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内蒙古笔试行测珍题_考生回忆版
文章目录
2024 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重要提示:
为维护您的个人权益,确保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请您协助我们监督考试实施工作。
本场考试规定:监考老师要向本考场全体考生展示题本密封情况,并邀请2 名考生代表验封签字后,方能开启试卷袋。
注 意 事 项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20 道题,总时限为 120 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答题时参考。
2.将姓名与准考证号在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并用 2B 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将题本上的条形码揭下,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没有贴条形码的答题卡将按作废处理,成绩计为零分。
4.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5.待监考老师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6.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放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发出离开指令后,方可离开考场。
7.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8.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共 25 题,参考时限 25 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 35 题,参考时限 35 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26.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 45 年以来,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转变
27.人工智能已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D.契合
28.较早的飞机导航方式较为单一,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大海捞针
2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是明代董其昌提出的观点,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身体力行
30.一般情况下,学术著作的通识性与学术性,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顾此失彼 平衡
31.博物馆讲解不是不能有“戏说的成分”,而是在“戏说的时候”需要“事先告知”,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D.混淆 杜撰
32.在科幻电影的发展中,技术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D.拓展 有赖于
33.作者在编写《汉语语言音史教程》时并非只是介绍前人的研究,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述而不作 抵牾
34.每个新物种命名的背后,都凝结了科研人员大量野外采样、鉴定描述、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耳熟能详 冰山一角
35.地球漫长的演化史中,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沧海桑田 连缀
36.消费权益无小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7.土壤中的蚯蚓,蚂蚁等动物和真菌,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土壤生物,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B.杂乱无章 多样性
38.中国现代漆画,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脱胎 媒介
39.中国式现代化以 的观念统筹推进经济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C.系统 维度
40.载人登月除了需要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毋庸置疑 力不从心 名副其实
41.草原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很薄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树木在草原上难以生长的土壤因素
42.羌笛是一种源于古羌人的民族民间乐器,这段文字没有介绍的是( )
A.羌笛的象征对象
43.近年来,为建设便民生活圈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B.统筹社区食堂“公益”与“效益”
44.设施农业把保护环境、低碳节能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关于现代设施农业,这段文字未提及( )D.运用人工智能实现农业无人化生产
45.众多民间手艺、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D.只有文化消费市场活跃,传统文化创作才能有动力
46.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变成水蒸气。填入横线最恰当的是( )B.下钻石雨和地球上空下雨在本质上不同
47.卫四星上天、太空探索,一次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种特殊的材料在默默支撑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摔不碎的陶瓷”
48.在确定是否认识一个人时,我们的大脑会做出三个反应。填入横线最恰当的是( )B.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比记住他的长相要难得多
49.1 万多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五大文化系统,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D.文化上早期中国源于各文化系统的交融
