按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

4.2023 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是否可以报考?答:2023 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

5.留学回国人员报考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招考公告》中规定的材料外,还应于资格复审时向招录单位提供学位和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学历认证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报考人员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查询认证的有关要求和程序。

6.对专业和学位有何要求?

答:按照《职位简表》,具有拟报职位要求的专业条件,对同时有学位要求的职位,还需提供学位证明。如学位证明与学历证明显示专业不符,以学历证明显示专业为准。

招考职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的通知》(学位〔2011〕11 号)(研究生层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按照教育部 2018 年 4 月更新目录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 号)、《教育部关于公布 2019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 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 号)等规定的规范称谓表述。如果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不包含在职位要求的专业类中或所学专业与职位要求专业名称不完全相同,经招录单位同意,须由报考人员毕业院校开具说明,认定所学的专业属于职位要求的专业类或认定所学的专业名称虽与职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同,但课程基本相同,属同一专业,并附本人所学课程成绩单,在资格复审时一并提供审核。

7.报考人员能否以辅修专业报考?

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学历证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学厅函〔201414 号)规定:高等学校只能为取得本校学籍的学生颁发并注册一份学历证书。单独的辅修证明不能证明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学历、学历性质等完整内容,不能作为“所学专业”的证明材料。因此,不能以辅修专业报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 号)明确:(1)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2)第二学士学位学制为两年,全日制学习,纳入高校学籍管理系统。(3)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按现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办法颁发。毕业证书上须注明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名称、学习时间等内容;学位证书上须明确标识“第二学士学位”字样。其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并能在相关认证网站核验的,可以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报考。

8.持有军队院校学历能否报考?

答:军队高校学历经过教育部门认定的,按照职位要求的学历层次,并符合职位要求的其他各项资格条件,可以报考。

9.“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如何认定?

答:(1)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项目的,报考前需向县(区)委组织部提出申请,批准后报考;

(2)参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教育部监制的“特岗教师”证书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鉴定表原件及复印件;

(3)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的,要提供全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原件和复印件;

(4)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

(5)参加“进村进社”项目的,要提供所在市州人社(人事)部门的审批文件或《甘肃省选拔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工作审批表》原件和复印件。
以上材料在资格复审时均与其他材料一并交招录单位审核。

10.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民生实事项目人员”职位?

答: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民生实事项目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者除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在编事业人员外,均能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民生实事项目人员”的职位。

11.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是否能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答: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 2 年内,可以报考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12.在军队服役 5 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指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哪些职位?如何认定?

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规定,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面向甘肃省“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民生实事项目人员”的职位,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共享定向职位计划。在军队服役 5 年(含)以上的高校退役士兵是指参加普通高等院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并在大学学习期间应征入伍,服役 5 年(含)以上,退役后复学就读并完成学业的退役士兵或参加普通高等院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服役 5 年(含)以上的退役士兵。

在军队服役 5 年(含)以上的高校退役士兵参加资格复审时,应向资格复审单位提供国防部统一制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证》(或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退出现役证》)和国家承认的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13.“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有被借调到县级以上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读全日制研究生等情形的,相关工作(学习)时间是否计入服务年限?
答:如“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服务期内有被借调到县级及以上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读全日制研究生等情形的,借调(帮助工作)时间和就读时间不计入服务年限。
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岗服务时间累计不满一个服务期的,不能享受定向招考政策,不得报考定向招考职位。

14.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答:省级及以上公安机关、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一般为 18 周岁以上、35 周岁以下(1987 年 2 月至 2005 年 2 月期间出生),对于 2023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 40 周岁以下(1982 年 2 月以后出生)。

市州级及以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一般为 30 周岁以下(即 1992 年 2月以后出生),对于 2023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和报考法医职位的,放宽到 35 周岁以下(1987 年 2 月以后出生)。

公安特警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为 25 周岁以下(1997 年 2 月以后出生)。

司法行政部门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线干警职位的报考年龄条件,一般为 30 周岁以下(1992 年 2 月以后出生),对于 2023 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和报考狱医、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的,放宽到 35 周岁以下(即 1987 年 2 月以后出生)。

15.报考资格条件中要求的各项资质(资格)的截止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答:除 2023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于 2023 年 7 月底前取得相关学历、学位外,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如政治面貌、学历、学位、相关证书及基层工作经验等)均应在 2023 年 2 月前取得。

16.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答:(1)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2)“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民生实事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3)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5)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6)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

(7)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8)基层工作经历的时间可以累加计算;
基层工作经历的计算时间截止到 2023 年 2 月,工作满 24 个月即可算作工作经历满 2 年。

17.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有哪些情形?

答: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经历,不论是否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均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二、关于报名

18.考生报名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1)信息必须真实、全面、准确;

(2)信息填报不实的,按提供虚假信息处理;

(3)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尤其是各级各类在职人员隐瞒最低服务年限、工作经历,在后续任何环节,无论是被举报或查出,将取消报考资格;

(4)报考人员填报的个人联系方式必须真实有效并随时保持畅通,后续任何环节无法和报考人员取得联系的,视为自动放弃;

(5)报考人员务必树立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如因个人信息保管不善,被他人盗用,致使无法报名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19.报考人员可以报考几个职位?