50. $\textcircled{1}$ 1979 年,波斯波利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D. $\textcircled{3}\textcircled{2}\textcircled{5}\textcircled{6}\textcircled{1}\textcircled{4}$
51.开发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实践价值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D.高技能人才——前沿技术应用落地的“嫁接者”
5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主流作战样式是堑壕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第一代冲锋枪——MP18 产生背景
53.如果说人类是最聪明的脊椎动物,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C.为什么说章鱼是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
54.一般而言,每一处沉船遗址都是一次不幸船难的事故现场。根据这段文字,没有提到的是( )C.对一号二号沉船考古工作的难点
55.“中华”一词始于胡汉的区分,却终于胡汉的融合。根据这段文字,“中华”一词的特点是( )D.开放性
56.天文学家用基尼系数来描述星系的面亮度分布不均根据这段文字,基尼系数在区分不同类星系中的成功表现是( )
A.区别不同星系表面的明亮程度57.很多手工艺材料是因其所成之物原本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弱化或消失关于手工艺材料,文中传统观点认为( )C.材质之美源于适用
58.今天的 PPT 已广泛流行于职场,根据文段,人们对PPT应用于职场产生的“争议”主要是( )B.“职场思维”的模版化
59.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绵绵用力和持续推进对文段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C.优化无障碍环境要倾听设施使用者的声音
60. $\textcircled{1}$ 科学家们希望设计出具有如蜻蜓大脑般快速、高效而轻巧的人造神经网络,以用于无人驾驶设备与反弹道导弹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D. $\textcircled{4}\textcircled{3}\textcircled{6}\textcircled{2}\textcircled{5}\textcircled{1}$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共 10 题,参考时限 10 分钟)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
61.一堆粮食第一天取走原计划的 $\frac{3}{10}$ ,第二天取走剩余的 ${}_{\frac{2}{3}}$ ,第三天取走 50 吨,最终比原计划多取走 15 吨,问这批粮食原计划要取走多少吨( )
A.50 B.100
C.120 D.150
61.D
【解析】和差倍比问题。由于“第二天取走剩余的 $|{\frac{2}{3}}\rangle$ ”,由于第三天比计划多取走 15 吨,那么第三天取走的量减去 15 吨后应为第一天剩余的 $\frac13$ ,故第一天剩余的量为( $50-15)\div$ ${\frac{1}{3}}=105$ 吨。第一天取走了原计划的 $\frac{3}{10}$ ,那么剩余的是原计划的 $\lvert\frac{7}{10}$ ,故原计划为 $105\div{\frac{7}{10}}=$ 150 吨。故正确答案为 D。
62.某学校组织球类运动,要求每 2 人合用一个毽球,每 3 人合用一个乒乓球,每 4 人合用一个排球,最终准备了 26 个球,问最多可供多少人使用( )
A.12 B.20
C.24 D.26
62.C
【解析】数字特性法。由于“每 2 人合用一个毽球,每 3 人合用一个乒乓球,每 4 人合用一个排球”,那么人数必然满足 2、3、4 的倍数,只有 C 满足此倍数。故正确答案为 C。
63.甲乙两袋粮食原来重量之比为 5:2,现将甲袋取出 2kg 放入乙袋中后,重量之比变为 4:3,问甲袋原来有粮食多少千克( )
A.15 B.12
C.10 D.8
63.C
【解析】方程法。假设原来甲、乙粮食重量分别为 5x、2x,甲取出 $2\mathsf{k g}$ 给乙,满足 $\textstyle{\frac{5x-2}{2x+2}}={\frac{4}{3}}$ 解出 $x=2$ ,那么甲原有粮食 $5x=10\mathsf{k g}$ 。故正确答案为 C。
64.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为 3:4,开始时甲容器中溶液高度为 $7\mathrm{cm}$ ,乙容器中溶液高度为 10cm,现同时给两容器注入一样多的溶液,直到两容器液面高度相等时停止,问甲容器中溶液高度将上升至多少 cm( )
A.9 B.12
C.15 D.19
64.D
【解析】几何问题。假设后来同时给两容器注入一样多的溶液,其体积为 x。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由于最后高度一致,那么其溶液体积比等于底面积之比。赋值甲底面积为 3,那么乙底面积为 4。那么满足3×7+? $\begin{array}{r}{\frac{3\times7+x}{4\times10+x}=\frac{3}{4}.}\end{array}$ ,解出? = 36,那么甲容器溶液高度为3×73+36 $\frac{3\times7+36}{3}=19c m$ 故正确答案为 D。
65.有一个数列前两个数分别为 1、2,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之和,问第 2024个数÷3 后余几( )
A.0 B.1
C.2 D.3
65.C
【解析】枚举法。根据题目规律可知数列为:1,2,3,5,8,13,21,34……,那么这些数字除以 3 余数分别为 1,2,0,2,2,1,0,2,2,1,0,……,故发现余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 4 个数为一个周期,那么第 2024 个数除以 3 的余数的规律应满足周期为: $\frac{2024-2}{4}$ 余 2(考虑除以 4 的余数,只需考虑该数字末两位组成的数字除以 4 余数),那么和周期中第二个余数相同,即 2。故正确答案为 C。
66.一项工程甲单独干 50 个小时完成,乙单独干 30 个小时完成,现甲先单独干了若干个小时后,有事离开,由乙完成剩余的部分,最终 42 小时完成,问乙完成了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
1 3
A B 3 4 2 3
C D 5 5
66.C
【解析】工程问题。已知一项工程甲单独干 50 个小时完成,乙单独干 30 个小时完成,故赋值工作总量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 150,则甲的效率为 3,乙的效率为 5。设乙工作了 X 小时,则甲工作了(42 − X)小时,可列方程: $5\mathrm{X}+3\times(42-\mathrm{X})=150$ ,解方程得 $\mathrm{X}=12$ 。则乙完成的工作量为: $5\times12=60$ ,则乙完成了这项工程的 $\frac{60}{150}=\frac{2}{5}\circ$ 故正确答案为 C。