答: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

特别提示:请广大报考人员合理安排报名时间尽早报名,避免在报名最后一天因报名人数过多网络繁忙,出现影响正常报名的情况。

三、关于资格审查

20.报名期间,资格审查工作由谁负责?答:报名期间的资格审查工作分别由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负责。

21.资格审查的时间有规定吗?

答: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在报考人员报名后 24 小时内提出资格审查意见。

22.对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有疑问的,如何咨询?

答:《职位简表》中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已经明确清晰,如确有其他疑问需要进行咨询的,请与该职位所在市州考录办或省直招录单位直接联系(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的咨询电话在《招考公告》中查询)。

23.报考人员违规违纪如何处理?

答:(1)根据《公务员录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按照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取消报考(考试)资格、考试成绩无效、不予(取消)录用、五年内限制报考公务员、终身限制报考公务员等相应处理。

(2)报考人员和其他人员违反《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条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考生有隐瞒真实信息、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扰乱考试秩序等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情节较轻的,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取消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 5 年内限制报考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终身限制报考的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如有上述情况,公务员主管部门、招录机关或考试机构将视情向考生所在单位(学校)通报。四、关于资格复审

24.2023 年应届高校毕业资格复审时应提供?

答:资格复审时,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的应届毕业生,应提交学生证、所在学校出具的证明;在职人员还应提交有用人管理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在全国各军队院校取得学历证书的人员,还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报考人员随时留意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发布的资格复审时间、地点等有关消息。

五、关于体能测评

25.人民警察职位体能测评包括哪些项目?

答:报考人民警察职位且资格复审合格人员,参加体能测评。

体能测评内容为:男子组 10 米 $\times4$ 往返跑、1000 米跑和纵跳摸高;女子组 10 米 $\times4$ 往返跑、800 米跑和纵跳摸高。

体能测评中,纵跳摸高不超过 3 次;10 米 $\times4$ 往返跑不超过 2 次,考生有 1 次测评达标的,即视为该项目测评合格;1000 米(800 米)只测评 1 次。

体能测评上述 3 个项目,凡其中一项不达标的,视为体能测评不合格。

提醒: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能测评,因怀孕、伤病、体弱等不

宜参加体能测评的人员无法推迟体能测评时间,请慎重报考。

六、关于体检

26.体检达不到合格标准怎么办?

答:对心率、视力、听力、血压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安排当日复检;对边缘性心脏杂音、病理性心电图、病理性杂音、频发早搏(心电图证实)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安排当场复检。报考人员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时,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 7 日内,提出复检申请,由省、市州考录办安排到另外医院进行复检。省、市州考录办对体检结论有疑问的,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 7 日内决定是否进行复检。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必要时,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要求体检对象重新体检。

七、其他相关政策

27.哪些行为记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

答:考生有违规违纪和其他不诚信行为的,记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库,相关情况在公务员录用考察时作为重要参考。

28.报考人员若未按规定的时间参加资格复审、体能测评、面试、体检和考察有何处理规定?答:未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复审、体能测评、面试、体检和考察的报考人员,将视为自动放弃相应资格。如果出现因报考人员所提供的联系电话号码错误、关机、停机、故障等情况,致使无法联系到报考人员,也视为自动放弃相应资格。

29.报考人员在考试前遗失了居民身份证怎么办?

答:遗失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身份证过期的报考人员,应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其他证件不能代替居民身份证。未携带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或居民身份证过期均不能参加笔试、资格复审、体能测评、面试和体检。

30.是否有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和培训班?

答:我省公务员主管部门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过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教材,也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培训班。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假借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XX 部门授权等名义的有关公务员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出版物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人员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因考生登录非官方网站、轻信虚假信息、参加培训等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由考生自负。

31.报考者应当如何备考?

答:公务员考试主要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主要靠平时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长期积累,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提高。报考者应结合职位需求和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备考。

第二部分 报名技术问题

一、网上报名前准备事项

(一)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要认真考虑,慎重填报,严肃对待。

(二)由于需要填写的注册及报名信息较为详细,为确保报名资料提交成功,加快报名速度,建议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前,先将需要填写的内容用记事本编辑录入。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时,将已准备好的资料粘贴到输入框中即可。

(三)请报考人员使用电脑进行报名,建议使用 360 安全浏览器(极速模式)、谷歌浏览器、IE 浏览器(IE8 版本以上)进行考试报名。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报考人员注册或操作完毕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二、网上报名具体步骤

用户注册 $\rightarrow$ 报考人员诚信承诺书 $\rightarrow$ 确认基本信息 $\rightarrow$ 上传照片 $\rightarrow$ 填写报考信息 $\rightarrow$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rightarrow$ 网上缴费 $\rightarrow$ 报名完成→打印报名表 $\rightarrow$ 打印准考证