67.有一个圆锥形容器中有水 10 升,其中液面高度恰好为总高度的 ,问这个容器装满能装多少升水( )
A.20 B.80
C. 40 D.160
67.B
【解析】几何问题。根据几何性质,形状相同的几何图形(体),边长比的立方等于体积比,结合图形可知: $\begin{array}{r}{\frac{(\frac{1}{2}\mathrm{h})^{3}}{\mathrm{h}^{3}}=\frac{1}{8}}\end{array}$ , 故大圆锥的体积为现有水的体积的 8 倍,即为 80。故正确答案为 B。
68.AB 俩项贷款共 6000 万, $\mathsf{A}$ 贷款年利率 $8%$ ,B 贷款年利率 $9%$ ,一年共付利息 500 万,问AB 两项贷款相差多少万( )
A.1000 B.2000
C 3000 D.4000
68.B
【解析】经济利润问题。假设 A 贷款 X 万,则 B 贷款(6000-X)万。根据题干已知 A、B 年利率以及一年总利息,可列方程: $8%\mathrm{X}+9%(6000-\mathrm{X})=500$ ,解得 $\mathrm{X}=4000$ ,可得 A贷款 4000 万,B 贷款 2000 万,则 AB 两项贷款相差 2000 万。故正确答案为 B。
69.有一杯盐水 $100\mathrm{g}$ ,浓度为 $75%$ ,现将该盐水倒出 $40g$ 后,再加入 40 个纯水,如此反复三次后,问该盐水的浓度为( )
A. $16.2%$ B. $9%$ C. $1.62%$ D. $0.9%$
69.A
【解析】浓度问题。根据浓度= 溶质 原本溶质质量为 $100\times75%=75\mathrm{g}$ ,第一次变化:倒出溶液40g 后,余下溶液 $60\mathrm{g}$ ,余下溶质为 $60\times75%=45\mathrm{g}$ ,再加入 $40\mathrm{{g}}$ 纯水后,浓度= 溶质$\frac{45}{60+40}=45%$ ;第二次变化:倒出 $40\mathrm{g}$ 后,余下溶液 $60g$ ,余下溶质为 $60\times45%=27\mathrm{g}$ ,再加入 $40\mathrm{g}$ 纯水后,浓度 $\begin{array}{r}{=\frac{\sqrt{\circledast}\sqrt{\circledast}}{\sqrt{\circledast}\sqrt{\circledast}}=\frac{27}{60+40}=27%}\end{array}$ ;第三次变化:倒出 $40\mathrm{g}$ 后,余下溶液 $60g$ ,余下溶质为 $60\times27%=16.2\mathrm{g}$ ,再加入 $40\mathrm{g}$ 纯水后,浓度 $\begin{array}{r}{\dot{\cdot}=\frac{\dot{\overline{{\mathcal{M}}}}\dot{\overline{{\mathcal{M}}}}}{\dot{\overline{{\mathcal{M}}}}\dot{\mathcal{M}}}=\frac{16.2}{60+40}=16.2%.}\end{array}$ 。故正确答案为 A。
70.有十片晶体,其中次品 2 个,合格品 8 个,现连续取两次,每次取一只,不放回,问至少取到一个次品的概率有多大( )
A 28 $\begin{array}{c}{{8.\frac{17}{45}}}\ {{}}\ {{0.\frac{1}{45}}}\end{array}$
45
16
C
45
70.B
【解析】概率问题。正面考虑比较复杂,考虑从反面作答。P至少取到一个次品 $=1-$ P 个次品都没取到 $\begin{array}{r}{=1-\frac{\mathrm{C}{8}^{2}}{\mathrm{C}{10}^{2}}=1-\frac{28}{45}{=}\frac{17}{45}\circ}\end{array}$ 故正确答案为 B。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共 35 题,参考时限 35 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一、图形推理。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
71
72.C 对称性,对称轴的方向和对称轴的数量
73.A 汉字横线数量
74
75.C 旋转
76.C 黑白叠加
77.C 空间重构
78.A 一笔画
79.B 元素数量 $^+$ 位置变化
80.A 主视图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开始答题:
81.符合保健食品规则的是( )
D.科学保健养生,为健康提供无限可能
2.符合投射作用的是( )C.一个经常帮助别人的人认为当他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
83
84.原命题 逆否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选正确的( )命题为,若甲信任乙,则乙信任甲,他的逆命题为,若乙信任甲,则甲信任乙
85.眼镜蛇效应。题干是为了解决问题,选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不仅没有解决,还更让问题更加恶化。B.超市老板为了解决了食品浪费的问题,就把有破损的食品每到打烊的时候分给员工,结果发现破损的东西更多了,因为发现有员工故意损坏
86.以下属于规则游戏和合作游戏的是哪项( )D.幼儿甲和乙合作参加拉丁舞比赛获得冠军
87.属于下位学习的是哪项( )
C.学习 2、3、5 等质数概念后,学习 97 这个质数
88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
89.太阳:东升西落( )
A.桃树:花团锦簇 B.珠峰:高耸入云C.江面:风平浪静 D.道路:车水马龙
89.B
【解析】对应关系。题干逻辑关系:东升西落表述太阳升起落下的运动轨迹,太阳是形容对象,二者是对应关系。且太阳是特指的具体的事物。A 项,花团锦簇形容花草的美丽和繁华,无法直接用来形容树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 项,高耸入云形容山峰高峻挺拔,珠峰是形容对象,且珠峰是特指的具体的事物,与
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 项,风平浪静形容没有风浪,江面是其形容对象,但江面不是特指,是泛指,与题干
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 项,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道路是其形容对象,但道路并非特指,是泛指,
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
90.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
A.夸父逐日:吴牛喘月 B.按图索骥:图穷匕见 C D.涸泽而渔:杀鸡取卵
91.编号: $\textcircled{1}\textcircled{2}\textcircled{3}$ :甲乙丙( )
A.热水器:进水管:出水管 BC.字母: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D.防晒:躲避防晒:涂防晒霜
92.简繁转换:简转繁:繁转简( )
B.文件:电子文件:纸质文件 C.符号:单下划线:双下划线
93.国产灯:蘑菇灯:护眼灯( )
A.自制玩偶:人形玩偶:装饰玩偶 B.水生植物:喜阴植物:防风植物C.社区公园:迷你公园:主题公园 D.上皮细胞:扁平细胞:生殖细胞
93.A
【解析】交叉关系。题干逻辑关系:三者互为交叉关系,且命名方式不同,分别为按照制造来源、形状、功能命名。
A 项,三者互为交叉关系,且命名方式分别按照制造来源、形状、功能命名,与题干逻
辑关系一致,当选;B 项,三者互为交叉关系,水生植物按照生长环境命名,喜阴植物按照属性命名,防风
植物按照功能命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 项,三者互为交叉关系,社区公园按照地点命名,迷你公园按照大小命名,主题公园
按照形式命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 项,三者互为交叉关系,上皮细胞按照位置命名,扁平细胞按照形状命名,生殖细胞
按照功能命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
94.陶瓷杯:玻璃杯:咖啡杯( )
D.羊皮鞋:棉布鞋:儿童鞋
95.( )之于 生物能源 相当于 经济政策 之于( )D.清洁能源:货币政策
96.程序法 之于( )相当于( )之于 个人收入
A.诉讼法,合法收入 B.国内法,投资收入C.成文法,企业收入 D.经济法,劳动收入
97
四、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请开始答题:
98
99
100.
101.
102.
103.D.所有的无规则竞技都是单纯靠运气成分获胜的
104.C.小微违法行为的产生就算有随波逐流的羊群效应,也一定存在缺乏规则意识和守法意识的原因
105C.成功的人也不一定有这种能力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 15 题,参考时限 15 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的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106.2013—2022 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合计约(B)
A.至少 20 万亿美元 B.17—20 万亿美元
新途径职教
C.14—17 万万亿美元 D.至多 14 万亿美元
107.下列折线图,能准确反映 2020-2022 年中国外贸总值同比增量的变化(A)
108.2014—2020 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率为正值的年份有几年(D)
A.3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109.2021 年中国外贸总值比 2013 年多(A)
A.不到 2.1 万亿美元 B.2.1—2.3 万亿美元C.2.3—2.5 万亿美元 D.超过 2.5 万亿美元
1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2021 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超过 5 万亿美元B.2015—2017,中国外贸总值的平均值不超过 4 万亿美元C.2021 年,中国出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低于 2022 年D.2022 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比 2013 年提高约 74 个分点
111.2022 年前三季度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约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的(B)
A.不到 2.5 倍 B.2.5—3 倍C.3—3.5 倍 D.3.5 倍以上
112.2023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 1.2 万亿元的行业按同比增速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C)
A.内容创作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B.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内容创造生产C.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D.创意设计服务、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内容创造生产
113.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最高的文化行业其 2022 年前三年度的营业收入大约(C)
A.不到 1.4 万亿元 B.1.4—1.8 万亿元C.1.8—22 万亿元 D.超过 2.2 万亿元
114.下列饼图中,能准确反映 2022 年前三季度,文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文化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占文化企业收入比重的是(D)
115.2023 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 6 比上年(D)
A.低 1.8 个百分点 B.低 1.5 个百分点C.高 1.8 个百分点 D.高 1.5 个百分点
116.2013—2022 年全国亿元以上食品,饮料及烟酒市场成交总额为(B)
A.1.2 万亿元 B.1.2—1.3 万亿元C.1.3—1.4 万亿元 D.超过 1.4 万亿元
117.2014—2022 年、全国亿元以上食品,饮料及烟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量最高的平份,其茶叶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速为(B)
A.不到 $10%$ B.10%—15% C. $15%-20%$ D.超过 $20%$
118.2013—2022 年全国亿元以上食品饮料市场成交额超过烟酒市场 3 倍以上的有几年(B)
A.6 B.7
C.8 D.9
119.2016—2018 年全国亿元以上茶叶市场成交额占食品,饮料及烟酒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为(C)
A.不到 $15%$ B.15%—20% C $20%-25%$ D.超过 $25%$
120.以下折线图反映 2020—2022 年全国亿元以上哪个市场成交额目比增速的变化(C)
A.食品饮料市场 B.茶叶市场C.烟酒市场 D.其他市场
文章作者 考公
上次更新 2025-03-09