(一)用户注册

本次公务员考试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有效期内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其它证件不能作为有效身份证明。若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X”,请用半角的 ${}^{\prime\prime}\mathsf{X}^{\prime\prime}$ (大写)进行注册。身份证是公务员考录过程中的重要证件,请报考人员关注本人身份证有效期,并妥善保管,以免影响考试。

示例图:


温馨提示:电子邮箱和手机号会作为找回密码的依据

请认真填写,仔细核对。

同一身份证号仅允许注册一次,请勿重复注册。应准确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民族,保证注册信息和本人身份证信息相符。用户名(身份证号)和密码要妥善保管,如密码丢失,可使用系统提供方式找回密码。用户名(身份证号)和密码如被他人盗用责任自负。注册时姓名或身份证号填写错误的,请用正确的姓名和身份证号重新注册。如系统提示该证件号已注册的,请用原注册账号及密码登录(如忘记密码,可以按系统提示找回密码)。报考人员在注册或者找回密码时如获取不到验证码,请查看验证码是否被拦截、报考人员的手机号码是否被网络运行商进行限制,如以上仍未解决问题,请尝试更换手机号码。

(二)报考人员诚信承诺书

报考人员须严格遵守报名相关协议,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了解报名流程和注意事项。

(三)确认基本信息

报考人员必须使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四)上传照片

示例图:

在照片上传注意事项栏目,点击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到电脑,解压“考试报名照片处理工具-通用版-v1.0.0.zip”到指定目录中,双击运行照片处理工具.exe。

示例图:

通用版v1.0.0

单击“上传照片”按钮,选择照片源文件,当“处理后照片”框中显示照片后,点击“保存照片”,选择“存放路径”保存审核通过的照片,默认文件名为“报名照片 $\operatorname{\mathbf{.}}\operatorname{\mathbf{p}}\mathbf{g}^{\prime\prime}$ ,点击“退出操作”。

在上传照片页面,点击“上传照片”按钮,选择审核通过保存的照片,点击“打开”按钮,照片自动上传。

注意事项:

照片要求:待处理照片须为红色、白色或蓝色背景的标准证件照,支持 JPG、JPEG、BMP、PNG格式,文件大于 20K,分辨率大于 $413^{*}295$ 。

报考人员应下载系统提供的“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对照片进行处理,未通过“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进行处理的照片无法上传。报考人员应对照片质量负责,如因照片质量影响考试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承担。

(五)填写报考信息

报考人员登录后,填写报考信息一定要准确有效,标有“*”的项目必须填写,且报考人员填写的文字内容不要超过限定的字符数。报考信息填写完成,点击“保存”并提交,报考信息一经提交确认或审核通过,不再允许任何修改。因身份证过期、信息填写失误造成后续考试过程出现问题的(无法进入考场或无法通过资格审查等),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

(六)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报考人员于 2023 年 2 月 1 日至 2 月 7 日期间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查询本人是否通过资格审查。已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资格审查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如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职位的,责任自负。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如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职位,责任自负。

(七)网上缴费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于 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8 日 $18:00$ 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通过甘肃非税平台进行网上缴费。未按规定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注意事项:

报考人员需要使用系统所推荐的缴费方式进行缴费,请按照系统提示进行缴费操作,如已支付成功,请耐心等待信息反馈或点击支付页面上的“找回缴费状态”按钮,不要重复缴费。

(八)打印报名表和准考证

报名成功后点击报名表右侧的“打印”按钮,打印报名表。报名表在资格复审时使用。

2023 年 2 月 19 日 9∶00 至 2 月 26 日 9∶30 期间点击准考证右侧的“打印”按钮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在笔试时使用。

若报名表、准考证格式显示不正确,请使用 360 安全浏览器(极速模式)、谷歌浏览器、IE

浏览器(IE8 版本以上)打印。

三、资格审查状态说明

(一)资格审查通过

若职位已审查通过,则报考人员不能再对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进行修改。

(二)资格审查不通过

报名截止前,如资格审查状态为“审核不通过”的报考人员需改报职位,按招考职位要求修改或补充完善所需信息后,进入报考流程页面,重新“选择职位”,完成报名过程。

(三)待审查

如资格审查状态为“待审核”,报考人员请耐心等待招录单位进行资格审查。

四、如何办理报名费减免手续

省内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家庭和残疾人报考人员,在缴费成功后,可直接在缴费成功页面提交减免报名考试费申请。

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户家庭、残疾人报考人员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上传的相关图片,要求画面清晰且大小不超过 500K。

报名结束后,通过费用减免审核的,按原缴费渠道退还报名费,请保持原缴费渠道能正常使用。

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6 日 $18:00$ ,审核未通过及未提交审核资料的,不予办理减免费用手续。

报名技术咨询

咨询电话:4000010370咨询时间:2023 年 2 月 1 日 8∶30 至 2 月 8 日 $18:00$ 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